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
部分截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梁家辉说自己是普通平凡的人,跟绝大多数男人一样,不平凡的只是他的角色,并不是梁家辉本人。因此他自己本身也没有很大的道理,写专栏引用的都是书里别人的理论,至于传统,家教而来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于心。
“我出生在普通的香港家庭,父亲是会计,母亲在成为全职主妇前也做过电影院里的接线员,家里没有太多的规矩,但父母都是非常传统的人,很多影响潜移默化。比如婚姻是一生一世的,或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夫妻俩都应该一起面对,而不是互相抱怨。”
8岁前,被在电影院工作的母亲带在身边,为方便看管就放在放映机那束光底下看电影,像极了《天堂电影院》里的小男孩。天命之年,幡悟走哪一条路还真似是注定在命里,因此至今仍把表演看得很重。他不喜欢离自己近的角色,尽量尝试呈现那些不存在于自己身体之内的个性、性格,“就像去一个完全未知的地方,就像是一种释放”。
梁家辉承认这份职业也符合自己内心那些常常存在的疯狂且不能实现的想法,好在关于那些念头,固执己见是有的,却也另有一份自省把持。比如很多年前,梁家辉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有生之年要到达“三极”——南极、北极和珠峰,但去完南极,他便放下了这个想法。
“抵达南极的那一天,眼前一片非常漂亮、雄伟的雪山,我们一船人蜂拥而上,雪山上便处处是我们的脚印,在纯白的底子上格外刺目。我登上了一座雪山之后,背对大家在那片宁静的世界发了45分钟的呆,脑海里一片空白,耳朵里没有任何声音。那是纯净的力量,但同时我悔恨自己霸占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是作为科研考察是可以去的,而我这种普通人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去到南极绝对是一种破坏,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力已经到今天的地步,欲望不加以收敛是行不通的。”
南极归来,北极便不再是他的人生目标之一,至于珠峰,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山脚下仰望一下雄奇壮观也便满足了,却不一定非要上山去打扰那里的宁静,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
梁家辉说自己是普通平凡的人,跟绝大多数男人一样,不平凡的只是他的角色,并不是梁家辉本人。因此他自己本身也没有很大的道理,写专栏引用的都是书里别人的理论,至于传统,家教而来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于心。
“我出生在普通的香港家庭,父亲是会计,母亲在成为全职主妇前也做过电影院里的接线员,家里没有太多的规矩,但父母都是非常传统的人,很多影响潜移默化。比如婚姻是一生一世的,或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夫妻俩都应该一起面对,而不是互相抱怨。”
8岁前,被在电影院工作的母亲带在身边,为方便看管就放在放映机那束光底下看电影,像极了《天堂电影院》里的小男孩。天命之年,幡悟走哪一条路还真似是注定在命里,因此至今仍把表演看得很重。他不喜欢离自己近的角色,尽量尝试呈现那些不存在于自己身体之内的个性、性格,“就像去一个完全未知的地方,就像是一种释放”。
梁家辉承认这份职业也符合自己内心那些常常存在的疯狂且不能实现的想法,好在关于那些念头,固执己见是有的,却也另有一份自省把持。比如很多年前,梁家辉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有生之年要到达“三极”——南极、北极和珠峰,但去完南极,他便放下了这个想法。
“抵达南极的那一天,眼前一片非常漂亮、雄伟的雪山,我们一船人蜂拥而上,雪山上便处处是我们的脚印,在纯白的底子上格外刺目。我登上了一座雪山之后,背对大家在那片宁静的世界发了45分钟的呆,脑海里一片空白,耳朵里没有任何声音。那是纯净的力量,但同时我悔恨自己霸占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是作为科研考察是可以去的,而我这种普通人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去到南极绝对是一种破坏,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力已经到今天的地步,欲望不加以收敛是行不通的。”
南极归来,北极便不再是他的人生目标之一,至于珠峰,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山脚下仰望一下雄奇壮观也便满足了,却不一定非要上山去打扰那里的宁静,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