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许仙
我去买菜。我慢慢走着。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是我的女房东。于是我放慢脚步,我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转身往回走(由于这个不同于往常的路线的产生,我特别注意到了新铺的草坪,还有新装的什么铁艺之类的?),等到我估计差不多了,我又转过身来往前走。我猜她一定是去前面的商店。果然,她开始往商店的方向拐。当我买完菜往回走时,我提着袋子,一会看看天空,一会看看灰尘,我觉得英雄受委屈的感觉取决于袋子的颜色,如果我的袋子颜色是蓝色(它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一个人做菜)的,我会英雄受难,很悲壮。如果袋子颜色是黑色的,就一点感觉都没有,是非常合理的买菜行为。
碰见墓草了。他说,那个张明真让人生气。
我说,呵呵,怎么了。
墓草说,我跟他推荐金基德的电影,他竟然说日韩电影都是垃圾,他从来都不看。
我说,所以不要轻易推荐别人电影啊。
我们站在草坪上说话。墓草说,我在饭店炒菜呢,你吃了吗。
我说,我买了菜,一会我回去炒。
墓草说,应该快好了,我回去拿菜啊。
他转身往饭店方向走。我等着。同时想到,刚才没有说我要等他。是不是不应该等他。我感到我站在这里不动是一个最差的选择。于是我也往饭店方向走。路过了好几个巷子,都有新铁艺。来到饭店门口,饭店地势挺高的,有一个斜坡。我们往回走。
墓草说,他起码应该说,我会看看的。他这一点让我真是很生气,我真是希望身边的朋友都能厉害,这样我就不用这么累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就是他们也能拉我一把。
我说,他都没什么野心,他看的电影估计还没我的多呢。
我看着墓草的白色饭盒。我想到了空白处。
墓草说,过几天有一个活动,一个诗人烧诗集,搞行为艺术,你去吗。
我说,去玩玩呗。
墓草说,你就应该多出去活动,多接触人。
我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也不想啊。
墓草显然还在为那件事生气。他说,我跟他说,中国所有导演的才华加在一起也抵不上金基德。
说实话,我原先以为墓草不会喜欢金基德的,因为感觉他更喜欢那些关注底层人的导演。
我说,中国所有的导演,当然也包括他了,哈哈。
墓草说,那当然了,所以他生气啊。贾樟柯算是厉害的吧,可是他还是不如金基德。
我说,贾樟柯不行了,现在整天商业啊。中国的,很奇怪,最后都这样,得到想要的后就,他会像金基德那样得社交恐惧症吗,根本不会,融入社会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恐惧。
我抓住了一根稻草,越说越激动。我说,只有真正关注内心的人,才会得那个,你说是吧。
同时我意识到,我们双方都会觉得这样的谈话很浅。没有谈到那个深处去。
我说,比如说吧,我们这样走着,这样的郊区,你不觉得很感人吗,这些草坪,更重要的是这些空白处,就是草坪和草坪之间的空白处,你不觉得很美吗。
我的眼眶都红了。我心想其实我还可以,起码挺悲天悯人的。
看电影《克洛伊》的时候,我特别喜欢Amanda。我觉得她太治愈了。简直可以改变世界观。但我又想到,她是富人。她下面我永远插不到,但是被别的富人都插成黑木耳了,我这样想她是不是不对啊。作为治愈系,她有她的功能就可以了。我可以在活动的时候,说这个。我的意思是,不是说Amanda,而是说我对我喜欢Amanda这个事情的看法。这里还有第三层意思,就是说我要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就是我是如何写小说的,比如我把这个Amanda的想法和活动现场的一个人说了,然后告诉他,我提前构思了这个想法,然后来和你说,就是说我这个时候已经不在说Amanda了,而是在说小说,我在说的是,如果写小说是描摹真实的话,那么,如果我用小说的方式在生活,即我在用一种虚构的态度生活,我把虚构带进生活,然后我再来描写这种真实生活,就有一种双重虚构和双重描摹真实的效果。
这时候,墓草在外面敲门。他最近估计是太寂寞了,老想找人聊天。聊了一会儿,他看我心思在电影上,就走了。把门带上了。
我继续看电影。过了一会儿,我想尿尿。发现门打不开了。这个球形锁本来就快坏了,所以我每次关门都特别小心,从来不直接关,而是先扭一下,然后关上。刚才墓草肯定是直接关上了。我真的很讨厌看电影的时候被打断,本来可以一直看啊,感受什么的。为什么不在我看完电影后再来找我聊天,而且我还憋着尿呢。房东女儿走过来了,我听见了她的声音。
她问我,要不要开水啊。
但我看不到她。我说,什么。
她说,开水。
我说,不要,谢谢。
她说,你问你隔壁的要不要。
我说,什么。
她说,算了算了。
我也想开门去跟她说清楚啊。她走了。我继续拆球形锁。感到有点窝囊,球形锁都不会拆,能怪谁呢。我想到了我在豆瓣上发的一条豆瓣说:因为我很少从别人那里获得好处,所以我成长得特别慢。在我身上永远都有一个时间差,即我最近发现的“延迟原理”。比如我会想起黑泽明《白痴》里的情节:所有人都嘲笑他,因为他说那个荡妇是最纯洁的人。这就是延迟原理,他比所有人延迟了。但他最终将会发现荡妇的确就是荡妇。但这种延迟是宝贵的风景。
我进一步想,延迟原理真是很奇怪,当它作用在“丑陋”事物上时,就会获得美,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可是当它作用在“美好”事物上时,比如说我现在的“会拆球形锁”上时,就会获得丑。大家都会拆球形锁,我到了这个年纪还不会拆,真是很丑陋。后来我终于拆掉了,原来要先按掉把手上的那个小孔。
第二天去五金店买球形锁。回来的时候,碰见了房东女儿。我们一起往回走。我发现,具体的风景可以产生爱。比如说,昨天那么生气,那么有挫败感,我想她昨天也很生气,本来都不想起床,因为感觉起床后没什么意思,没什么事做,可是一旦睁开眼,看见了具体的风景,比如说具体的天花板,具体的被子,甚至具体的空气,只要看见了这些,就能产生新的爱了。完全忘记了昨天的生气了啊。而且,我还会拆球形锁呢。心情真的很愉快,感觉我整体上把握了世界的本质。我马上想到了昨天的“第三层意思”。我感到此刻的世界,无处不存在着这“第三层意思”。我对她说,我们现在这么客气,客气打招呼,我对这种人际关系感到不满,我们为什么不能有别的相处模式,我是说,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总是千遍一律的客套?
她说,什么。
我说,比如说,如果我杀了你妈妈呢,或者说,如果你妈妈被杀了,而我有杀人嫌疑,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用客套模式跟我相处吗。
她说,你在说什么,你还挺有意思的。
我说,甚至可以说,我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客套模式,我不满,我才去杀你妈妈的,我就是要看看你知道我有杀人嫌疑时,会对我采取什么态度。
她说,我知道,你是写小说的,妈妈跟我说了,你房里都是书。
我说,我瞎写的。
其实上面都是我捏造的。我根本说不出口。就是说,我也想跟她这样说话,以小说的方式说话,以此刻无处不在的“第三层意思”说话,可是,具体的风景阻止了我:我看着这条具体的水泥路,上面还有灰尘,我看着她的头发,她的脸,她的衣服,我突然明白了一种寒心的距离,我明白了为什么生活就是生活,就是说,具体的风景阻止了我的爱。房东女儿回到房间后,一直咳嗽。她体型其实挺健壮的,按理说不应该是整天咳嗽的那种。
我发现活动现场似乎没有一个人知道Amanda。我就是这么感觉的。说实话有点看不起画画的。就是在此基础上,我建立了自信心。我走到比较远的地方,用手机拍照。
我认识了一个老乡,也是江西的。一开始我听力不好,也可能是现场太乱,他知道我是写小说的后,突然提到了刘震云,我恍惚听到了《故乡天下黄花》。我说,你怎么知道的?我的名字就是那个反过来。
他说,你也喜欢刘震云吗,我觉得他真不错。
我说,其实我没怎么看过,太长了。他不就在北京么。
他说,是啊,我还见过他一次。
他说,你是写哪方面内容啊。
我说,我也说不太清,可能是写城市生活吧?
他说,我挺佩服小说家的,觉得他们很厉害,写一种。要组织。
我说,其实我也不太懂小说。
他说,屋里太挤了,出来聊。
我们坐在屋外继续聊。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妇女骑三轮车过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孩,他在推车。他看见小孩说,给力啊,会推车,小心露出小JJ。
我说,哈哈,给力……
我说,你画哪一种画啊,是偏传统还是?
他说,比较传统的那种。
我说,是油画吗?
他说,嗯。有机会上我那看去啊。
我说,好啊。
我的右边坐着一个比较安静的男的,看样子挺小的。我感觉他和我差不多,所以我不想跟他聊天。他手上拿着一本书,在那里翻看着。来了一个美女,原来是来帮忙的,就是帮忙切肉,因为烧诗集的诗人要一边烧一边吃生肉,他说一共要吃63片生肉。我说,为什么是63片,有什么讲究吗。
他有点不屑地看看我,没有回答。我静下心来,想了一会儿。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我心里骂了一句,妈的,什么玩意。
我对老乡说,我明白了,可是是不是算错了啊,不是应该73片吗。
老乡打个哈哈就把话题转到别的上面。他在逗那条狗。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狗,太脏了,而且有一只眼睛还是瞎的,样子看上去很凶,可是却出奇的温顺,没听过它对谁叫过一声。这狗好像跟我挺亲的,一个劲地黏我。老乡看到后说,给力啊。
我说,这狗叫什么名字啊。
老乡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他在跟那个美女打招呼,他说,你也是画画的?
美女说,我跟老师学水墨画。
我站起来,四处走了走。过了一会儿,何老师过来了。那个看书的男的站起来,跟何老师打招呼,因为他手上拿的书就是何老师写的,他似乎比较崇拜何老师。大家都好像比较尊重何老师。何老师披头散发,穿着一双拖鞋。后来墓草对我说,别看他现在这样,又这么老,还是有女的主动送上门。
诗人对何老师说,何老师,一会儿我们第一个菜是西红柿鸡蛋汤。
我问那个男的借书,翻了翻。我站起来,用手机去拍将要烧掉的诗集。人越来越多。我担心一会儿要让凳子,就提前不坐了。我靠墙站着。这里的房子格局太奇怪了,每一家都没有窗帘,感觉出门不用上锁都可以。邻居家没人在家,所以有两个人直接把凳子搬到那家门口,在门口坐着。我不太好意思,就尽量远离那家的墙靠着。
那个中年妇女又过来了,这次没有骑三轮车。她对诗人说,你这太挤了,让他们上我那坐。
诗人说,我们吃完饭就过去坐,谢谢阿姨啊。改天给你刷房子。
我感到诗人深刻理解了中年妇女和她的话。同时,我感到坐在邻居门口的那两个人,也深刻理解了邻居,而我的“不太好意思”是如此的无力。当这个中年妇女第三次经过我们的时候,我尾随了上去。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她终于察觉到了异常,往回看了我好几次。我就是想看看在这种场合下,她的反应是什么,她会跟我打招呼吗。她似乎加快了脚步,好像在怕我。好像我要杀她一样,难道我是个杀人犯吗?我终于感到没意思了,就往回走了。
我的那个老乡喝醉了,而且是当天唯一喝醉的人。别人把他扶到诗人的床上,让他躺下。他挥着手说,就几分钟就可以,我就躺几分钟。
然后他去解鞋带,他穿的是帆布鞋。他说,我以前不是这样的,真的。
我立刻得到了逆袭。我困惑了。就像《七武士》里最后说的农民胜利了一样,简直莫名其妙。
冬天终于来了。下雪了。身体感到冷,这让我想通了以前没想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没有意识到房东是有钱人而我是穷人。因为我对身体不敏感。很明显,我的身体在冬天里享受不到暖气,而房东可以。这就是不公平。依此类推,有钱人可以享受很好的性生活,而穷人不可以。生病时,有钱人的身体可以享受较好的科技,而穷人不可以。想通了这个,我决定要冒雪去医院一趟,就去最近的宋庄卫生院吧。我出门了。雪真大啊。都看不到什么土了。我穿的旅游鞋,踩在上面很响。本来想打伞的,后来想想还是不打了。所以我隔一会儿就去拍头发。根本没什么汽车马路上。分不清马路和土路的界线在那里,所以我走在马路(自我感觉是在马路上)上时,总感觉自己会滑,会滑到土路那一边去。加油站很空旷。感觉加油站格外地冷。手还是不要拿出来哈气了,就老老实实地插在口袋里捂暖吧。我来到医院,走进去,然后隔着玻璃往外看。我心想,虽然张明这么想草我或者被我草(符合罪犯进监狱的待遇),我却决定还是不满足他。
碰见墓草了。他说,那个张明真让人生气。
我说,呵呵,怎么了。
墓草说,我跟他推荐金基德的电影,他竟然说日韩电影都是垃圾,他从来都不看。
我说,所以不要轻易推荐别人电影啊。
我们站在草坪上说话。墓草说,我在饭店炒菜呢,你吃了吗。
我说,我买了菜,一会我回去炒。
墓草说,应该快好了,我回去拿菜啊。
他转身往饭店方向走。我等着。同时想到,刚才没有说我要等他。是不是不应该等他。我感到我站在这里不动是一个最差的选择。于是我也往饭店方向走。路过了好几个巷子,都有新铁艺。来到饭店门口,饭店地势挺高的,有一个斜坡。我们往回走。
墓草说,他起码应该说,我会看看的。他这一点让我真是很生气,我真是希望身边的朋友都能厉害,这样我就不用这么累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就是他们也能拉我一把。
我说,他都没什么野心,他看的电影估计还没我的多呢。
我看着墓草的白色饭盒。我想到了空白处。
墓草说,过几天有一个活动,一个诗人烧诗集,搞行为艺术,你去吗。
我说,去玩玩呗。
墓草说,你就应该多出去活动,多接触人。
我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也不想啊。
墓草显然还在为那件事生气。他说,我跟他说,中国所有导演的才华加在一起也抵不上金基德。
说实话,我原先以为墓草不会喜欢金基德的,因为感觉他更喜欢那些关注底层人的导演。
我说,中国所有的导演,当然也包括他了,哈哈。
墓草说,那当然了,所以他生气啊。贾樟柯算是厉害的吧,可是他还是不如金基德。
我说,贾樟柯不行了,现在整天商业啊。中国的,很奇怪,最后都这样,得到想要的后就,他会像金基德那样得社交恐惧症吗,根本不会,融入社会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恐惧。
我抓住了一根稻草,越说越激动。我说,只有真正关注内心的人,才会得那个,你说是吧。
同时我意识到,我们双方都会觉得这样的谈话很浅。没有谈到那个深处去。
我说,比如说吧,我们这样走着,这样的郊区,你不觉得很感人吗,这些草坪,更重要的是这些空白处,就是草坪和草坪之间的空白处,你不觉得很美吗。
我的眼眶都红了。我心想其实我还可以,起码挺悲天悯人的。
看电影《克洛伊》的时候,我特别喜欢Amanda。我觉得她太治愈了。简直可以改变世界观。但我又想到,她是富人。她下面我永远插不到,但是被别的富人都插成黑木耳了,我这样想她是不是不对啊。作为治愈系,她有她的功能就可以了。我可以在活动的时候,说这个。我的意思是,不是说Amanda,而是说我对我喜欢Amanda这个事情的看法。这里还有第三层意思,就是说我要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就是我是如何写小说的,比如我把这个Amanda的想法和活动现场的一个人说了,然后告诉他,我提前构思了这个想法,然后来和你说,就是说我这个时候已经不在说Amanda了,而是在说小说,我在说的是,如果写小说是描摹真实的话,那么,如果我用小说的方式在生活,即我在用一种虚构的态度生活,我把虚构带进生活,然后我再来描写这种真实生活,就有一种双重虚构和双重描摹真实的效果。
这时候,墓草在外面敲门。他最近估计是太寂寞了,老想找人聊天。聊了一会儿,他看我心思在电影上,就走了。把门带上了。
我继续看电影。过了一会儿,我想尿尿。发现门打不开了。这个球形锁本来就快坏了,所以我每次关门都特别小心,从来不直接关,而是先扭一下,然后关上。刚才墓草肯定是直接关上了。我真的很讨厌看电影的时候被打断,本来可以一直看啊,感受什么的。为什么不在我看完电影后再来找我聊天,而且我还憋着尿呢。房东女儿走过来了,我听见了她的声音。
她问我,要不要开水啊。
但我看不到她。我说,什么。
她说,开水。
我说,不要,谢谢。
她说,你问你隔壁的要不要。
我说,什么。
她说,算了算了。
我也想开门去跟她说清楚啊。她走了。我继续拆球形锁。感到有点窝囊,球形锁都不会拆,能怪谁呢。我想到了我在豆瓣上发的一条豆瓣说:因为我很少从别人那里获得好处,所以我成长得特别慢。在我身上永远都有一个时间差,即我最近发现的“延迟原理”。比如我会想起黑泽明《白痴》里的情节:所有人都嘲笑他,因为他说那个荡妇是最纯洁的人。这就是延迟原理,他比所有人延迟了。但他最终将会发现荡妇的确就是荡妇。但这种延迟是宝贵的风景。
我进一步想,延迟原理真是很奇怪,当它作用在“丑陋”事物上时,就会获得美,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可是当它作用在“美好”事物上时,比如说我现在的“会拆球形锁”上时,就会获得丑。大家都会拆球形锁,我到了这个年纪还不会拆,真是很丑陋。后来我终于拆掉了,原来要先按掉把手上的那个小孔。
第二天去五金店买球形锁。回来的时候,碰见了房东女儿。我们一起往回走。我发现,具体的风景可以产生爱。比如说,昨天那么生气,那么有挫败感,我想她昨天也很生气,本来都不想起床,因为感觉起床后没什么意思,没什么事做,可是一旦睁开眼,看见了具体的风景,比如说具体的天花板,具体的被子,甚至具体的空气,只要看见了这些,就能产生新的爱了。完全忘记了昨天的生气了啊。而且,我还会拆球形锁呢。心情真的很愉快,感觉我整体上把握了世界的本质。我马上想到了昨天的“第三层意思”。我感到此刻的世界,无处不存在着这“第三层意思”。我对她说,我们现在这么客气,客气打招呼,我对这种人际关系感到不满,我们为什么不能有别的相处模式,我是说,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总是千遍一律的客套?
她说,什么。
我说,比如说,如果我杀了你妈妈呢,或者说,如果你妈妈被杀了,而我有杀人嫌疑,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用客套模式跟我相处吗。
她说,你在说什么,你还挺有意思的。
我说,甚至可以说,我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客套模式,我不满,我才去杀你妈妈的,我就是要看看你知道我有杀人嫌疑时,会对我采取什么态度。
她说,我知道,你是写小说的,妈妈跟我说了,你房里都是书。
我说,我瞎写的。
其实上面都是我捏造的。我根本说不出口。就是说,我也想跟她这样说话,以小说的方式说话,以此刻无处不在的“第三层意思”说话,可是,具体的风景阻止了我:我看着这条具体的水泥路,上面还有灰尘,我看着她的头发,她的脸,她的衣服,我突然明白了一种寒心的距离,我明白了为什么生活就是生活,就是说,具体的风景阻止了我的爱。房东女儿回到房间后,一直咳嗽。她体型其实挺健壮的,按理说不应该是整天咳嗽的那种。
我发现活动现场似乎没有一个人知道Amanda。我就是这么感觉的。说实话有点看不起画画的。就是在此基础上,我建立了自信心。我走到比较远的地方,用手机拍照。
我认识了一个老乡,也是江西的。一开始我听力不好,也可能是现场太乱,他知道我是写小说的后,突然提到了刘震云,我恍惚听到了《故乡天下黄花》。我说,你怎么知道的?我的名字就是那个反过来。
他说,你也喜欢刘震云吗,我觉得他真不错。
我说,其实我没怎么看过,太长了。他不就在北京么。
他说,是啊,我还见过他一次。
他说,你是写哪方面内容啊。
我说,我也说不太清,可能是写城市生活吧?
他说,我挺佩服小说家的,觉得他们很厉害,写一种。要组织。
我说,其实我也不太懂小说。
他说,屋里太挤了,出来聊。
我们坐在屋外继续聊。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妇女骑三轮车过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孩,他在推车。他看见小孩说,给力啊,会推车,小心露出小JJ。
我说,哈哈,给力……
我说,你画哪一种画啊,是偏传统还是?
他说,比较传统的那种。
我说,是油画吗?
他说,嗯。有机会上我那看去啊。
我说,好啊。
我的右边坐着一个比较安静的男的,看样子挺小的。我感觉他和我差不多,所以我不想跟他聊天。他手上拿着一本书,在那里翻看着。来了一个美女,原来是来帮忙的,就是帮忙切肉,因为烧诗集的诗人要一边烧一边吃生肉,他说一共要吃63片生肉。我说,为什么是63片,有什么讲究吗。
他有点不屑地看看我,没有回答。我静下心来,想了一会儿。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我心里骂了一句,妈的,什么玩意。
我对老乡说,我明白了,可是是不是算错了啊,不是应该73片吗。
老乡打个哈哈就把话题转到别的上面。他在逗那条狗。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狗,太脏了,而且有一只眼睛还是瞎的,样子看上去很凶,可是却出奇的温顺,没听过它对谁叫过一声。这狗好像跟我挺亲的,一个劲地黏我。老乡看到后说,给力啊。
我说,这狗叫什么名字啊。
老乡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他在跟那个美女打招呼,他说,你也是画画的?
美女说,我跟老师学水墨画。
我站起来,四处走了走。过了一会儿,何老师过来了。那个看书的男的站起来,跟何老师打招呼,因为他手上拿的书就是何老师写的,他似乎比较崇拜何老师。大家都好像比较尊重何老师。何老师披头散发,穿着一双拖鞋。后来墓草对我说,别看他现在这样,又这么老,还是有女的主动送上门。
诗人对何老师说,何老师,一会儿我们第一个菜是西红柿鸡蛋汤。
我问那个男的借书,翻了翻。我站起来,用手机去拍将要烧掉的诗集。人越来越多。我担心一会儿要让凳子,就提前不坐了。我靠墙站着。这里的房子格局太奇怪了,每一家都没有窗帘,感觉出门不用上锁都可以。邻居家没人在家,所以有两个人直接把凳子搬到那家门口,在门口坐着。我不太好意思,就尽量远离那家的墙靠着。
那个中年妇女又过来了,这次没有骑三轮车。她对诗人说,你这太挤了,让他们上我那坐。
诗人说,我们吃完饭就过去坐,谢谢阿姨啊。改天给你刷房子。
我感到诗人深刻理解了中年妇女和她的话。同时,我感到坐在邻居门口的那两个人,也深刻理解了邻居,而我的“不太好意思”是如此的无力。当这个中年妇女第三次经过我们的时候,我尾随了上去。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她终于察觉到了异常,往回看了我好几次。我就是想看看在这种场合下,她的反应是什么,她会跟我打招呼吗。她似乎加快了脚步,好像在怕我。好像我要杀她一样,难道我是个杀人犯吗?我终于感到没意思了,就往回走了。
我的那个老乡喝醉了,而且是当天唯一喝醉的人。别人把他扶到诗人的床上,让他躺下。他挥着手说,就几分钟就可以,我就躺几分钟。
然后他去解鞋带,他穿的是帆布鞋。他说,我以前不是这样的,真的。
我立刻得到了逆袭。我困惑了。就像《七武士》里最后说的农民胜利了一样,简直莫名其妙。
冬天终于来了。下雪了。身体感到冷,这让我想通了以前没想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没有意识到房东是有钱人而我是穷人。因为我对身体不敏感。很明显,我的身体在冬天里享受不到暖气,而房东可以。这就是不公平。依此类推,有钱人可以享受很好的性生活,而穷人不可以。生病时,有钱人的身体可以享受较好的科技,而穷人不可以。想通了这个,我决定要冒雪去医院一趟,就去最近的宋庄卫生院吧。我出门了。雪真大啊。都看不到什么土了。我穿的旅游鞋,踩在上面很响。本来想打伞的,后来想想还是不打了。所以我隔一会儿就去拍头发。根本没什么汽车马路上。分不清马路和土路的界线在那里,所以我走在马路(自我感觉是在马路上)上时,总感觉自己会滑,会滑到土路那一边去。加油站很空旷。感觉加油站格外地冷。手还是不要拿出来哈气了,就老老实实地插在口袋里捂暖吧。我来到医院,走进去,然后隔着玻璃往外看。我心想,虽然张明这么想草我或者被我草(符合罪犯进监狱的待遇),我却决定还是不满足他。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