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我生活的城市 《搜索》影评
![]() |
《搜索》电影上映的那天我就去看了,但一直没有写下点什么,因为我没把它当成一部电影,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得就像是我生活中发生的事。电影里的场景是我熟悉的(电影全程是在宁波取景拍摄的),是我平时生活的地方,电影的内容是平民化的,就像我们每天都会听到见到的事。
现代社会是一个搜索时代,叶蓝秋就是美洲丛林里的一支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就引起了一场南太平洋风暴。叶蓝秋,一个普通的女子被检出淋巴癌晚期,失魂落魄的她在公交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甚至出言不逊。没想到,这一切却被一个90后电视台实习生杨佳琪拍到。叶蓝秋向老板沈流舒请假,情急之下痛哭失声。老板为她拿纸巾,她顺势靠在其肩膀上。但没想到,这却被沈太太推门发现,认定对方是个破坏婚姻的小三。电视台资深记者陈若兮认为,杨佳琪拍摄的不让座“墨镜女”很有价值,决定播在“今日事件”上,没想到引起社会各界的轩然大波。舆论纷纷指责这位伪社会精英沦丧的道德品质,一夜之间,群众发来的评论短信就给电视台创收十来万。大家纷纷展开人肉搜索,叶蓝秋个人的信息公之于众。来自网络的舆论暴力如此汹涌,让叶蓝秋在遭遇病痛的同时备受打击。只有陈若兮的男友杨守诚对她抱以同情,并答应以被雇佣的名义陪伴她几天。而这边,他女友却仍在疯狂地挖掘“墨镜女”背后的新闻价值。老板沈流舒的婚姻危机在升级。陈若兮要趁机挖掘他公司的黑幕,沈流舒则制造假新闻损毁她的新闻信誉度......而在几个人斗争的同时,叶蓝秋却选择了自杀。
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我的家乡,真的很美很时尚,但并没有觉得温暖,因为发生在那里的故事太残酷,残酷的太生活太真实。贯穿电影始末的是隐形的浓浓的灰色调,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大家都怎么了?大家都疯了吗?无所不在的网络媒体说,不让座这是必须讨伐的行为,于是,叶蓝秋死了,于是,网络说,记者陈若兮必须承担责任,那么,这过程中的正义呢? 网络的自由让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向“正义”靠拢。每一个人都在呐喊要维护隐私权,却又想方设法的搜索别人隐私。通过搜索、不负责任的媒体将一件小事无限放大,所谓的“正义者”又按一千种想法YY同一个叶蓝秋。而貌似关心友好的同事唐小华却是我最害怕的,一脸阳光灿烂,任何时候都是青春得就像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把典型爽直女孩的“纯爷们儿”气质表现得那么到位,喜爱表现自己的简单和博爱,懂得利用女人的优点把一件并不光明磊落的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而且对于人格分裂、扮演另一个角色的状态是那么的享受。当她一边安慰叶蓝秋一边微笑着按下电脑上的enter健,把叶蓝秋的个人信息匿名发向网络,我的胃真是痛到了极点。生活中的我也曾遭遇这样的纯真女,她可以笑着与你聊感情同时却也可以把你出卖的干干净净。我喜欢中国古代文学,我看《中庸》、看《论语》,却始终看不懂《厚黑学》。
叶蓝秋,如花般的女子,在职场,是个精明干练的女性,在生活中,却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穿上白裙,在芦苇群中,期待日出。但生活没有让她等到日出的那刻,她消失在茫茫草丛中,似乎被草丛所吞没,而这草丛,何不是广大的网民、浮躁不负责任的社会舆论的体现。这草丛,可以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淹没其中。当媒体服务于失控的话语暴力的时候,受害者和加害者将不单纯会是特定的某个人,或许将是我们所有人中的每一个。
《搜索》,你搜的是什么?索的又是什么?
影片的最后一幕,叶蓝秋笑着说:我要过好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