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写
其实昨天写到了我最拿捏不好的一个问题,现在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做真实的自己而不要做被大家喜欢的自己,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上的解释用日语表示的话就是“自我开示”和“自我呈示”的问题。一个是说表现真实的自己,另一个是说,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而稍稍的改变自己,或者说故意表现的优秀。从社交的层面上来说,后者的行为取向当然是好的,但是这无疑又带来了其他的问题。
首先,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建立不是靠被别人认可,而是被别人了解。如果我们用自我呈示的方法展现自己而让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喜欢自己,我们还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们喜欢的是我吗?”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是,不,他们喜欢的是假象,是你制造出来的那个你而不是真正的你。
可是,我却觉的现存的研究到这一就有矛盾了,根据自知觉理论,我们的行为会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当自己跨却出自己的“舒适区”,到达自己的“学习区”的时候,自己实际上是在提升自己,也就是说,在表现良好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的变得更好了。这中间虽然会造成自己的一些不愉快,但是跨出自己的安全区以到达更愉悦的境界,这又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方式。那么,这个矛盾如何解释呢?
以上。是最近比较困扰我的问题。其他的还有比如幽默,如果陷入幽默的认知模式中,对于长期关系是有伤害的,比如在吵架的时候只能开玩笑。还有就是对一段感情的过分期待,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等……
最后,感谢大家的经历为我提供了这么多思考的素材,让我对于心理学越来越多的领域抱有兴趣~~虽然提供素材的各路人马都看不到~哈哈哈哈~~~
首先,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建立不是靠被别人认可,而是被别人了解。如果我们用自我呈示的方法展现自己而让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喜欢自己,我们还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们喜欢的是我吗?”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是,不,他们喜欢的是假象,是你制造出来的那个你而不是真正的你。
可是,我却觉的现存的研究到这一就有矛盾了,根据自知觉理论,我们的行为会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当自己跨却出自己的“舒适区”,到达自己的“学习区”的时候,自己实际上是在提升自己,也就是说,在表现良好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的变得更好了。这中间虽然会造成自己的一些不愉快,但是跨出自己的安全区以到达更愉悦的境界,这又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方式。那么,这个矛盾如何解释呢?
以上。是最近比较困扰我的问题。其他的还有比如幽默,如果陷入幽默的认知模式中,对于长期关系是有伤害的,比如在吵架的时候只能开玩笑。还有就是对一段感情的过分期待,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等……
最后,感谢大家的经历为我提供了这么多思考的素材,让我对于心理学越来越多的领域抱有兴趣~~虽然提供素材的各路人马都看不到~哈哈哈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