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散场,恍若隔世
相和歌,狂歌行,竹梦,逍遥游,蜀道难,一眼之间,广陵随想,乘风归去,情·墨,声声慢,我就是李清照·柴,光,兰亭修竹。舞者或独自一人,或三两结伴而出,追光淡入照射在他们身上,几个最代表节目精髓的动作,定格,然后追光淡出。就这样灯光在舞台上一处处亮起,又熄灭,作为背景的镜面膜如水般反射出他们的背影,或正面,最后在哀婉的音乐中俱入黑暗,掌声在一次又一次响起又褪去后终于爆发。而最后端坐在演员正中的是刘岩。
七年前我还在初中半玩霸半学霸的生活中半享受半挣扎,6月份那一周的晚上却成了最美好的回忆。古典舞前三名,《书韵》的王磊,《水中月》的刘岩,《竹梦》的孙锐,我不知道现场还有没有像我这样的人,今天真的看到他们的时候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恍若隔世。王磊在最后一个群舞《兰亭修竹》中登场,辨认了好久才勉强确认是他;孙锐依然跳的是《竹梦》,但不知是我眼花还是什么总觉得他动作已没有那么轻盈;而刘岩,当她出现时我真的很惊讶。
几个月前看到演出消息时一点开节目单我就看到了她的名字,《胭脂扣》--刘岩,图片还是她穿着旗袍的样子,我瞬间喜出望外,她是不是重返舞台了。北京奥运她从台上摔下后我真的是非常惋惜,如果是她在开幕式的画布上挥舞长袖一定比那个B角好得多。我无数次地想起她比赛时甫一登场就亮出的旁腿180度,那是真的美得让人窒息。而今天她坐在轮椅上只有上半身动作的“舞蹈”,不得不无情地说真的对她太残酷,一向以腿部控制出名却落到如此田地,她的笑越灿烂我就觉得越凄惨。
古典和芭蕾的区别与民乐和交响、国画与油画一样,但也有不同。舞者似乎是把情感全部郁结于胸中,然后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一下喷薄而出成连串的大幅度的动作,或空翻或旋转,然后又猛地收住,定格成颇具张力的姿势慢慢缓和下来,而收和放便是编导、舞者的自由了。于是特别喜欢这种抑扬顿挫的语言,既不一泻千里也不暗藏于心,总是那么从容,落脚永远是踏雪无痕般的轻盈,再加上衣袂飘飘,不用任何背景灯光也自成一幅图画。
兴趣广泛加上自认为略有天赋的下场就是永远在嫉妒、跃跃欲试然后回到现实的困境中反复。舞蹈、音乐、绘画、书法,看什么就想学什么,但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不允许这些成为可能。然后开始自我安慰,虽然想想也许真的是这样。就为了这台上的几分钟,学舞蹈的人每天要练多少小时才能保持上台时能完成那些我们认为绝美的动作,又要经受多少寂寞孤独甚至猜忌排挤才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各行各业也都一样。我们看到的别人,或者想起的自己,都是一个一个画面,或者姿态,就像谢幕之时追光灯下的那些最精彩的动作。而将它们联系起来的那些,都是不足为外人道了。
最后大幕落下时,艺术基金创办人沈培艺挥着手和观众说再见,眼神里满是感激和不舍。不知这些演员的艺术生涯还有多长,也不知我对别人的羡慕和向往什么时候会完全泯灭,而再过七年、十四年、几个七年后,今天的一幕也不过是会随灯光黯淡的画面罢了。
七年前我还在初中半玩霸半学霸的生活中半享受半挣扎,6月份那一周的晚上却成了最美好的回忆。古典舞前三名,《书韵》的王磊,《水中月》的刘岩,《竹梦》的孙锐,我不知道现场还有没有像我这样的人,今天真的看到他们的时候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恍若隔世。王磊在最后一个群舞《兰亭修竹》中登场,辨认了好久才勉强确认是他;孙锐依然跳的是《竹梦》,但不知是我眼花还是什么总觉得他动作已没有那么轻盈;而刘岩,当她出现时我真的很惊讶。
几个月前看到演出消息时一点开节目单我就看到了她的名字,《胭脂扣》--刘岩,图片还是她穿着旗袍的样子,我瞬间喜出望外,她是不是重返舞台了。北京奥运她从台上摔下后我真的是非常惋惜,如果是她在开幕式的画布上挥舞长袖一定比那个B角好得多。我无数次地想起她比赛时甫一登场就亮出的旁腿180度,那是真的美得让人窒息。而今天她坐在轮椅上只有上半身动作的“舞蹈”,不得不无情地说真的对她太残酷,一向以腿部控制出名却落到如此田地,她的笑越灿烂我就觉得越凄惨。
古典和芭蕾的区别与民乐和交响、国画与油画一样,但也有不同。舞者似乎是把情感全部郁结于胸中,然后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一下喷薄而出成连串的大幅度的动作,或空翻或旋转,然后又猛地收住,定格成颇具张力的姿势慢慢缓和下来,而收和放便是编导、舞者的自由了。于是特别喜欢这种抑扬顿挫的语言,既不一泻千里也不暗藏于心,总是那么从容,落脚永远是踏雪无痕般的轻盈,再加上衣袂飘飘,不用任何背景灯光也自成一幅图画。
兴趣广泛加上自认为略有天赋的下场就是永远在嫉妒、跃跃欲试然后回到现实的困境中反复。舞蹈、音乐、绘画、书法,看什么就想学什么,但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不允许这些成为可能。然后开始自我安慰,虽然想想也许真的是这样。就为了这台上的几分钟,学舞蹈的人每天要练多少小时才能保持上台时能完成那些我们认为绝美的动作,又要经受多少寂寞孤独甚至猜忌排挤才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各行各业也都一样。我们看到的别人,或者想起的自己,都是一个一个画面,或者姿态,就像谢幕之时追光灯下的那些最精彩的动作。而将它们联系起来的那些,都是不足为外人道了。
最后大幕落下时,艺术基金创办人沈培艺挥着手和观众说再见,眼神里满是感激和不舍。不知这些演员的艺术生涯还有多长,也不知我对别人的羡慕和向往什么时候会完全泯灭,而再过七年、十四年、几个七年后,今天的一幕也不过是会随灯光黯淡的画面罢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