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942影评
能活的都是善于苟且的,所以有个词叫苟活。片中唯一不遵从此规则的有点秉持有点追求的代表鲜活血性的中国人角色,也被一刀穿喉。结合其他好多个导演拍的商业大片(是负责给最广大民众看的),里面都有类似情节:讲骨气的美好单纯的人必死无疑,信苟且,得永生。而且还都是商业大片。所以现在人们应该更理解上面的人是一点都不介意这样的片子多一点。不知道观众注意到这个现象没有——美国,如此崇尚自由与多元化的,只要是电影(商业大片更不例外),一定有一个情节比千篇一律还千篇一律——那就是,卑劣的,猥琐,欺骗的搞鬼的人物最终一定没有好下场,光明的积极的健康的人一定能善终,且不论这是不是矫情的教化,但至少这是人家的价值观,电影作为宣传机器所严格承载的责任——稳住社会的阵脚,让人们相信美好。而我们,越是商业大片,越喜欢矫情人性恶,或者为阴暗卑劣的行为开脱,或者探讨权斗人斗的无限趣味,玩味权术、道术、弱肉强食的真理,如此看来我们倒是很开放。电影内容总是这些,原因很简单,人都是只关注自己的,最关注自己的,谈自己也最上手,也最容易谈得深谈得真,这只能说明我国拍电影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现实助长着什么样的人,社会暗示着什么样的道理。片头,换了LOGO的华谊兄弟霸气爆炸、天威神圣的狮子头铜门应该就是他们最贴切的价值取向和定位诉求。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75777/
总觉得现在的大导演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个发国难财。救国英雄什么的就必须拍一段小日本把人虐的跟妈了逼似的然后人们忍无可忍起身反抗,我前段时间看电视剧,敌方逼供我方同志的方法居然还是抓了他妻子在他面前羞辱,为什么总是同样的剧情在反复?因为国人就吃这套。《金陵十三衩》也是这样,我承认当时看完也很难过,不是震撼,就是难过,想说这几个女的真苦,心里又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苦,后来还是豆瓣里有人说了句,“就因为他们是妓女所以比学生的命贱吗?”仔细想想可不是么,人性的光环要这么去烘托,不就是赤裸裸的阶级歧视吗?看完以后好多人在骂“小日本真XX”,那么请问导演想要突出的人性光点在哪儿呢?有人提吗?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既然想要用这种民族情结的东西烘托自己的电影,就不要怪观众陷入这种情节之中而忽略电影本身。
而此种电影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取材的是中国历史,中国人能代入情绪,等到上映的时候还因为中国观众多,花钱看电影的也多,就能带来票房。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74249/
清醒啊
1942就是李安第二个故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75777/
总觉得现在的大导演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个发国难财。救国英雄什么的就必须拍一段小日本把人虐的跟妈了逼似的然后人们忍无可忍起身反抗,我前段时间看电视剧,敌方逼供我方同志的方法居然还是抓了他妻子在他面前羞辱,为什么总是同样的剧情在反复?因为国人就吃这套。《金陵十三衩》也是这样,我承认当时看完也很难过,不是震撼,就是难过,想说这几个女的真苦,心里又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苦,后来还是豆瓣里有人说了句,“就因为他们是妓女所以比学生的命贱吗?”仔细想想可不是么,人性的光环要这么去烘托,不就是赤裸裸的阶级歧视吗?看完以后好多人在骂“小日本真XX”,那么请问导演想要突出的人性光点在哪儿呢?有人提吗?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既然想要用这种民族情结的东西烘托自己的电影,就不要怪观众陷入这种情节之中而忽略电影本身。
而此种电影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取材的是中国历史,中国人能代入情绪,等到上映的时候还因为中国观众多,花钱看电影的也多,就能带来票房。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74249/
清醒啊
1942就是李安第二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