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世上我不爱的那个人去世了
2012年9月18日·世上我不爱的那个人去世了·
突然想起他瘦骨嶙峋的样子,以及我最后一次见他时敷衍的那句:“保重身体,下次再来看你。”而“下次”却遥遥无期了·
这个倔强的老头·时值九月初去看他时,正是他化疗期间·胃癌晚期,尽管病房里堆满了人,他看起来还是那么孤立;尽管那张病床是那样窄,但对他来说显得那样游刃有余·风烛残年,连我多看一眼他都不忍,却听妈说化疗那样痛苦的过程他仅仅哼了两声·
我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算起,我不再爱他,只是突然了解到从前的不懂事,进而想起那个许久不曾回去的,挂满毛笔的屋檐,以及屋檐下那个倔强而清高的侧影·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侍奉了这么久之后,老妈终于还是告别了他,声音里透着跟老头一样的倔强,在我面前许久没有掉泪,还是说,从心底里就没接受他已经走了的这个事实·
我不爱这个老头,但收藏着他给予的挚语,但那时我显然觉得这些话都是矫情而做作的·他送我的砚台被他包的那样厚实,也不是胡乱的包做一团,我甚至能想象他笔直的坐着,遒劲的包裹着这一方砚台·
那时的他总是表现出一股愤青般的傲骨·
我突然又想起他年迈的母亲,是不是当知道她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时也会如出一辙的倔强着说,那是他的时候到了·但我明白,她将永远不知道这个儿子到底去了哪里·
都说有种遗传叫做隔代相传·我不清楚我有没有遗传到他那种倔的要死的脾性,但或许有,也如数的表演给他看了·那篇唯一被发表刊登的作品他是一直想要看的,而我以为年轻人的东西他哪里会懂,若是看不懂还要与我争论那真是我自讨苦吃,所以从不拿给他看——尽管他难能可贵的跟我提了好几次,要知道我与他的交流从来不多·而今想来,他那样喜欢新鲜事物的人未必不能接受我的理念·这样一想,仿佛是我又做错了,叫他抱着遗憾去世了·
老头很自傲,也很喜欢炫耀,包括炫耀他肚子里的墨水·老头是个地道的农民,但在农民中又属于有情调,有格调的农民·他身上莫名的透着一股子文艺范儿,原来他是那辈人里少有的,读过书,上过学的人·
有一年回老家去看望他,老妈指着农村各户的墙壁告诉我,那标语都是你外公写的,用刷子写的,不是贴出来的·真是令我下了一跳·我素来知道他爱好练字,但没想到写的能与印刷的媲美·转而又回忆起一起祭祖的时候他也曾叫我看那些字;再有一年逢春节,回老家过年,他在小院子里摆了一张桌子,正欢天喜地的写着对联,还自顾自的跟我解释都有谁向他讨要这些对联·当然,我是不削一顾的
每次来我家他也总要带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性杂志给我,并亲自安放在我的书柜中,或方方正正的摆在书桌的正中央,仿佛这样这本书的价值就能被体现出来·我算是比较喜欢读一些杂志,但他给我的我从不看·一是杂志本身做的太粗糙,叫人看了封面就没有阅读的欲望;二是我想我和他的思想始终没有交集,他交给我看的东西肯定多少是迂腐陈旧的了·然而偶然翻阅过一次,居然让我发现一个豆腐块上赫然印着他写的一首小诗·我依稀记得是一首七言绝句,但内容是什么我已经没有一点印象·
我不是如此大意的人,但他确实没有告诉我或暗示我那里面有他的作品·不知道是他不肯,还是说对着我他始终放不下骄傲·
去年凭着狗屎运在学校捧了一尊玻璃墩子回家,却不料那时他正端坐在我家,给他撞个正怀·他看见了这墩子,认真的观摩了几遍,最后小心翼翼的嘱咐我收好,放好·隔日老舅来看他,还未落座他就命令我把那玻璃墩子拿出来给老舅瞧瞧,还一边咂着嘴说道;“不得了,不得了·”
一转眼那样一个鲜明的角色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包括那双冷眼,那张难得微笑的面孔,还有幼年时感受过的那双强劲有力的臂弯,终于都消失了·
我可能还是不会爱他,因为不爱,他去世我甚至没有流泪,没有痛哭·可我知道这样一个不讨我喜爱的老头子却有一个肯跟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一群敬他爱他的儿女,他的人生,始终还是圆满了·
突然想起他瘦骨嶙峋的样子,以及我最后一次见他时敷衍的那句:“保重身体,下次再来看你。”而“下次”却遥遥无期了·
这个倔强的老头·时值九月初去看他时,正是他化疗期间·胃癌晚期,尽管病房里堆满了人,他看起来还是那么孤立;尽管那张病床是那样窄,但对他来说显得那样游刃有余·风烛残年,连我多看一眼他都不忍,却听妈说化疗那样痛苦的过程他仅仅哼了两声·
我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算起,我不再爱他,只是突然了解到从前的不懂事,进而想起那个许久不曾回去的,挂满毛笔的屋檐,以及屋檐下那个倔强而清高的侧影·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侍奉了这么久之后,老妈终于还是告别了他,声音里透着跟老头一样的倔强,在我面前许久没有掉泪,还是说,从心底里就没接受他已经走了的这个事实·
我不爱这个老头,但收藏着他给予的挚语,但那时我显然觉得这些话都是矫情而做作的·他送我的砚台被他包的那样厚实,也不是胡乱的包做一团,我甚至能想象他笔直的坐着,遒劲的包裹着这一方砚台·
那时的他总是表现出一股愤青般的傲骨·
我突然又想起他年迈的母亲,是不是当知道她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时也会如出一辙的倔强着说,那是他的时候到了·但我明白,她将永远不知道这个儿子到底去了哪里·
都说有种遗传叫做隔代相传·我不清楚我有没有遗传到他那种倔的要死的脾性,但或许有,也如数的表演给他看了·那篇唯一被发表刊登的作品他是一直想要看的,而我以为年轻人的东西他哪里会懂,若是看不懂还要与我争论那真是我自讨苦吃,所以从不拿给他看——尽管他难能可贵的跟我提了好几次,要知道我与他的交流从来不多·而今想来,他那样喜欢新鲜事物的人未必不能接受我的理念·这样一想,仿佛是我又做错了,叫他抱着遗憾去世了·
老头很自傲,也很喜欢炫耀,包括炫耀他肚子里的墨水·老头是个地道的农民,但在农民中又属于有情调,有格调的农民·他身上莫名的透着一股子文艺范儿,原来他是那辈人里少有的,读过书,上过学的人·
有一年回老家去看望他,老妈指着农村各户的墙壁告诉我,那标语都是你外公写的,用刷子写的,不是贴出来的·真是令我下了一跳·我素来知道他爱好练字,但没想到写的能与印刷的媲美·转而又回忆起一起祭祖的时候他也曾叫我看那些字;再有一年逢春节,回老家过年,他在小院子里摆了一张桌子,正欢天喜地的写着对联,还自顾自的跟我解释都有谁向他讨要这些对联·当然,我是不削一顾的
每次来我家他也总要带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性杂志给我,并亲自安放在我的书柜中,或方方正正的摆在书桌的正中央,仿佛这样这本书的价值就能被体现出来·我算是比较喜欢读一些杂志,但他给我的我从不看·一是杂志本身做的太粗糙,叫人看了封面就没有阅读的欲望;二是我想我和他的思想始终没有交集,他交给我看的东西肯定多少是迂腐陈旧的了·然而偶然翻阅过一次,居然让我发现一个豆腐块上赫然印着他写的一首小诗·我依稀记得是一首七言绝句,但内容是什么我已经没有一点印象·
我不是如此大意的人,但他确实没有告诉我或暗示我那里面有他的作品·不知道是他不肯,还是说对着我他始终放不下骄傲·
去年凭着狗屎运在学校捧了一尊玻璃墩子回家,却不料那时他正端坐在我家,给他撞个正怀·他看见了这墩子,认真的观摩了几遍,最后小心翼翼的嘱咐我收好,放好·隔日老舅来看他,还未落座他就命令我把那玻璃墩子拿出来给老舅瞧瞧,还一边咂着嘴说道;“不得了,不得了·”
一转眼那样一个鲜明的角色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包括那双冷眼,那张难得微笑的面孔,还有幼年时感受过的那双强劲有力的臂弯,终于都消失了·
我可能还是不会爱他,因为不爱,他去世我甚至没有流泪,没有痛哭·可我知道这样一个不讨我喜爱的老头子却有一个肯跟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一群敬他爱他的儿女,他的人生,始终还是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