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琴记(五)倪诗韵桐木古琴
壬辰年九月廿五,刚过立冬的天,烟雨濛濛,伴着些许寒意;跟随着楚妖等一行人驱车来到江苏海门—倪诗韵老师家。
接触古琴半年不到的时间,早点听闻“倪琴”音色聚、秀、亮等特色、且漆艺更是独树一帜。来到倪老师家中,看到客厅墙角中排列着十几张琴是倪老师的心血:从传统黑色大漆到近代古典韵味的栗壳色,再是红黑相间--像是在相互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古韵中透着近代的张扬,又有着道不出的相融之味道,相得益彰。
与倪老师寒喧片刻后,楚妖与倪老师便开始着手选琴,说着便指向最新斫制的丝弦桐木琴说道:这是刚出来的一批,你们来挑挑看。说罢便拿起一张伏羲式的放置琴桌上弹起,再是流水操作—倪老师第一道、楚妖第二道、蔡文姬第三道….
看着楚妖与蔡文姬等用梅花试泛音,用洞庭试下准,普庵咒试和音还有上准等,各自的方式进行选琴,煞是羡慕,什么时候我也可以….
在他们一张张选琴的同时,我便与在一旁的倪老师聊了起来。由于自己喜好民乐,小时候便有学习琵琶,自然聊到了倪老师的师傅—古琴、琵琶名家王永昌老师。聊到了琵琶与古琴的指法,两种不同的轮指:琵琶轮指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依次出指,要求手形空心握拳,出力、时间均匀等弹出,用指尖均发音于弦的一点上。音色要求脆、亮、干净。古琴轮指:从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出指,要求手形三指齐平,微斜(最好与弦45度左右),着弦点应力求着于一点,三个音力求力度平均,音色统一。音色要求,均、和。虽术不相同,但乐之相通,让我们也聊得非常尽兴。
聊到兴起时,倪老师便随手来了个《梅庵琴谱》中的小曲—《风雷引》?,演示着古琴中少有的快节奏曲调,讲述着《梅庵琴谱》中有不少这类的小曲,都非常的有特色,我个人觉得这不仅丰富了古琴味道,也很适合练指法。
谈琴、选琴、喝茶,还与倪夫人聊到了上网,淘宝、商城等等。一晃眼,已经过个半小时了,楚妖他们选出了8张丝弦伏羲式桐木琴,2张仲尼式桐木琴,一字排开,真是馋眼… 刚在排着照片,倪老师便把其中一张琴转了过来,在龙池的地方留下了他的墨宝---海门倪诗韵。
看着墙边的一排的丝弦古琴,想着琵琶是否也有丝弦?便与倪老师聊起了丝弦,在以前文人墨客等所抚的琴都是丝弦的,现在是否还有卖呢?倪老师表示,一些琴厂应该有,但这也要看琴的,现在的琴基本是为钢弦所制,而非丝弦,不同的弦是适应的琴都有相应的特性。而近期倪老师就有在研制适合丝弦的琴,说着便指向这批桐木琴说到:这批的就是,即能适合钢弦又能适合丝弦。想来丝弦技艺流传至今,也有上千年了,虽然现代有技艺传承人,然后朝代的更替、岁月的变迁,技艺已不全。也听闻不少琴中名家都有在探讨古代丝弦的研制技艺,由此可见,老艺术家们对中化代传统文化的那份执着与热爱,让人感动。
临行在即,倪夫人还送了我们几张室内装饰小品,非常的温馨可爱,原来是倪老师的宝贝女儿为家里的装饰而买的。这次海门行,让我了解到的不仅是倪琴,更多的是倪老师,朴实的斫家大家,和蔼亲切的老师,热爱古琴的琴艺、工艺,更是秉持传承的传承的人。
我们一回到杭州,就第一时间拿到大音实验室进行音色评定,前两日收到的反馈是:这批琴,令人相当惊喜。苍润古朴,均匀,厚重下沉,韵味悠长,张力颗粒感都相当好。换钢弦试音,仍然不失古朴苍润,难得。其手感延续倪氏作品的一贯作风,非常舒适轻松。总之,用八个字概括其音色:温润尔雅,苍劲朴素。
![]() |
接触古琴半年不到的时间,早点听闻“倪琴”音色聚、秀、亮等特色、且漆艺更是独树一帜。来到倪老师家中,看到客厅墙角中排列着十几张琴是倪老师的心血:从传统黑色大漆到近代古典韵味的栗壳色,再是红黑相间--像是在相互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古韵中透着近代的张扬,又有着道不出的相融之味道,相得益彰。
与倪老师寒喧片刻后,楚妖与倪老师便开始着手选琴,说着便指向最新斫制的丝弦桐木琴说道:这是刚出来的一批,你们来挑挑看。说罢便拿起一张伏羲式的放置琴桌上弹起,再是流水操作—倪老师第一道、楚妖第二道、蔡文姬第三道….
![]() |
看着楚妖与蔡文姬等用梅花试泛音,用洞庭试下准,普庵咒试和音还有上准等,各自的方式进行选琴,煞是羡慕,什么时候我也可以….
![]() |
![]() |
![]() |
在他们一张张选琴的同时,我便与在一旁的倪老师聊了起来。由于自己喜好民乐,小时候便有学习琵琶,自然聊到了倪老师的师傅—古琴、琵琶名家王永昌老师。聊到了琵琶与古琴的指法,两种不同的轮指:琵琶轮指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依次出指,要求手形空心握拳,出力、时间均匀等弹出,用指尖均发音于弦的一点上。音色要求脆、亮、干净。古琴轮指:从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出指,要求手形三指齐平,微斜(最好与弦45度左右),着弦点应力求着于一点,三个音力求力度平均,音色统一。音色要求,均、和。虽术不相同,但乐之相通,让我们也聊得非常尽兴。
聊到兴起时,倪老师便随手来了个《梅庵琴谱》中的小曲—《风雷引》?,演示着古琴中少有的快节奏曲调,讲述着《梅庵琴谱》中有不少这类的小曲,都非常的有特色,我个人觉得这不仅丰富了古琴味道,也很适合练指法。
![]() |
谈琴、选琴、喝茶,还与倪夫人聊到了上网,淘宝、商城等等。一晃眼,已经过个半小时了,楚妖他们选出了8张丝弦伏羲式桐木琴,2张仲尼式桐木琴,一字排开,真是馋眼… 刚在排着照片,倪老师便把其中一张琴转了过来,在龙池的地方留下了他的墨宝---海门倪诗韵。
![]() |
![]() |
看着墙边的一排的丝弦古琴,想着琵琶是否也有丝弦?便与倪老师聊起了丝弦,在以前文人墨客等所抚的琴都是丝弦的,现在是否还有卖呢?倪老师表示,一些琴厂应该有,但这也要看琴的,现在的琴基本是为钢弦所制,而非丝弦,不同的弦是适应的琴都有相应的特性。而近期倪老师就有在研制适合丝弦的琴,说着便指向这批桐木琴说到:这批的就是,即能适合钢弦又能适合丝弦。想来丝弦技艺流传至今,也有上千年了,虽然现代有技艺传承人,然后朝代的更替、岁月的变迁,技艺已不全。也听闻不少琴中名家都有在探讨古代丝弦的研制技艺,由此可见,老艺术家们对中化代传统文化的那份执着与热爱,让人感动。
![]() |
临行在即,倪夫人还送了我们几张室内装饰小品,非常的温馨可爱,原来是倪老师的宝贝女儿为家里的装饰而买的。这次海门行,让我了解到的不仅是倪琴,更多的是倪老师,朴实的斫家大家,和蔼亲切的老师,热爱古琴的琴艺、工艺,更是秉持传承的传承的人。
![]() |
我们一回到杭州,就第一时间拿到大音实验室进行音色评定,前两日收到的反馈是:这批琴,令人相当惊喜。苍润古朴,均匀,厚重下沉,韵味悠长,张力颗粒感都相当好。换钢弦试音,仍然不失古朴苍润,难得。其手感延续倪氏作品的一贯作风,非常舒适轻松。总之,用八个字概括其音色:温润尔雅,苍劲朴素。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