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世界不是公正的。
Justice Ruins by Jeff Attaway (The abandoned Palais de Justice building in Dakar)
你还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结果,权力地位会随着努力工作自然得来?不,这是已经掌握权力的人,向世人传播的模因病毒。
『公正世界假设』
成因:人们倾向于认为世界是可预测、可理解、有规则的,这样才令自己感到能动;相反则感到挫败。
内涵:相信单纯的『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由此观点出发对人物进行观察,则造成:
寻找成功者的优点,引以为其成功理由。
谴责受害者,认为他们必有过错招致悲剧。
这是 Jeffrey Pfeffer 氏在《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中提到的一个有趣概念。为了让我们免得每天生活在失望和挫折感里,我们单纯地相信一些规律。
由于我的信仰告诉我,世间现象的成住坏灭是因为『缘起』,每件事情发生皆有『多因缘 (many causes and conditions)』,所以理智上来说我不同意这样的假设,但在生活中,我们仍然无法避免简单化问题,让自己好过一点。
例如相信:
『只要努力学习了就会有好分数,可以沿着既定的道路顺遂前进。』
『全力追求的话对方就会爱上我,然后我们幸福地在一起。』
『权力和地位什么的,只要把工作好好完成,自然而然就会有的。』
这是一本残酷的书——但不是厚黑学之流的残酷。而是一种『科学的』残酷:将人认知上的错觉揭穿,逼迫读者去直面,并且采取对策、做出选择、承担后果。
以下是读书笔记。
一、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权力
1. 重要的不仅是业绩
业绩与权利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为了能获得权力,人需要:
引起注意。『单纯曝光』也会导致他人对你持更好的观点。
对业绩的评价标准施加影响,突出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让掌权者感觉良好。
由于『高于均数效应』(我们总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比平均水准来得优秀),以及『内群体偏好/外群体贬抑』(更认同与自己相似的人,排挤不同的人),恭维他人会成为一个很有用的做法。
2. 权力者的特质
改变个人的品质让自己更有影响力,是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有效地评估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我辩护的倾向,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有其合理原因,故不与他人同流。为了克服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不必着眼于自己过去的错误,可以用『前馈 (feedforward)』的办法:『接下来我要做好哪些准备?』
当然,我们总可以从比自己更强的人那里听到反馈。所以,结识一些比自己大十多岁的朋友是很好的选择。
作者总结了七种权力者的特质:
意愿 (will)
雄心:让人克服放弃和让步的诱惑
精力:可以感染他人、支撑自己长时间工作、更容易得到晋升
专注:专注于特定行业或企业、有限的活动和技术、特定任务中最重要的活动。
技能 (skill)
自知之明:结构化的反省。
信心:观察着会将实际拥有的权力,与有信心的言行相联系。这种错觉可以利用。
换位思考:帮助你赢得他人的支持。
化解冲突:大多数人都想要逃避困难、冲突和压力。不退缩的有效处理可以带来优势。
那么智力呢?
智力只有 20% 转化成工作业绩
而且与权力相关性不高,还可能造成溃败
二、权力路线图
3. 选择起点
你需要找出组织中最有实权的部门。这大概可以通过
相对薪酬
办公设施
高管层中的位置
来了解。
但是否选择这样的部门呢?这就是个人的选择问题。在核心部门你将与最优秀的人展开竞争,而在一个更有成长性的部门你也许能发挥更重大的作用,但也要承担职业发展的风险。
4. 怎样去到想去的地方
提出要求
拒绝是有代价的。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不愿意帮忙。
请求就是一种恭维。这体现了对方的重要性。
建立个人品牌
在生涯初期或弱小的时刻,显得与众不同非常有必要。
『传统智慧』和『既定规则』,只对已经掌权的人有益。
不必当好人
实际上,『友好』与『有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两个印象。否则也不至于有『某人很有能力,但是私下却很随和』这样的句式了。
权力一定会带来人气。就算是工具主义的交往,也会因为人们自我安慰的机制,逐渐变成真心。(自己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justify 之后就变成了『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权力地位』)
是的。你看见的 CEO 们一个个谦冲文雅内敛,但那是身处高位时需要的品质。
当你什么都没有时,要做的事情可大不一样。特别是当你需要指向性地吸引特定人群的注意的时候:
你会记住谁?
5. 获得资源
组织规模与薪酬成正相关,所以你要明确记住:
选择控制更多人员和更大预算的职位。
权利的来源是职位及其控制的资源,而不是你的内在魅力。
怎样获得资源?
善待他人,参与对他人重要的事情,给他人谈论自我的机会。
做重要的小事——寻找有价值的潜在信息。
积极寻找和利用资源。
利用独有的关系和条件创造资源。
6. 人际关系
开展人际活动需要讲究策略和规划。
『弱联系』更有用。为你提供帮助的大多是与你联系不太紧密的人群。所以最佳人际策略是『认识大量各行各业的人』。
另外,为了一些机遇向食物链的下游转移,总是会导致你部分丧失优势地位。
让自己处在中心位置:控制信息流、链接不同的网络。
为工作选择策略:
弱联系大型网络:适合创新和寻找信息。
强联系小型网络:利用现有知识、转化隐性知识。
7.演与说
行事与说话方式应该体现权力:
演:有信心、注意力给观众、愤怒而不悲伤、仪态和手势有力、使用记忆来表现情感(像一个真正的演员)、布置舞台和管理环境、不必急于回应。
说:打断、质疑和挑战讨论的前提、使用有说服力的语言。
8.建立声望
第一印象形成极快,极为持久。所以一个地方如果对你印象不好,不必费力扭转,应该及时离开。
策划和树立形象:
确定标准
接触案例撰写者或自己动手写博客
让别人赞美你
负面信息只要与核心声望无关,反而可以强化你的形象
三、权力保卫战
9. 应对挫折
面对冲突
给他人台阶下
不惹关键步骤以外的麻烦
与关键人物关系良好
坚持
多线并进、采取行动
奖励和惩罚:『与我关系的好坏会给你带来后果。』
寻找更宏大的社会价值来支持你的企划
反败为胜
失意时停止责备自己
继续做带来成功的事情
表现得好像你肯定能笑到最后
10. 为权力付出的代价
(本书与所谓『成功学』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就是花费了一章的篇幅来写,使用前面的手段追求权力,会让你失去什么。)
盛名之下的压力
丧失自主
牺牲家庭和个人生活
承受觊觎
权力成瘾
11. 失去权力的六大因素
(高管们之所以表现得谦虚谨慎,或许就是因为可以避免以下的情况)
索求无度却吝于给予
过度信任
失去耐心
疲倦
不与时俱进
恋栈权位
12. 为什么要竞逐权力?
你的地位绝不是铁饭碗,一切工作都有风险。你有权使用一切手段让自己生存下去。
等级制度无处不在。等级不但可以从一个领域原样转移到另一个不相干领域,还能让人们习惯得没有等级不舒服,自愿形成等级。
13. 开始尝试
要开始,你需要一个自己在技术上、政治上能成功的环境。要对自己诚实地评估、不随大流、正视风险,做出选择。(说得容易,三样哪一件容易做到啊!)
不要轻易放弃权力。允许自己萎靡、对权力者不讲策略地爆发、为自己失败找受害理由、不进行尝试,都是放弃权力的表现。
不要期待『公正』。
==
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很讨我的喜欢。作者打破传统智慧和知见,用颇有黑客精神的手法破解了带来权力的因素,然后绘制了路线图。
接受这张路线图对人来说是挑战——破弃自己的旧想法、固有观念和中二病(『与别人不同流的自己』),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若拒绝这些分析、坚持把自己的将来交给冥冥不可知的力量(『努力就会有结果』),是一条让自己更好过的办法。而选择努力破解权力,为自己争权力的人,则要承受思考和忧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eternal vigilance.
自由的代价是永远警惕。
—— 一般以为是托马斯·杰斐逊的名言,但其实不是。
原文链接:http://technium.me/the-world-is-unfair/
你还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结果,权力地位会随着努力工作自然得来?不,这是已经掌握权力的人,向世人传播的模因病毒。
『公正世界假设』
成因:人们倾向于认为世界是可预测、可理解、有规则的,这样才令自己感到能动;相反则感到挫败。
内涵:相信单纯的『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由此观点出发对人物进行观察,则造成:
寻找成功者的优点,引以为其成功理由。
谴责受害者,认为他们必有过错招致悲剧。
这是 Jeffrey Pfeffer 氏在《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中提到的一个有趣概念。为了让我们免得每天生活在失望和挫折感里,我们单纯地相信一些规律。
由于我的信仰告诉我,世间现象的成住坏灭是因为『缘起』,每件事情发生皆有『多因缘 (many causes and conditions)』,所以理智上来说我不同意这样的假设,但在生活中,我们仍然无法避免简单化问题,让自己好过一点。
例如相信:
『只要努力学习了就会有好分数,可以沿着既定的道路顺遂前进。』
『全力追求的话对方就会爱上我,然后我们幸福地在一起。』
『权力和地位什么的,只要把工作好好完成,自然而然就会有的。』
这是一本残酷的书——但不是厚黑学之流的残酷。而是一种『科学的』残酷:将人认知上的错觉揭穿,逼迫读者去直面,并且采取对策、做出选择、承担后果。
以下是读书笔记。
一、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权力
1. 重要的不仅是业绩
业绩与权利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为了能获得权力,人需要:
引起注意。『单纯曝光』也会导致他人对你持更好的观点。
对业绩的评价标准施加影响,突出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让掌权者感觉良好。
由于『高于均数效应』(我们总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比平均水准来得优秀),以及『内群体偏好/外群体贬抑』(更认同与自己相似的人,排挤不同的人),恭维他人会成为一个很有用的做法。
2. 权力者的特质
改变个人的品质让自己更有影响力,是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有效地评估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我辩护的倾向,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有其合理原因,故不与他人同流。为了克服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不必着眼于自己过去的错误,可以用『前馈 (feedforward)』的办法:『接下来我要做好哪些准备?』
当然,我们总可以从比自己更强的人那里听到反馈。所以,结识一些比自己大十多岁的朋友是很好的选择。
作者总结了七种权力者的特质:
意愿 (will)
雄心:让人克服放弃和让步的诱惑
精力:可以感染他人、支撑自己长时间工作、更容易得到晋升
专注:专注于特定行业或企业、有限的活动和技术、特定任务中最重要的活动。
技能 (skill)
自知之明:结构化的反省。
信心:观察着会将实际拥有的权力,与有信心的言行相联系。这种错觉可以利用。
换位思考:帮助你赢得他人的支持。
化解冲突:大多数人都想要逃避困难、冲突和压力。不退缩的有效处理可以带来优势。
那么智力呢?
智力只有 20% 转化成工作业绩
而且与权力相关性不高,还可能造成溃败
二、权力路线图
3. 选择起点
你需要找出组织中最有实权的部门。这大概可以通过
相对薪酬
办公设施
高管层中的位置
来了解。
但是否选择这样的部门呢?这就是个人的选择问题。在核心部门你将与最优秀的人展开竞争,而在一个更有成长性的部门你也许能发挥更重大的作用,但也要承担职业发展的风险。
4. 怎样去到想去的地方
提出要求
拒绝是有代价的。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不愿意帮忙。
请求就是一种恭维。这体现了对方的重要性。
建立个人品牌
在生涯初期或弱小的时刻,显得与众不同非常有必要。
『传统智慧』和『既定规则』,只对已经掌权的人有益。
不必当好人
实际上,『友好』与『有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两个印象。否则也不至于有『某人很有能力,但是私下却很随和』这样的句式了。
权力一定会带来人气。就算是工具主义的交往,也会因为人们自我安慰的机制,逐渐变成真心。(自己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justify 之后就变成了『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权力地位』)
是的。你看见的 CEO 们一个个谦冲文雅内敛,但那是身处高位时需要的品质。
当你什么都没有时,要做的事情可大不一样。特别是当你需要指向性地吸引特定人群的注意的时候:
你会记住谁?
5. 获得资源
组织规模与薪酬成正相关,所以你要明确记住:
选择控制更多人员和更大预算的职位。
权利的来源是职位及其控制的资源,而不是你的内在魅力。
怎样获得资源?
善待他人,参与对他人重要的事情,给他人谈论自我的机会。
做重要的小事——寻找有价值的潜在信息。
积极寻找和利用资源。
利用独有的关系和条件创造资源。
6. 人际关系
开展人际活动需要讲究策略和规划。
『弱联系』更有用。为你提供帮助的大多是与你联系不太紧密的人群。所以最佳人际策略是『认识大量各行各业的人』。
另外,为了一些机遇向食物链的下游转移,总是会导致你部分丧失优势地位。
让自己处在中心位置:控制信息流、链接不同的网络。
为工作选择策略:
弱联系大型网络:适合创新和寻找信息。
强联系小型网络:利用现有知识、转化隐性知识。
7.演与说
行事与说话方式应该体现权力:
演:有信心、注意力给观众、愤怒而不悲伤、仪态和手势有力、使用记忆来表现情感(像一个真正的演员)、布置舞台和管理环境、不必急于回应。
说:打断、质疑和挑战讨论的前提、使用有说服力的语言。
8.建立声望
第一印象形成极快,极为持久。所以一个地方如果对你印象不好,不必费力扭转,应该及时离开。
策划和树立形象:
确定标准
接触案例撰写者或自己动手写博客
让别人赞美你
负面信息只要与核心声望无关,反而可以强化你的形象
三、权力保卫战
9. 应对挫折
面对冲突
给他人台阶下
不惹关键步骤以外的麻烦
与关键人物关系良好
坚持
多线并进、采取行动
奖励和惩罚:『与我关系的好坏会给你带来后果。』
寻找更宏大的社会价值来支持你的企划
反败为胜
失意时停止责备自己
继续做带来成功的事情
表现得好像你肯定能笑到最后
10. 为权力付出的代价
(本书与所谓『成功学』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就是花费了一章的篇幅来写,使用前面的手段追求权力,会让你失去什么。)
盛名之下的压力
丧失自主
牺牲家庭和个人生活
承受觊觎
权力成瘾
11. 失去权力的六大因素
(高管们之所以表现得谦虚谨慎,或许就是因为可以避免以下的情况)
索求无度却吝于给予
过度信任
失去耐心
疲倦
不与时俱进
恋栈权位
12. 为什么要竞逐权力?
你的地位绝不是铁饭碗,一切工作都有风险。你有权使用一切手段让自己生存下去。
等级制度无处不在。等级不但可以从一个领域原样转移到另一个不相干领域,还能让人们习惯得没有等级不舒服,自愿形成等级。
13. 开始尝试
要开始,你需要一个自己在技术上、政治上能成功的环境。要对自己诚实地评估、不随大流、正视风险,做出选择。(说得容易,三样哪一件容易做到啊!)
不要轻易放弃权力。允许自己萎靡、对权力者不讲策略地爆发、为自己失败找受害理由、不进行尝试,都是放弃权力的表现。
不要期待『公正』。
==
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很讨我的喜欢。作者打破传统智慧和知见,用颇有黑客精神的手法破解了带来权力的因素,然后绘制了路线图。
接受这张路线图对人来说是挑战——破弃自己的旧想法、固有观念和中二病(『与别人不同流的自己』),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若拒绝这些分析、坚持把自己的将来交给冥冥不可知的力量(『努力就会有结果』),是一条让自己更好过的办法。而选择努力破解权力,为自己争权力的人,则要承受思考和忧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eternal vigilance.
自由的代价是永远警惕。
—— 一般以为是托马斯·杰斐逊的名言,但其实不是。
原文链接:http://technium.me/the-world-is-unfair/
-
𐌀𐌉𐌋𐌖𐍂𐌄𐌍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0-27 14: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