所谓F1,所谓十年,各种触动
今天看英语报的时候正好翻到了印了维特尔的那一页(其实印在那么正中不管正好不正好都能看到的吧!)标题是Race to the top,副标题“永不言弃的精神祝维特儿荣膺F1史上最年轻三冠王”。瞬间有种戳中泪点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戳中的不仅是泪点,还有深夜写作的文人情怀。。
先从F1这件事开始说起吧。喜欢F1的理由很中二,不,应该很玛丽苏。。说到玛丽苏要吐个槽,我觉得那些给自己起很多号的文学家都有玛丽苏情节。。回来,理由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个死党超喜欢看F1,有另一个死党喜欢看哈利波特,但是三个人的小学女生友谊你们懂的,容易各种不和谐不愉快之类的。喜欢哈利波特的死党属于神经大条型,喜欢F1的死党属于内向紫薇型,不知道那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反正觉得没有共同爱好会被排挤,于是就看了F1。。不过后来事实证明根本没有排挤这回事。。不过不能怪我啊!谁让你三年级之前都不理我来着!
刚开始看真心什么都看不懂。(于是这篇文好像进入时间顺序了,我想要的是混乱型啊。)不过呢聪明这种事是没有办法的(摊手),于是过了几次我基本搞清了那些规则。。也亏得刚开始那几次能坚持几个小时坐在电视机前面看一辆辆车轱辘转得飞快地跑圈。那正好是2005年。
看F1时间长的人应该都知道,2005年是属于阿隆索的,简直是无可争议的新秀,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那几年的F1也是我回头想的时候最好看的F1。有老车王屡战屡败被虐犹荣(舒马赫车迷们请勿针对,不可否认他有过辉煌,不过那几年也确实过得辛苦。),有Kimi似乎永远交不了好运一幅冰山面孔,有佐藤琢磨当赛道杀手见谁不爽撞谁。夏天就躺在一把很老的竹椅上拿着冰棍跟老爸聊赛况,看老妈昏昏欲睡;冬天就窝在被子里目不转睛,一直看到领奖完了发布会完了抽奖也完了才肯睡觉。那一年老爸问我喜欢那个车手,我还天真懵懂地说不知道,老爸说那你就喜欢阿隆索吧,他很有希望。同时觉得阿隆索那时候简直就是英雄啊,因此毫不犹豫地喜欢了。
因此为我与喜欢Kimi的死党以及喜欢舒马赫的死党老妈的多年争吵奠了基。
当然了,体育赛事这种东西还是要吵吵才好的嘛,不然大家窝在那里闷着看跟看电影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很多人还喜欢跑到酒吧里拿着啤酒凑着堆看足球,一不小心就搭上个partner什么的。F1也是同样的道理。吵的时候能够翻了天,但当英语题里看到一个DC就能看着同样喜欢F1的同学乐半天好像共产党卧底跟别人对上暗号找到组织那样兴奋。
所以日子就这样在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或每三个星期为单位的对周日的期盼中飞逝,那些泪水与欢笑在这辆永不停息的列车旁成了模糊的风景。
但是阿隆索的风光日子也很快过去。2006年依旧是他的天下,雷诺同样有如多年被压箱底的料子好不容易翻出来后很是抖了几抖,亮闪闪的风头很有盖过老被面法拉利和迈凯轮的感觉。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时候媒体对阿隆索的修饰是“少年老成”,“新车王”等等。
那时候看到阿隆索贴吧上的一篇关于阿隆索和特鲁利的同人文,写的那叫一个煽情,当然那时候还不知道这叫同人,更不知道这叫同志,以为这是现实同时对于爱情这种东西还未开窍,为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很是感动了一回。尽管我看F1的时候对于特鲁利已经没有很鲜明的印象。
上了初中之后,阿隆索也去了迈凯轮,搭上了汉密尔顿。老车王退役,阿隆索拿着每年几千万的工资前途无量。记得那时候qq还是主流,在上面写了篇关于新老车王的小诗,颇有朝代兴衰感慨历史的情怀。
难得那么小就归纳出了怀古诗的作用啊,这孩子不错不错。
但是世事难料。汉密尔顿锋芒渐露,甚至到了逼位的地步,谁能料到那个赛季前说着“我要向阿隆索学习经验,毕竟自己还是新手”的一年级学员,居然老成得好像新一代车王。
于是网上开始了争执,你我各执一方。有些言论看了自然是很气愤,也忍不住上去骂了几句。但后来渐感无聊,于是不再看那些贴吧。
没有料到的是阿隆索至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低谷期。不能说是低谷吧,毕竟开着那么好的车谁也不至于低谷到哪里去,但是F1讲求的不就是那0.1秒么。那之前觉得战场是冠军的战场,除了冠军跑龙套的选手只是背景而已。那之后才懂得,夫风无雌雄之一,而人有遇不遇之变。很多人并非一定就比不过阿隆索或者汉密尔顿的实力,只是一直没有遇到一辆好车而已。
但这不是借口。F1不会因为你没有开一辆好车却又一手好技术就把你列为车王。同样地,这个道理普遍适用。
隐忍,坚持,继续,所谓生活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现在可能更能体会阿隆索的心情,那几年只是急着想看他拿冠军。没有经历过多少年试车手生涯的他,出道不久就被布里亚托利发现并捧为正式车手,他一定更能体会这种磨练。
终于等到某年的新加坡站,夜赛。处于实力原因加运气因素,车并不好的阿隆索拿到了冠军。
那是他隔了许久之后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胡子有一些拉喳,神情在夜色下明显的疲惫。但是他很高兴,就像几年前冠军信手拈来时一样,他在车上蹦跳,高兴得像个孩子。还有那个著名的七的手势,一张一合极其有趣。
成功尽管昙花一现,及时行乐却是不变的真理。
往后几年都没有什么能拿年度冠军的消息。中考时差了0.5分和上中失之交臂,也差了1分和最好的朋友失之交臂,那时候觉得这是一切的完结篇,是最后的定义。哭泣和逃避占满了那个暑假。
上了高中,同时住宿。星期天晚上再也不可能留在家里看F1。刚看时会听94.0,不过常常被别的直播冲掉,后来有死党老妈短信直播,再后来又有个猥琐男短信直播,哈哈。。但是时间能冲淡一切,不管是短信的坚持,还是对F1的热爱。
我几乎不看F1了,每次只从老爸嘴里听到零碎的只言片语;也不看体坛周报的最后一版了,更不买贵的吓人的F1速报。偶尔怀念的,是那些充满香槟酒和欢呼声的领奖台。
直到今天,看到维特尔的三连冠。
我知道阿隆索今年是有可能拿冠军的,并且为他小小地激动了一下。看到维特尔拿冠军,也真的感到很遗憾。
他登上报的那张照片跟前几年很不一样,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娃娃脸。而是,老成稳重。
跟当年的阿隆索没什么区别。跟以前的舒马赫想必会更相像。那时候的汉密尔顿,也是类似的表情。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我看F1也有十年了。十年,什么东西都能成为割舍不了的羁绊。不是因为深爱,而是因为习惯。
今天百感交集,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或许青春太快,记录太少;或许潮起潮落,花开花败,百感交集。
可以有很多种总结,我想写这一种: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崇拜的偶像还是别的什么,都应该坚持下去。割舍不掉的东西,不如就带着往前行走。我们会经历很多,变化,起落,老去,退役,都只是人生在F1中的一个缩影。他们快要结束,而我们正要开始。
愿回来的时候,也经历过香槟雨,亦感受过倾盆大雨。那一切,非关是非,经历而已。
对于这个结尾吐槽一下。。感觉受了豆瓣各种抒情日记的影响~
先从F1这件事开始说起吧。喜欢F1的理由很中二,不,应该很玛丽苏。。说到玛丽苏要吐个槽,我觉得那些给自己起很多号的文学家都有玛丽苏情节。。回来,理由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个死党超喜欢看F1,有另一个死党喜欢看哈利波特,但是三个人的小学女生友谊你们懂的,容易各种不和谐不愉快之类的。喜欢哈利波特的死党属于神经大条型,喜欢F1的死党属于内向紫薇型,不知道那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反正觉得没有共同爱好会被排挤,于是就看了F1。。不过后来事实证明根本没有排挤这回事。。不过不能怪我啊!谁让你三年级之前都不理我来着!
刚开始看真心什么都看不懂。(于是这篇文好像进入时间顺序了,我想要的是混乱型啊。)不过呢聪明这种事是没有办法的(摊手),于是过了几次我基本搞清了那些规则。。也亏得刚开始那几次能坚持几个小时坐在电视机前面看一辆辆车轱辘转得飞快地跑圈。那正好是2005年。
看F1时间长的人应该都知道,2005年是属于阿隆索的,简直是无可争议的新秀,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那几年的F1也是我回头想的时候最好看的F1。有老车王屡战屡败被虐犹荣(舒马赫车迷们请勿针对,不可否认他有过辉煌,不过那几年也确实过得辛苦。),有Kimi似乎永远交不了好运一幅冰山面孔,有佐藤琢磨当赛道杀手见谁不爽撞谁。夏天就躺在一把很老的竹椅上拿着冰棍跟老爸聊赛况,看老妈昏昏欲睡;冬天就窝在被子里目不转睛,一直看到领奖完了发布会完了抽奖也完了才肯睡觉。那一年老爸问我喜欢那个车手,我还天真懵懂地说不知道,老爸说那你就喜欢阿隆索吧,他很有希望。同时觉得阿隆索那时候简直就是英雄啊,因此毫不犹豫地喜欢了。
因此为我与喜欢Kimi的死党以及喜欢舒马赫的死党老妈的多年争吵奠了基。
当然了,体育赛事这种东西还是要吵吵才好的嘛,不然大家窝在那里闷着看跟看电影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很多人还喜欢跑到酒吧里拿着啤酒凑着堆看足球,一不小心就搭上个partner什么的。F1也是同样的道理。吵的时候能够翻了天,但当英语题里看到一个DC就能看着同样喜欢F1的同学乐半天好像共产党卧底跟别人对上暗号找到组织那样兴奋。
所以日子就这样在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或每三个星期为单位的对周日的期盼中飞逝,那些泪水与欢笑在这辆永不停息的列车旁成了模糊的风景。
但是阿隆索的风光日子也很快过去。2006年依旧是他的天下,雷诺同样有如多年被压箱底的料子好不容易翻出来后很是抖了几抖,亮闪闪的风头很有盖过老被面法拉利和迈凯轮的感觉。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时候媒体对阿隆索的修饰是“少年老成”,“新车王”等等。
那时候看到阿隆索贴吧上的一篇关于阿隆索和特鲁利的同人文,写的那叫一个煽情,当然那时候还不知道这叫同人,更不知道这叫同志,以为这是现实同时对于爱情这种东西还未开窍,为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很是感动了一回。尽管我看F1的时候对于特鲁利已经没有很鲜明的印象。
上了初中之后,阿隆索也去了迈凯轮,搭上了汉密尔顿。老车王退役,阿隆索拿着每年几千万的工资前途无量。记得那时候qq还是主流,在上面写了篇关于新老车王的小诗,颇有朝代兴衰感慨历史的情怀。
难得那么小就归纳出了怀古诗的作用啊,这孩子不错不错。
但是世事难料。汉密尔顿锋芒渐露,甚至到了逼位的地步,谁能料到那个赛季前说着“我要向阿隆索学习经验,毕竟自己还是新手”的一年级学员,居然老成得好像新一代车王。
于是网上开始了争执,你我各执一方。有些言论看了自然是很气愤,也忍不住上去骂了几句。但后来渐感无聊,于是不再看那些贴吧。
没有料到的是阿隆索至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低谷期。不能说是低谷吧,毕竟开着那么好的车谁也不至于低谷到哪里去,但是F1讲求的不就是那0.1秒么。那之前觉得战场是冠军的战场,除了冠军跑龙套的选手只是背景而已。那之后才懂得,夫风无雌雄之一,而人有遇不遇之变。很多人并非一定就比不过阿隆索或者汉密尔顿的实力,只是一直没有遇到一辆好车而已。
但这不是借口。F1不会因为你没有开一辆好车却又一手好技术就把你列为车王。同样地,这个道理普遍适用。
隐忍,坚持,继续,所谓生活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现在可能更能体会阿隆索的心情,那几年只是急着想看他拿冠军。没有经历过多少年试车手生涯的他,出道不久就被布里亚托利发现并捧为正式车手,他一定更能体会这种磨练。
终于等到某年的新加坡站,夜赛。处于实力原因加运气因素,车并不好的阿隆索拿到了冠军。
那是他隔了许久之后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胡子有一些拉喳,神情在夜色下明显的疲惫。但是他很高兴,就像几年前冠军信手拈来时一样,他在车上蹦跳,高兴得像个孩子。还有那个著名的七的手势,一张一合极其有趣。
成功尽管昙花一现,及时行乐却是不变的真理。
往后几年都没有什么能拿年度冠军的消息。中考时差了0.5分和上中失之交臂,也差了1分和最好的朋友失之交臂,那时候觉得这是一切的完结篇,是最后的定义。哭泣和逃避占满了那个暑假。
上了高中,同时住宿。星期天晚上再也不可能留在家里看F1。刚看时会听94.0,不过常常被别的直播冲掉,后来有死党老妈短信直播,再后来又有个猥琐男短信直播,哈哈。。但是时间能冲淡一切,不管是短信的坚持,还是对F1的热爱。
我几乎不看F1了,每次只从老爸嘴里听到零碎的只言片语;也不看体坛周报的最后一版了,更不买贵的吓人的F1速报。偶尔怀念的,是那些充满香槟酒和欢呼声的领奖台。
直到今天,看到维特尔的三连冠。
我知道阿隆索今年是有可能拿冠军的,并且为他小小地激动了一下。看到维特尔拿冠军,也真的感到很遗憾。
他登上报的那张照片跟前几年很不一样,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娃娃脸。而是,老成稳重。
跟当年的阿隆索没什么区别。跟以前的舒马赫想必会更相像。那时候的汉密尔顿,也是类似的表情。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我看F1也有十年了。十年,什么东西都能成为割舍不了的羁绊。不是因为深爱,而是因为习惯。
今天百感交集,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或许青春太快,记录太少;或许潮起潮落,花开花败,百感交集。
可以有很多种总结,我想写这一种: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崇拜的偶像还是别的什么,都应该坚持下去。割舍不掉的东西,不如就带着往前行走。我们会经历很多,变化,起落,老去,退役,都只是人生在F1中的一个缩影。他们快要结束,而我们正要开始。
愿回来的时候,也经历过香槟雨,亦感受过倾盆大雨。那一切,非关是非,经历而已。
对于这个结尾吐槽一下。。感觉受了豆瓣各种抒情日记的影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