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耶拉是耶拉
今天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名片《耶拉》。
然后舅舅和舅妈来做客,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他们来得时候,我正在洗碗,于是他们就对着洗碗池问我对他们未来的儿媳妇,也就是他们的儿子的未婚妻,怎么看待。之后我抹桌子,他们对着桌子问我觉得大表哥,也就是他们的大侄儿的未婚妻怎么样。再之后我给他们洗红枣,他们又对着红枣问我觉得大表哥的前妻怎么样。然后我有点慌乱,差点拿开水烫枣,还好只把自己手狠狠地烫了一下。不过我还是很机智的,我说,这个比那个漂亮,那个比另一个个子高,另一个比这个有气质。然后舅妈很担忧地说,这个太爱玩了,那个又太高,比男孩子的个子还高,另一个又不会做事,连碗都不会洗。
他们走后,老子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又很同情那些要见异性家长或者要跟异性结一下婚的异性,她们必须忍耐不停地喷嚏,喷嚏的内容包括长相身高气质和贤惠与否。啊,还好老子是个男的,还好老子英俊又有才华,而且还很真诚,都不用排队,还好老子会做家务。
那么为什么耶拉是耶拉呢?因为首先,耶拉很漂亮,身材又很好,所以她前夫爱她爱成了个尾行狂。其次,她很贤惠,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家庭单位的内部分工以及许多德国地区的文献著作表明,该地区的家务由女人操持,离了婚,估计本连牛排都吃不上,根本无法生活。所以之所以耶拉是耶拉,是因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家庭单位的内部分工,使她之于本,根本就是妈,她在她爸家都是由她晾衣服。
但是她又不是《铁皮鼓》里面的外婆,只会烧土豆和吃土豆。女孩子一般无聊了就看电视剧,但是她又不看电视剧,她看商务英语,说明她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女人一般分手了对男的就避之不及,连高跟鞋底都不让看,惹急了就让老爸拿擀面杖追着打男的,而她却很镇静地让男的送她去车站,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变态小说中出现的一幕,但是,她活了二分之一,说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本是搞企业的,她是个很厉害的会计,本在失去她之后继续搞企业,等于是没了右胳膊还去举重。
所以耶拉之所以是耶拉,就是因为她是个厉害的会计,一个厉害的会计是不会怕没人请的,电影也告诉老们了,菲利普都不行了,她还泰然自若。接着上一部分,本跟菲利普家务都会很差,她完全自理。也就是说,本除了需要一个妻子,还需要有钱才能吃上饭,而耶拉,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就够了。
关于女人的魅力,很多人误区太大,觉得像阿朵那样,或者像志玲那样,就是有魅力。还有就是有人觉得女人太脆弱,就像张信哲和左拉那种看法,代表作是《爱如潮水》和《小酒馆》。其实不是的。老子觉得,莱辛要不是年纪大得有点过头,就会很有魅力。尽管她的《金色笔记》里面写女人之间八卦的篇幅有点让人忍不了,但是她对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政治习俗,意识形态与政治习俗与战争的思考,会让现在比较了解她的人觉得,假如时光倒回60年,还是追她比较好,但是反过来,当阿朵或者志玲90岁了,假如她们的那位还没挂,而且了解她们的过去,就会觉得,60年前不追她就好了。莱辛这段是瞎扯,又离题,应该扣分。
但是耶拉的魅力,就在于她太坚强了,太有能力了,让男人都失色了,《爱如潮水》和《小酒馆。对她来讲都是污蔑。她根本不会在深夜里买醉,跟菲利普在一起时,想着帮助本,偷偷单干又是为了帮助菲利普。虽然到头来谁都没帮成,是因为——男人太脆弱……为什么一个老总受了点威胁就要自杀?难道电影耶拉是一条蛇妖,长了一双女权主义的眼睛?
这些都是老子拖地时胡思乱想的,老子觉得,不论是男是女,都应该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为四化服务。之前,必须能做到自己能给自己做顿热饭吃。中国的计划生育标语是很有哲理和意识倾向的:生男生女都一样。
然后舅舅和舅妈来做客,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他们来得时候,我正在洗碗,于是他们就对着洗碗池问我对他们未来的儿媳妇,也就是他们的儿子的未婚妻,怎么看待。之后我抹桌子,他们对着桌子问我觉得大表哥,也就是他们的大侄儿的未婚妻怎么样。再之后我给他们洗红枣,他们又对着红枣问我觉得大表哥的前妻怎么样。然后我有点慌乱,差点拿开水烫枣,还好只把自己手狠狠地烫了一下。不过我还是很机智的,我说,这个比那个漂亮,那个比另一个个子高,另一个比这个有气质。然后舅妈很担忧地说,这个太爱玩了,那个又太高,比男孩子的个子还高,另一个又不会做事,连碗都不会洗。
他们走后,老子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又很同情那些要见异性家长或者要跟异性结一下婚的异性,她们必须忍耐不停地喷嚏,喷嚏的内容包括长相身高气质和贤惠与否。啊,还好老子是个男的,还好老子英俊又有才华,而且还很真诚,都不用排队,还好老子会做家务。
那么为什么耶拉是耶拉呢?因为首先,耶拉很漂亮,身材又很好,所以她前夫爱她爱成了个尾行狂。其次,她很贤惠,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家庭单位的内部分工以及许多德国地区的文献著作表明,该地区的家务由女人操持,离了婚,估计本连牛排都吃不上,根本无法生活。所以之所以耶拉是耶拉,是因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家庭单位的内部分工,使她之于本,根本就是妈,她在她爸家都是由她晾衣服。
但是她又不是《铁皮鼓》里面的外婆,只会烧土豆和吃土豆。女孩子一般无聊了就看电视剧,但是她又不看电视剧,她看商务英语,说明她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女人一般分手了对男的就避之不及,连高跟鞋底都不让看,惹急了就让老爸拿擀面杖追着打男的,而她却很镇静地让男的送她去车站,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变态小说中出现的一幕,但是,她活了二分之一,说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本是搞企业的,她是个很厉害的会计,本在失去她之后继续搞企业,等于是没了右胳膊还去举重。
所以耶拉之所以是耶拉,就是因为她是个厉害的会计,一个厉害的会计是不会怕没人请的,电影也告诉老们了,菲利普都不行了,她还泰然自若。接着上一部分,本跟菲利普家务都会很差,她完全自理。也就是说,本除了需要一个妻子,还需要有钱才能吃上饭,而耶拉,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就够了。
关于女人的魅力,很多人误区太大,觉得像阿朵那样,或者像志玲那样,就是有魅力。还有就是有人觉得女人太脆弱,就像张信哲和左拉那种看法,代表作是《爱如潮水》和《小酒馆》。其实不是的。老子觉得,莱辛要不是年纪大得有点过头,就会很有魅力。尽管她的《金色笔记》里面写女人之间八卦的篇幅有点让人忍不了,但是她对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政治习俗,意识形态与政治习俗与战争的思考,会让现在比较了解她的人觉得,假如时光倒回60年,还是追她比较好,但是反过来,当阿朵或者志玲90岁了,假如她们的那位还没挂,而且了解她们的过去,就会觉得,60年前不追她就好了。莱辛这段是瞎扯,又离题,应该扣分。
但是耶拉的魅力,就在于她太坚强了,太有能力了,让男人都失色了,《爱如潮水》和《小酒馆。对她来讲都是污蔑。她根本不会在深夜里买醉,跟菲利普在一起时,想着帮助本,偷偷单干又是为了帮助菲利普。虽然到头来谁都没帮成,是因为——男人太脆弱……为什么一个老总受了点威胁就要自杀?难道电影耶拉是一条蛇妖,长了一双女权主义的眼睛?
这些都是老子拖地时胡思乱想的,老子觉得,不论是男是女,都应该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为四化服务。之前,必须能做到自己能给自己做顿热饭吃。中国的计划生育标语是很有哲理和意识倾向的:生男生女都一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