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完成了吗? - 书评:《洋务先知 - 郭嵩焘 》
直言不讳,孟泽的《洋务先知-郭嵩焘》虽能看出作者良好的考据功底,但与其它如林语堂写东坡传记等相比,还欠火候。或才情使然,后天勤奋也无力回天之故吧!
读完这本书,想想郭嵩焘所说的洋务运动,在2012年的今天,是否真的已经完成。记得以前读相关近代的书,洋务运动虽然开启国家门户,与中国之外的国家通商,互派大使,但是是多么的老大不情愿。郭嵩焘视出使英国为畏途,朝中更视此行为耻辱,郭嵩焘的不合时宜,是他更知道洋务运动要做什么?
洋务运动要做什么?
首先,器物层面。
不管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先办实业的张骞,其实洋务运动首先要学习的是器物层面,就是坚船利炮。所以才有李鸿章的招商局、船政厂等等;
从这点讲,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商业文明的先河,但也进一步退三步,摇摆不定。清末明初,抗日战争、内战消耗极大,这第一点洋务运动的目标始终只是做了个开始。
其次,洋务运动要学习的是商业层面。
天上上国从来夜郎自大,自以为什么都有,所以才有锁国一说,乃至到最后,不知有英美,无论德法的地步。而不管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还是工业革命的后英国,都是有赖于经济的发展而推动国家的强大。
所以,郭嵩焘说,洋人所谋在“利”,而不再其它。恰恰那时,国人外强中干,对内无所不用其极,而对外难以撑起自己的腰杆,所以林则徐才会被捧为民族英雄,因为毕竟销了洋货,煞了洋威(郭称林则徐为洋务四“凶”),但恰恰从洋务层面来说,棋错一着,酿成大祸。从这个层面来说,直到1989年真正改革开放后才接上茬,真正开始了新中国的商业发展之路。
第三,就是制度层面。
不用赘言,我们国现在依然是全球范围内“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虽迅猛发展,但是在制度层面的改革却履步维艰,这也是这次十八大会中,政治改革成为一大热点的深层次原因。因为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不但需要的市场,更需要的是政治制度的保障,否则,经济的繁荣就是无根之木,难以长成参天大树,一朝就可云散烟消。
至此,郭嵩焘之所以不受人待见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中国,真正的洋务运动之间都尚未完成,我们又如何以一种从容、开放的方式去看待这位洋务先知?
读完这本书,想想郭嵩焘所说的洋务运动,在2012年的今天,是否真的已经完成。记得以前读相关近代的书,洋务运动虽然开启国家门户,与中国之外的国家通商,互派大使,但是是多么的老大不情愿。郭嵩焘视出使英国为畏途,朝中更视此行为耻辱,郭嵩焘的不合时宜,是他更知道洋务运动要做什么?
洋务运动要做什么?
首先,器物层面。
不管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先办实业的张骞,其实洋务运动首先要学习的是器物层面,就是坚船利炮。所以才有李鸿章的招商局、船政厂等等;
从这点讲,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商业文明的先河,但也进一步退三步,摇摆不定。清末明初,抗日战争、内战消耗极大,这第一点洋务运动的目标始终只是做了个开始。
其次,洋务运动要学习的是商业层面。
天上上国从来夜郎自大,自以为什么都有,所以才有锁国一说,乃至到最后,不知有英美,无论德法的地步。而不管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还是工业革命的后英国,都是有赖于经济的发展而推动国家的强大。
所以,郭嵩焘说,洋人所谋在“利”,而不再其它。恰恰那时,国人外强中干,对内无所不用其极,而对外难以撑起自己的腰杆,所以林则徐才会被捧为民族英雄,因为毕竟销了洋货,煞了洋威(郭称林则徐为洋务四“凶”),但恰恰从洋务层面来说,棋错一着,酿成大祸。从这个层面来说,直到1989年真正改革开放后才接上茬,真正开始了新中国的商业发展之路。
第三,就是制度层面。
不用赘言,我们国现在依然是全球范围内“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虽迅猛发展,但是在制度层面的改革却履步维艰,这也是这次十八大会中,政治改革成为一大热点的深层次原因。因为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不但需要的市场,更需要的是政治制度的保障,否则,经济的繁荣就是无根之木,难以长成参天大树,一朝就可云散烟消。
至此,郭嵩焘之所以不受人待见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中国,真正的洋务运动之间都尚未完成,我们又如何以一种从容、开放的方式去看待这位洋务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