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的生肖忌讳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五月初五,古时忌讳五月五日生(细细一想还蛮准,孟尝君、王镇恶结局都不甚好,徽宗也是远徙北地,终老一生),遂改为十月初十,取十全十美的吉利之意。这一年干支是壬戌,狗年。宋朱弁《曲洧旧闻》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挥,禁天下养狗,赏钱至二万。”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既“寿山”一词的梵语音译,其兄武宗名“海山”),生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三月二十九日,岁在乙酉,是为鸡年。元杨瑀《山居新话》载:“延佑间都城有禁,不许倒提鸡,犯者有罪。盖因仁皇之乙酉景命也”。按仁宗生于酉年,属鸡,故有是禁。
明武宗正德皇帝生于弘治四年(1491)九月二十四日,岁在辛亥,生肖属猪。《明实录》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酉条:“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详缀其事,谓武宗南巡时,曾以“钦差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寿)”的名义下令,“养豕之家,易卖宰杀,固系寻常,但当爵本命,既而又姓,虽然字异,实乃音同。 况兼食之随生疮疾。宜当禁革。如若故违,本犯并连当房家小发遣极边卫,永远充军。”此令一发,来自民间和朝野的反馈压力,使得明武宗在三个月后又悄悄的取消了禁令,“内批仍用豕”,只是在圣驾所过地方稍为回避即可。
清慈禧太后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岁在乙未,生肖属羊。相传她因此而特别忌讳说狼。有一回,梆子名旦侯俊山进宫献演《玉堂春》,出场散板有一句“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慈禧听了大怒,责令追查,后经太监李莲英说情,把这句唱词改成“我好比鱼儿入网一去无回”。慈禧这才罢了,演员幸免受到处置。颐和园东南,有个六郎庄,传说当年杨六郎抗辽时曾在此住过。慈禧在万寿山游玩时看到这个小村子,就问太监叫什么名字。得知村庄叫六郎庄后,慈禧很不高兴。“六郎”谐音“六狼”,有六只狼和她这只羊遥遥相对,她感到了难以容忍的威胁。于是,她传下口谕,将“六郎庄”改名为“柳浪庄”。因慈禧的忌讳,在宫中,羊被视为圣物,供奉如神。许多游戏之物,也取羊音祝福,如吉羊(祥)麻将、三羊(阳)开泰插屏等。慈禧虽然爱听戏,却对《牧羊圈》、《洪羊洞》、《苏武牧羊》、《龙女牧羊》等带羊字的戏一概禁忌。御膳房的下人们称呼起“羊肉”来,只能叫“福肉”和“寿肉”。慈禧还认为,羊虎相克,于是她命人对身边的太监及宫女逐个查问,凡虎年生者,一律严惩,当众杖责,然后逐出宫门以图吉利。
中古时代为了滑稽可笑的避讳逻辑而产生的奇怪禁令层出不穷,名字避讳略去不提,其他像汉初吕后名雉,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唐朝李姓皇帝因为“鲤”“李”同音,就曾禁止人们烹食鲤鱼;宋仁宗名赵祯,武大嘴中的“蒸”饼就改做了“炊”饼;唐代宗名豫,薯蓣改名为“薯药”,及至宋代,英宗名曙,薯药又只好改名叫“山药”。相似的桥段代有发生,而今都成了贻笑后人的荒唐闹剧。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既“寿山”一词的梵语音译,其兄武宗名“海山”),生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三月二十九日,岁在乙酉,是为鸡年。元杨瑀《山居新话》载:“延佑间都城有禁,不许倒提鸡,犯者有罪。盖因仁皇之乙酉景命也”。按仁宗生于酉年,属鸡,故有是禁。
明武宗正德皇帝生于弘治四年(1491)九月二十四日,岁在辛亥,生肖属猪。《明实录》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酉条:“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详缀其事,谓武宗南巡时,曾以“钦差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寿)”的名义下令,“养豕之家,易卖宰杀,固系寻常,但当爵本命,既而又姓,虽然字异,实乃音同。 况兼食之随生疮疾。宜当禁革。如若故违,本犯并连当房家小发遣极边卫,永远充军。”此令一发,来自民间和朝野的反馈压力,使得明武宗在三个月后又悄悄的取消了禁令,“内批仍用豕”,只是在圣驾所过地方稍为回避即可。
![]() |
清慈禧太后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岁在乙未,生肖属羊。相传她因此而特别忌讳说狼。有一回,梆子名旦侯俊山进宫献演《玉堂春》,出场散板有一句“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慈禧听了大怒,责令追查,后经太监李莲英说情,把这句唱词改成“我好比鱼儿入网一去无回”。慈禧这才罢了,演员幸免受到处置。颐和园东南,有个六郎庄,传说当年杨六郎抗辽时曾在此住过。慈禧在万寿山游玩时看到这个小村子,就问太监叫什么名字。得知村庄叫六郎庄后,慈禧很不高兴。“六郎”谐音“六狼”,有六只狼和她这只羊遥遥相对,她感到了难以容忍的威胁。于是,她传下口谕,将“六郎庄”改名为“柳浪庄”。因慈禧的忌讳,在宫中,羊被视为圣物,供奉如神。许多游戏之物,也取羊音祝福,如吉羊(祥)麻将、三羊(阳)开泰插屏等。慈禧虽然爱听戏,却对《牧羊圈》、《洪羊洞》、《苏武牧羊》、《龙女牧羊》等带羊字的戏一概禁忌。御膳房的下人们称呼起“羊肉”来,只能叫“福肉”和“寿肉”。慈禧还认为,羊虎相克,于是她命人对身边的太监及宫女逐个查问,凡虎年生者,一律严惩,当众杖责,然后逐出宫门以图吉利。
中古时代为了滑稽可笑的避讳逻辑而产生的奇怪禁令层出不穷,名字避讳略去不提,其他像汉初吕后名雉,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唐朝李姓皇帝因为“鲤”“李”同音,就曾禁止人们烹食鲤鱼;宋仁宗名赵祯,武大嘴中的“蒸”饼就改做了“炊”饼;唐代宗名豫,薯蓣改名为“薯药”,及至宋代,英宗名曙,薯药又只好改名叫“山药”。相似的桥段代有发生,而今都成了贻笑后人的荒唐闹剧。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