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担之轻》
(一)
看完这本书,一个人的爱情观只是她人生观的一个分支,而人生观深受家庭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婚姻观直接受影响于她的家庭。
1、莎比娜
莎比娜的叛逆,源于第一个交往对象被父亲的强烈反对,最后嫁给一个人,原因是大家都反感。总之,别人反感的东西正是她所爱。开始走上背叛的不归路,老人一声轻柔的让她心醉的呼唤,让那颗叛逆的心暂时有了停息。她讨厌极了俗媚,可她自己也俗媚,对于哪些温馨宁静的家庭,哪些特别敏感的幸福标示,都让她俗媚,因为这与她的现实状况相差甚远。
2、特蕾莎
特蕾莎做梦是最经典的描绘,特别是哪个裸体游泳池的梦还有眼睛是两个洞,什么都看不见,正是她这些梦境,营就她的楚楚可怜,让托马斯无法离开她。她真的爱托马斯吗?后面讲到她的爱,唯一的爱给了一条狗,因为那条狗没有被赶出过伊甸园,所以它是不知道灵魂和身体是分离的,这一点看来,她并不是不介意或是接纳了托马斯的背叛,而是,就像她之前说的,她自己是弱的,他想要托马斯跟她一样弱,这样就不能再背叛她了,所以,他不得不以柔弱的样子,惊恐的梦靥挽留住托马斯,因为她需要他。就像仙女引诱农夫淹没在沼泽地一样。最后托马斯变老,变成了一个野兔,任由她抱在怀里,回到她的老家,她源于哪里,也最终想回去哪里。
关于特蕾莎与妈妈的描写,她照镜子,多么讨厌眼前的这一具身体,因为她们有妈妈的印记,她觉得自己背剥夺了哪个自我,自己被最爱的人嘲笑,欺骗,所以,她想逃离,她以为逃离开母亲的那个家,就可以做个完全的自己,可是后来却发现,母亲的家,遍布全世界,让她无处可逃,这也说明人的家庭影响,是与生俱来且如影随形,一辈子的印记。
爱情的关系存在,其实预先就有一种力量的悬殊在里面指引着,而特蕾莎最后爱情回归在卡列宁,一条狗身上,因为,她对它没有奢求,没有量的计较,没有怀疑,只要它在,就好了,这是一种最纯洁干净的爱,而,这只能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这是多么的荒谬与可笑。
特蕾莎与工程师那一段,她想借由一个陌生人,来验证是否真正的身体和灵魂可以分离,可是面对陌生人面前,身体的释放,居然让自己前所未有的兴奋。
关于搬家,特蕾莎一直想搬走,想离开现在的地方,只能说明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特蕾莎一次一次搬到更小更偏僻的地方,托马斯的跟随,后来她说出了心中的歉意,她如果真的爱他,就应该让他停在他喜欢的地方,做他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一步一步让他沉沦,医生到擦玻璃,后来到农民。特蕾莎说她本是从哪种地方出来的,她什么也没有失去,托马斯却失去了一切,的确,托马斯现在跟她一样弱了,永远也无法离开她了。
3、弗兰茨
这个角色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相信《旧约》里面的关于另一半的传说,他相信自己的另一半存在世界上上,却不是跟自己生活的这一位,因此他得不到的莎比娜,成了他另一半的投射,最后没有能珍惜眼镜妹,可是在他快离开人世时,除了眼镜妹,他觉得什么也不重要,这说明他由幻想回到了现实。
关于注视,是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注视,有些人希望得到陌生人的关注,有些人希望得到熟悉人的关注,像弗兰茨的妻子跟女儿,有些人希望得到爱人的关注,就像托马斯和特蕾莎,有些人希望有一双眼睛默默的关注着自己,就像弗兰茨与西蒙,他们属幻想家这一类。
弗兰茨有力量,可是只是对于陌生人,对于他所爱之人,上缴了所有的武器,任人宰割。后来他被袭击的时候幻想莎比娜的眼睛看着它,他运用柔道击倒对方,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却因此丧命。
4、托马斯
这个外科医生,想要用性手术刀剖开女性的隐秘盒子,偷窥哪千万分之一的不同,这让他有无穷的征服感。只是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而对于特蕾莎,却是他心里正在思忖俄狄浦斯情节,特蕾莎抱着乌鸦出现了,这个被放在篮子里偏流到他床榻的女子,这个偶尔出现在他生命的女子,这个用梦靥缠住他,让他不忍的女子,最终也让他一步一步沉沦,变弱,弱到跟她一样,两两相依。
关于爱情,性爱与共眠是相悖的,与不爱的人,只是性爱的激情,与爱的人,更期待的激情之后的共眠。在爱上对方之前就幻想对方的裸体,这只跟好奇与征服有关,与爱情从来无关。
托马斯生性是一个多疑,不愿意相信他人的人,特蕾莎对他的忠贞是维持他们婚姻关系唯一也是最脆弱的纽带,他看见儿子用自己的嘴说话,不能接受,说明他对自己本身,也是没有接受的。
好吧,《生命不能承担之轻》,莎比娜没有家人的维系,轻的如鸿毛,如尘埃,而特蕾莎以她的柔弱样,让托马斯最终不能承受,到死前也没有被特蕾莎的梦靥解脱。
看完这本书,一个人的爱情观只是她人生观的一个分支,而人生观深受家庭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婚姻观直接受影响于她的家庭。
1、莎比娜
莎比娜的叛逆,源于第一个交往对象被父亲的强烈反对,最后嫁给一个人,原因是大家都反感。总之,别人反感的东西正是她所爱。开始走上背叛的不归路,老人一声轻柔的让她心醉的呼唤,让那颗叛逆的心暂时有了停息。她讨厌极了俗媚,可她自己也俗媚,对于哪些温馨宁静的家庭,哪些特别敏感的幸福标示,都让她俗媚,因为这与她的现实状况相差甚远。
2、特蕾莎
特蕾莎做梦是最经典的描绘,特别是哪个裸体游泳池的梦还有眼睛是两个洞,什么都看不见,正是她这些梦境,营就她的楚楚可怜,让托马斯无法离开她。她真的爱托马斯吗?后面讲到她的爱,唯一的爱给了一条狗,因为那条狗没有被赶出过伊甸园,所以它是不知道灵魂和身体是分离的,这一点看来,她并不是不介意或是接纳了托马斯的背叛,而是,就像她之前说的,她自己是弱的,他想要托马斯跟她一样弱,这样就不能再背叛她了,所以,他不得不以柔弱的样子,惊恐的梦靥挽留住托马斯,因为她需要他。就像仙女引诱农夫淹没在沼泽地一样。最后托马斯变老,变成了一个野兔,任由她抱在怀里,回到她的老家,她源于哪里,也最终想回去哪里。
关于特蕾莎与妈妈的描写,她照镜子,多么讨厌眼前的这一具身体,因为她们有妈妈的印记,她觉得自己背剥夺了哪个自我,自己被最爱的人嘲笑,欺骗,所以,她想逃离,她以为逃离开母亲的那个家,就可以做个完全的自己,可是后来却发现,母亲的家,遍布全世界,让她无处可逃,这也说明人的家庭影响,是与生俱来且如影随形,一辈子的印记。
爱情的关系存在,其实预先就有一种力量的悬殊在里面指引着,而特蕾莎最后爱情回归在卡列宁,一条狗身上,因为,她对它没有奢求,没有量的计较,没有怀疑,只要它在,就好了,这是一种最纯洁干净的爱,而,这只能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这是多么的荒谬与可笑。
特蕾莎与工程师那一段,她想借由一个陌生人,来验证是否真正的身体和灵魂可以分离,可是面对陌生人面前,身体的释放,居然让自己前所未有的兴奋。
关于搬家,特蕾莎一直想搬走,想离开现在的地方,只能说明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特蕾莎一次一次搬到更小更偏僻的地方,托马斯的跟随,后来她说出了心中的歉意,她如果真的爱他,就应该让他停在他喜欢的地方,做他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一步一步让他沉沦,医生到擦玻璃,后来到农民。特蕾莎说她本是从哪种地方出来的,她什么也没有失去,托马斯却失去了一切,的确,托马斯现在跟她一样弱了,永远也无法离开她了。
3、弗兰茨
这个角色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相信《旧约》里面的关于另一半的传说,他相信自己的另一半存在世界上上,却不是跟自己生活的这一位,因此他得不到的莎比娜,成了他另一半的投射,最后没有能珍惜眼镜妹,可是在他快离开人世时,除了眼镜妹,他觉得什么也不重要,这说明他由幻想回到了现实。
关于注视,是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注视,有些人希望得到陌生人的关注,有些人希望得到熟悉人的关注,像弗兰茨的妻子跟女儿,有些人希望得到爱人的关注,就像托马斯和特蕾莎,有些人希望有一双眼睛默默的关注着自己,就像弗兰茨与西蒙,他们属幻想家这一类。
弗兰茨有力量,可是只是对于陌生人,对于他所爱之人,上缴了所有的武器,任人宰割。后来他被袭击的时候幻想莎比娜的眼睛看着它,他运用柔道击倒对方,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却因此丧命。
4、托马斯
这个外科医生,想要用性手术刀剖开女性的隐秘盒子,偷窥哪千万分之一的不同,这让他有无穷的征服感。只是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而对于特蕾莎,却是他心里正在思忖俄狄浦斯情节,特蕾莎抱着乌鸦出现了,这个被放在篮子里偏流到他床榻的女子,这个偶尔出现在他生命的女子,这个用梦靥缠住他,让他不忍的女子,最终也让他一步一步沉沦,变弱,弱到跟她一样,两两相依。
关于爱情,性爱与共眠是相悖的,与不爱的人,只是性爱的激情,与爱的人,更期待的激情之后的共眠。在爱上对方之前就幻想对方的裸体,这只跟好奇与征服有关,与爱情从来无关。
托马斯生性是一个多疑,不愿意相信他人的人,特蕾莎对他的忠贞是维持他们婚姻关系唯一也是最脆弱的纽带,他看见儿子用自己的嘴说话,不能接受,说明他对自己本身,也是没有接受的。
好吧,《生命不能承担之轻》,莎比娜没有家人的维系,轻的如鸿毛,如尘埃,而特蕾莎以她的柔弱样,让托马斯最终不能承受,到死前也没有被特蕾莎的梦靥解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