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也许只是四维的一幅画
几个月以来文字似乎变得对我来说有点陌生,隐隐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如今我意识到几个月的MFA课程下来,基本上等于把自己过往的历史全部推翻重新来过,有种暂时觉得可惜和懊恼,但是同时也意识到了更多的东西。比如说重新认识了对视觉设计的看法。
研究生之所以放弃城大创意媒体而转读浸大的电影,有一个方面是当初出于对所谓设计的深深地厌恶,觉得过多的商业化和妥协最终会导致程式化和流水线式的创作,而这对于我来说是绝对难以接受的,所以一心只想尽快远离设计行业,越远越好;另一方面,我又没有勇气去CARLARTS。
然后两个月下来,写了一堆烂剧本,拍了严格意义上的自己第一个片子,做了一大堆事之后,回头再与曾经的老师和前辈们交流时,发现有些东西变了。比如说看到好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平面,还有建筑、服装等)竟然会感动,这种触动比曾经在学设计的时候要深刻得多,这让我感到一些惊喜。
然后便开始思索,设计思维是如何作用在电影领域的?实际上从诸如茂瑙等人创作的片子中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设计师的主导地位,布景、化妆、灯光和构图很有力的从形式上给予观众冲击,形式大于内容。但作为时间线上的电影,可视化的元素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改变和创造,并且为剧情服务(对传统电影而言,也就是文本),单一的平面设计方法就会显得有所局限性(当然像《机械芭蕾》这种实验性影片可以暂时不予考虑)。我想目前自己处于的困境也正是基于此处。点线面式的视觉语言如何和文本与时间线结合?从基于传递信息的设计角度来看,视觉元素是用来传达文本的,这点与影视的功能基本上异曲同工;然而另一个差异点是,平面设计散点式的传播和影视语言时间线式的持续传播对于人的影响力是差异是非常大的。散点式的传播更着重影响人的潜意识(我觉得大概吧…),而持续性则更专注于在短时间内影响人的情绪,至于是不是过目不忘呢还是阅后即焚可能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一旦电影开场了就不能中途退票了呢)。对于传统电影,文本的表述很明显比视觉语言更重要,内容大于形式。呆瑞克上课也常说更看重你想表达什么。而很明显的说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弱项,这在曾经创作短篇漫画的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即使最后几经修改剧本完成的作品也常被人说道剧情不足。(说了这么多正儿八经的理由其实为什么来学电影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画漫画啊混蛋= =)所以,这种如同便秘一样的文本创作过程也是理所当然必须经历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也会有人问我的,你不去搞动画跑去拍电影到底以后想干什么?于此,我现在感到我比曾经任何一个阶段都喜欢动画,因为唯独动画是可以尽最大限度囊括绘画设计电影音乐文本的绝佳平台,而要做到这点,要学习的还是在太多太多,这点,很明显光靠大学读个动画学院是完全不够的,我看过国内那些动画学院的毕业作品,技艺熟练但内容空洞或者模仿痕迹太重。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光鲜漂亮的话说了一大堆,自己却还是差的太远。绘画功底又不足,平面设计做的也不好,短篇拍的也渣渣,书读的也不多,做人又畏缩懒惰,基本上来HK之后,更加使我看清了自己的缺陷是多么明显和可怕,这常常使得自己不由自主地陷入非常苦闷的境地。当然,能意识到问题所在很显然是件好事,解决掉它就意味着能前进一大步。很长时间没有静下来总结一下自身,现在胡乱的码出这些字,权当是阶段性的总结吧,希望以后能沉住气一步一步都做好。
研究生之所以放弃城大创意媒体而转读浸大的电影,有一个方面是当初出于对所谓设计的深深地厌恶,觉得过多的商业化和妥协最终会导致程式化和流水线式的创作,而这对于我来说是绝对难以接受的,所以一心只想尽快远离设计行业,越远越好;另一方面,我又没有勇气去CARLARTS。
然后两个月下来,写了一堆烂剧本,拍了严格意义上的自己第一个片子,做了一大堆事之后,回头再与曾经的老师和前辈们交流时,发现有些东西变了。比如说看到好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平面,还有建筑、服装等)竟然会感动,这种触动比曾经在学设计的时候要深刻得多,这让我感到一些惊喜。
然后便开始思索,设计思维是如何作用在电影领域的?实际上从诸如茂瑙等人创作的片子中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设计师的主导地位,布景、化妆、灯光和构图很有力的从形式上给予观众冲击,形式大于内容。但作为时间线上的电影,可视化的元素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改变和创造,并且为剧情服务(对传统电影而言,也就是文本),单一的平面设计方法就会显得有所局限性(当然像《机械芭蕾》这种实验性影片可以暂时不予考虑)。我想目前自己处于的困境也正是基于此处。点线面式的视觉语言如何和文本与时间线结合?从基于传递信息的设计角度来看,视觉元素是用来传达文本的,这点与影视的功能基本上异曲同工;然而另一个差异点是,平面设计散点式的传播和影视语言时间线式的持续传播对于人的影响力是差异是非常大的。散点式的传播更着重影响人的潜意识(我觉得大概吧…),而持续性则更专注于在短时间内影响人的情绪,至于是不是过目不忘呢还是阅后即焚可能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一旦电影开场了就不能中途退票了呢)。对于传统电影,文本的表述很明显比视觉语言更重要,内容大于形式。呆瑞克上课也常说更看重你想表达什么。而很明显的说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弱项,这在曾经创作短篇漫画的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即使最后几经修改剧本完成的作品也常被人说道剧情不足。(说了这么多正儿八经的理由其实为什么来学电影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画漫画啊混蛋= =)所以,这种如同便秘一样的文本创作过程也是理所当然必须经历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也会有人问我的,你不去搞动画跑去拍电影到底以后想干什么?于此,我现在感到我比曾经任何一个阶段都喜欢动画,因为唯独动画是可以尽最大限度囊括绘画设计电影音乐文本的绝佳平台,而要做到这点,要学习的还是在太多太多,这点,很明显光靠大学读个动画学院是完全不够的,我看过国内那些动画学院的毕业作品,技艺熟练但内容空洞或者模仿痕迹太重。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光鲜漂亮的话说了一大堆,自己却还是差的太远。绘画功底又不足,平面设计做的也不好,短篇拍的也渣渣,书读的也不多,做人又畏缩懒惰,基本上来HK之后,更加使我看清了自己的缺陷是多么明显和可怕,这常常使得自己不由自主地陷入非常苦闷的境地。当然,能意识到问题所在很显然是件好事,解决掉它就意味着能前进一大步。很长时间没有静下来总结一下自身,现在胡乱的码出这些字,权当是阶段性的总结吧,希望以后能沉住气一步一步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