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分镜头分析
时间选择在乌蒙蒙的傍晚,好像这座废业待兴的小城面临的尴尬处境。地点是在极具代表性的城中街道。生活在混着各种嘈杂声的音响中的人们就像被标语横幅掩盖的墙面,安之若素。导演无处不在关心这些细节,在平淡中制造让人烦闷的气氛,甚至产生对城镇前途的无望。
小武走进更胜的药铺,首先的行动就是看墙上红色大字报,鲜亮夺目。镜头摇定,两人物被由窗棱形成的分割线分割在两侧,似乎预示这是对立的不愉快的交谈。并在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很好的细节------称。更胜的第二句话便引出了这场戏的矛盾之源。小武的个性在这场戏中也展现得很充分。对于更胜的第一句质问,他以沉默相对。这并不说明他没有反抗的能力,选择做一个扒手已经是他对这个社会最愚蠢的抵抗,而沉默只是愚蠢之上的自我安慰和自我认同。并且,导演似乎有意通过这样的对话气氛,制造了一张一缩的节奏感,也为下面小武的回忆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而小武第一句较为正面的回答是“跟你借的没意思”。单从字面上分析,只会将它看做是小武打肿脸充胖子的无耻表露。但是,他只是想在这个风潮浪尖的时刻凭借自己的“努力”换取别人的认同。“你妈病了?”“捅了漏子躲一阵?”这样的猜测,更好的反衬了小武“小勇过两天结婚,给他上点礼”这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回答。既不是为了伟大的母亲,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是为了一个曾经同甘共苦的,但现在已经将自己抛弃的朋友。可见,行为拙劣的他的心灵中的美好与澄澈。当他寻要红纸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独特传统中的不能被丢弃的精华正岌岌可危的处境。因为到处都是拆迁的宣传,那些旧的极富意趣的建筑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声中纷纷崩塌。这里是否也在提醒人们民族独特性的可贵?“红纸”意向后,更为人拍案叫绝的一幕来了。小武将一叠钱放在称上称重。人不由地生发出与此类似的想法:物质到底占据了人们心中多大的分量?小武这样的人物显然没有将它看得过重,才会想知道钱的重量,姑且这样的小人物一般不会有高深的思想,但是至少他让我们明白了一点:情谊与诚信远比金钱来得可贵。更胜说“这又不是金子”时,我只能想到这叠钱的背后实实在在存有小武厚重的,舟不能载动的情谊。这一点在小武下面的回忆中有极深刻的体现。他一直将小勇在若干时间以前的话铭记在心。这种微小的记忆甚至让我们暂时忘记了他偷的陋习。
导演用跟拍的方式很自然的交代了靳小勇家中的准备情况。由下手的忙碌的方向,衔接到指手画脚的小勇。正当他觉得怡然自得的时刻,小武的出场让他觉得尴尬万分。因为通过光源----灯,靳小勇显然不敢抬头正视出于地势上方的小武,而小武更是以一贯的庠装的“漠然”承载难过。此刻的音乐更不如刚开场的稳定。歌词“希望你能陪我到地角到天涯,想你能爱我到海枯到石烂”虽然是在唱忠贞的爱情,但是在这里何不将变了调的情歌理解为变了质的友情呢?
小武走近里屋,音乐仍然是不着调的《选择》。昭示着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小武只能无奈面对朋友的失信,束手无策。随后,他抽烟。使用打火机时,《致爱丽丝》第一次响起。这也成为贯穿两个片段的“戏眼”。
空间的比重虽然在画面上没有展示出来。但是在上个镜头中观众可以形成认同:那一处的堆积的香烟会使空间在意念上向小武这部分倾斜,灯光的位置也很明显,也是位于小武的正上方。显然,这样的安排是对守信的赞扬,对失信的贬低。这个戏剧冲突在这场戏中表现得极为饱满还有以下表现:
a.对话双方态势呈主动与被动关系,“结婚了也不告我”的正面指责,小勇只是含糊其辞的说“都是自家亲戚”;“郝有亮是你家亲戚?吴小胖也成了自己人?”的追问,立刻使靳小勇的托词溃不成军。
b.对话的内容围绕“忘却”与“铭记”,一再探究着“物质”与“精神”孰轻孰重。在别人眼中,小武当然比不上小勇,因为财富的悬殊,小勇根本看不上小武的“赃款”;但是,在忠义孝节的人性考量下,小勇的做法令人唾弃。但“赃款”的确代表的是淳朴的深厚的情谊。
c.小武的言语与动作的爆发是感情高涨到极致.他举起小勇的右臂,失望透顶的怒吼“你瞧你这儿,你他妈的”。他们相同的纹身,没有给他们带来完满的友情,而是分道扬镳。誓言这个东西越来越被轻视。
饭桌上的酒快到尽了,盘里的花生还颗粒未动。相比前几场戏,一向是残羹冷炙的桌面,竟留有这么多的花生。可见,小武真的是为寻求释放而来。虽然镜头没有给小武的正面展示,没有任何台词设计,却使场面更添忧愁。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曾经他以为的朋友却是致使他现在这种境地的始作俑者。
当电视中传来靳小勇的名字时,镜头很快将对就被的特写,转换为小武的过肩镜头。但是影片并没有继续停留在电视的画面上。而是拍怔怔小武。此时画面上小武的上方,有两根玫红色的荧光灯。它们形成“八”的形状,一头指向小武,一头指向靳小勇。红色的醒目,让人顿觉它与整个空间的不和谐;屏幕幽蓝的电视机旁,又有着与画中画的靳小勇形成明显对比的红色区域。而靳小勇一旁的主持人同样也是红色着装,这个是不是在暗示,身着灰色西装的靳小勇的婚礼并没有如旁人想象中的兴奋与开心。他仅仅是别人簇拥下的,不得已的,面子的牺牲品和伪君子。
音乐“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从小武的镜头转换到小勇的镜头。这句话就像是小武将给小勇听的一样,过去的美好回忆已经经不住回味了。此时,小勇发现打火机丢失,他应该自然而然想到小武。这样,戏里戏外,都将这首曲子、打火机,小武联系起来了。接着,画面非常自然的切到小武这里。他翻出打火机,意识到那是从小勇那里拿来的。恰好歌词唱道“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日子,深深地将你想起”。毫无添加的痕迹,有极致地渲染了气氛。这就是导演的过人之处。
很快,《心雨》的声响减弱到消失。只剩下打火机中的单调的《致爱丽丝》从有气响到无力。告知了一段情感的终结,又预示了一段变质感情的开始。
小武走进更胜的药铺,首先的行动就是看墙上红色大字报,鲜亮夺目。镜头摇定,两人物被由窗棱形成的分割线分割在两侧,似乎预示这是对立的不愉快的交谈。并在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很好的细节------称。更胜的第二句话便引出了这场戏的矛盾之源。小武的个性在这场戏中也展现得很充分。对于更胜的第一句质问,他以沉默相对。这并不说明他没有反抗的能力,选择做一个扒手已经是他对这个社会最愚蠢的抵抗,而沉默只是愚蠢之上的自我安慰和自我认同。并且,导演似乎有意通过这样的对话气氛,制造了一张一缩的节奏感,也为下面小武的回忆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而小武第一句较为正面的回答是“跟你借的没意思”。单从字面上分析,只会将它看做是小武打肿脸充胖子的无耻表露。但是,他只是想在这个风潮浪尖的时刻凭借自己的“努力”换取别人的认同。“你妈病了?”“捅了漏子躲一阵?”这样的猜测,更好的反衬了小武“小勇过两天结婚,给他上点礼”这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回答。既不是为了伟大的母亲,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是为了一个曾经同甘共苦的,但现在已经将自己抛弃的朋友。可见,行为拙劣的他的心灵中的美好与澄澈。当他寻要红纸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独特传统中的不能被丢弃的精华正岌岌可危的处境。因为到处都是拆迁的宣传,那些旧的极富意趣的建筑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声中纷纷崩塌。这里是否也在提醒人们民族独特性的可贵?“红纸”意向后,更为人拍案叫绝的一幕来了。小武将一叠钱放在称上称重。人不由地生发出与此类似的想法:物质到底占据了人们心中多大的分量?小武这样的人物显然没有将它看得过重,才会想知道钱的重量,姑且这样的小人物一般不会有高深的思想,但是至少他让我们明白了一点:情谊与诚信远比金钱来得可贵。更胜说“这又不是金子”时,我只能想到这叠钱的背后实实在在存有小武厚重的,舟不能载动的情谊。这一点在小武下面的回忆中有极深刻的体现。他一直将小勇在若干时间以前的话铭记在心。这种微小的记忆甚至让我们暂时忘记了他偷的陋习。
导演用跟拍的方式很自然的交代了靳小勇家中的准备情况。由下手的忙碌的方向,衔接到指手画脚的小勇。正当他觉得怡然自得的时刻,小武的出场让他觉得尴尬万分。因为通过光源----灯,靳小勇显然不敢抬头正视出于地势上方的小武,而小武更是以一贯的庠装的“漠然”承载难过。此刻的音乐更不如刚开场的稳定。歌词“希望你能陪我到地角到天涯,想你能爱我到海枯到石烂”虽然是在唱忠贞的爱情,但是在这里何不将变了调的情歌理解为变了质的友情呢?
小武走近里屋,音乐仍然是不着调的《选择》。昭示着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小武只能无奈面对朋友的失信,束手无策。随后,他抽烟。使用打火机时,《致爱丽丝》第一次响起。这也成为贯穿两个片段的“戏眼”。
空间的比重虽然在画面上没有展示出来。但是在上个镜头中观众可以形成认同:那一处的堆积的香烟会使空间在意念上向小武这部分倾斜,灯光的位置也很明显,也是位于小武的正上方。显然,这样的安排是对守信的赞扬,对失信的贬低。这个戏剧冲突在这场戏中表现得极为饱满还有以下表现:
a.对话双方态势呈主动与被动关系,“结婚了也不告我”的正面指责,小勇只是含糊其辞的说“都是自家亲戚”;“郝有亮是你家亲戚?吴小胖也成了自己人?”的追问,立刻使靳小勇的托词溃不成军。
b.对话的内容围绕“忘却”与“铭记”,一再探究着“物质”与“精神”孰轻孰重。在别人眼中,小武当然比不上小勇,因为财富的悬殊,小勇根本看不上小武的“赃款”;但是,在忠义孝节的人性考量下,小勇的做法令人唾弃。但“赃款”的确代表的是淳朴的深厚的情谊。
c.小武的言语与动作的爆发是感情高涨到极致.他举起小勇的右臂,失望透顶的怒吼“你瞧你这儿,你他妈的”。他们相同的纹身,没有给他们带来完满的友情,而是分道扬镳。誓言这个东西越来越被轻视。
饭桌上的酒快到尽了,盘里的花生还颗粒未动。相比前几场戏,一向是残羹冷炙的桌面,竟留有这么多的花生。可见,小武真的是为寻求释放而来。虽然镜头没有给小武的正面展示,没有任何台词设计,却使场面更添忧愁。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曾经他以为的朋友却是致使他现在这种境地的始作俑者。
当电视中传来靳小勇的名字时,镜头很快将对就被的特写,转换为小武的过肩镜头。但是影片并没有继续停留在电视的画面上。而是拍怔怔小武。此时画面上小武的上方,有两根玫红色的荧光灯。它们形成“八”的形状,一头指向小武,一头指向靳小勇。红色的醒目,让人顿觉它与整个空间的不和谐;屏幕幽蓝的电视机旁,又有着与画中画的靳小勇形成明显对比的红色区域。而靳小勇一旁的主持人同样也是红色着装,这个是不是在暗示,身着灰色西装的靳小勇的婚礼并没有如旁人想象中的兴奋与开心。他仅仅是别人簇拥下的,不得已的,面子的牺牲品和伪君子。
音乐“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从小武的镜头转换到小勇的镜头。这句话就像是小武将给小勇听的一样,过去的美好回忆已经经不住回味了。此时,小勇发现打火机丢失,他应该自然而然想到小武。这样,戏里戏外,都将这首曲子、打火机,小武联系起来了。接着,画面非常自然的切到小武这里。他翻出打火机,意识到那是从小勇那里拿来的。恰好歌词唱道“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日子,深深地将你想起”。毫无添加的痕迹,有极致地渲染了气氛。这就是导演的过人之处。
很快,《心雨》的声响减弱到消失。只剩下打火机中的单调的《致爱丽丝》从有气响到无力。告知了一段情感的终结,又预示了一段变质感情的开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