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妮的二三事
初遇她,是在六年前夜市的一个旧书摊.大堆大堆的盗版书里,她一张凛然的照片兀自桀骜不驯.那样遗世独立的眼神,瞬间征服了14岁的我.是一本她的小说合集,粗糙的纸张,低劣的印刷,却怎样也阻挡不了她那文字里满溢的孤寂与悲凉.她什么也没做,只是单纯地说着那些人,那些事,我却从此,万劫不复。
她笔下的女子总是爱抽烟,固执地坚持爱喜,或者绿沙龙;习惯光脚穿球鞋,有的时候会穿白裙;必定是长发,脸上会有一点干燥起皮;爱穿棉、麻面料的衣服,有时也穿丝绸或者越南丝;职业大多是与文字亲密接触的,诸如作家,广告策划这类她自己做过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定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和一颗永远无法安定的心。异于常人凄惨的童年,孤僻阴郁的个性,连自己都不明所以的坚持,无时无刻不在怀疑的忐忑和轻微的神经质,是她给所有女主下的注脚。
故事总是压抑的,仿佛梅雨时节的江南小巷,潮湿而阴冷。甚至很多时候,她所讲述的故事已不再重要,只要是她的文字,那么必定是这样的风格。就情节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大多都在描写都市边缘人的生活。于是,很多时候都会写到精神的颓废与肉体的空虚,大段大段的寂寞无法排遣,香烟、酒精、性便成为发泄的出口。她的文字冷冽而直指人心,那些我们极力隐藏的情绪在她面前无所遁形。于是,声名大噪变得理所当然,但她依旧孤傲而自我。这样独特的女子,我仿佛总是偏爱的,一如王菲,一如她。
本以为她会一直这样特立独行,07年的时候,一本《素年锦时》却让我忍不住从心底泛出温柔。仿佛一个任性的孩童终于懂得家人的重要,她将视野更多地投放在了亲人的身上。那种脉脉而悠远的柔软,淡淡的花香萦绕,有若碧洗的天空,清甜的溪水,低矮的屋檐,袅袅的炊烟,是故乡的味道。那一年以后的她,清持而简单。她写花卉,写孩子,写童年,写静静生活,写现世安稳。这个巨蟹座女子,在成为母亲之后,对于人与外界及自我的关系有了更多的领悟。她总是不吝于称赞自然的神奇,万物在她眼里皆是美妙而丰富的。生活里的细枝末节都被她写到书里,娓娓道来,有如泛着奶白的骨头汤一样温热。
而去年的《春宴》则更像一本佛经。笔法精湛,内心强大的安妮,在书的序中这样写道:“这个小说,目前写过作品中篇幅最长。它并非一个流畅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无关的话,说得太多,有关的话,又说得太简。全无章法,随心所欲,阅读需要更多的耐心。这也许是一种任性,成年人的任性,其属性是一意孤行。我未曾想大幅修改这个小说,事实上,越到后来越觉得它无法修改。就让它以固有的个性和气质,坦然存在。”实际上,它只是一部形式专注且立意单纯的小说。书中那场脱离世俗却又合乎秩序的爱恋,那次孤立的叛逃和回归和大量的意象,潜意识,幻象和暗示,深读下去让人不禁有灵修历练的感觉。书中俯拾皆是的格言金句,无不在透露着她的睿智与理性,哲思的火花无处不在。
她的文字,纯然而忧伤,却并不绝望,总会在告诫你悲剧的时候,又忍不住给你些许希望。于是,只有爱她的人,而没有溺于她的行尸。
-
万德福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7 00: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