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
好久不看天朝的主流小说。电影拍出来声势很大,想起小时候妈妈偷偷摸摸从楼下小书店租来的白鹿原,告诉我是禁书,我问为什么,她还真告诉我因为有黄色描写。
现在想来她看的时候估计已经得了茅盾文学奖,那又怎么能是禁书。。。
觉得特别好看。每件事每个人乍一看觉得都不像真的,仔细一看,就信了,觉得那个年月那个地方一定会有那样的人,发生那样的故事。
一直是个有破坏完美情结的人。什么东西看上去是很完美的,我就总想要挑出些毛病来。一开始看上去完美的组长接班人白孝文,很快的就成了没有自制力的败家子。接过哥哥班的白孝武,又时常会有一时冲动的行为。有文化又进步的鹿兆鹏从头到尾都透露着知识分子的软弱,他是一直在坚持革命,可是很多次失败都是因为他临阵的软弱,临了他还荤素不忌爱上了弟弟的爱人,还隐瞒不报。鹿兆鹏是个简单善良的人,投了国民党的军队去打日本人,我跟朱先生一样,一看到他死讯的时候一直哭一直哭,哭到朱先生要去投奔中条山的部队被拦下,才发觉眼泪流的更苦,因为作为民族英雄的他居然是死在了红军的手上。朱先生最早给白灵看相的时候觉得她会是巾帼英雄,结果领导了几场学生运动就被通缉去了延安,然后被怀疑是叛徒没有证据没有口供就被活埋。鹿三是个淳朴的庄稼汉,一时冲动杀了田小娥,又被她附身,直到死前都糊里糊涂的。大圣人朱先生一冲动闹出巨大的声势要投笔从戎,结果连战场都没到就让师长送了回来,他也从此认清了国党,从此不再留恋人世,编好县志就从容死去。每个人都不算坏人,但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人生败笔。只有白嘉轩在书里一直都是个有着朴素农民生活智慧,光明磊落铁骨铮铮,近乎完美的汉子,而且不曾改变动摇过,整个看书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作者是不是要给他找一些麻烦,会是什么呢。所以到最后的最后,他终于不再掩饰对自己治家方针的洋洋得意,不再掩饰对鹿子霖的唾弃鄙视,这时候我才想,呐,这让我看着才真实一点,以德报怨,以何报德?所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好了嘛。整天端着个架子装正义之士,累不累。但我跟黑娃不一样,人的腰杆硬,我会觉得好,不管是真的也好装得也好,都不是坏事。
最后各人的结局,也都是各得其所吧。犯了错,说一声我错了我改是不够的,所以黑娃做出那些个事情来,即使后来一心向善向好,都做了朱先生的关门弟子,也还是不得善终。
小说里带着很多神神怪怪的迷信东西,现在看来,都十分有趣,也更有说服力,农村嘛,不就是这个样子。小说里也带着很多男男女女的腌臜事情,其实那个年代,不也就是这个德性。小说里写的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让从没呆过农村的我都觉得乡土气息是那么的亲切。各种人与人斗人与天斗充满了庄稼人的狡黠和质朴。
让我还觉得有趣的一点,是书里讲了太多那个动荡年代的政治问题。是的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在书上学过,以前应该也有其他小说讲过相似的故事,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觉得这书里的就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历史。人性和兽性在搏斗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最原始的兽性会赢,觉得有点悲哀。更有趣的是,读完这个小说让我觉得当年某党胜利建立新政权,不是因为狼一样的队友,而是猪一样的对手。所以即使不是某党,是其他的,兴许也行。不知道这两句话会不会被和谐,呵呵。
灾难当前才能看出人品德行,多灾多难的年代,渭河平原上有这么个村子,让我觉得农民们的生活真的不止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么简单。
现在想来她看的时候估计已经得了茅盾文学奖,那又怎么能是禁书。。。
觉得特别好看。每件事每个人乍一看觉得都不像真的,仔细一看,就信了,觉得那个年月那个地方一定会有那样的人,发生那样的故事。
一直是个有破坏完美情结的人。什么东西看上去是很完美的,我就总想要挑出些毛病来。一开始看上去完美的组长接班人白孝文,很快的就成了没有自制力的败家子。接过哥哥班的白孝武,又时常会有一时冲动的行为。有文化又进步的鹿兆鹏从头到尾都透露着知识分子的软弱,他是一直在坚持革命,可是很多次失败都是因为他临阵的软弱,临了他还荤素不忌爱上了弟弟的爱人,还隐瞒不报。鹿兆鹏是个简单善良的人,投了国民党的军队去打日本人,我跟朱先生一样,一看到他死讯的时候一直哭一直哭,哭到朱先生要去投奔中条山的部队被拦下,才发觉眼泪流的更苦,因为作为民族英雄的他居然是死在了红军的手上。朱先生最早给白灵看相的时候觉得她会是巾帼英雄,结果领导了几场学生运动就被通缉去了延安,然后被怀疑是叛徒没有证据没有口供就被活埋。鹿三是个淳朴的庄稼汉,一时冲动杀了田小娥,又被她附身,直到死前都糊里糊涂的。大圣人朱先生一冲动闹出巨大的声势要投笔从戎,结果连战场都没到就让师长送了回来,他也从此认清了国党,从此不再留恋人世,编好县志就从容死去。每个人都不算坏人,但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人生败笔。只有白嘉轩在书里一直都是个有着朴素农民生活智慧,光明磊落铁骨铮铮,近乎完美的汉子,而且不曾改变动摇过,整个看书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作者是不是要给他找一些麻烦,会是什么呢。所以到最后的最后,他终于不再掩饰对自己治家方针的洋洋得意,不再掩饰对鹿子霖的唾弃鄙视,这时候我才想,呐,这让我看着才真实一点,以德报怨,以何报德?所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好了嘛。整天端着个架子装正义之士,累不累。但我跟黑娃不一样,人的腰杆硬,我会觉得好,不管是真的也好装得也好,都不是坏事。
最后各人的结局,也都是各得其所吧。犯了错,说一声我错了我改是不够的,所以黑娃做出那些个事情来,即使后来一心向善向好,都做了朱先生的关门弟子,也还是不得善终。
小说里带着很多神神怪怪的迷信东西,现在看来,都十分有趣,也更有说服力,农村嘛,不就是这个样子。小说里也带着很多男男女女的腌臜事情,其实那个年代,不也就是这个德性。小说里写的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让从没呆过农村的我都觉得乡土气息是那么的亲切。各种人与人斗人与天斗充满了庄稼人的狡黠和质朴。
让我还觉得有趣的一点,是书里讲了太多那个动荡年代的政治问题。是的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在书上学过,以前应该也有其他小说讲过相似的故事,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觉得这书里的就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历史。人性和兽性在搏斗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最原始的兽性会赢,觉得有点悲哀。更有趣的是,读完这个小说让我觉得当年某党胜利建立新政权,不是因为狼一样的队友,而是猪一样的对手。所以即使不是某党,是其他的,兴许也行。不知道这两句话会不会被和谐,呵呵。
灾难当前才能看出人品德行,多灾多难的年代,渭河平原上有这么个村子,让我觉得农民们的生活真的不止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么简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