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找作者,不如让作者来找(《中国图书商报》第1897期)
![]() |
![]() |
与其找作者,不如让作者来找
王文鹏(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辑部主任)
与作者合作,很多时候是作者找到我的。如最近《重案六组》中季洁的扮演者演员王茜,就是通过小虎队的经纪人找到的我。早在2010年,我曾经与小虎队的经纪人有过合作意向,由于合作条件不是很合适,合作未成功,但作为朋友,我们相处得很不错。当王茜需要出书的时候,小虎队的经纪人就推荐王茜的经纪人找到了我。
近几年,我一直做的是小作者。尽管作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市场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的合作很成功。总结成功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让作者全程参与策划、营销,实现了资源上的互动,包括媒体运作等。我会让作者做很多事情,包括书名、封面设计等,作者全程参与到出版的过程中,最终达成让双方满意的结果。利用作者的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作者的资源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极好的补充。《亲爱的,让我们谈情说爱》在做宣传推广的时候,是作者李小艾利用自身资源找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宣传。之后,我们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有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为我们的图书宣传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高效率的利用多媒体、整合大量有用信息应该是我的一个强项。我在微博或是QQ等社交媒体上和作者互动是很及时的。这样一个积极的工作状态增加了作者对我的信任程度。很多时候,我会半夜两三点为我的作者转发推广微博等,这种工作的状态很好。
做书,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很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做朋友。作者、读者、市场三者之中,我最看重的是作者。在一般情况下,很多编辑会研究市场、然后调研读者,作者只是一个交稿子的人。大家恰恰忽略的是,作者是编辑最好把控的关键,让作者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这样才能实现最好的沟通。我所强调的沟通,不应只是途径,更多的是目的,我们做的很多事情便是为了很好的沟通。在做书的过程中,作者、读者的高参与会提高书的品质,增强推广效果。
让作者主动找到我,而不是去竞争,这是一种自我营销。微博、QQ等网络媒体,是树立品牌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利用得当便是一种潜隐默化的推广营销。
采访人、撰稿:刘平
被采访人:王文鹏
刊于《中国图书商报》第18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