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苍桑阿拉善,风尘塞外行
1、西游记之一苍桑阿拉善、风尘塞外行,让心灵在无声中感动……
我的旅行确切的说是从16号拉开序幕的,北京,这个我生活了5年的城市,在车站看到爸爸的一刻,我却感觉到自己是个旅行者,北京的红砖绿瓦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新鲜,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的都市夜景,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接踵磨肩的匆匆过客。
在地铁上,看到了一个流浪歌手,一把棕色的木吉他,在人潮拥挤的地方诠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的音乐他的勇敢赢得了全车人的掌声。
(序言到此为止,下面,我去给自己倒一杯茶,安静的坐在窗前呼吸充满茶香的空气,回忆秋季带给我的西行记)
之所以给题目取名为西游记,是因为此番我路途遥远,一路西行,北京——银川——阿拉善盟的巴彦浩特——额济那旗,路经贺兰山,沙漠戈壁,甚至淡水海……我相信那句老话:人都是在行走中学会长大。
飞机在北京首都机场10:05准时起飞,由于三叔的慢性子,害我们在机场大厅里狂奔了一个1千米,幸好各位机场人员十分人性化的服务,爸爸才幸运的得到了一张手写的登机卡(^_^一般人都是机打的,看来我可爱的老爸不是一般人~```)。出发这天北京是阴沉沉的天,所以我们上升到一万零八百米高空的时候感觉自己被夹在两界之间,上面是刺眼的蓝天,下面是乌云密布的人间,奇怪发明“九霄云外”这个成语的古人莫非也坐过飞机?把我现在的身处的环境描写的这么贴切。。。。我讨厌这个对流层,讨厌这个庞然大物让我的耳朵一直处于耳鸣中,,,而且漫无边际的云朵直通天的尽头,仿佛飞机在1个半小时之中根本就不曾动过,在这个一片湛蓝的天空下保持静止状态直到看见九曲黄河看见银川大地。
飞机在降落在银川机场前,还在空中做了2个完美的弧线,从高处俯视那戈壁沙漠似有种在电脑上用googleearth查找地图的清晰感。琉璃一样的银川,金红色的纹理.......我浑身的血液仿佛像奔跑在草原上的马儿,激动的无语言表。
2、西游记之二走进秘境阿拉善,回味生命的真实与平静
我要写一个完完整整的游记,用我的眼睛用我的笔尖诠释我心中的"塞上桃园”。我希望富饶神奇的沙漠草原能拥有越来越多的探险者,敬仰者。
风轻轻的扯动着天上的朵朵白云,蓝色离我是那么的近又那么的远。老叔的本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开到了180迈,似乎我们要到达的城市是天的那一边。。。。。终于在1小时40分后我们从银川跨越了贺兰山脉,来到了传说中的三爷爷家。
久违了的手把肉,久违了的奶片奶干奶茶奶酪奶油…… 三爷爷家的人都还保留着草原上的习俗,实在是满足了我空虚了许久的胃口,^_^ 三爷爷家的整体布局不管是卧室厨房院子甚至厕所都和爷爷家的十分相似,让我不禁有种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的梦里的感觉。明晃晃的大太阳透过院子中的向日葵,似乎每片叶子都在这个梦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我站在梦的入口处向里探望,我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将永远在我的回忆中闪闪发亮。
下午吃完饭已经快4点了,我们想去岳飞笔下的贺兰山下把来时路上看到的白雪照下来,于是六姑夫特意借来了一辆4500带我们走进贺兰山的心脏。好像这个深处就是某个秘密基地,所以我们一路都走在没有任何道路的山石上,颠簸的程度我该怎样形容呢?总之我浑身都青了,分别碰撞在车门、前座、顶棚等处,但到达终点的时候我认为这是值得的,那没有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大自然神奇的将一块又一块石头搭建在奇形怪状的山坡上,山中的每一株植物都有一篇与石头拼搏的回忆录,很难想象在如此缺少水源的地方,这些树木都是怎样的在山石中坚强的经受着百年风吹,可惜我们没有拍到像阿尔卑斯山那样的,山下绿树成荫山上积雪成积的场面,在晚霞的一抹余晖时我们回到了三爷爷家。
天上的星星很清晰,仿佛所有星星都喜欢看着阿拉善这片广袤的土地。我盖着厚厚的被子沉沉的睡去,梦中依稀还躺在草原上数星星...........
注:阿拉善盟(阿拉善一词,最早记载于《蒙古秘史》,为汉语贺兰山的音转。)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盟府驻地巴彦浩特镇。
3、西游记之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沉睡的历史,飞天的梦想;阿拉善,你有多少神奇的故事……
题记: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
浩瀚的金色沙漠/驼铃让我回到童年/耳边又响起摇篮曲/阿妈的声音忽近忽远
哎……我的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
沙漠绿洲清泉/天鹅留恋的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
哎……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
早上的太阳依然是那样的明晃晃,我的心情就犹如此时的蓝天,万里无云。在一顿丰盛的早饭过后,我们便踏上了640公里的远征,为了那片魂牵梦绕的胡杨林........
笔直的公路铺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中,遥远的忘不见尽头。似乎我们的车要开进远处的蓝天中。四姑夫是个相当出色的向导,他可以提前五分钟告诉我前面马上路过的地方有一棵造型很独特的树、远处的沙漠中住着两家牧民、前方向北就是传说中的沙漠奇石原产地以及五团哪家的炒灰肉又好吃又实惠。一路上,他一直都精力充沛,给我们讲他在这条戈壁唯一一条公路上所经历的每一件新鲜事。
四姑父可以说是个石头达人(超级石头爱好者),经常开着小车带着帐篷和干粮到4、500公里以外的戈壁滩上捡石头,而且是从早捡到晚的那种,他说捡石头是可以废寝忘食的一种乐趣。后来我从额齐回来在他家吃饭,有幸看到了那传说中的一整面墙的石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可以大胆的说,在石头的世界,也和人间一样,拥有着各种造型各种颜色各种意义。
我和石头的溯源是从一篇叫做《石头》的文章开始,第一次感觉到石头虽然是冰冰的,但却和人一样饱尝着岁月的沧桑冷暖。后来朋友家开了一个奇石店,我才认识了娇艳欲滴的沙漠玫瑰、珠圆玉润的葡萄玛瑙还有各种只生活在戈壁中的蜡石玛瑙石肉石戈壁石等等。。。他们在大漠深处描绘着各自心中的人间。
我们在路行450公里的地方亲自在奇石家乡体验了一下捡石头,那感觉就是总认为自己能捡到传说中的像小鸡出壳那样的至宝,所以我们不满足,拼命走拼命瞧,觉得每块石头都有意义,从而导致的结果是后备箱和座位底下堆满了石头,呵呵,之后的这一路上我都没寂寞,逐个的给小石头取名字。
下午4点多,我们进入了额齐,标志就是路旁参差不齐奇形怪状的胡杨树--生长在沙漠中的绿树!
无尽的戈壁诠释荒凉,凄美的胡杨咏唱生命,落日的余晖镶在每一片叶子上,粗壮的树干在沙漠中与天对抗。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中突然扫入眼帘的孤单的胡杨不一样,这里是胡杨的家乡,在这里它们可以枝叶纠结共同成长。向人类诉说历史的沧桑生命的顽强。
这些见证历史的岁月老人。。。。。。。
晚上四姑夫的学生们招待了我们这些远方的来客,全蒙文的对话让我好眩晕啊,我和老爸匆匆结束饭局来到这个边境小镇上欣赏胡杨节前的夜景。很干净的街道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五彩的街灯照亮小镇人们的生活也照亮了天上的繁星,额齐就像是被漫天的星光包围在睡梦中的孩子,我们只花了90元就住在一个相当于北京3星级的宾馆里。在疲惫和兴奋中等待明天的太阳的升起。
明天的旅程原计划中的黑水城东方航天城怪树林由于雨季的来临只能放弃。
短短7天的旅行,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美丽记忆,这就是我的沙漠之行。
我的旅行确切的说是从16号拉开序幕的,北京,这个我生活了5年的城市,在车站看到爸爸的一刻,我却感觉到自己是个旅行者,北京的红砖绿瓦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新鲜,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的都市夜景,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接踵磨肩的匆匆过客。
在地铁上,看到了一个流浪歌手,一把棕色的木吉他,在人潮拥挤的地方诠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的音乐他的勇敢赢得了全车人的掌声。
(序言到此为止,下面,我去给自己倒一杯茶,安静的坐在窗前呼吸充满茶香的空气,回忆秋季带给我的西行记)
之所以给题目取名为西游记,是因为此番我路途遥远,一路西行,北京——银川——阿拉善盟的巴彦浩特——额济那旗,路经贺兰山,沙漠戈壁,甚至淡水海……我相信那句老话:人都是在行走中学会长大。
飞机在北京首都机场10:05准时起飞,由于三叔的慢性子,害我们在机场大厅里狂奔了一个1千米,幸好各位机场人员十分人性化的服务,爸爸才幸运的得到了一张手写的登机卡(^_^一般人都是机打的,看来我可爱的老爸不是一般人~```)。出发这天北京是阴沉沉的天,所以我们上升到一万零八百米高空的时候感觉自己被夹在两界之间,上面是刺眼的蓝天,下面是乌云密布的人间,奇怪发明“九霄云外”这个成语的古人莫非也坐过飞机?把我现在的身处的环境描写的这么贴切。。。。我讨厌这个对流层,讨厌这个庞然大物让我的耳朵一直处于耳鸣中,,,而且漫无边际的云朵直通天的尽头,仿佛飞机在1个半小时之中根本就不曾动过,在这个一片湛蓝的天空下保持静止状态直到看见九曲黄河看见银川大地。
飞机在降落在银川机场前,还在空中做了2个完美的弧线,从高处俯视那戈壁沙漠似有种在电脑上用googleearth查找地图的清晰感。琉璃一样的银川,金红色的纹理.......我浑身的血液仿佛像奔跑在草原上的马儿,激动的无语言表。
2、西游记之二走进秘境阿拉善,回味生命的真实与平静
我要写一个完完整整的游记,用我的眼睛用我的笔尖诠释我心中的"塞上桃园”。我希望富饶神奇的沙漠草原能拥有越来越多的探险者,敬仰者。
风轻轻的扯动着天上的朵朵白云,蓝色离我是那么的近又那么的远。老叔的本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开到了180迈,似乎我们要到达的城市是天的那一边。。。。。终于在1小时40分后我们从银川跨越了贺兰山脉,来到了传说中的三爷爷家。
久违了的手把肉,久违了的奶片奶干奶茶奶酪奶油…… 三爷爷家的人都还保留着草原上的习俗,实在是满足了我空虚了许久的胃口,^_^ 三爷爷家的整体布局不管是卧室厨房院子甚至厕所都和爷爷家的十分相似,让我不禁有种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的梦里的感觉。明晃晃的大太阳透过院子中的向日葵,似乎每片叶子都在这个梦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我站在梦的入口处向里探望,我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将永远在我的回忆中闪闪发亮。
下午吃完饭已经快4点了,我们想去岳飞笔下的贺兰山下把来时路上看到的白雪照下来,于是六姑夫特意借来了一辆4500带我们走进贺兰山的心脏。好像这个深处就是某个秘密基地,所以我们一路都走在没有任何道路的山石上,颠簸的程度我该怎样形容呢?总之我浑身都青了,分别碰撞在车门、前座、顶棚等处,但到达终点的时候我认为这是值得的,那没有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大自然神奇的将一块又一块石头搭建在奇形怪状的山坡上,山中的每一株植物都有一篇与石头拼搏的回忆录,很难想象在如此缺少水源的地方,这些树木都是怎样的在山石中坚强的经受着百年风吹,可惜我们没有拍到像阿尔卑斯山那样的,山下绿树成荫山上积雪成积的场面,在晚霞的一抹余晖时我们回到了三爷爷家。
天上的星星很清晰,仿佛所有星星都喜欢看着阿拉善这片广袤的土地。我盖着厚厚的被子沉沉的睡去,梦中依稀还躺在草原上数星星...........
注:阿拉善盟(阿拉善一词,最早记载于《蒙古秘史》,为汉语贺兰山的音转。)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盟府驻地巴彦浩特镇。
3、西游记之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沉睡的历史,飞天的梦想;阿拉善,你有多少神奇的故事……
题记: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
浩瀚的金色沙漠/驼铃让我回到童年/耳边又响起摇篮曲/阿妈的声音忽近忽远
哎……我的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
沙漠绿洲清泉/天鹅留恋的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
哎……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
早上的太阳依然是那样的明晃晃,我的心情就犹如此时的蓝天,万里无云。在一顿丰盛的早饭过后,我们便踏上了640公里的远征,为了那片魂牵梦绕的胡杨林........
笔直的公路铺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中,遥远的忘不见尽头。似乎我们的车要开进远处的蓝天中。四姑夫是个相当出色的向导,他可以提前五分钟告诉我前面马上路过的地方有一棵造型很独特的树、远处的沙漠中住着两家牧民、前方向北就是传说中的沙漠奇石原产地以及五团哪家的炒灰肉又好吃又实惠。一路上,他一直都精力充沛,给我们讲他在这条戈壁唯一一条公路上所经历的每一件新鲜事。
四姑父可以说是个石头达人(超级石头爱好者),经常开着小车带着帐篷和干粮到4、500公里以外的戈壁滩上捡石头,而且是从早捡到晚的那种,他说捡石头是可以废寝忘食的一种乐趣。后来我从额齐回来在他家吃饭,有幸看到了那传说中的一整面墙的石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可以大胆的说,在石头的世界,也和人间一样,拥有着各种造型各种颜色各种意义。
我和石头的溯源是从一篇叫做《石头》的文章开始,第一次感觉到石头虽然是冰冰的,但却和人一样饱尝着岁月的沧桑冷暖。后来朋友家开了一个奇石店,我才认识了娇艳欲滴的沙漠玫瑰、珠圆玉润的葡萄玛瑙还有各种只生活在戈壁中的蜡石玛瑙石肉石戈壁石等等。。。他们在大漠深处描绘着各自心中的人间。
我们在路行450公里的地方亲自在奇石家乡体验了一下捡石头,那感觉就是总认为自己能捡到传说中的像小鸡出壳那样的至宝,所以我们不满足,拼命走拼命瞧,觉得每块石头都有意义,从而导致的结果是后备箱和座位底下堆满了石头,呵呵,之后的这一路上我都没寂寞,逐个的给小石头取名字。
下午4点多,我们进入了额齐,标志就是路旁参差不齐奇形怪状的胡杨树--生长在沙漠中的绿树!
无尽的戈壁诠释荒凉,凄美的胡杨咏唱生命,落日的余晖镶在每一片叶子上,粗壮的树干在沙漠中与天对抗。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中突然扫入眼帘的孤单的胡杨不一样,这里是胡杨的家乡,在这里它们可以枝叶纠结共同成长。向人类诉说历史的沧桑生命的顽强。
这些见证历史的岁月老人。。。。。。。
晚上四姑夫的学生们招待了我们这些远方的来客,全蒙文的对话让我好眩晕啊,我和老爸匆匆结束饭局来到这个边境小镇上欣赏胡杨节前的夜景。很干净的街道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五彩的街灯照亮小镇人们的生活也照亮了天上的繁星,额齐就像是被漫天的星光包围在睡梦中的孩子,我们只花了90元就住在一个相当于北京3星级的宾馆里。在疲惫和兴奋中等待明天的太阳的升起。
明天的旅程原计划中的黑水城东方航天城怪树林由于雨季的来临只能放弃。
短短7天的旅行,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美丽记忆,这就是我的沙漠之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