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力量
![]() |
11/12晚上鸟语花香女性支持团体中,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内心的力量。
H首先说当放松时内心的力量才会出来,就像现场的N一样,像水一样轻松、自然;N说生命不需要太严肃,我们都是过客,认真与严肃不同,我们可以认真的对待自己与身边的人事物,但是,如果能带一点距离观看着这个自己,就能有空间出来,生命会自然的流动。这,就是静心。我说,还有我觉得要懂得将别人的还给别人,明白自己和别人的界线,也就是说,如果是别人的期待,那么能够温和而坚定的把别人的期待还给他,我举与母亲的一个事件为例,母亲总担心我一个人在广州,所以总叨念着要我找男人,可是这是她的担心,于是我只能温和而坚定的跟她表达,现在的我就是一个人,我在学习一个人也要过得很好,当时母亲生气的说,你最好真的可以做到!后来,她自己逐渐想通,她自己也一个人生活,当我问她为何不想找老伴时,她说自己身体不好,两个老人,到底谁照顾谁?她说,为什么她自己可以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就硬要她女儿找呢?我说是啊,而无论身边有没有人,都要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呀!在母亲生气的那个当下,我无法说什么,因为她在她的担心里,要是以前的我,就会很生气的训她一顿,成长之后,我懂得把她的担心还给她,自己回头来面对自己当下的真实,让自己一个人也要幸福,我改变了,母亲自己也就想通了。
我念了一段赖佩霞<回家>一书的内容,「当我们以为爱是来自于别人给予,爱是需要找到理想对象才会发生时,爱的确是会消失、变质、是会令人痛苦、受伤。但是,当我静心之后,我知道我们就是爱,生命就是爱,爱是由内在涌出,不假外求的。这样的明白,让我的生命活出了截然不同的质量。奥修曾说:爱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关系,但它始于人深沉的单独。爱在关系的互动中表达它自己,但爱的根源不在关系里,爱的根源是静心。当你在单独中感到快乐,也就是说,当你一点都不需要别人时,你才有爱的能力。假若你对别人有需求,你只能剥削、操纵、控制,你无法爱。」
这样的境界的确崇高了一点,但仍然值得我们了解如何从平常蓄积内心的力量,因为这不但能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关系更好,更能帮助我们在生命发生无法承受之重的事情时,能有力量面对。
作者赖佩霞在书中提到两个例子,一个是她准备要去国外上成长工作坊,原本只要上一个,后来看到另一个老师的课相隔很近,于是计划要待长一点,这时她先生(双方都是第二段婚姻了)从房间出来说:「你真的觉得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孩子怎么办?」先生说完回房去了,她说,如果是以前的她,就会开始在心中上演连续剧,「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还不够负责任吗?」等等等,但她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于是走到书房用轻柔的语气跟先生说:「你是因为舍不得我离开这么久,还是真的认为我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呀?」她看先生没有响应,就微笑着走出书房,后来她先生告诉她已经把机票与接机等事宜都安排好了。另一个例子是有一次佣人煮好一桌子的菜,但小女儿想要吃意大利面,她原本叫佣人去煮,但先生这时来到餐桌旁,看到一桌子丰盛的菜,就说不要煮了,已经一桌的菜,她想也对,就叫佣人不要煮了,这时小女儿开始哭闹喊叫,于是她就静静陪在小女儿旁边,只是陪着她,然后把女儿抱到房间,女儿就这样哭了二十多分钟,她还是静静的陪在旁边,让女儿知道,我可以不允许你做的事,但我允许你的情绪,并且不会因为这样就抛下你,最後,女兒哭完了,跟她說:「媽媽,對不起。」这两件看似小事,都需要内心有强大的力量,才能不受对方的情绪威胁,同时,能看见对方行为之下,更深的意义,才不会只是卡在事情的表象上,而能让彼此的关系走进更深刻的爱中。
内心的力量和气场一样吗?G说,有些人很有气场,但他们内心其实很脆弱,因为是内心很虚,所以更要武装自己,控制局面。这样的人,其实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离内在真实的自己很遥远,反而,内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J说她以前就是这样,不喜欢自己的女儿身,觉得自己太弱,所以很依赖外界的肯定与证明,让自己活得很累,现在,她正在学习接受自己!
Y和M都说自己现在的内心力量还很弱,尼采说:「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的内心更强大!」生命会自己寻找累积内心力量的机会,如果我们不在平常生活中蓄积,生命就会创造一些痛苦的情境让我们有机会蓄积内心的力量,所以,自我成长是在为心灵储蓄。放松、隔点距离看着自己的生活、懂得把别人的期待与担心还给别人,还有很多很多方法,但要小心,蓄积内心的力量绝对和武装自己不同,幸福的培养需要修练,这一刻,请你停下来问自己:「如果没有外在的一切,如事业、家人、友情、情人…,我如何能让自己幸福呢?」要找到内心的力量,先从面对自己内心一切的光明与黑暗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