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月刊》2012年12月刊约会专题采访原文
问1、 你说报告绝大数据可以用来支持进化心理学的若干假设,其中谈到女性更倾向于生存机会。在当今社会,女性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我,中性化,缩小和男性的差异,怎么看待这种生存机会?
答:进化心理学假设了,在进行择偶时,男女侧重点不同。正所谓郎才女貌,女人更倾向于寻求男人的生存价值,即财富、权力、影响力等;男人更倾向于寻求女人的繁衍价值,即美貌、年轻、好身材等。报告中关于一夜情的调查数据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男性有7.4%的意愿而女性只有0.6%,说明男性相比较女性而言,在更多地寻求繁衍机会。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自身的生存价值也在提高。以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为例,这些大城市产生了所谓“剩女”现象。她们有高学历甚至高收入,生存价值比普通女孩高。她们更倾向于找一个跟她们生存价值相当的,或者更高的男人。但是这些高价值男人需要的是繁衍价值更高的女性,也就是说更年轻、更漂亮的,生存价值反而并不是第一位考虑的要素。于是,她们被剩下了。
问2、 一系列有趣的“正相关”,是否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处于唯高富帅为目标的约会市场。
答:报告显示,关于对外貌的要求、见光死程度(原本预期与实际见面效果比较之差)的调研表示,这些与收入绝对正相关。这不意味着我们处在唯高富帅的约会市场,而是意味着:当一个人的经济能力越高,人会越来越挑剔;选择余地大了,反而会带来选择困难的副作用。另外,根据报告的调研数据,一夜情的意愿、已婚人士涉性约会意愿则不仅与收入正相关,还跟学历正相关。这显示了随着一个人选择变多、眼界更广、思考更深,道德感越薄弱。这些人群更愿意挣脱“枷锁”,他们显然对“道德”的意义有着自己的解读。
问3、 关于约会的预期,男人到底是怎样想的?他们和女人想法的根本差异是什么?
答:在调查中发现,36.3%的男性认为1-3次即可确定关系,女性持有此观点的只有19.1%。男性对约会的结果预期要显著地高于女性。这是合理的,因为男人们如果不怀着这样高的预期,则可能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导致自己最终获得机会的可能性变少。尤其是在传统观念依然影响较大的当下,大部分人依然认为女人“自己送上门”是一种“贱”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如果男人畏首畏尾,盼着女人自己送上门,则基本与自宫没什么差别。男女想法的根本差异在于男人更主动,女人更保守。这种差异来源于彼此利益的博弈,双方都希望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
问4、 时下男女对约会不同诉求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心理动因呢?
答:男女对约会不同的诉求在于,男性希望“快速搞定”,而女性则希望“再观察观察”。这再一次验证了进化心理学的假设,男性希望尽快获得繁衍机会,女性则更希望观察男性对自己及后代的投资意愿。
问5、 约会到底约什么?是什么因素让人们发生了不同的心理变化,比如调查中一开始显示的,约会不再像过去那样,功能单一,甚至带有功利性。
答:现在约会的目的越来越多样化,发展出了“结识异性朋友”、拓宽人脉等功利性功能,甚至在当下发展出了“约炮”“一夜情”这种性目的十分纯粹的约会形态。这里面有若干重因素在起作用,最主要的还是各种因素造成的高昂物价(特别是房价),造成很大的生活负担。一部分人希望通过约会来提升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有一部分人则因此放弃寻求安定生活,索性及时行乐。
问6、 你怎么看待约会中的功利性?
答:这不是约会观念变化导致的,这是当下一个社会问题。大家做任何事情都普遍带着功利性的时候,你又如何奢望约会这件事儿能独善其身?
问7、 约会多少次才能确定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我认为确定关系与约会的数量没有必然联系,而与质量有关。高质量的约会,也许双方只要一次,就一见钟情;低质量的约会,你约一万次也没用。在约会中,代表关系升级的标志之一是肢体接触。这个标志最容易判断,但也最容易让人进入误区。在过去,男人跟女人发生性关系,通常被认为两人已经正式确立关系。但是,在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标志来判断关系的确立。例如,【朋友圈】,即对方是否介绍同学、朋友给对方认识;【婚嫁意愿】,是否有聊起过双方的婚姻观,彼此是否有婚嫁的意向;等等。
问8、 怎么看现在约会市场的潜在风险?面对这样的风险,对女人有何建议?
答:首先是“逆向合理化”,是指在交往中,人对于自身行为以及他人行为的一种合理化解释倾向。每个正常人都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大量案例,我发现在有些案例中,女性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后,对男性的依赖显著加强。有可能案例中的女性一开始并不“爱”这个男人,但是一旦发生过关系,便对这个男人陡升好感。这是典型的“逆向合理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此,在搞清楚性与爱的关系前,我建议还是慎重对待此事。
其次是“错误归因”,人们有时候会把两件完全不想干的事儿联系到一起,仅仅因为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例如,约会中的一些愉悦感受,很容易跟对异性的好感搞混。有时候,人们自己以为的好感,也许只是酒精、咖啡因在起作用。所以,更合理做法是,把对约会形式、内容的感受,与跟对方的感受分离看待。一场美妙的约会,并不能代表这本身是个美妙的人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约会强奸”,问题应当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因为很可能这是你幸福生活被毁灭的某一步。在法制还不是特别健全的当下,不仅女性遭受侵犯后报案率很低,而且即便是报案后,约会强奸的取证也比普通强奸案件困难很多。建议女性谨慎约会,特别是初次约会,应当在公众场所。另外建议男性朋友:女性与你牵手不代表她们原意跟你接吻;即便愿意接吻,也不代表一定会有进一步亲热;即便同意亲热,也未必代表了最后一步。有时候,主动跟犯罪只有一线之隔。
问9、以涉性约会为例,男人们真的在首次约会中就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吗?你是否掌握这方面的数据。以此,有没有什么女人想当然认为男人在约会中的种种应该,实则不尽然的方面呢?
答:真的,至少大部分男人如此。这是男人出于希望获得更多繁衍机会的本能。(to nfzmshx:这方面的数据在本次报告里面就有啊。)
从这点来说,有的女人以为上床就是确立了关系,但也许彼时彼刻,那个男人只是想上个床罢了;有些女人更是错把炮友当男友,所以千万不要低估性对大部分男人的重要程度。也许你认为那叫做爱,实则不尽然,也许只是做爱罢了。
答:进化心理学假设了,在进行择偶时,男女侧重点不同。正所谓郎才女貌,女人更倾向于寻求男人的生存价值,即财富、权力、影响力等;男人更倾向于寻求女人的繁衍价值,即美貌、年轻、好身材等。报告中关于一夜情的调查数据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男性有7.4%的意愿而女性只有0.6%,说明男性相比较女性而言,在更多地寻求繁衍机会。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自身的生存价值也在提高。以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为例,这些大城市产生了所谓“剩女”现象。她们有高学历甚至高收入,生存价值比普通女孩高。她们更倾向于找一个跟她们生存价值相当的,或者更高的男人。但是这些高价值男人需要的是繁衍价值更高的女性,也就是说更年轻、更漂亮的,生存价值反而并不是第一位考虑的要素。于是,她们被剩下了。
问2、 一系列有趣的“正相关”,是否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处于唯高富帅为目标的约会市场。
答:报告显示,关于对外貌的要求、见光死程度(原本预期与实际见面效果比较之差)的调研表示,这些与收入绝对正相关。这不意味着我们处在唯高富帅的约会市场,而是意味着:当一个人的经济能力越高,人会越来越挑剔;选择余地大了,反而会带来选择困难的副作用。另外,根据报告的调研数据,一夜情的意愿、已婚人士涉性约会意愿则不仅与收入正相关,还跟学历正相关。这显示了随着一个人选择变多、眼界更广、思考更深,道德感越薄弱。这些人群更愿意挣脱“枷锁”,他们显然对“道德”的意义有着自己的解读。
问3、 关于约会的预期,男人到底是怎样想的?他们和女人想法的根本差异是什么?
答:在调查中发现,36.3%的男性认为1-3次即可确定关系,女性持有此观点的只有19.1%。男性对约会的结果预期要显著地高于女性。这是合理的,因为男人们如果不怀着这样高的预期,则可能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导致自己最终获得机会的可能性变少。尤其是在传统观念依然影响较大的当下,大部分人依然认为女人“自己送上门”是一种“贱”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如果男人畏首畏尾,盼着女人自己送上门,则基本与自宫没什么差别。男女想法的根本差异在于男人更主动,女人更保守。这种差异来源于彼此利益的博弈,双方都希望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
问4、 时下男女对约会不同诉求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心理动因呢?
答:男女对约会不同的诉求在于,男性希望“快速搞定”,而女性则希望“再观察观察”。这再一次验证了进化心理学的假设,男性希望尽快获得繁衍机会,女性则更希望观察男性对自己及后代的投资意愿。
问5、 约会到底约什么?是什么因素让人们发生了不同的心理变化,比如调查中一开始显示的,约会不再像过去那样,功能单一,甚至带有功利性。
答:现在约会的目的越来越多样化,发展出了“结识异性朋友”、拓宽人脉等功利性功能,甚至在当下发展出了“约炮”“一夜情”这种性目的十分纯粹的约会形态。这里面有若干重因素在起作用,最主要的还是各种因素造成的高昂物价(特别是房价),造成很大的生活负担。一部分人希望通过约会来提升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有一部分人则因此放弃寻求安定生活,索性及时行乐。
问6、 你怎么看待约会中的功利性?
答:这不是约会观念变化导致的,这是当下一个社会问题。大家做任何事情都普遍带着功利性的时候,你又如何奢望约会这件事儿能独善其身?
问7、 约会多少次才能确定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我认为确定关系与约会的数量没有必然联系,而与质量有关。高质量的约会,也许双方只要一次,就一见钟情;低质量的约会,你约一万次也没用。在约会中,代表关系升级的标志之一是肢体接触。这个标志最容易判断,但也最容易让人进入误区。在过去,男人跟女人发生性关系,通常被认为两人已经正式确立关系。但是,在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标志来判断关系的确立。例如,【朋友圈】,即对方是否介绍同学、朋友给对方认识;【婚嫁意愿】,是否有聊起过双方的婚姻观,彼此是否有婚嫁的意向;等等。
问8、 怎么看现在约会市场的潜在风险?面对这样的风险,对女人有何建议?
答:首先是“逆向合理化”,是指在交往中,人对于自身行为以及他人行为的一种合理化解释倾向。每个正常人都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大量案例,我发现在有些案例中,女性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后,对男性的依赖显著加强。有可能案例中的女性一开始并不“爱”这个男人,但是一旦发生过关系,便对这个男人陡升好感。这是典型的“逆向合理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此,在搞清楚性与爱的关系前,我建议还是慎重对待此事。
其次是“错误归因”,人们有时候会把两件完全不想干的事儿联系到一起,仅仅因为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例如,约会中的一些愉悦感受,很容易跟对异性的好感搞混。有时候,人们自己以为的好感,也许只是酒精、咖啡因在起作用。所以,更合理做法是,把对约会形式、内容的感受,与跟对方的感受分离看待。一场美妙的约会,并不能代表这本身是个美妙的人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约会强奸”,问题应当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因为很可能这是你幸福生活被毁灭的某一步。在法制还不是特别健全的当下,不仅女性遭受侵犯后报案率很低,而且即便是报案后,约会强奸的取证也比普通强奸案件困难很多。建议女性谨慎约会,特别是初次约会,应当在公众场所。另外建议男性朋友:女性与你牵手不代表她们原意跟你接吻;即便愿意接吻,也不代表一定会有进一步亲热;即便同意亲热,也未必代表了最后一步。有时候,主动跟犯罪只有一线之隔。
问9、以涉性约会为例,男人们真的在首次约会中就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吗?你是否掌握这方面的数据。以此,有没有什么女人想当然认为男人在约会中的种种应该,实则不尽然的方面呢?
答:真的,至少大部分男人如此。这是男人出于希望获得更多繁衍机会的本能。(to nfzmshx:这方面的数据在本次报告里面就有啊。)
从这点来说,有的女人以为上床就是确立了关系,但也许彼时彼刻,那个男人只是想上个床罢了;有些女人更是错把炮友当男友,所以千万不要低估性对大部分男人的重要程度。也许你认为那叫做爱,实则不尽然,也许只是做爱罢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