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娶的中国太太多数不漂亮?
常可以观赏到中国女人挽着位美国男人。而老外身旁的那位中国女人往往其貌不扬,属于被中国男人贬为“黄脸婆”的那一类。于是,中国男人难免得出结论:只有丑女人才会去嫁美国男人。这个结论不无道理,一个中国女人在中国长大,首先受到中国男人的挑选,中国男人挑剩下的,才会落到美国男人的手中。而中国男人的择偶标准不外乎一条:长相。于是乎中国男人挑剩下的,自然都是些丑女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热衷于这种排序活动。择偶的过程对于中国男人来说,无异于远古时代的打猎,谁打到了最难打的猎物,谁就是英雄。中国男人不无骄傲地把他“猎”到手的女人带到众人面前,也是一种生存竞争成就的展示和炫耀,正如他向别人展示和炫耀他的奔驰车及花园洋房一样。
美国男人真的审美眼光差吗?
对于那些握着中国丑女手的美国男人,中国男人爱批评他们没有眼光。美国男人真的没有眼光吗?这个结论就如同前段时间一篇文章里说西方人“傻”,中国人"精明"的论点一样简单草率。前面已经提到了好莱坞及百老汇的美女标准,实际上,就连美国中小学生崇尚的青春偶像,也与中国男人崇尚的美女标准几乎同出一辙。美国男人年少的时候受生物本能的驱使,同样会去追求外表漂亮的靓女。一旦待他们长大以后,尤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就不再满足仅仅追求漂亮的外表,而是更看重心灵的撞击,思想的交流,这是他们在生物本能之上的一个超越。中国男人不能接受丑女,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基于生物本能的生存竞争初级阶段,一个人在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是不会考虑更高层次的满足的。美女能激发中国男人的性欲,丑女则不能,这反过来也说明了中国男人还停留在满足性欲的初级阶段。
曾听很多中国女人说,她们喜欢和美国男人在一起,因为“感觉好”。美国男人从不吝啬夸奖女人,这种夸奖几乎是天天的行为。即使一位相貌平凡的女人,美国男人也会由衷地夸奖她的才华美、心灵美、聪颖美等等,甚至因为她的“心里美”,从而导致其外表亦会变得美丽动人起来。记得80年代初,老牌好莱坞影星格里高力.派克访华时,于晚宴上遇见中国昔日影星王晓棠,当王向其展示她着渔家老太粗衣摇渔船的剧照时,派克夸奖已年过半百的王哓棠美不胜收。王事后感叹,派克赞美被海风吹散的满头银发下皱纹斑斑的老太婆,绝对是一种高层次美的定义。有教养的美国男人还给了中国女人应有的尊重,一介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男士,会时时自然地表现出尊重女人的种种风度。这里所指的并非仅仅是帮女人开门、披外套之类肤浅的绅士风度,一介具深度内涵的西方君子,他懂得尊重和欣赏女人内在的价值。与之对比的是,我曾听到不止一个中国男人说,如果你想追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首先要打掉她的骄傲。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往往是“批判,批判,再批判”,还美其名曰“为你好”。中国丈夫不太普遍给太太送花,理由是“我给你更实际的东西”。于是,现在有了美国男人做比较,中国女人怎能不弃暗投明!
在美国的中国男人常抱怨,现在“有爱心”,“贤惠”的妻子越来越难找了。“有爱心”,就是彻底奉献;“贤惠”,不过是逆来顺受,心甘情愿地操劳。的确,在美国彻底奉献的中国女人是少了,于是,中国男人只好回大陆去找新娘,用绿卡来换取暂时的顺从和一点居高临下带来的快感。可怜的中国男人,为什么不能以自己宽广、无私的爱,以自己对女性由表至里的诚心尊重,去赢得女人的爱呢?
除了长相,中国男人的另一条求偶标准是极其在乎年龄。浏览报纸和网上的征婚启示,你会发现,所有中国男人都要求女方年龄比他小。20岁到30岁之间的男人,往往要求女方比他小1到5岁。30到40岁的男人,则要求女方比他小5到15岁。而美国男人在征婚启示上,大都不设年龄限制。曾遇到一位大陆来的女留学生,嫁了一个比她小9岁的美国男人。她说,当这位25岁的美国同学向34岁的她求爱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位美国男人娶了比自己大15岁的中国女博士。娶一位比自己大9岁、甚至大15岁的太太,在许多中国男人眼中是不可想象的。
中美征婚启示的另一不同特点是,中国男人往往罗列的是他们的成就,诸如:学位,职业,职称,经济状况,甚至有几室几厅的房产,等等。而美国男人多罗列他们的个人爱好和性格特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受朋友之托,帮她的姐姐在网上浏览美国男人的征婚启示。我把适合她年龄的征婚启示,一条一条翻译给这位女士听。听了四、五条后,该女士就不耐烦了,抱怨着嚷嚷道:“怎么他们都不提自己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学位,有什么样的房子,每月收入多少,现在是哪一级职称,等这些重要的择偶条件。尽是些罗里罗嗦他爱看什么电视节目,爱玩什么运动,爱听什么音乐,爱读什么书籍;如何热爱动物,如何热爱野游,等等一大堆废话。这些于我有何相干?美国人择偶怎么如此不严肃?”她的这番感慨,道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求偶心态及标准上的本质差异:中国人求偶是在进行一项“一丝不苟”的排序仪式,恰如考大学一样,什么分数才能决定你进哪所学府。
美国男人真的审美眼光差吗?
对于那些握着中国丑女手的美国男人,中国男人爱批评他们没有眼光。美国男人真的没有眼光吗?这个结论就如同前段时间一篇文章里说西方人“傻”,中国人"精明"的论点一样简单草率。前面已经提到了好莱坞及百老汇的美女标准,实际上,就连美国中小学生崇尚的青春偶像,也与中国男人崇尚的美女标准几乎同出一辙。美国男人年少的时候受生物本能的驱使,同样会去追求外表漂亮的靓女。一旦待他们长大以后,尤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就不再满足仅仅追求漂亮的外表,而是更看重心灵的撞击,思想的交流,这是他们在生物本能之上的一个超越。中国男人不能接受丑女,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基于生物本能的生存竞争初级阶段,一个人在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是不会考虑更高层次的满足的。美女能激发中国男人的性欲,丑女则不能,这反过来也说明了中国男人还停留在满足性欲的初级阶段。
曾听很多中国女人说,她们喜欢和美国男人在一起,因为“感觉好”。美国男人从不吝啬夸奖女人,这种夸奖几乎是天天的行为。即使一位相貌平凡的女人,美国男人也会由衷地夸奖她的才华美、心灵美、聪颖美等等,甚至因为她的“心里美”,从而导致其外表亦会变得美丽动人起来。记得80年代初,老牌好莱坞影星格里高力.派克访华时,于晚宴上遇见中国昔日影星王晓棠,当王向其展示她着渔家老太粗衣摇渔船的剧照时,派克夸奖已年过半百的王哓棠美不胜收。王事后感叹,派克赞美被海风吹散的满头银发下皱纹斑斑的老太婆,绝对是一种高层次美的定义。有教养的美国男人还给了中国女人应有的尊重,一介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男士,会时时自然地表现出尊重女人的种种风度。这里所指的并非仅仅是帮女人开门、披外套之类肤浅的绅士风度,一介具深度内涵的西方君子,他懂得尊重和欣赏女人内在的价值。与之对比的是,我曾听到不止一个中国男人说,如果你想追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首先要打掉她的骄傲。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往往是“批判,批判,再批判”,还美其名曰“为你好”。中国丈夫不太普遍给太太送花,理由是“我给你更实际的东西”。于是,现在有了美国男人做比较,中国女人怎能不弃暗投明!
在美国的中国男人常抱怨,现在“有爱心”,“贤惠”的妻子越来越难找了。“有爱心”,就是彻底奉献;“贤惠”,不过是逆来顺受,心甘情愿地操劳。的确,在美国彻底奉献的中国女人是少了,于是,中国男人只好回大陆去找新娘,用绿卡来换取暂时的顺从和一点居高临下带来的快感。可怜的中国男人,为什么不能以自己宽广、无私的爱,以自己对女性由表至里的诚心尊重,去赢得女人的爱呢?
除了长相,中国男人的另一条求偶标准是极其在乎年龄。浏览报纸和网上的征婚启示,你会发现,所有中国男人都要求女方年龄比他小。20岁到30岁之间的男人,往往要求女方比他小1到5岁。30到40岁的男人,则要求女方比他小5到15岁。而美国男人在征婚启示上,大都不设年龄限制。曾遇到一位大陆来的女留学生,嫁了一个比她小9岁的美国男人。她说,当这位25岁的美国同学向34岁的她求爱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位美国男人娶了比自己大15岁的中国女博士。娶一位比自己大9岁、甚至大15岁的太太,在许多中国男人眼中是不可想象的。
中美征婚启示的另一不同特点是,中国男人往往罗列的是他们的成就,诸如:学位,职业,职称,经济状况,甚至有几室几厅的房产,等等。而美国男人多罗列他们的个人爱好和性格特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受朋友之托,帮她的姐姐在网上浏览美国男人的征婚启示。我把适合她年龄的征婚启示,一条一条翻译给这位女士听。听了四、五条后,该女士就不耐烦了,抱怨着嚷嚷道:“怎么他们都不提自己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学位,有什么样的房子,每月收入多少,现在是哪一级职称,等这些重要的择偶条件。尽是些罗里罗嗦他爱看什么电视节目,爱玩什么运动,爱听什么音乐,爱读什么书籍;如何热爱动物,如何热爱野游,等等一大堆废话。这些于我有何相干?美国人择偶怎么如此不严肃?”她的这番感慨,道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求偶心态及标准上的本质差异:中国人求偶是在进行一项“一丝不苟”的排序仪式,恰如考大学一样,什么分数才能决定你进哪所学府。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