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自南【噫】
我在出生之前就被迫要和那个女人过完以后的日子,那是父亲的要求。
父亲在家里的尊严是不可能被挑战的,即便是我这个唯一的儿子。当然,子从父命,天经地义。
他很喜欢我,会让我骑在他的肩上,我记得那是我总是开心的笑着,父亲眼角的皱纹也像我张开的双臂一样在快乐的氛围中轻轻飞扬。我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父亲很少这样。
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每年他都会施粥给穷人,他亲自站在那里,在讲完话之后看着一双双迫不及待伸过来的手掌,他总是和蔼的笑着。捋着下巴上的小胡子,笑的更开心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那胡子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可以让父亲露出笑容。因为父亲在家里总是很严肃的,那便是所谓的一家之主,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我试过在他不备的时候揪他的胡子,以为可以让他更开心。结果换来的却是严厉的惩罚,比如让我站在院子的中间,一站就是一整天。
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父亲的产业很大,大到当时的我都没有办法想象,只知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可以给我们全家一个安身的地方,不仅可以让我们每顿饭都吃的很饱,还可以让别人吃饱。用父亲的那些朋友的话说,父亲是一个成功人士,当时那在我看来父亲就是世界的中心。
后来,父亲开始让我接触一些他生意上的事情。我明白,父亲是想在他年老了以后让我来接管他的产业。我很用心的学着,他不时会教给我一些生意上的技巧,包括怎么跟人还价。还有他和他的朋友吃饭的时候,父亲总是会把我叫上。总是这样的,父亲在我的房间外面扯着嗓子喊:孝文!跟我吃饭去!每次我都是放下手中的书本,急急忙忙穿上正装。跑出房间,就看见父亲双手背在后面已经大摇大摆的向门外走了。我小跑着跟上父亲的脚步,在他身后一脚宽的距离停下,我觉得应该这样。因为每次当我停在父亲身后,抬起头看他的时候,总是可以看见父亲眼角的皱纹飞了起来,我很开心。
再后来,父亲开始跟我谈论起那个女人。
那是有一次,父亲喝多了,我搀扶着他回了家,阿福开门之后想要过来代替我搀扶父亲,却被父亲一下推开。没办法,只好由我搀扶着他跌跌撞撞的把他送回他的屋子,那时候我已经和父亲一样高。我将父亲扶上床,可是他执意要坐在自己的椅子里。我只好又把他扶起来,放他在他喜欢的不行的竹椅中。竹椅摇摆的幅度慢慢变小,我行了一个礼,转身准备出去的时候,却听见父亲叫我:孝文!我回头看了看父亲,父亲的眼睛微微张开,眼皮很沉,脸上还带着红色的酒气。他右手的食指一指旁边的凳子说:坐下!我盯着他手上的扳指发了呆,直到父亲又说了一声:坐下!我才从刚才的状态中回过神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做到了一旁的凳子上,等待他开口。
父亲试图正了正身子,想从酒精中找回他平日的威严,但又发现是徒劳的,就又倒回他最喜爱的竹椅中,晚风吹了一下桌上的蜡烛,孝文啊,父亲说。
啊?我立刻回应道。
但是我发现父亲并没有跟我讲话的意思,倒是他在那里自顾自的说起了话,我只好听着。
子负啊!父亲又重复了一遍。子负是我的字。那个姑娘真的很不错,父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粮商,我们两家又三代为友,可以算的上是世交了吧。早在你出生之前,我就和她的父亲约好了,我们两家要是一男一女的话,就结为亲家,亲上加亲……
我的脸颊飞起一片绯红,尴尬的起身离开了父亲的房间。而父亲好像还是自顾自的在那里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着了。
多年以后,当那个叫做战争的东西来临的时候,父亲为此拿出了他一生的心血。我听见父亲眼角的皱纹强烈的嘶吼,为国家,为自己。那是一种叫做青年热血的东西,在父亲已经花白的头发上又焕发出了生机。父亲没有读过书,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我以我血荐轩辕”。但是他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他想做的事情就要立刻做到。包括后来父亲执意让阿福先陪着我离开邺都。我们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违抗,因为他是我的父亲。
不久,邺城沦陷,我从阿福的口中听到父亲被杀的消息,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惊讶,因为父亲就是那样的一个人。阿福说父亲是站着死的。我说,嗯。
战争像烈风一般席卷着这片土地。整片河山像一个被蹂躏的生命,发出阵阵的哀嚎。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命运。但是谁也逃不过命运。
阿福在临死前跟我讲了父亲的故事,父亲是祖父从土匪手中抢回来的。那时候父亲被土匪绑走,祖父二话没说,孤身一人拿着一把短刀去土匪窝子将父亲救了回来。回来的时候两个人浑身是血,父亲早就已经被吓傻了。而祖父也受了很严重的伤,没过多久祖父便死去了,留下了一个诺大的家业给这样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祖母依靠他的智慧一直支撑着这个家庭,直到父亲长大。祖父在临死前对父亲说了这样一番话:子负啊!那个姑娘真的很不错,父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粮商,我们两家又三代为友,可以算的上是世交了吧。早在你出生之前,我就和她的父亲约好了,我们两家要是一男一女的话,就结为亲家,亲上加亲……自此,我才知道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是一样的,父亲那晚对我说的话正是祖父临死前说给他听的。他一直记着,像个做错了事情被惩罚的孩子。而那个粮商的女儿就是我母亲,后来父亲依照祖父的遗愿和那个粮商的女儿结了婚,生下了我。而在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就死了。阿福还跟我说,父亲当时一直喜欢一个女孩,即便像是童言的玩笑,父亲说好了和那个女孩私定终身。而后来发生的一切让所有人的生活都变了,命运总是若有似无的开着玩笑。而母亲就是这样,在她度过的二十三年的日子里,活得像个笑话。
我从怀里拿出母亲的画像,母亲永远停留在画像中那年她一生中最美的日子。那一年她是一个幸福的新娘,那低头瞬间的笑容仿佛可以让全世界的男人都为她而死,除了我父亲。父亲也许是爱过她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一直把母亲的画像带在身上。可是那是愧疚啊,那是惭愧啊,那真的是爱吗?我将画像小心翼翼的放好,想着,任凭岁月在现世中刻上了多少划痕,母亲的笑容永远不会搁浅。但是我不能像父亲一样,这样守着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女人。或许事情听起来有些荒唐,我知道我的爱情在哪,或许我可以解开命运的脚镣,我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式甚善,我无令人。
对不起,父亲。但是,我爱你,母亲。
父亲在家里的尊严是不可能被挑战的,即便是我这个唯一的儿子。当然,子从父命,天经地义。
他很喜欢我,会让我骑在他的肩上,我记得那是我总是开心的笑着,父亲眼角的皱纹也像我张开的双臂一样在快乐的氛围中轻轻飞扬。我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父亲很少这样。
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每年他都会施粥给穷人,他亲自站在那里,在讲完话之后看着一双双迫不及待伸过来的手掌,他总是和蔼的笑着。捋着下巴上的小胡子,笑的更开心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那胡子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可以让父亲露出笑容。因为父亲在家里总是很严肃的,那便是所谓的一家之主,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我试过在他不备的时候揪他的胡子,以为可以让他更开心。结果换来的却是严厉的惩罚,比如让我站在院子的中间,一站就是一整天。
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父亲的产业很大,大到当时的我都没有办法想象,只知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可以给我们全家一个安身的地方,不仅可以让我们每顿饭都吃的很饱,还可以让别人吃饱。用父亲的那些朋友的话说,父亲是一个成功人士,当时那在我看来父亲就是世界的中心。
后来,父亲开始让我接触一些他生意上的事情。我明白,父亲是想在他年老了以后让我来接管他的产业。我很用心的学着,他不时会教给我一些生意上的技巧,包括怎么跟人还价。还有他和他的朋友吃饭的时候,父亲总是会把我叫上。总是这样的,父亲在我的房间外面扯着嗓子喊:孝文!跟我吃饭去!每次我都是放下手中的书本,急急忙忙穿上正装。跑出房间,就看见父亲双手背在后面已经大摇大摆的向门外走了。我小跑着跟上父亲的脚步,在他身后一脚宽的距离停下,我觉得应该这样。因为每次当我停在父亲身后,抬起头看他的时候,总是可以看见父亲眼角的皱纹飞了起来,我很开心。
再后来,父亲开始跟我谈论起那个女人。
那是有一次,父亲喝多了,我搀扶着他回了家,阿福开门之后想要过来代替我搀扶父亲,却被父亲一下推开。没办法,只好由我搀扶着他跌跌撞撞的把他送回他的屋子,那时候我已经和父亲一样高。我将父亲扶上床,可是他执意要坐在自己的椅子里。我只好又把他扶起来,放他在他喜欢的不行的竹椅中。竹椅摇摆的幅度慢慢变小,我行了一个礼,转身准备出去的时候,却听见父亲叫我:孝文!我回头看了看父亲,父亲的眼睛微微张开,眼皮很沉,脸上还带着红色的酒气。他右手的食指一指旁边的凳子说:坐下!我盯着他手上的扳指发了呆,直到父亲又说了一声:坐下!我才从刚才的状态中回过神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做到了一旁的凳子上,等待他开口。
父亲试图正了正身子,想从酒精中找回他平日的威严,但又发现是徒劳的,就又倒回他最喜爱的竹椅中,晚风吹了一下桌上的蜡烛,孝文啊,父亲说。
啊?我立刻回应道。
但是我发现父亲并没有跟我讲话的意思,倒是他在那里自顾自的说起了话,我只好听着。
子负啊!父亲又重复了一遍。子负是我的字。那个姑娘真的很不错,父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粮商,我们两家又三代为友,可以算的上是世交了吧。早在你出生之前,我就和她的父亲约好了,我们两家要是一男一女的话,就结为亲家,亲上加亲……
我的脸颊飞起一片绯红,尴尬的起身离开了父亲的房间。而父亲好像还是自顾自的在那里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着了。
多年以后,当那个叫做战争的东西来临的时候,父亲为此拿出了他一生的心血。我听见父亲眼角的皱纹强烈的嘶吼,为国家,为自己。那是一种叫做青年热血的东西,在父亲已经花白的头发上又焕发出了生机。父亲没有读过书,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我以我血荐轩辕”。但是他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他想做的事情就要立刻做到。包括后来父亲执意让阿福先陪着我离开邺都。我们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违抗,因为他是我的父亲。
不久,邺城沦陷,我从阿福的口中听到父亲被杀的消息,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惊讶,因为父亲就是那样的一个人。阿福说父亲是站着死的。我说,嗯。
战争像烈风一般席卷着这片土地。整片河山像一个被蹂躏的生命,发出阵阵的哀嚎。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命运。但是谁也逃不过命运。
阿福在临死前跟我讲了父亲的故事,父亲是祖父从土匪手中抢回来的。那时候父亲被土匪绑走,祖父二话没说,孤身一人拿着一把短刀去土匪窝子将父亲救了回来。回来的时候两个人浑身是血,父亲早就已经被吓傻了。而祖父也受了很严重的伤,没过多久祖父便死去了,留下了一个诺大的家业给这样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祖母依靠他的智慧一直支撑着这个家庭,直到父亲长大。祖父在临死前对父亲说了这样一番话:子负啊!那个姑娘真的很不错,父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粮商,我们两家又三代为友,可以算的上是世交了吧。早在你出生之前,我就和她的父亲约好了,我们两家要是一男一女的话,就结为亲家,亲上加亲……自此,我才知道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是一样的,父亲那晚对我说的话正是祖父临死前说给他听的。他一直记着,像个做错了事情被惩罚的孩子。而那个粮商的女儿就是我母亲,后来父亲依照祖父的遗愿和那个粮商的女儿结了婚,生下了我。而在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就死了。阿福还跟我说,父亲当时一直喜欢一个女孩,即便像是童言的玩笑,父亲说好了和那个女孩私定终身。而后来发生的一切让所有人的生活都变了,命运总是若有似无的开着玩笑。而母亲就是这样,在她度过的二十三年的日子里,活得像个笑话。
我从怀里拿出母亲的画像,母亲永远停留在画像中那年她一生中最美的日子。那一年她是一个幸福的新娘,那低头瞬间的笑容仿佛可以让全世界的男人都为她而死,除了我父亲。父亲也许是爱过她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一直把母亲的画像带在身上。可是那是愧疚啊,那是惭愧啊,那真的是爱吗?我将画像小心翼翼的放好,想着,任凭岁月在现世中刻上了多少划痕,母亲的笑容永远不会搁浅。但是我不能像父亲一样,这样守着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女人。或许事情听起来有些荒唐,我知道我的爱情在哪,或许我可以解开命运的脚镣,我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式甚善,我无令人。
对不起,父亲。但是,我爱你,母亲。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