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Dota,发现了自己一个缺点
作为一名Dota铁杆玩家,我也算经历过了整个游戏的后半世纪变迁。从初中开始,在那个秘法鞋还不是鞋而是秘法戒指的年代,我便投身Dota的征程了。
6年的沉淀,自认为就算没有职业也有半职业的水准了...
现实果然残酷...各种对战平台都有推出对玩家实力测评的积分系统,我的积分比期望值要低得多。
在整个玩家群体里属于中等偏下...
以前我很不服气,觉得积分的测评方式肯定有问题。但经过长时间的体验和观察高分的玩家,我开始反省。
据我的分析,一个Dota玩家的实力可以剖析为:战略眼光和技术两个大的部分。
战略眼光又包含“大局观”,“团队精神”,“战场意识”。
其中大局观决定了这个玩家是否看得懂当前游戏局势孰优孰劣,是否能在此基础上决策出当前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团队精神则反映出这个玩家是否善于与队友合作,是否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战场意识,则反映出玩家的洞察力,危机感。
战略眼光的磨练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这些方面,我是有自信的。
技术则包含了“基本功”和“技巧”。
基本功俗称“补刀”,是Dota玩家最基础的能力。他要求玩家细心,有耐力,有准确的眼光。而技巧的内容很多,是Dota中各种小知识,例如视野的概念衍生出的“插眼”技巧,“绕树林”技巧。另外,各种英雄的配合以及单个英雄个人技能的配合也有各式各样的技巧,例如:痛苦之源和白虎的”睡箭流“,白虎的”菊花箭“......
技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学习,这方面正是我缺乏的,我的基本功可谓糟糕至极。
这让我回想起了当初刚开始接触Dota时的打法,从不在意补刀,却很在意哪儿有落单的敌人,哪儿有需要支援的队友。估计这是导致我水平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战略眼光是软件,技术是硬件。现在情况大概是用8680跑Windows7吧...
再想深一层,我发现不仅Dota,很多方面我都会忽略基础。就像英语,我不在意背单词;学编程,我也不在意代码的编写方式...
看来”不重视基础“是我的一个缺点,务必改之。
6年的沉淀,自认为就算没有职业也有半职业的水准了...
现实果然残酷...各种对战平台都有推出对玩家实力测评的积分系统,我的积分比期望值要低得多。
在整个玩家群体里属于中等偏下...
以前我很不服气,觉得积分的测评方式肯定有问题。但经过长时间的体验和观察高分的玩家,我开始反省。
据我的分析,一个Dota玩家的实力可以剖析为:战略眼光和技术两个大的部分。
战略眼光又包含“大局观”,“团队精神”,“战场意识”。
其中大局观决定了这个玩家是否看得懂当前游戏局势孰优孰劣,是否能在此基础上决策出当前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团队精神则反映出这个玩家是否善于与队友合作,是否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战场意识,则反映出玩家的洞察力,危机感。
战略眼光的磨练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这些方面,我是有自信的。
技术则包含了“基本功”和“技巧”。
基本功俗称“补刀”,是Dota玩家最基础的能力。他要求玩家细心,有耐力,有准确的眼光。而技巧的内容很多,是Dota中各种小知识,例如视野的概念衍生出的“插眼”技巧,“绕树林”技巧。另外,各种英雄的配合以及单个英雄个人技能的配合也有各式各样的技巧,例如:痛苦之源和白虎的”睡箭流“,白虎的”菊花箭“......
技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学习,这方面正是我缺乏的,我的基本功可谓糟糕至极。
这让我回想起了当初刚开始接触Dota时的打法,从不在意补刀,却很在意哪儿有落单的敌人,哪儿有需要支援的队友。估计这是导致我水平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战略眼光是软件,技术是硬件。现在情况大概是用8680跑Windows7吧...
再想深一层,我发现不仅Dota,很多方面我都会忽略基础。就像英语,我不在意背单词;学编程,我也不在意代码的编写方式...
看来”不重视基础“是我的一个缺点,务必改之。
-
风起青萍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1-15 21: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