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
我始终不太会吃石榴。
掰开石榴,面对一颗颗晶莹剔透红宝石般的不规则珠子无从下嘴,一口下去便咬到一层奶白色的薄膜,不确定是否可食。若是一粒粒掰下来吃,又过于繁琐而耐不住性子。何况每一粒看似娇小,实则细细咀嚼,还真有些许果肉,若是允一口汁水就吐出,岂不大大浪费?
正因如此,虽其清冽酸甜的味道深得我心,但却每每对其望而却步。
其实我与石榴相识已久,但那时她没如今这么丰满,是个弱不禁风的羸弱样子。
在我小时候,在老屋的天井之中,就有这样一棵石榴树,瘦小,不高,垂下的枝条刚过懵懂记事的我的头顶,一伸手一踮脚就能够到亮丽的小红果子。
天井四周都是围墙,平日里只有正午时分阳光才能照进底下,旁边又载了一棵高高大大的四季桂,留给石榴的资源就更少了。
记忆里,一过了夏天最热的时节,我便开始巴巴地盯着日益鼓胀红润的小果子。盼着啥时候能吃啊,酸酸甜甜地想着,想得口水都流下来。
等啊等,盼啊盼,直等到石榴都长成一个个大肚子的红灯笼,挂在绿色的枝叶间好生好看。
这时候就调转屁股,冲着大人眼巴巴地看,就等一声令下:熟了,采吧。便欢呼一声,如脱缰的小野驴一般奔到被沉甸甸的石榴果压弯的枝条前,踮着脚使劲伸手够,专拣最大最红最胖的采。
等到两手都攥满了,快滚落地上时,才捧在胸前欢快地跑回桌子,一股脑儿倒在大凳子上,从大到小排排坐。
先挑个小的吃,大的留着,那么红那么大,舍不得吃啊。
连撕带咬剥开厚厚的皮,露出里面淡红的珍珠般的石榴粒,用小手一颗一颗地抠下来放进嘴里,细细品尝。
嘶……有点酸,牙都软了,哭丧着脸冲大人瞧,大人一乐:酸吧,让你馋,给我好不好?我就紧张兮兮地往怀里揣,大人就笑话我小气鬼。我只装作没听见,吐吐舌头又低下头认真地一粒一粒抠着酸石榴吃。
其实小时候的石榴哪有现在的好吃啊,汁多又大,快赶上苹果了。那时候也就个山楂大小,也不是什么好品种,就是自个儿家里种的不知从哪弄来的野苗子,就往院子里一载,也没人管她,也不施肥。
从贫瘠的土壤、稀少的阳光中长出来的瘦不拉几的小果树,结了几个营养不良的小果子,带着浓浓的泥土味儿,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叫接地气儿,但却成为了我童年时候心爱的味道记忆。
后来慢慢盖了新房子,长大了,老屋就渐渐不再去了。
天井慢慢长满了杂草,蛇虫混杂,潮湿阴暗,家里人说不如浇成水泥地,也干净些。
于是那株发育不良的小石榴树,连同满院子的杂草一起被清除了出去,然后就消失了;又或许在清理之前她也已经死了也说不定。记忆就像一层雾气,把一切都裹在朦朦胧胧似是而非之间,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为了什么怎么回事。
我只知道,从那之后,我就见不着石榴,也吃不到石榴了。
到如今,甚至我连如何吃石榴都不太懂得了。
前两天因为搬家清理杂物,进了老屋去,小时候觉得宽敞明亮的屋子变得狭小阴暗,丰富多彩的小院子看上去只有弹丸之地,坚硬的水泥地面仿佛宣示着从未有过任何树在此存在过。
只有天井中央留有的碗口大的泥巴地上的四季桂,却愈长愈高,越过了二楼的屋顶,探出了天井的围墙。
他在风中摇曳着,沙沙作响,仿佛时间的沙漏一刻不停地流淌着。
掰开石榴,面对一颗颗晶莹剔透红宝石般的不规则珠子无从下嘴,一口下去便咬到一层奶白色的薄膜,不确定是否可食。若是一粒粒掰下来吃,又过于繁琐而耐不住性子。何况每一粒看似娇小,实则细细咀嚼,还真有些许果肉,若是允一口汁水就吐出,岂不大大浪费?
正因如此,虽其清冽酸甜的味道深得我心,但却每每对其望而却步。
其实我与石榴相识已久,但那时她没如今这么丰满,是个弱不禁风的羸弱样子。
在我小时候,在老屋的天井之中,就有这样一棵石榴树,瘦小,不高,垂下的枝条刚过懵懂记事的我的头顶,一伸手一踮脚就能够到亮丽的小红果子。
天井四周都是围墙,平日里只有正午时分阳光才能照进底下,旁边又载了一棵高高大大的四季桂,留给石榴的资源就更少了。
记忆里,一过了夏天最热的时节,我便开始巴巴地盯着日益鼓胀红润的小果子。盼着啥时候能吃啊,酸酸甜甜地想着,想得口水都流下来。
等啊等,盼啊盼,直等到石榴都长成一个个大肚子的红灯笼,挂在绿色的枝叶间好生好看。
这时候就调转屁股,冲着大人眼巴巴地看,就等一声令下:熟了,采吧。便欢呼一声,如脱缰的小野驴一般奔到被沉甸甸的石榴果压弯的枝条前,踮着脚使劲伸手够,专拣最大最红最胖的采。
等到两手都攥满了,快滚落地上时,才捧在胸前欢快地跑回桌子,一股脑儿倒在大凳子上,从大到小排排坐。
先挑个小的吃,大的留着,那么红那么大,舍不得吃啊。
连撕带咬剥开厚厚的皮,露出里面淡红的珍珠般的石榴粒,用小手一颗一颗地抠下来放进嘴里,细细品尝。
嘶……有点酸,牙都软了,哭丧着脸冲大人瞧,大人一乐:酸吧,让你馋,给我好不好?我就紧张兮兮地往怀里揣,大人就笑话我小气鬼。我只装作没听见,吐吐舌头又低下头认真地一粒一粒抠着酸石榴吃。
其实小时候的石榴哪有现在的好吃啊,汁多又大,快赶上苹果了。那时候也就个山楂大小,也不是什么好品种,就是自个儿家里种的不知从哪弄来的野苗子,就往院子里一载,也没人管她,也不施肥。
从贫瘠的土壤、稀少的阳光中长出来的瘦不拉几的小果树,结了几个营养不良的小果子,带着浓浓的泥土味儿,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叫接地气儿,但却成为了我童年时候心爱的味道记忆。
后来慢慢盖了新房子,长大了,老屋就渐渐不再去了。
天井慢慢长满了杂草,蛇虫混杂,潮湿阴暗,家里人说不如浇成水泥地,也干净些。
于是那株发育不良的小石榴树,连同满院子的杂草一起被清除了出去,然后就消失了;又或许在清理之前她也已经死了也说不定。记忆就像一层雾气,把一切都裹在朦朦胧胧似是而非之间,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为了什么怎么回事。
我只知道,从那之后,我就见不着石榴,也吃不到石榴了。
到如今,甚至我连如何吃石榴都不太懂得了。
前两天因为搬家清理杂物,进了老屋去,小时候觉得宽敞明亮的屋子变得狭小阴暗,丰富多彩的小院子看上去只有弹丸之地,坚硬的水泥地面仿佛宣示着从未有过任何树在此存在过。
只有天井中央留有的碗口大的泥巴地上的四季桂,却愈长愈高,越过了二楼的屋顶,探出了天井的围墙。
他在风中摇曳着,沙沙作响,仿佛时间的沙漏一刻不停地流淌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