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翻】吉永史对谈集 第四章(中)
前言 目录 其他章节链接 注意事项
【自翻】吉永史对谈集 第四章(上)
第四章 三浦紫苑×吉永史 ~其二~ 「和男性们无关的也是YAOI」 (中)
④ “YAOI”的定义
吉永:您知道市川纯老师的《阳之末裔》这部作品吗?它以大正时代为背景,描绘了两位女性的大半生。一位女性投身女权运动,另一位女性利用身为女性的才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两位主人公的立场截然不同,她们明白彼此是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但是在一方陷入困境的时候,另一方一定会伸出援手,虽然志向不同,但却彼此扶持,这不就是YAOI嘛(笑)。我不认为女性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百合“,价值观不同的两个人却彼此惺惺相惜,这种关系在我看来,就是YAOI。
三浦:的确,在百合中,双方彼此对立的设定并非绝对条件,或者说双方立场一致才是绝对条件。
吉永:是的,我和朋友从以前开始,但凡看到这样的角色关系,不管是男女双方还是女性双方,我们都归为YAOI,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这么归类了。女性双方的YAOI,要举个具体的例子的话,就是电视剧《法医物语》中,扮演刑警的松雪泰子和扮演监察医的铃木京香,平时她们两个彼此对立,但是有时候也会一边宣称:“我们不是朋友”,一边联手合作。我和朋友看了之后都闹腾着说:“啊!YAOI!”(笑)
三浦:这个我懂。现在我有种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感觉。正是因为对立,所以才更刺激啊。双方的价值观不同,才更加有趣。而且这种关系,跟百合的萌点和印象有所不同。
吉永:我和朋友们看了《断背山》之后,都没有人觉得这是YAOI,因为里面的角色实打实的做爱了。我和朋友所说的YAOI,不包含做爱,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没有恋爱关系的两个人,在友情以上萌发的某种特别情感的那个瞬间,就是我们所谓的“YAOI”。一旦两人的关系涉及到性爱,就不能再被称为YAOI。当然,对两人的关系进行妄想,在二次创作中衍生各种性关系,也称为YAOI。不过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混淆了YAOI的概念吧。
三浦:对于吉永老师您说的第一种YAOI的意思,我没有用过。
吉永:如果混同人圈的话,就能听到很多人这么用,不管自己是不是要出这部作品的同人,都会这么用。就算不出本,也会经常说某某和某某是YAOI,例如高X薰老师的小说之类的。
(注:原文这里也是打了马赛克,我猜测应该是指推理小说家高村薰老师)
三浦:啊,那我也会这么说。话说回来,当时形容两个角色的关系时,还不会用BL这个词呢。
吉永:是吧,都是说YAOI的(笑)。
三浦:是呢,我也用过YAOI的第一种意思呢(笑)。
吉永:在男女角色方面,比如电视剧《继续》里面柴田和真山的关系,我和周围的人也一直闹着说是YAOI,《圈套》里面的山田和上田也是。
三浦:名副其实呢。
吉永:所以,那些作品里虽然登场的是男女主角,但是在腐女中间也很有人气,因为主角们都带着YAOI的感觉。
三浦:性别不是关键,人物关系的处理才是关键啊。
吉永:最开始,两个人发生关系,之后并不是朝着互相喜欢展开,而是一直到最后都保持这平行线,偶尔会有所相交,这才是亮点。
三浦:我明白,我想过自己最喜欢的人际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想出来的主题就是“孤独和联系”。
吉永:真恰当(笑)。这才是YAOI的本质。
三浦:所以啊,不管是不是男性都无所谓嘛。
吉永:嗯,YAOI并不只局限于男性呢。
三浦: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例如《断背山》这种描写同性恋恋爱的作品意外地也受到了质疑,因为是GAY的恋爱,所以一定是悲剧吗?会有这种想法。
吉永:电影中着重描写了主角的感情,但是其他人的情感却没有怎么刻画,例如主角的妻子们,她们所受到的痛苦并没有被好好表现。然后结局又是那样的。
三浦:我也不怎么能接受这个结局。如果导演再多看一点日本的少女漫画或者BL名作,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
⑤ “BL频道”的构想
吉永:以同性爱为主题的作品,在日本一步步发展着。这样的话,我觉得干脆让好莱坞把新田祐克老师的《拥抱春天的罗曼史》给改编成电影好了。
三浦:这个想法不错!
吉永:作品是以演艺界为故事舞台的,搞不好会很卖座。
三浦:……我已经在脑子里选演员了(笑)。
吉永:现在说出来,搞不好言灵会帮我们实现愿望(笑)。
三浦:请一定要实现。这部作品真的是很有魅力。我以《这不是我的兴趣啦》为名,写过一系列BL漫画相关的随笔,当写到《拥抱春天的罗曼史》,因为太喜欢了,所以热情异常高涨哦。
吉永:我也非常喜欢这部。两个主人公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非常梦幻,但是同时,关系的进展又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这是一部有着充实内涵的作品。
三浦:新田老师的演员系列漫画很多都是在杂志上连载的,故事也很多样,当然,收录进单行本的时候,会变成长篇漫画里面的某一话故事。新田老师好棒!不仅是她的作品,她讲故事的方式和她的作画都非常完美。
吉永:我想,新田老师在创作故事的时候一定非常认真,饱含真挚之情。她的作品设定好到即使放在青年杂志上也完全可以,取材也很扎实。不管是内容还是作画,都让人感觉到,因为是老师,所以才能在BL世界中培育出这么美丽的花朵。遇见这样的漫画家和作品,我真心觉得,自己能够身处BL业界,真的是太好了。BL从“耽美”、“JUNE”脱胎,变成现在的“BL”,真是太好了。
三浦:这么想的话,BL让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能性进一步扩大,是非常自由的一个统称。BL创造了一个场所,让创作者表现出以前无法表现的东西。
吉永:BL和少女漫画不同,不一定非得有目标读者和故事有类似的境遇才行,作品中所描写的职业也可以多种多样,这种创作的自由感真的很棒。
三浦:新田老师还有很多作品,她有很多的杰作,我都希望能够真人化,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吉永:我也有同感。可能单部作品的真人化比较困难,我建议可以让各家BL出版社共同出资,买一个有线电视频道,做BL频道,我要是有很多钱的话,绝对会倾囊而出的(笑)。
三浦:我也会付钱的。我要是是个对这方面很了解的法律专家,就一定会为了实现这个想法而到处活动。
吉永:真想让它实现啊……在有线电视的时代剧频道,不是有那种10分钟左右的节目吗?配着插画朗读时代小说,BL频道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朗读广播剧呀。
三浦:这个企划也很棒。BL处处是宝啊。既然如此,我们干脆成立个企划公司吧(笑)。
吉永:啊,前途光明啊。要是能画出一部畅销大作,赚的钱足够存到瑞士银行的话,就能开公司啦……啥时候能实现呢(笑)啊,要是中大奖了就好了,反正是白白得来的钱,真想让美梦成真啊。
三浦:为了中大奖,我们开始买彩票吧(笑)。
吉永:迄今为止,我都觉得,赚的钱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但是既然有这么美好的梦想,我想要画出畅销大作啊。虽然我不会画啦(笑)。
三浦:我一直以来也是得过且过,这样子不行呢。
吉永:是啊,这样就离BL频道之梦越来越远了。
三浦:也没办法朝好莱坞进军。不过我们在这里说着,要是这个点子被人偷了,那才让人后悔呢。
吉永:不不,先不管赚不赚钱,要是真能实现,那是不是我们实现的,也无所谓啦。
三浦:也对,能让我们享受到就好了。
吉永:对对,我们只要把点子存下来就好了,把这个对话记录成文字,以后就能拿企划金了(笑)。
三浦:企划金很重要(笑)。
吉永:说出来也很重要,我就时不时喃喃自语着:“《日出处天子》做成大河剧吧!《日出处天子》做成大河剧吧!”。
三浦:我也一直在想,大河剧干嘛不把故事放到古代去讲,请一定要实现。
(注:这里说的“古代”是指日本飞鸟、奈良、平安时代,《日出处天子》就是飞鸟时代背景。而大河剧的背景多在战国、幕府时期,在日本历史中属于“中世”和“近世”。)
⑥ 比起恋爱 妄想更能生成多巴胺
三浦:最近有朋友跟我说,因为周围的人老是问:“有没有好男人介绍?”,她快被累死了。
吉永:啊……马上就进入到了现实话题(笑)。我之前和5、6个朋友在一起,也常常说想要男朋友啦,一个人好寂寞啦之类的,然后那个时候就有个同为漫画家的朋友说:“我虽然交往了好几个人,但是男朋友这种东西不是很无聊吗?”当时在场的人都说:“等下,这个发言!”明明大家都在无视这个事实,努力假装正常的女孩子在进行闺蜜聊天来着!(笑)
三浦:赤裸裸的揭露啊(笑)!
吉永:就是。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啦,女孩子之间聊天绝对要有趣的多(笑)不过就像夏天到了,如果不节食就穿不了美美的比基尼一样,如果这种时候不忍耐的话,会嫁不出去啊。
三浦:虽然大家都在问有没有好的对象可以介绍,但是万一回答说有这种好对象又怎样呢?因为这种话题说来说去,就是要“交尾”嘛。
吉永:其实大多数人应该是想要人生的搭档吧。等到年纪大了,或者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希望有人能跟自己一起生活,又比如等自己的父母老到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就算对方不搭手,也希望他能够在自己身边,理解自己的苦处。
三浦:这种人我不要。
吉永:啊,您不需要啊。真强(笑),自力更生呢。
三浦:嗯,我就不要了。
吉永:也有人说,二次元角色比较好,因为不会管东管西。我觉得,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粉丝对《网球王子》舞台剧的追捧,他们不是把舞台剧的演员作为三次元的艺人来追捧,而是因为这些演员演了《网球王子》中的角色,所以才受到追捧,也就是所谓的2.5次元。
三浦:我有个熟人,连原作都没看过,只是因为工作的关系,看了一次舞台剧之后,就彻底沦陷了。
吉永:喜欢舞台剧的人中,有很多都没有看过原作,不过每个人都手拿公式FAN BOOK(笑)。为了让舞台剧更好一点,很多东西都被压制了,比如原作中青学的教练是位女性,她就绝对不会在舞台剧中露脸,教练的指示都只有声音来表现。
三浦:舞台剧的工作人员都很懂嘛,我有点想看看了。
吉永:最后都向三次元发展了呢。长期做同人志的人里面,也有很多最后投向三次元的怀抱,比如吉X斯啥的。
(注:原文这里是马赛克,不过大家都知道,在说吉尼斯哈)
三浦:确实,在阅读兴趣上也是这样,很多人一开始喜欢二次元的同人,后来就转移去看三次元的同人志了。
吉永:而且,不仅是故事本体,连别人看过后的感想这些,大家也都看得有滋有味。不需要别人提示故事的主要线索,自己靠着各种残片就能拼接起故事的大概了,并且还在脑中补完自己喜欢的情节。如果是自己非常中意的两个人,不需要在原作中有太紧密的联系,只要两个人关系还不错就行了,剩下的就脑补好了,只要原作露出一点点征兆,剩下的就可以在脑中妄想着两个人的发展。
三浦:这种妄想最终会枯萎吧。
吉永:就像从绚烂华丽的世界转为寂寥静谧的世界,这也是自然的发展吧?(笑)虽然知道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虽然知道,但是只要一妄想就感到快乐。
三浦:是呢,在点和点之间展开联想,真的很有趣。经常听到有人说日常很无趣,但是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吉永:我也曾经听朋友说过,“现实中的OL经常抱怨生活太无聊。”听到的时候,我大吃一惊(笑)。
三浦:完全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觉得哪里无趣(笑)。其实,一个人在做点什么的时候,看看周围,在点和点之间进行妄想,不是超级有趣的吗?
吉永: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有个朋友经常去聚餐,我问她:“聚餐有趣吗?”,结果她回答说:“大多数都没意思,不过搞不好去了就会遇到有趣的事情,所以我还是去。”我想,这就是普通人的感想吧。
三浦:搞不好去了就会遇到有趣的事情……您的朋友在押宝呢。
吉永:我听了朋友的话之后,开始明白,为什么OTAKU既不参加俱乐部,也不去联谊了,OTAKU没有时间花在这种有不有趣都不知道的地方,时间都花在一开始就知道有趣的地方了。
三浦:都不用押宝了(笑)。您了解这点之后,是不是有点放心了?
吉永:嗯,我知道我的那位朋友跟我这种OTAKU一样,其实也没觉得联谊有多有趣。
三浦:我觉得,如果不知道有不有趣,那就没必要去做了。
吉永: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恋爱是有趣的事情,如果联谊中很活跃,就能抓住恋爱。
三浦:我跟这种想法已经产生隔阂了啦。经常有人说,OTAKU跟角色进行模拟恋爱,所以对现实中的恋爱完全不关心。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问题,OTAKU真的是在模拟恋爱吗?
吉永:如果说,萌角色时产生的多巴胺和恋爱时产生的多巴胺是不是相似,那我觉得还是挺相似的。而要说这种感情不是模拟恋爱,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种模拟恋爱比起现实恋爱,要低劣一等,但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呢,妄想时产生的多巴胺要比恋爱时产生的多好多呢,所以才会对妄想中毒,妄想所产生的快乐纯度要更高啊。
三浦:比如对于某个角色,OTAKU不仅奉上自己的恋慕之心,还会对角色的人际关系和各种场景,不停地分泌多巴胺,要具体说明就说来话长了。总之,我对于现代社会中那种一定要恋爱的观点不能接受。
吉永:觉得生活没意思的人,基本上属于多巴胺很少的人,这些人看到那些很愉快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会觉得不舒服吧。看到人快乐的谈恋爱也好,或者一群人兴奋地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看到这种,跟看到新兴宗教的狂热信徒一样,感觉有点可怕。所以,“OTAKU很恶心”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挺正确的,在一般人看来,OTAKU对着无法理解的东西全身心狂热,感觉很不舒服,会觉得可怕。
三浦:因为彼此无法理解吧。如果彼此能够划定界限,彼此都不去触碰对方的雷区就好了。
吉永:可怕的东西反而有吸引力吧,彼此会对对方的阵地感兴趣不是吗?因为看到别人享受着自己完全不理解的东西,都会感兴趣吧,我想不管身处哪边的立场,大家都会有这种好奇心。
【自翻】吉永史对谈集 第四章(下)
【自翻】吉永史对谈集 第四章(上)
第四章 三浦紫苑×吉永史 ~其二~ 「和男性们无关的也是YAOI」 (中)
④ “YAOI”的定义
吉永:您知道市川纯老师的《阳之末裔》这部作品吗?它以大正时代为背景,描绘了两位女性的大半生。一位女性投身女权运动,另一位女性利用身为女性的才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两位主人公的立场截然不同,她们明白彼此是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但是在一方陷入困境的时候,另一方一定会伸出援手,虽然志向不同,但却彼此扶持,这不就是YAOI嘛(笑)。我不认为女性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百合“,价值观不同的两个人却彼此惺惺相惜,这种关系在我看来,就是YAOI。
三浦:的确,在百合中,双方彼此对立的设定并非绝对条件,或者说双方立场一致才是绝对条件。
吉永:是的,我和朋友从以前开始,但凡看到这样的角色关系,不管是男女双方还是女性双方,我们都归为YAOI,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这么归类了。女性双方的YAOI,要举个具体的例子的话,就是电视剧《法医物语》中,扮演刑警的松雪泰子和扮演监察医的铃木京香,平时她们两个彼此对立,但是有时候也会一边宣称:“我们不是朋友”,一边联手合作。我和朋友看了之后都闹腾着说:“啊!YAOI!”(笑)
三浦:这个我懂。现在我有种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感觉。正是因为对立,所以才更刺激啊。双方的价值观不同,才更加有趣。而且这种关系,跟百合的萌点和印象有所不同。
吉永:我和朋友们看了《断背山》之后,都没有人觉得这是YAOI,因为里面的角色实打实的做爱了。我和朋友所说的YAOI,不包含做爱,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没有恋爱关系的两个人,在友情以上萌发的某种特别情感的那个瞬间,就是我们所谓的“YAOI”。一旦两人的关系涉及到性爱,就不能再被称为YAOI。当然,对两人的关系进行妄想,在二次创作中衍生各种性关系,也称为YAOI。不过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混淆了YAOI的概念吧。
三浦:对于吉永老师您说的第一种YAOI的意思,我没有用过。
吉永:如果混同人圈的话,就能听到很多人这么用,不管自己是不是要出这部作品的同人,都会这么用。就算不出本,也会经常说某某和某某是YAOI,例如高X薰老师的小说之类的。
(注:原文这里也是打了马赛克,我猜测应该是指推理小说家高村薰老师)
三浦:啊,那我也会这么说。话说回来,当时形容两个角色的关系时,还不会用BL这个词呢。
吉永:是吧,都是说YAOI的(笑)。
三浦:是呢,我也用过YAOI的第一种意思呢(笑)。
吉永:在男女角色方面,比如电视剧《继续》里面柴田和真山的关系,我和周围的人也一直闹着说是YAOI,《圈套》里面的山田和上田也是。
三浦:名副其实呢。
吉永:所以,那些作品里虽然登场的是男女主角,但是在腐女中间也很有人气,因为主角们都带着YAOI的感觉。
三浦:性别不是关键,人物关系的处理才是关键啊。
吉永:最开始,两个人发生关系,之后并不是朝着互相喜欢展开,而是一直到最后都保持这平行线,偶尔会有所相交,这才是亮点。
三浦:我明白,我想过自己最喜欢的人际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想出来的主题就是“孤独和联系”。
吉永:真恰当(笑)。这才是YAOI的本质。
三浦:所以啊,不管是不是男性都无所谓嘛。
吉永:嗯,YAOI并不只局限于男性呢。
三浦: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例如《断背山》这种描写同性恋恋爱的作品意外地也受到了质疑,因为是GAY的恋爱,所以一定是悲剧吗?会有这种想法。
吉永:电影中着重描写了主角的感情,但是其他人的情感却没有怎么刻画,例如主角的妻子们,她们所受到的痛苦并没有被好好表现。然后结局又是那样的。
三浦:我也不怎么能接受这个结局。如果导演再多看一点日本的少女漫画或者BL名作,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
⑤ “BL频道”的构想
吉永:以同性爱为主题的作品,在日本一步步发展着。这样的话,我觉得干脆让好莱坞把新田祐克老师的《拥抱春天的罗曼史》给改编成电影好了。
三浦:这个想法不错!
吉永:作品是以演艺界为故事舞台的,搞不好会很卖座。
三浦:……我已经在脑子里选演员了(笑)。
吉永:现在说出来,搞不好言灵会帮我们实现愿望(笑)。
三浦:请一定要实现。这部作品真的是很有魅力。我以《这不是我的兴趣啦》为名,写过一系列BL漫画相关的随笔,当写到《拥抱春天的罗曼史》,因为太喜欢了,所以热情异常高涨哦。
吉永:我也非常喜欢这部。两个主人公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非常梦幻,但是同时,关系的进展又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这是一部有着充实内涵的作品。
三浦:新田老师的演员系列漫画很多都是在杂志上连载的,故事也很多样,当然,收录进单行本的时候,会变成长篇漫画里面的某一话故事。新田老师好棒!不仅是她的作品,她讲故事的方式和她的作画都非常完美。
吉永:我想,新田老师在创作故事的时候一定非常认真,饱含真挚之情。她的作品设定好到即使放在青年杂志上也完全可以,取材也很扎实。不管是内容还是作画,都让人感觉到,因为是老师,所以才能在BL世界中培育出这么美丽的花朵。遇见这样的漫画家和作品,我真心觉得,自己能够身处BL业界,真的是太好了。BL从“耽美”、“JUNE”脱胎,变成现在的“BL”,真是太好了。
三浦:这么想的话,BL让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能性进一步扩大,是非常自由的一个统称。BL创造了一个场所,让创作者表现出以前无法表现的东西。
吉永:BL和少女漫画不同,不一定非得有目标读者和故事有类似的境遇才行,作品中所描写的职业也可以多种多样,这种创作的自由感真的很棒。
三浦:新田老师还有很多作品,她有很多的杰作,我都希望能够真人化,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吉永:我也有同感。可能单部作品的真人化比较困难,我建议可以让各家BL出版社共同出资,买一个有线电视频道,做BL频道,我要是有很多钱的话,绝对会倾囊而出的(笑)。
三浦:我也会付钱的。我要是是个对这方面很了解的法律专家,就一定会为了实现这个想法而到处活动。
吉永:真想让它实现啊……在有线电视的时代剧频道,不是有那种10分钟左右的节目吗?配着插画朗读时代小说,BL频道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朗读广播剧呀。
三浦:这个企划也很棒。BL处处是宝啊。既然如此,我们干脆成立个企划公司吧(笑)。
吉永:啊,前途光明啊。要是能画出一部畅销大作,赚的钱足够存到瑞士银行的话,就能开公司啦……啥时候能实现呢(笑)啊,要是中大奖了就好了,反正是白白得来的钱,真想让美梦成真啊。
三浦:为了中大奖,我们开始买彩票吧(笑)。
吉永:迄今为止,我都觉得,赚的钱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但是既然有这么美好的梦想,我想要画出畅销大作啊。虽然我不会画啦(笑)。
三浦:我一直以来也是得过且过,这样子不行呢。
吉永:是啊,这样就离BL频道之梦越来越远了。
三浦:也没办法朝好莱坞进军。不过我们在这里说着,要是这个点子被人偷了,那才让人后悔呢。
吉永:不不,先不管赚不赚钱,要是真能实现,那是不是我们实现的,也无所谓啦。
三浦:也对,能让我们享受到就好了。
吉永:对对,我们只要把点子存下来就好了,把这个对话记录成文字,以后就能拿企划金了(笑)。
三浦:企划金很重要(笑)。
吉永:说出来也很重要,我就时不时喃喃自语着:“《日出处天子》做成大河剧吧!《日出处天子》做成大河剧吧!”。
三浦:我也一直在想,大河剧干嘛不把故事放到古代去讲,请一定要实现。
(注:这里说的“古代”是指日本飞鸟、奈良、平安时代,《日出处天子》就是飞鸟时代背景。而大河剧的背景多在战国、幕府时期,在日本历史中属于“中世”和“近世”。)
⑥ 比起恋爱 妄想更能生成多巴胺
三浦:最近有朋友跟我说,因为周围的人老是问:“有没有好男人介绍?”,她快被累死了。
吉永:啊……马上就进入到了现实话题(笑)。我之前和5、6个朋友在一起,也常常说想要男朋友啦,一个人好寂寞啦之类的,然后那个时候就有个同为漫画家的朋友说:“我虽然交往了好几个人,但是男朋友这种东西不是很无聊吗?”当时在场的人都说:“等下,这个发言!”明明大家都在无视这个事实,努力假装正常的女孩子在进行闺蜜聊天来着!(笑)
三浦:赤裸裸的揭露啊(笑)!
吉永:就是。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啦,女孩子之间聊天绝对要有趣的多(笑)不过就像夏天到了,如果不节食就穿不了美美的比基尼一样,如果这种时候不忍耐的话,会嫁不出去啊。
三浦:虽然大家都在问有没有好的对象可以介绍,但是万一回答说有这种好对象又怎样呢?因为这种话题说来说去,就是要“交尾”嘛。
吉永:其实大多数人应该是想要人生的搭档吧。等到年纪大了,或者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希望有人能跟自己一起生活,又比如等自己的父母老到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就算对方不搭手,也希望他能够在自己身边,理解自己的苦处。
三浦:这种人我不要。
吉永:啊,您不需要啊。真强(笑),自力更生呢。
三浦:嗯,我就不要了。
吉永:也有人说,二次元角色比较好,因为不会管东管西。我觉得,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粉丝对《网球王子》舞台剧的追捧,他们不是把舞台剧的演员作为三次元的艺人来追捧,而是因为这些演员演了《网球王子》中的角色,所以才受到追捧,也就是所谓的2.5次元。
三浦:我有个熟人,连原作都没看过,只是因为工作的关系,看了一次舞台剧之后,就彻底沦陷了。
吉永:喜欢舞台剧的人中,有很多都没有看过原作,不过每个人都手拿公式FAN BOOK(笑)。为了让舞台剧更好一点,很多东西都被压制了,比如原作中青学的教练是位女性,她就绝对不会在舞台剧中露脸,教练的指示都只有声音来表现。
三浦:舞台剧的工作人员都很懂嘛,我有点想看看了。
吉永:最后都向三次元发展了呢。长期做同人志的人里面,也有很多最后投向三次元的怀抱,比如吉X斯啥的。
(注:原文这里是马赛克,不过大家都知道,在说吉尼斯哈)
三浦:确实,在阅读兴趣上也是这样,很多人一开始喜欢二次元的同人,后来就转移去看三次元的同人志了。
吉永:而且,不仅是故事本体,连别人看过后的感想这些,大家也都看得有滋有味。不需要别人提示故事的主要线索,自己靠着各种残片就能拼接起故事的大概了,并且还在脑中补完自己喜欢的情节。如果是自己非常中意的两个人,不需要在原作中有太紧密的联系,只要两个人关系还不错就行了,剩下的就脑补好了,只要原作露出一点点征兆,剩下的就可以在脑中妄想着两个人的发展。
三浦:这种妄想最终会枯萎吧。
吉永:就像从绚烂华丽的世界转为寂寥静谧的世界,这也是自然的发展吧?(笑)虽然知道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虽然知道,但是只要一妄想就感到快乐。
三浦:是呢,在点和点之间展开联想,真的很有趣。经常听到有人说日常很无趣,但是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吉永:我也曾经听朋友说过,“现实中的OL经常抱怨生活太无聊。”听到的时候,我大吃一惊(笑)。
三浦:完全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觉得哪里无趣(笑)。其实,一个人在做点什么的时候,看看周围,在点和点之间进行妄想,不是超级有趣的吗?
吉永: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有个朋友经常去聚餐,我问她:“聚餐有趣吗?”,结果她回答说:“大多数都没意思,不过搞不好去了就会遇到有趣的事情,所以我还是去。”我想,这就是普通人的感想吧。
三浦:搞不好去了就会遇到有趣的事情……您的朋友在押宝呢。
吉永:我听了朋友的话之后,开始明白,为什么OTAKU既不参加俱乐部,也不去联谊了,OTAKU没有时间花在这种有不有趣都不知道的地方,时间都花在一开始就知道有趣的地方了。
三浦:都不用押宝了(笑)。您了解这点之后,是不是有点放心了?
吉永:嗯,我知道我的那位朋友跟我这种OTAKU一样,其实也没觉得联谊有多有趣。
三浦:我觉得,如果不知道有不有趣,那就没必要去做了。
吉永: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恋爱是有趣的事情,如果联谊中很活跃,就能抓住恋爱。
三浦:我跟这种想法已经产生隔阂了啦。经常有人说,OTAKU跟角色进行模拟恋爱,所以对现实中的恋爱完全不关心。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问题,OTAKU真的是在模拟恋爱吗?
吉永:如果说,萌角色时产生的多巴胺和恋爱时产生的多巴胺是不是相似,那我觉得还是挺相似的。而要说这种感情不是模拟恋爱,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种模拟恋爱比起现实恋爱,要低劣一等,但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呢,妄想时产生的多巴胺要比恋爱时产生的多好多呢,所以才会对妄想中毒,妄想所产生的快乐纯度要更高啊。
三浦:比如对于某个角色,OTAKU不仅奉上自己的恋慕之心,还会对角色的人际关系和各种场景,不停地分泌多巴胺,要具体说明就说来话长了。总之,我对于现代社会中那种一定要恋爱的观点不能接受。
吉永:觉得生活没意思的人,基本上属于多巴胺很少的人,这些人看到那些很愉快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会觉得不舒服吧。看到人快乐的谈恋爱也好,或者一群人兴奋地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看到这种,跟看到新兴宗教的狂热信徒一样,感觉有点可怕。所以,“OTAKU很恶心”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挺正确的,在一般人看来,OTAKU对着无法理解的东西全身心狂热,感觉很不舒服,会觉得可怕。
三浦:因为彼此无法理解吧。如果彼此能够划定界限,彼此都不去触碰对方的雷区就好了。
吉永:可怕的东西反而有吸引力吧,彼此会对对方的阵地感兴趣不是吗?因为看到别人享受着自己完全不理解的东西,都会感兴趣吧,我想不管身处哪边的立场,大家都会有这种好奇心。
【自翻】吉永史对谈集 第四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