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
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中心是一张饭桌!围绕着饭桌展开的活动叫“饭局”,组织这样一场活动叫“攒饭局”,活动的组织者做东,活动的护航者作陪,活动的受邀者做客。
饭局异于聚餐,聚餐是AA制,参与者臭味相投,目标设定较低——只求吃得好,喝得透,侃得high,尽的是兴,高兴的“兴”。饭局不是这样,既然称之为“局”,就增强了它的目的性,复杂性,多变性!与之相应的是高收益,高难度,高风险—— “三高”。
组织者是最大受益人,为了高收益,冒着高风险,完成高难度任务。收益什么?不去多谈,知者自知,不知者早晚自知。既然是为了收益而攒一场饭局,饭局本身就具有中国传统诗歌的委婉含蓄,迂回曲折之特色,“赏月”言的是“相思”,“折柳”表的是“不舍”。
一场饭局分四个步骤——设局,成局,破局,收局。设局,就是前期筹备,针对受邀者的好恶安排饭局地点,另外好事客自来,若是尴尬事,还要想方设局“请君入瓮”,坑蒙拐骗,软硬兼施,来之则安之。成局,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都没来,吃吃喝喝,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局就算是成了。破局,至关重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然要言归正传。“言”分两种,一种是事成之后的答谢,一种是事成之前的请求,请求再分两种,一种是直言,一种是婉言,直言时则需作陪者当中润滑,婉言时也需作陪者适时点破,这样一来,“客人”如点头,皆大欢喜,“客人”如拒辞,直言因有润滑而不致伤和气,婉言因点破而罪在作陪,因此,作陪者非势大压人或巧舌如簧者难以担当。收局,两种情形,一种是事成,一种是事败。所以要做两手准备,成则皆大欢喜,东家必是“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云云;事败,也切忌撕破脸皮,都是身不由己,来日方长,“买卖不成仁义在”,“收”——重在留活口,有退路。
设、成、破、收,也暗合了中国文学里传统的起、承、转、合之布局,看来“攒饭局”和写文章很像,不同的是,一场好饭局的标准是“利”“益”的交换,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是“情”“理”的表达,可惜饭局只追求技法,却错失美感。
人在当下总要经几场“饭局”的,今天你做东,明天我做客,后天他作陪,如四季更迭,不能太矫情。可苦笑里我们都还盼一个足不出户的寒冬,等一个真正要等的人,做一对潇潇洒洒的局外人——
“绿蚁新焙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饭局异于聚餐,聚餐是AA制,参与者臭味相投,目标设定较低——只求吃得好,喝得透,侃得high,尽的是兴,高兴的“兴”。饭局不是这样,既然称之为“局”,就增强了它的目的性,复杂性,多变性!与之相应的是高收益,高难度,高风险—— “三高”。
组织者是最大受益人,为了高收益,冒着高风险,完成高难度任务。收益什么?不去多谈,知者自知,不知者早晚自知。既然是为了收益而攒一场饭局,饭局本身就具有中国传统诗歌的委婉含蓄,迂回曲折之特色,“赏月”言的是“相思”,“折柳”表的是“不舍”。
一场饭局分四个步骤——设局,成局,破局,收局。设局,就是前期筹备,针对受邀者的好恶安排饭局地点,另外好事客自来,若是尴尬事,还要想方设局“请君入瓮”,坑蒙拐骗,软硬兼施,来之则安之。成局,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都没来,吃吃喝喝,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局就算是成了。破局,至关重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然要言归正传。“言”分两种,一种是事成之后的答谢,一种是事成之前的请求,请求再分两种,一种是直言,一种是婉言,直言时则需作陪者当中润滑,婉言时也需作陪者适时点破,这样一来,“客人”如点头,皆大欢喜,“客人”如拒辞,直言因有润滑而不致伤和气,婉言因点破而罪在作陪,因此,作陪者非势大压人或巧舌如簧者难以担当。收局,两种情形,一种是事成,一种是事败。所以要做两手准备,成则皆大欢喜,东家必是“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云云;事败,也切忌撕破脸皮,都是身不由己,来日方长,“买卖不成仁义在”,“收”——重在留活口,有退路。
设、成、破、收,也暗合了中国文学里传统的起、承、转、合之布局,看来“攒饭局”和写文章很像,不同的是,一场好饭局的标准是“利”“益”的交换,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是“情”“理”的表达,可惜饭局只追求技法,却错失美感。
人在当下总要经几场“饭局”的,今天你做东,明天我做客,后天他作陪,如四季更迭,不能太矫情。可苦笑里我们都还盼一个足不出户的寒冬,等一个真正要等的人,做一对潇潇洒洒的局外人——
“绿蚁新焙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