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讲考大学
1945年,没读过高三的爷爷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有资格考大学。
当时一人可以参加多个大学的考试,从被录取的学校中选一所就读。爷爷的同学雷道炎(注1)第一年考了七所大学,只有清华大学没有录取。他选择了浙大,读了一年之后再考,被清华录取。于是去清华从头读起。后来他家中有事,又回到浙大读书,比爷爷晚一年毕业。
爷爷考过两所大学——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
中央大学的考试设在重庆。考前的晚上,爷爷睡在礼堂的台子上。那时的重庆极热,那场考试考得很差。语文的考题是两篇作文,一篇白话一篇文言。“文言文之乎者也乱写了一通。”最后没有被录取。
之后读了一个学期的大学先修班,再后抗战结束。日本人走时,全城欢庆,一晚没睡。
1946年5月,一位在贵州湄潭读浙大附中(注2)的同学告诉他,浙江大学准备迁回杭州,在回迁之前,要在遵义考一次招生考试,时间定在7月。
爷爷赶往遵义。当时连货车都没有,便去邮局买了邮车票,坐邮车前往。到达遵义后没有住处。幸好他在十四中时的班主任当时担任了遵义一所学校的校长,让他住在学校里。那个学校借用了一个祠堂,祠堂前还有个大天井。学校里没有电,一个大房间分隔成两小间,爷爷睡在其中一间,另一间用来堆放桌椅。边上是一个弄堂,当时刚好有一家死了人,死人就放在弄堂里,那夜刮风,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几位十四中的同学也来赶考,几人一起住。
那次倒是考上了,收到了通知,说十月开学。(表示日期的数字究竟应该怎么写?)当时爷爷刚满17岁。
那时太爷爷在河南新乡的交通银行任办公室主任(杭州市交通银行于抗战时迁往河南新乡),爷爷先去河南新乡与家人汇合,再一同回杭。先坐汽车经过四川(“就是这次地震的那一带,汶川北川经过了”)到达陕西,在陕西有火车去河南。当时的火车站很乱,几乎没有人管理。在火车站遇到了两个赶考的学生,一起上车。爷爷上了车之后发现上错了。“应该往东去的,那辆车却是往西开的。”于是跳车,爷爷没有出事,另外一个人腿摔伤了。后来坐上了一辆去河南的煤车。刚到河南省,司机说,前面共产党在打仗(注3),开不过去了,只有等。终于叫到了一辆去郑州的车,到了小冀站(注4)下车,那里有车从大桥过长江。搭的是辆平板车,四周没有护栏。过了江,便到了新乡。叫了辆人力车,到交通银行。回去才知道,太公之前请人去郑州接过他。这一路行了半个多月。屁股上长了一个大疮,后来还开了刀。
1946年9月,爷爷回到杭州。当时的浙大还在大学路。10月到了,浙大却还没有开学。
1946年12月12日,那一天杭城下了雪,浙大回迁后第一次开了学。
注1:雷道炎,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曾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
注2:抗战爆发后,浙大西迁至贵州遵义湄潭办学。浙大附中为湄潭中学的前身。
注3: 1946年6月26日,国军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部进攻八路军中原军区,内战全面爆发,八路军中原军区分两路分别向豫西和鄂西北突围。此处应是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领的第2纵队突破豫西防线向陕南转移过程中与国军进行的战斗。(——采药)
注4:小冀站,现名七里营站,站址在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建于1912年。离北京西站623公里,离广州站1671公里,隶属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分局管辖。现为三等站。(http://love.iciba.com/%E4%BA%AC%E5%B9%BF%E7%BA%BF/)
当时一人可以参加多个大学的考试,从被录取的学校中选一所就读。爷爷的同学雷道炎(注1)第一年考了七所大学,只有清华大学没有录取。他选择了浙大,读了一年之后再考,被清华录取。于是去清华从头读起。后来他家中有事,又回到浙大读书,比爷爷晚一年毕业。
爷爷考过两所大学——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
中央大学的考试设在重庆。考前的晚上,爷爷睡在礼堂的台子上。那时的重庆极热,那场考试考得很差。语文的考题是两篇作文,一篇白话一篇文言。“文言文之乎者也乱写了一通。”最后没有被录取。
之后读了一个学期的大学先修班,再后抗战结束。日本人走时,全城欢庆,一晚没睡。
1946年5月,一位在贵州湄潭读浙大附中(注2)的同学告诉他,浙江大学准备迁回杭州,在回迁之前,要在遵义考一次招生考试,时间定在7月。
爷爷赶往遵义。当时连货车都没有,便去邮局买了邮车票,坐邮车前往。到达遵义后没有住处。幸好他在十四中时的班主任当时担任了遵义一所学校的校长,让他住在学校里。那个学校借用了一个祠堂,祠堂前还有个大天井。学校里没有电,一个大房间分隔成两小间,爷爷睡在其中一间,另一间用来堆放桌椅。边上是一个弄堂,当时刚好有一家死了人,死人就放在弄堂里,那夜刮风,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几位十四中的同学也来赶考,几人一起住。
那次倒是考上了,收到了通知,说十月开学。(表示日期的数字究竟应该怎么写?)当时爷爷刚满17岁。
那时太爷爷在河南新乡的交通银行任办公室主任(杭州市交通银行于抗战时迁往河南新乡),爷爷先去河南新乡与家人汇合,再一同回杭。先坐汽车经过四川(“就是这次地震的那一带,汶川北川经过了”)到达陕西,在陕西有火车去河南。当时的火车站很乱,几乎没有人管理。在火车站遇到了两个赶考的学生,一起上车。爷爷上了车之后发现上错了。“应该往东去的,那辆车却是往西开的。”于是跳车,爷爷没有出事,另外一个人腿摔伤了。后来坐上了一辆去河南的煤车。刚到河南省,司机说,前面共产党在打仗(注3),开不过去了,只有等。终于叫到了一辆去郑州的车,到了小冀站(注4)下车,那里有车从大桥过长江。搭的是辆平板车,四周没有护栏。过了江,便到了新乡。叫了辆人力车,到交通银行。回去才知道,太公之前请人去郑州接过他。这一路行了半个多月。屁股上长了一个大疮,后来还开了刀。
1946年9月,爷爷回到杭州。当时的浙大还在大学路。10月到了,浙大却还没有开学。
1946年12月12日,那一天杭城下了雪,浙大回迁后第一次开了学。
注1:雷道炎,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曾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
注2:抗战爆发后,浙大西迁至贵州遵义湄潭办学。浙大附中为湄潭中学的前身。
注3: 1946年6月26日,国军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部进攻八路军中原军区,内战全面爆发,八路军中原军区分两路分别向豫西和鄂西北突围。此处应是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领的第2纵队突破豫西防线向陕南转移过程中与国军进行的战斗。(——采药)
注4:小冀站,现名七里营站,站址在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建于1912年。离北京西站623公里,离广州站1671公里,隶属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分局管辖。现为三等站。(http://love.iciba.com/%E4%BA%AC%E5%B9%BF%E7%BA%BF/)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