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的故事——亲情篇
一段时间以来,很恐慌的发现,记忆力真的越来越差了,一直标榜能记住从小到大每个同班同学的名字,最近却常出现看到一个同事,却想不起名字的窘境,还好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宽松,记不住的或许真的就是不想记吧。
然而,有一个朋友,他深深的藏在我的记忆里,不仅不曾远离,还愈发清晰,我常想,有一天我什么都不记得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我那天我们吃了什么,或许有用。
我有一张地图,在一个个或明或暗的灯光下。
我有一本日记,记在我的舌头里。
我有一个爱人,她只属于我自己。
我始终也不知道是味道影响我的心情还是反之亦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的幸福感总会在吃东西的达到顶峰,没有之一。食物它怎么又仅仅是食物呢,它们受阳光沐浴,受雨露滋润,又在最后的辉煌一瞬绚烂地在舌尖爆破,每一份食材的不同经历决定了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再和唯一的我相遇,触发出无数无法分享的味道,妙不可言。
人的味觉习惯大抵是在很小的时候形成的,因为那时没得选择,却也在那时候积累了最多的爱与被爱。
昨天看张佳玮的《无非求碗热汤喝》,里面有一篇讲外婆菜,才发现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会做饭的外婆,这大概也能解释外婆家为什么那么有号召力的原因吧。外婆菜大约是 不分菜系的,只需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全都揉淬在浓浓的汤汁中。我外婆是上海人,我断断续续跟她老人家生活了十几年,她喜好清淡,爱吃蔬菜不爱鱼肉,但是她会变着法子的让我吃到各种红烧肉,红烧鱼,糖醋排骨,然而我最最忘不了的却是炸酱面和凉面,外婆的炸酱面用不知道哪里来的细面,热水煮完再用凉水猛激,做出来的面条很滑又清爽,酱是用肉切成小丁,油略炸再红烧,伴以萝卜或者黄瓜做酱,那时候我最盼吃炸酱面,每次吃很多,外婆都会假装嗔怒,小孩子不要再吃了,肚皮会破的,然后再去给我下一碗。凉面则重在佐料,外婆会把麻汁调到浓厚又均匀,这一点这么多年我都学不会,然后把黄瓜、萝卜条切细丝,再加上虾皮,香椿,加上醋调在一起,对我而言就像春节一样,现在想来,我很奇怪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想吃什么,但是每天一定都是我最爱吃的。来到北京以后,我慕名吃了无数炸酱面,甚至吃到胡同的人家里,却始终觉得不得其味,终于有一天我明白,那是因为他们都不是外婆,他们不会对我有那么多的爱,他们不会放那么多肉,不会把黄瓜切那么细,不会考虑面条冷不冷热不热,更不会说我撑破肚皮。外婆的岁数越来越大了,已经不能做饭了,很多很多的事也都已经记不得了,家里贴满了提醒的纸条,但是每次我打去电话她都会抢着说,说大家对她多好,让我多回去看她,她一生与世无争,却也因出身不好经历无数运动心有余悸,所幸晚年子女绕膝,无忧无虑。我想,今年回家我一定要她老人家告诉我,这炸酱面和凉面的秘方,做一回给她吃,她会高兴的,因为在她心里,永远都不相信我有一天会长大,会做饭,她最爱说的还是多穿衣,多喝水,多学习,好好考试。
老爸是东北人,他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总是星星点点,他很少去姥姥家,但是我每次都知道,只要他去了就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他酷爱下厨,但是却不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他会天马行空的做很多奇怪的菜,味道格外的好,他能一晚上不睡熬够三个月吃的熏鱼和炸带鱼,一次卤三十斤牛肉,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望着地上的一大盆,总觉得这个世界好虚幻,老爸秉承了东北菜的精髓,不拘小节,重在材质新鲜,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跟爸妈一起过,他们每天都回家很晚,就在前一天晚上把菜炖好,我第二天下学回来买份米饭再从冰箱里拿出来继续炖就可以了,那时候我基本上和锅台一样高,却已经是个成熟的小厨子了。老爸还会做一种鸡蛋酱,多放鸡蛋少放酱,真是米饭最佳搭档。然而老爸一生跌宕,大开大阖,十多年独自漂泊,怕是再没有做饭的心境和氛围,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觥筹交错。只是有一年,除夕我单去陪他,他一个多小时烧了六道大菜,还包了饺子,我惊叹神速之余也为味道赞绝,那是爷俩一起过的最后一个除夕,我从前不很理解他为何不能踏实生活,现在却也明白,飞鸟不停留纵然辛苦,却也看过这世界更多的美景,况且,他还有我。
老妈从小到大都在外婆身边,做乖乖女做了几十年,从小受宠,三十多岁才开始学着做家务,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升格为最标准的贤妻良母。我上高中以后跟着她和继父生活,她的心也越来越安定,在我寒暑假的时候,每天早晨五点半起来做两个菜一个汤,蒸一锅米饭给我放好,然后晚上下班回来再做饭做到七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第一次做韭菜盒子,因为没有经验有的破了,有的还不是特别熟,当她有点愧疚的看着我的时候,我真的很想哭,那是我吃过的最有味道的韭菜盒子,因为满满的都是爱。忽然有一天,在我心里永远三十多岁的妈妈突然也快要五十岁了,她会跟我说儿子,我觉得我真的很幸福,一辈子没灾没难,还有个好儿子,现在只要你好,我就什么心思都没有了,她会在我离开家的晚上,做好多好多的菜紧紧的压在饭盒里,让我在火车上吃,会在逛街的时候把她感觉适合我的衣服都买下来寄给我,会越来越多的给我打电话问我的意见,会开始想退休以后做些什么,就开始想我以后的娃,我知道,她越来越像我的外婆,虽然我很想告诉她,其实在我心中,她们都像孩子。
你就更是个孩子了,虽然北京是我一直以来梦想的城市,但是站在灯光闪烁的天桥上我却找不到归属感,直到再与你重逢。在灯光下你向我招手,我恍若隔世,那一刻我真的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撞击我的心胸。我常想我是有多幸运,遇到你这样一个巧手小厨娘,第一次吃你做的菜,我又想哭,我真的觉得如果天天能过这样的生活就真的好满足了,所以从那天起,我特别期盼能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厨房,等到我们下了班,就一起逛菜场,然后一头扎进厨房,一起做最丰盛的晚餐,到了周末,就煲一锅汤,静静的看着阳光和香味一起弥漫,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相信我,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然后我们就一起去雍和宫还愿好不?
看舌尖上的中国,我哭了好几回,因为我觉得这世界不止我一人这样,看看他们的笑脸,我们是多有幸生在这个爱吃的国度,是多有幸生在这个不会挨饿的时代,是多有幸还有那么多深爱我们的人,最重要的是多有幸我们心中还充满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