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穿行西伯利亚K19行纪)
某天,看到过某篇文,说到了著名的欧亚铁路,说到了从北京出发到莫斯科的大干线,六天六夜,途经贝加尔,穿越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多么美丽的名字啊。这个秋天,终于成行。
这趟伟大的火车,价格如此之昂贵,这是一次完全陌生,资料少得可怜,甚至连基本交流都成很大问题的旅程。这是一趟漫长的,空旷的,始点和终点跨度如此之大的旅程。
一切就这么定了。2012年9月22日晚23:00,北京站,我出发了。
Day 1 2012.9.22 北京 阴
晚上九点多,朋友把我送到北京站,距离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临近出发的这几天,我翻了好多遍的护照和火车票,甚至梦中惊醒会检查下随身的包包,生怕弄丢了,我是不是显得太过紧张了。我坐的是K19次列车,这是一趟俄罗斯的列车,上车的人极少,肯定不到一百个,除了三位美国游客是去到伊尔库茨克,再加上我和同伴八人,其余几乎都是带着大包小包做中俄贸易的吧。
从检票口开始,都是俄罗斯工作人员,因为与列车员的语言沟通问题,找到车厢来来回回也花了点时间,原本车票上的3,4号包厢,结果被安排在6,7号,整节车厢,除了我与同伴,还有其他两三个俄罗斯人,人很少。
车厢很闷热,灯光昏暗,车外,几个面无表情的女列车员慢慢地来回踱着步,每个都吞云吐雾的,偶尔,她们会相互交谈几句,但我听不懂,一个字也听不懂。放下行李,已是一身臭汗。车,终于开了,很准点的在十一点发车,开始有灯。胡乱洗了把脸,早早躺下。
和朋友发了消息,我会平安回来的。
旅途正式开始。
Day 2 2012.9.23 @K19
睡不着,莫名的有点伤感,梦想多年的行程突然就这样开始了,再多的准备也抵不上这一刻的真实,或者说是不真实,更多的是恍惚。在况吃况吃的铁轨碰撞下,在忽明忽暗的站台灯光下。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摇摇晃晃中,忽醒忽睡。
清晨,醒来扒开窗帘,外面雾蒙蒙的一片,我未见过北方的秋天,好喜欢就这样趴着,呆呆的望着窗外一幕幕的过去,这是一种在真实的导演着自己人生的感觉,不是错觉,真真切切。
8:44,靠站沈阳,12:44,靠站长春,15:34,靠站哈尔滨...列车很准时,与时刻表几乎分分不差...车厢内有人在大庆下站,跟着出去呼吸了下新鲜空气,凛冽的寒风吹在身上不由的哆嗦,西伯利亚,真的越来越近了。
昨晚刚上车,俄国大妈就向每人索要“50人民币”,除了这“50人民币”讲的是中文,其余都是叽里咕噜的俄语,没人听得懂。但通过各种猜测明白,她的意思是如果你们要床单的话得支付这个钱,可是我们的火车票上明明已含有卧铺费用,这个钱是理所当然不付的。
因为入境卡的问题,俄国大妈再次要求每人支付“50人民币”,据猜测她是想用俄语帮我们填写,本着咱英文还算过得去的份上根本没去理会她,不理会之后,过了段时间把入境卡送到我们手上了,在自己的摸索下顺利填完了。
想到明天凌晨三点要过境,刚过七点就洗洗睡了。
Day 3 2012.9.24 @K19
凌晨三点刚过18分,火车嘎然而止,震醒,广播中反复播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满洲里边境站到达",随着俄国大妈重重的敲门声,大家都睡眼朦胧的纷纷爬起来,等待过境。
大约等了半个多小时,首先上车的是中国边检叔叔,问了些常规问题,对于我们坐火车去莫斯科旅游表示有点惊讶,收走护照,然后继续等待。等待中火车卸掉了两节绿皮中国车厢,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都是由俄国大妈大叔们伺候了。等待中无聊,同伴们都套上厚外衣下车去活动,风儿清新又凛冽,看着太阳慢慢从祖国的方向升起。大约三个多小时之后,边检叔叔上车退还护照,护照上又多了一个“满洲里”的出境章。随之,列车也穿过国门,往着西边一路远去。
大约半小时后,北京时间七点多,莫斯科时间才三点多,天已大白亮了。列车停在俄罗斯境内的第一站,后贝加尔站,由于俄国铁轨与中国铁轨的区别,列车需要在此停留近五个小时换轨。
先是俄国边检上车检查,美丽的女普京们收走护照,另有海关前来检查是否有违禁物品,没有传说中的严格。这里插播一下,因为俄语实在难以发音,前学后忘,我们就把常用的"你好""谢谢""再见"写在A4纸上便于交流使用,海关男普京进车厢检查的时候,翻看了桌上放置的三张纸,还以为我们要讲个什么故事呢,只是没想到这个故事就只有"你好谢谢再见",看完对我们回眸一笑,要看到俄国人的笑容还真是不容易啊。退回护照后所有乘客被赶下,火车开走进行换轨。
换轨期间,和同伴一同逛了下后贝加尔镇,就如同一个普通的东北小镇,只是所有招牌全都换成了俄文,逛了超市买了冰淇凌,同伴还买了牛奶面包香烟等。路上闲逛的时候还被拦住要求合影,又体验了把万千宠爱的感觉,小镇人民还是挺可爱的。
这一等就是五个多小时。上车的人开始多起来,有中国人也有俄国人,都是到俄罗斯做生意的。
大约北京时间下午两点多,火车重新启动,大家又困又饿的立马翻箱倒柜找东西吃,吃完倒头就睡。醒来发现自己好像这两天都没洗脸刷牙,立马冲去洗手间洗漱,总算有点人模人样了。
这一天,因为出境入境,各种等待,真是折腾。俄国时间三点多,天已黑,在车厢看了"夺命手机",有以莫斯科红场为背景的拍摄场景,和同伴们聊了会天,写完日记,准备入睡。明天,就会见到贝加尔湖了!多美丽的名字啊!
Day 4 2012.9.25 @K19
虽然过的是俄国时间,可是天色完全还是按照北京时间来的。俄国时间凌晨三点,天色渐渐变亮,窗外乌云密布,不经意的开窗,凛冽的寒风灌入车厢,西伯利亚的冬日冷的如此的直接。窗外金黄色的树木,偶尔出现几幢小木屋,一切都显得萧条肃穆,甚至有点悲壮。
这趟列车给我的感觉,就是严肃。一种让人有点儿压抑的严肃,几乎没有任何的说话声,没有笑声,俄国人喜欢永远关着门,不像国内的列车,人们喜欢站在过道里,会走来走去。一切都静悄悄的。
三天之后,俄国时间不到早晨七点,列车终于到达了乌兰乌德。停车25分钟,这也算得上是整个西伯利亚铁路上的大站了,是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都,坐落于贝加尔湖的东岸,下车活动下筋骨,穿上风衣裹着围巾还是有点哆嗦,离寒冷真是越来越近了。
列车越是行进贝加尔湖,天气越发晴朗,九点多,当大家都一片困顿昏昏欲睡的时候,蓝天白云,宽阔的湖面瞬间印入眼帘,贝加尔湖到了!
同伴们纷纷掏出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但我不着急,我已在她身边,安静的,与西伯利亚的森林,与贝加尔湖一起。这一路上的风景,美得几乎令人窒息。晴朗而安静的湖面,湖边金黄的树木,各种颜色的俄式小木屋。无与伦比,这几个字亦是如此贫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语言的确是贫乏的。相机更是。
一个人站在过道内,沉默,唯有沉默才得以拥有完整的独自的空间,得以,全神贯注地贴近和感受。这种感觉,欲言又止,又满心欢喜。
这种独特的宁静让我感到安宁之极,沿着漫长的湖边铁轨,近四个小时的湖边游绕。我见到的一定是最美丽的贝加尔湖。下一次,我一定要更近距离的感受她,这双西伯利亚的眼睛,盛满了俄罗斯的忧郁,唤起我内心一种很深的奇特的伤感,一种几乎要催人泪下的深情。
十一点多列车抵达斯柳江卡,买烤鱼;下午两点不到,靠站伊尔库茨克,又是一个大站,停车半小时,卸掉了最后两节火车。下午三点多,天已渐黑,远处的日落美到令人感动。
三天三夜,窗外永远是这样的风景:草场,森林,湖泊。每天清晨醒来,窗外总是雾蒙蒙的。我总是那样,隔着窗子看窗外的风景。
我从没感到一分钟的厌倦。
Day 5 2012.9.26 @K19
三点多醒来,拉开窗帘,依然金黄色的树木不断从眼前掠过,西伯利亚的秋天,就是这般景致。是森林,是湖水,是乡愁,是淘金城,也是,流放地。
在这片壮美又残酷的荒原,曾经,多少的人一去不复返。没人能抵挡得住那致命的严寒,也没有人能抵挡住多么美丽浓烈的色彩,以及,总掩不掉从中透出来的那种深厚的忧郁和痛楚。还有,悲悯。
七点多抵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一座工业城市,曾经列宁流放于此。以此划分为东西西伯利亚,停站二十分钟,在袁的陪同下找到了邮局,寄了此行的第一张名信片给自己。
开机,收到好丽友的消息,怎么感觉离开了那么久,我们几天前还在上海一起喝酒的呢吧。
听同伴的故事,书写自己的故事。从白天到黑夜,静静的看着窗外的景致流动,晚上七点多,抵达新西伯利亚站,隔壁包厢的娜莎随着她妈妈下车了,俄罗斯人是如此的吝啬笑容,满满一车人全都神情肃穆,惟有这个孩子,让我门从中找到一丝放松。
新西伯利亚是继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后的俄罗斯第三大城市,随着列车靠站,周边高楼大厦以及各种灯光闪烁,站台及候车室也是目前这趟铁路见过的最大的站点,寒风中休息了近半小时,上车洗漱睡觉,时间请过的慢一点再慢一点。
Day 6 2012.9.27 @K19
第五天了,同伴们还在熟睡中,小心翼翼的掀开窗帘,雾蒙蒙的天空,东方开始泛起白色,今天一定是个好天气。舍不得睡了,走道里真是安静极了,就这样安静的站在过道里,看着太阳慢慢升起。
昨晚在新西伯利亚站的时候,拆除了原本的最后一节车厢,所以现在我所在的第12节车厢成为了最后一节。站在车厢最后,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望着那大片金黄的白桦林退后,延绵的铁轨伸向无尽的远方,红彤彤的太阳慢慢挂起,我爱死了这种感觉,无比享受的当下。
希望一直能够这样,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安于自己的旅程,你不可能要求全世界都读懂你,你只有你自己。
十一点未到,列车靠站秋明,多美丽的名字啊。同车的老太太在此站下车,阳光正好,跑上天桥,追出候车室,可惜没找到邮局,寄不了明信片。
下午的时间,开始了此行的第一次打牌,斗地主。同伴们打牌的抽烟的拍照的睡觉的,我只需要静静的看着窗外,真想把所有的一切都记住,让当下转为永不褪色的记忆。
晚上好冷,早早入睡,火车上的最后一晚了,不舍。
Day 7 2012.9.28 @K19
这是一次非常安静的旅程,无需寻找认同,无须语言,只安静地与自然对话:宁静的、瑰丽的、不朽的,残酷的,空旷的,富足的,一无所有又应有尽有的,西伯利亚。
从北京到莫斯科,全长8981公里,行车143小时。
曾经认为六天六夜多么漫长,而今却多么希望这班列车就一直这么开下去,去走完那未完成的路••••••
莫斯科时间晚六点,K19次列车准时靠站莫斯科共青团站,背起行李走入滚滚人流,无数横七竖八的怎么也看不懂的俄文,无数的通道口,各类上上下下的楼梯……还有那些永远都不会笑的俄罗斯人!我的旅程结束了。哦,不,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感谢一路同行的朋友,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令自己感动的大片,六天六夜从此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回忆。
完。
PS:写的有点捉急,改天换个情绪写个图文并茂版。
这趟伟大的火车,价格如此之昂贵,这是一次完全陌生,资料少得可怜,甚至连基本交流都成很大问题的旅程。这是一趟漫长的,空旷的,始点和终点跨度如此之大的旅程。
一切就这么定了。2012年9月22日晚23:00,北京站,我出发了。
Day 1 2012.9.22 北京 阴
晚上九点多,朋友把我送到北京站,距离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临近出发的这几天,我翻了好多遍的护照和火车票,甚至梦中惊醒会检查下随身的包包,生怕弄丢了,我是不是显得太过紧张了。我坐的是K19次列车,这是一趟俄罗斯的列车,上车的人极少,肯定不到一百个,除了三位美国游客是去到伊尔库茨克,再加上我和同伴八人,其余几乎都是带着大包小包做中俄贸易的吧。
从检票口开始,都是俄罗斯工作人员,因为与列车员的语言沟通问题,找到车厢来来回回也花了点时间,原本车票上的3,4号包厢,结果被安排在6,7号,整节车厢,除了我与同伴,还有其他两三个俄罗斯人,人很少。
车厢很闷热,灯光昏暗,车外,几个面无表情的女列车员慢慢地来回踱着步,每个都吞云吐雾的,偶尔,她们会相互交谈几句,但我听不懂,一个字也听不懂。放下行李,已是一身臭汗。车,终于开了,很准点的在十一点发车,开始有灯。胡乱洗了把脸,早早躺下。
和朋友发了消息,我会平安回来的。
旅途正式开始。
Day 2 2012.9.23 @K19
睡不着,莫名的有点伤感,梦想多年的行程突然就这样开始了,再多的准备也抵不上这一刻的真实,或者说是不真实,更多的是恍惚。在况吃况吃的铁轨碰撞下,在忽明忽暗的站台灯光下。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摇摇晃晃中,忽醒忽睡。
清晨,醒来扒开窗帘,外面雾蒙蒙的一片,我未见过北方的秋天,好喜欢就这样趴着,呆呆的望着窗外一幕幕的过去,这是一种在真实的导演着自己人生的感觉,不是错觉,真真切切。
8:44,靠站沈阳,12:44,靠站长春,15:34,靠站哈尔滨...列车很准时,与时刻表几乎分分不差...车厢内有人在大庆下站,跟着出去呼吸了下新鲜空气,凛冽的寒风吹在身上不由的哆嗦,西伯利亚,真的越来越近了。
昨晚刚上车,俄国大妈就向每人索要“50人民币”,除了这“50人民币”讲的是中文,其余都是叽里咕噜的俄语,没人听得懂。但通过各种猜测明白,她的意思是如果你们要床单的话得支付这个钱,可是我们的火车票上明明已含有卧铺费用,这个钱是理所当然不付的。
因为入境卡的问题,俄国大妈再次要求每人支付“50人民币”,据猜测她是想用俄语帮我们填写,本着咱英文还算过得去的份上根本没去理会她,不理会之后,过了段时间把入境卡送到我们手上了,在自己的摸索下顺利填完了。
想到明天凌晨三点要过境,刚过七点就洗洗睡了。
Day 3 2012.9.24 @K19
凌晨三点刚过18分,火车嘎然而止,震醒,广播中反复播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满洲里边境站到达",随着俄国大妈重重的敲门声,大家都睡眼朦胧的纷纷爬起来,等待过境。
大约等了半个多小时,首先上车的是中国边检叔叔,问了些常规问题,对于我们坐火车去莫斯科旅游表示有点惊讶,收走护照,然后继续等待。等待中火车卸掉了两节绿皮中国车厢,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都是由俄国大妈大叔们伺候了。等待中无聊,同伴们都套上厚外衣下车去活动,风儿清新又凛冽,看着太阳慢慢从祖国的方向升起。大约三个多小时之后,边检叔叔上车退还护照,护照上又多了一个“满洲里”的出境章。随之,列车也穿过国门,往着西边一路远去。
大约半小时后,北京时间七点多,莫斯科时间才三点多,天已大白亮了。列车停在俄罗斯境内的第一站,后贝加尔站,由于俄国铁轨与中国铁轨的区别,列车需要在此停留近五个小时换轨。
先是俄国边检上车检查,美丽的女普京们收走护照,另有海关前来检查是否有违禁物品,没有传说中的严格。这里插播一下,因为俄语实在难以发音,前学后忘,我们就把常用的"你好""谢谢""再见"写在A4纸上便于交流使用,海关男普京进车厢检查的时候,翻看了桌上放置的三张纸,还以为我们要讲个什么故事呢,只是没想到这个故事就只有"你好谢谢再见",看完对我们回眸一笑,要看到俄国人的笑容还真是不容易啊。退回护照后所有乘客被赶下,火车开走进行换轨。
换轨期间,和同伴一同逛了下后贝加尔镇,就如同一个普通的东北小镇,只是所有招牌全都换成了俄文,逛了超市买了冰淇凌,同伴还买了牛奶面包香烟等。路上闲逛的时候还被拦住要求合影,又体验了把万千宠爱的感觉,小镇人民还是挺可爱的。
这一等就是五个多小时。上车的人开始多起来,有中国人也有俄国人,都是到俄罗斯做生意的。
大约北京时间下午两点多,火车重新启动,大家又困又饿的立马翻箱倒柜找东西吃,吃完倒头就睡。醒来发现自己好像这两天都没洗脸刷牙,立马冲去洗手间洗漱,总算有点人模人样了。
这一天,因为出境入境,各种等待,真是折腾。俄国时间三点多,天已黑,在车厢看了"夺命手机",有以莫斯科红场为背景的拍摄场景,和同伴们聊了会天,写完日记,准备入睡。明天,就会见到贝加尔湖了!多美丽的名字啊!
Day 4 2012.9.25 @K19
虽然过的是俄国时间,可是天色完全还是按照北京时间来的。俄国时间凌晨三点,天色渐渐变亮,窗外乌云密布,不经意的开窗,凛冽的寒风灌入车厢,西伯利亚的冬日冷的如此的直接。窗外金黄色的树木,偶尔出现几幢小木屋,一切都显得萧条肃穆,甚至有点悲壮。
这趟列车给我的感觉,就是严肃。一种让人有点儿压抑的严肃,几乎没有任何的说话声,没有笑声,俄国人喜欢永远关着门,不像国内的列车,人们喜欢站在过道里,会走来走去。一切都静悄悄的。
三天之后,俄国时间不到早晨七点,列车终于到达了乌兰乌德。停车25分钟,这也算得上是整个西伯利亚铁路上的大站了,是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都,坐落于贝加尔湖的东岸,下车活动下筋骨,穿上风衣裹着围巾还是有点哆嗦,离寒冷真是越来越近了。
列车越是行进贝加尔湖,天气越发晴朗,九点多,当大家都一片困顿昏昏欲睡的时候,蓝天白云,宽阔的湖面瞬间印入眼帘,贝加尔湖到了!
同伴们纷纷掏出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但我不着急,我已在她身边,安静的,与西伯利亚的森林,与贝加尔湖一起。这一路上的风景,美得几乎令人窒息。晴朗而安静的湖面,湖边金黄的树木,各种颜色的俄式小木屋。无与伦比,这几个字亦是如此贫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语言的确是贫乏的。相机更是。
一个人站在过道内,沉默,唯有沉默才得以拥有完整的独自的空间,得以,全神贯注地贴近和感受。这种感觉,欲言又止,又满心欢喜。
这种独特的宁静让我感到安宁之极,沿着漫长的湖边铁轨,近四个小时的湖边游绕。我见到的一定是最美丽的贝加尔湖。下一次,我一定要更近距离的感受她,这双西伯利亚的眼睛,盛满了俄罗斯的忧郁,唤起我内心一种很深的奇特的伤感,一种几乎要催人泪下的深情。
十一点多列车抵达斯柳江卡,买烤鱼;下午两点不到,靠站伊尔库茨克,又是一个大站,停车半小时,卸掉了最后两节火车。下午三点多,天已渐黑,远处的日落美到令人感动。
三天三夜,窗外永远是这样的风景:草场,森林,湖泊。每天清晨醒来,窗外总是雾蒙蒙的。我总是那样,隔着窗子看窗外的风景。
我从没感到一分钟的厌倦。
Day 5 2012.9.26 @K19
三点多醒来,拉开窗帘,依然金黄色的树木不断从眼前掠过,西伯利亚的秋天,就是这般景致。是森林,是湖水,是乡愁,是淘金城,也是,流放地。
在这片壮美又残酷的荒原,曾经,多少的人一去不复返。没人能抵挡得住那致命的严寒,也没有人能抵挡住多么美丽浓烈的色彩,以及,总掩不掉从中透出来的那种深厚的忧郁和痛楚。还有,悲悯。
七点多抵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一座工业城市,曾经列宁流放于此。以此划分为东西西伯利亚,停站二十分钟,在袁的陪同下找到了邮局,寄了此行的第一张名信片给自己。
开机,收到好丽友的消息,怎么感觉离开了那么久,我们几天前还在上海一起喝酒的呢吧。
听同伴的故事,书写自己的故事。从白天到黑夜,静静的看着窗外的景致流动,晚上七点多,抵达新西伯利亚站,隔壁包厢的娜莎随着她妈妈下车了,俄罗斯人是如此的吝啬笑容,满满一车人全都神情肃穆,惟有这个孩子,让我门从中找到一丝放松。
新西伯利亚是继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后的俄罗斯第三大城市,随着列车靠站,周边高楼大厦以及各种灯光闪烁,站台及候车室也是目前这趟铁路见过的最大的站点,寒风中休息了近半小时,上车洗漱睡觉,时间请过的慢一点再慢一点。
Day 6 2012.9.27 @K19
第五天了,同伴们还在熟睡中,小心翼翼的掀开窗帘,雾蒙蒙的天空,东方开始泛起白色,今天一定是个好天气。舍不得睡了,走道里真是安静极了,就这样安静的站在过道里,看着太阳慢慢升起。
昨晚在新西伯利亚站的时候,拆除了原本的最后一节车厢,所以现在我所在的第12节车厢成为了最后一节。站在车厢最后,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望着那大片金黄的白桦林退后,延绵的铁轨伸向无尽的远方,红彤彤的太阳慢慢挂起,我爱死了这种感觉,无比享受的当下。
希望一直能够这样,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安于自己的旅程,你不可能要求全世界都读懂你,你只有你自己。
十一点未到,列车靠站秋明,多美丽的名字啊。同车的老太太在此站下车,阳光正好,跑上天桥,追出候车室,可惜没找到邮局,寄不了明信片。
下午的时间,开始了此行的第一次打牌,斗地主。同伴们打牌的抽烟的拍照的睡觉的,我只需要静静的看着窗外,真想把所有的一切都记住,让当下转为永不褪色的记忆。
晚上好冷,早早入睡,火车上的最后一晚了,不舍。
Day 7 2012.9.28 @K19
这是一次非常安静的旅程,无需寻找认同,无须语言,只安静地与自然对话:宁静的、瑰丽的、不朽的,残酷的,空旷的,富足的,一无所有又应有尽有的,西伯利亚。
从北京到莫斯科,全长8981公里,行车143小时。
曾经认为六天六夜多么漫长,而今却多么希望这班列车就一直这么开下去,去走完那未完成的路••••••
莫斯科时间晚六点,K19次列车准时靠站莫斯科共青团站,背起行李走入滚滚人流,无数横七竖八的怎么也看不懂的俄文,无数的通道口,各类上上下下的楼梯……还有那些永远都不会笑的俄罗斯人!我的旅程结束了。哦,不,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感谢一路同行的朋友,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令自己感动的大片,六天六夜从此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回忆。
完。
PS:写的有点捉急,改天换个情绪写个图文并茂版。
-
坏土豆是好东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6 23:15:43
-
哇咔咔咔咔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7 08:56:39
-
远山笑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4-09 21:19:35
-
小秋萍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3 11:14:42
-
大华子ywh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0-30 14:07:37
-
小叽仔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6-25 19:04:04
-
KID小羽不靠谱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2 19:42:51
-
雨落忘川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02 23:33:48
-
法拉佛Falafel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1-15 18:08:40
-
ev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1-13 12:44:20
-
自言自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0-10 1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