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之流水账一
中午还在上海,晚上就回到了北京熟悉的电脑桌前,一瞬间,仿佛有些穿越的感觉,京沪高跌的快速给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在上海待了不到五天,我喜欢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处处都很方便,人也很好,绝非外界所言的势力、刻薄等,如果有机会,我非常愿意常住这个城市。
2012年10月10日----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不到五个小时的京沪高铁把我带到了上海的虹桥火车站。说起来很搞笑,有一半南方血统的我这还是第一次去南方,车子到达徐州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因为爷爷正是苏北人,而徐州已经离宿迁老家不远了,在那一刻,真的有下车的冲动。过了南京后,尽管天色渐渐暗了,但仍能看到窗外明显有很多水域,水面看起来是那么让人舒服。甚至在常州一带,有一条河一直是几乎沿着铁路线的。
下车之后,发现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几乎是挨在一起的,顿时对上海的市政设计大为佩服。一方面,火车站和飞机场贴近势必会降低货物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有地铁的大城市,这样的设计可以少修一条地铁线,也可以降低成本。只是,从虹桥火车站到南京东路步行街,单程地铁票就要6块,顶北京三倍了。我知道,这不能说明上海的公交有多贵,只是北京的公交在全国都是最便宜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去外白渡桥的旅店放了东西,又去附近的老邮政大楼寄出了之前在北京写好的明信片,再到达外滩已经是十点多了,也许是观察角度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比较晚了,一些灯关了,总之那个晚上我并没有领略到外滩的美丽,甚至觉得陆家嘴的灯火映射出的效果还不如天津海河上的几座桥弄得漂亮。外滩的信号台还亮着灯,走近一看发现是酒吧,而非旅游手册上写的“外滩历史展览馆”,问了里面的服务员得知酒吧开了至少2、3年了,偏偏旅游手册是今年新版的,哎,被骗了。我们想去酒吧上层观景,可是谁都不喝酒,那里有不提供咖啡、果汁什么的,只好作罢,改为选择在附近吃哈根达斯,吃过三个球后已经十一点多了,也累了,我们就又回了旅店。当晚住的是汉庭,卫生不错,枕头也很舒服,可惜卫生间不是一般小啊,都无法伸腿。索性,我们只住了一个晚上。一晚303.
早晨才看清旅店附近的景色,远处是那些高耸的现代化建筑,近处是低矮的老房子,而且一看便知是那种最老,里面最小,甚至要合用厨房没有卫生间的那种,顿时觉得挺心酸的,上海和北京一样,城市发展的再好,总是有不少原住平民,他们的赚钱能力永远比不上经过拼杀才扎根于这个城市的人,于是就永远要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承受超出自己能力的生活成本。
汉庭的标准间只给一份免费早餐,我估计是中式的,就叫老公去了,他比我爱吃中式早餐。由于起得晚,出发时已临近中午。退房后我们就去了昨晚在老邮政大楼对个意外发现元祖食品店。我喜欢元祖的点心,可惜元祖在北京几乎是没什么分店,这次意外发现不能不说是个惊喜。
刚去上海时东西还比较少,我们就这样各自背着一个书包逛外滩,看每一个建筑的整体,观察它们的细部,读他们的简介,还按旅游手册的介绍进了汇丰大厦,里面的金碧辉煌简直是我不能想象的,几乎是个教堂,可偏偏是个银行,只是很可惜,不让拍照。还有一个遗憾是我为了这次的上海之行特地买了陈丹燕的《成为和平饭店》,而由于心境问题,别说在我看到和平饭店时,就是到了现在,那本书也未曾翻开。
沿着外滩走,靠路牌和问路,我们去了城隍庙和豫园。想不到从地图上看上去以为挺远的地方实际才2000米左右。城隍庙庙里没什么可转的,和一般寺院差不多,外面和大栅栏很相似,都是一堆质量不高的小商品,偶尔有些老字号。我只选择了一家卖明信片的商店买了一张豫园的写给自己寄出,又进了一家新光饰品买几样小物带给朋友。
午餐当然是选在南翔馒头店。据店里的介绍,所谓包子,无非就是馒头里面有馅儿,所以,包子在北方叫包子,到了南边就叫馒头,而南翔包子店,正是传说中的城隍庙灌汤包。据书里的介绍,南翔的一层是外卖店,最便宜,就是永远排大队,二层较贵,不怎么排队,三层最贵,干脆不排队。我们去时是个周四,而且已经是下午2点,过了饭点了,队伍仍令我生畏。我占了个地方坐着,老公去排,果然,一层的价格是16个/12元,不算贵。队伍中,有游客,也有地道的上海人,一些爷爷奶奶,和年轻人一起排队,真可怜。还有一个阿姨,买来包子之后喂给轮椅上的老太太,我把座位让给了她。想想,很多资源都被游客挤占了,老市民想真正吃一顿家乡美食挺难的,尤其是那个轮椅上的老太太,也许,她今生能吃这里的热包子的次数已经很有限了。
好不容易老公回来,拖着两只蟹黄包,和两份蟹粉小笼包,鲜肉的却没了,我不甘心,去了二楼,得知鲜肉只有三楼有。于是,带着一楼买的外卖,又去了三楼点别的,这顿饭吃的……仿佛自己是个鸡贼的小市民。好在,饭店里的服务人员只是热情服务,而什么别的都没说。其实,来上海前也曾有过那么一丝顾虑,怕上海人像传说中的那样市侩吝啬,虽然我的上海大学同学不是这样的,我的那几个上海网友也都很好,但在这之前,我认识的上海人不超过十个,如果要我通过他们下结论说上海人很好多少有那么点不严谨。但现在,通过问路时、买东西时上海人的态度,我知道,他们很好。只有热情的城市,才会出现你向小A求助时,旁边的小B小C都来主动帮忙的情况发生。北京是这样的城市,上海也是。
在上海的几天中,唯一的龃龉也发生在城隍庙,那时,我从城隍庙出来,得知南面不远处有个邮局,就打算寄出那张刚买的明信片。出邮局时,我向一个买内裤的阿姨打听文庙的位置,由于摊子前有个老外在翻捡,阿姨便一直对我装聋作哑,而我又不能确定周围其他人哪个是熟悉路的上海人,就静静地等在一边,老外觉得不对劲了,抬头瞅阿姨,阿姨对我一指方向,算是打发了,老外很奇怪地看了阿姨一眼,转身走了,阿姨边叫边狂追,我趁机逃了。
我没有任何不高兴,只是觉得我不该去惹一个loser。我绝对不是看不起穷人,我自己也是工人的孩子,下岗工人的孩子,然而的确如此,在大多数地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就算为人不好,也有基本的修养,和基本的礼貌,绝不至失礼至此。只有loser有类似凤凰男的情节,面对灯红酒绿自己一无所有,偏又什么都想要,两项撕扯下,愈发的失衡。还好,这是我在上海唯一见到的loser,而事后证明,尽管她态度糟糕极了,但她指的路还是没错的。
我没有去文庙,而是折返后沿南京东路走到了人民广场,途中看到了黛西父亲的先施公司,真的好漂亮,好大。也看到了在步行街上跳广场舞和合唱的市民,也许北京的街心花园多些,我从没在王府井步行街上看到过唱唱跳跳的北京人,然而却不由被他们的气氛所感染,我喜欢浓郁快乐的生活气息。比较囧的是,舞跳得最好的是在队伍最后的一个年轻姑娘,不同于那些大妈,她身材曼妙,腰肢轻摆更有韧性,幅度也更大,可惜,她转过身,我才发现是个伪娘~~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仿佛没什么胖人,姑娘都很瘦就不说了,连大妈都几乎找不见胖的,而在北京,像我这种胖丫头还是不太难找得到的。我买了一块真丝重磅,是一块布头,免了25cm的长度。卖真丝的阿姨说,一般岁数大些的人喜欢买布头,而我之所以有买布头的想法还真是跟我妈学的,真心说,那块布挺漂亮的。阿姨说,这个长度,其他姑娘买还长点,我胖,做条裙子正好都用上了。我问阿姨,为什么摸着一样的东西,我买的这种268,而旁边的298,阿姨说,你还真摸出来了,其实就是268的是去年的,298的是今年的。
逛完已经很晚,却还没吃晚饭,老公拒绝吃西餐,就在南京东路找了一家吉野家,一样的装修,一样的碗,食物、饮料却完全不同,差点被我们当做是山寨版。说真心话,不好吃!饮料也别扭,像糖浆。第二晚的宾馆是在汉庭时用网络在携程上订的惠选酒店,房间比汉庭好,就在人民广场南侧一千米左右的样子,华美国际酒店,288一间,只是热水只有15分钟,没热水后要再等40分钟才有,害我第一天晚上都没敢洗澡,第二天也只是洗了头发,幸亏第三天换了宾馆,要不就成猪了。华美的另一个好处是带两份免费早餐。
2012年10月10日----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不到五个小时的京沪高铁把我带到了上海的虹桥火车站。说起来很搞笑,有一半南方血统的我这还是第一次去南方,车子到达徐州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因为爷爷正是苏北人,而徐州已经离宿迁老家不远了,在那一刻,真的有下车的冲动。过了南京后,尽管天色渐渐暗了,但仍能看到窗外明显有很多水域,水面看起来是那么让人舒服。甚至在常州一带,有一条河一直是几乎沿着铁路线的。
下车之后,发现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几乎是挨在一起的,顿时对上海的市政设计大为佩服。一方面,火车站和飞机场贴近势必会降低货物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有地铁的大城市,这样的设计可以少修一条地铁线,也可以降低成本。只是,从虹桥火车站到南京东路步行街,单程地铁票就要6块,顶北京三倍了。我知道,这不能说明上海的公交有多贵,只是北京的公交在全国都是最便宜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去外白渡桥的旅店放了东西,又去附近的老邮政大楼寄出了之前在北京写好的明信片,再到达外滩已经是十点多了,也许是观察角度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比较晚了,一些灯关了,总之那个晚上我并没有领略到外滩的美丽,甚至觉得陆家嘴的灯火映射出的效果还不如天津海河上的几座桥弄得漂亮。外滩的信号台还亮着灯,走近一看发现是酒吧,而非旅游手册上写的“外滩历史展览馆”,问了里面的服务员得知酒吧开了至少2、3年了,偏偏旅游手册是今年新版的,哎,被骗了。我们想去酒吧上层观景,可是谁都不喝酒,那里有不提供咖啡、果汁什么的,只好作罢,改为选择在附近吃哈根达斯,吃过三个球后已经十一点多了,也累了,我们就又回了旅店。当晚住的是汉庭,卫生不错,枕头也很舒服,可惜卫生间不是一般小啊,都无法伸腿。索性,我们只住了一个晚上。一晚303.
早晨才看清旅店附近的景色,远处是那些高耸的现代化建筑,近处是低矮的老房子,而且一看便知是那种最老,里面最小,甚至要合用厨房没有卫生间的那种,顿时觉得挺心酸的,上海和北京一样,城市发展的再好,总是有不少原住平民,他们的赚钱能力永远比不上经过拼杀才扎根于这个城市的人,于是就永远要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承受超出自己能力的生活成本。
汉庭的标准间只给一份免费早餐,我估计是中式的,就叫老公去了,他比我爱吃中式早餐。由于起得晚,出发时已临近中午。退房后我们就去了昨晚在老邮政大楼对个意外发现元祖食品店。我喜欢元祖的点心,可惜元祖在北京几乎是没什么分店,这次意外发现不能不说是个惊喜。
刚去上海时东西还比较少,我们就这样各自背着一个书包逛外滩,看每一个建筑的整体,观察它们的细部,读他们的简介,还按旅游手册的介绍进了汇丰大厦,里面的金碧辉煌简直是我不能想象的,几乎是个教堂,可偏偏是个银行,只是很可惜,不让拍照。还有一个遗憾是我为了这次的上海之行特地买了陈丹燕的《成为和平饭店》,而由于心境问题,别说在我看到和平饭店时,就是到了现在,那本书也未曾翻开。
沿着外滩走,靠路牌和问路,我们去了城隍庙和豫园。想不到从地图上看上去以为挺远的地方实际才2000米左右。城隍庙庙里没什么可转的,和一般寺院差不多,外面和大栅栏很相似,都是一堆质量不高的小商品,偶尔有些老字号。我只选择了一家卖明信片的商店买了一张豫园的写给自己寄出,又进了一家新光饰品买几样小物带给朋友。
午餐当然是选在南翔馒头店。据店里的介绍,所谓包子,无非就是馒头里面有馅儿,所以,包子在北方叫包子,到了南边就叫馒头,而南翔包子店,正是传说中的城隍庙灌汤包。据书里的介绍,南翔的一层是外卖店,最便宜,就是永远排大队,二层较贵,不怎么排队,三层最贵,干脆不排队。我们去时是个周四,而且已经是下午2点,过了饭点了,队伍仍令我生畏。我占了个地方坐着,老公去排,果然,一层的价格是16个/12元,不算贵。队伍中,有游客,也有地道的上海人,一些爷爷奶奶,和年轻人一起排队,真可怜。还有一个阿姨,买来包子之后喂给轮椅上的老太太,我把座位让给了她。想想,很多资源都被游客挤占了,老市民想真正吃一顿家乡美食挺难的,尤其是那个轮椅上的老太太,也许,她今生能吃这里的热包子的次数已经很有限了。
好不容易老公回来,拖着两只蟹黄包,和两份蟹粉小笼包,鲜肉的却没了,我不甘心,去了二楼,得知鲜肉只有三楼有。于是,带着一楼买的外卖,又去了三楼点别的,这顿饭吃的……仿佛自己是个鸡贼的小市民。好在,饭店里的服务人员只是热情服务,而什么别的都没说。其实,来上海前也曾有过那么一丝顾虑,怕上海人像传说中的那样市侩吝啬,虽然我的上海大学同学不是这样的,我的那几个上海网友也都很好,但在这之前,我认识的上海人不超过十个,如果要我通过他们下结论说上海人很好多少有那么点不严谨。但现在,通过问路时、买东西时上海人的态度,我知道,他们很好。只有热情的城市,才会出现你向小A求助时,旁边的小B小C都来主动帮忙的情况发生。北京是这样的城市,上海也是。
在上海的几天中,唯一的龃龉也发生在城隍庙,那时,我从城隍庙出来,得知南面不远处有个邮局,就打算寄出那张刚买的明信片。出邮局时,我向一个买内裤的阿姨打听文庙的位置,由于摊子前有个老外在翻捡,阿姨便一直对我装聋作哑,而我又不能确定周围其他人哪个是熟悉路的上海人,就静静地等在一边,老外觉得不对劲了,抬头瞅阿姨,阿姨对我一指方向,算是打发了,老外很奇怪地看了阿姨一眼,转身走了,阿姨边叫边狂追,我趁机逃了。
我没有任何不高兴,只是觉得我不该去惹一个loser。我绝对不是看不起穷人,我自己也是工人的孩子,下岗工人的孩子,然而的确如此,在大多数地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就算为人不好,也有基本的修养,和基本的礼貌,绝不至失礼至此。只有loser有类似凤凰男的情节,面对灯红酒绿自己一无所有,偏又什么都想要,两项撕扯下,愈发的失衡。还好,这是我在上海唯一见到的loser,而事后证明,尽管她态度糟糕极了,但她指的路还是没错的。
我没有去文庙,而是折返后沿南京东路走到了人民广场,途中看到了黛西父亲的先施公司,真的好漂亮,好大。也看到了在步行街上跳广场舞和合唱的市民,也许北京的街心花园多些,我从没在王府井步行街上看到过唱唱跳跳的北京人,然而却不由被他们的气氛所感染,我喜欢浓郁快乐的生活气息。比较囧的是,舞跳得最好的是在队伍最后的一个年轻姑娘,不同于那些大妈,她身材曼妙,腰肢轻摆更有韧性,幅度也更大,可惜,她转过身,我才发现是个伪娘~~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仿佛没什么胖人,姑娘都很瘦就不说了,连大妈都几乎找不见胖的,而在北京,像我这种胖丫头还是不太难找得到的。我买了一块真丝重磅,是一块布头,免了25cm的长度。卖真丝的阿姨说,一般岁数大些的人喜欢买布头,而我之所以有买布头的想法还真是跟我妈学的,真心说,那块布挺漂亮的。阿姨说,这个长度,其他姑娘买还长点,我胖,做条裙子正好都用上了。我问阿姨,为什么摸着一样的东西,我买的这种268,而旁边的298,阿姨说,你还真摸出来了,其实就是268的是去年的,298的是今年的。
逛完已经很晚,却还没吃晚饭,老公拒绝吃西餐,就在南京东路找了一家吉野家,一样的装修,一样的碗,食物、饮料却完全不同,差点被我们当做是山寨版。说真心话,不好吃!饮料也别扭,像糖浆。第二晚的宾馆是在汉庭时用网络在携程上订的惠选酒店,房间比汉庭好,就在人民广场南侧一千米左右的样子,华美国际酒店,288一间,只是热水只有15分钟,没热水后要再等40分钟才有,害我第一天晚上都没敢洗澡,第二天也只是洗了头发,幸亏第三天换了宾馆,要不就成猪了。华美的另一个好处是带两份免费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