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后小记—巩华战区游

近期游览多不记述,盖驽钝之姿难展大形,图增笑耳,因放影像以足行纪。周末有闲,偶至嘉靖沙河行宫故城一游,叹故国城垒变幻颓院断垣,几类战区,为文一记。 午后出门,地铁昌平线至巩华城站,出站观望,四野喑寂,草长人稀,恍惚如入狐兔之乡,这NM是北京不???城站西边,地图上有路直达巩华东门镇辽门,事实上却有一道砖墙横亘。洒家图省时间,便爬将上去,坑哥的竟然墙头用土灰砌就,一身便装立马尘埃落停了。。

围墙内是一大块空地,不知是否某个大商贾囤积的地皮,迄今没有开发,变作了野生植物幸运的成长乐园,不过蚊子亦很不少。我随手拿根棍子,谨防有看护犬只到来,事先准备个谈判的工具,所幸一路太平,走到镇辽门时,远望临街的大铁门紧锁,正当我思谋着怎么翻出去时,赶巧后面来辆自行车,有看护人员去给要进门的人开门,我赶紧亦步亦趋的跟了出去,免去了翻墙的麻烦~

巩华城总体呈四方形,边长一公里,建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按此地永乐朝即有行宫建立,正统时为洪水所坏,遗址尚存,嘉靖年间世宗为方便往昌平祭祖驻跸休憩,复建行宫于此。城中偏南建有行宫(清时改作了擀毡局,现为沙河中学),供驻跸之用,亦作为帝后梓宫停灵之所。自重建行宫并筑城后,开始以勋臣丰润伯曹松守备,后改设副总兵守御,嗣后又改守备。虽初建时有“南护神京,北卫陵寝,东可以蔽密云之冲,西可以扼居庸之险,联络控制,居然增一北门重镇矣”之论,但该城自建成后,除庚戌之变(1550)土默特蒙古军掠郊北上;崇祯九年(1636)清兵入京畿,陷昌平“攻巩华城守将姜瑄却之”两役外,并无大的军事作为,大顺军入京时,巩华城不战投附,李自成曾驻营于此。

巩华城现仅遗留有四个城门及部门城墙,城门皆设有瓮城。南北瓮城三面各有门洞,东西瓮城唯南面有门洞,都置有闸门,门内设有千斤闸,上为闸楼。“巩华城”匾额嵌于南门正门上,传为严嵩手迹。东、西、南、北四门,分别以“镇辽(镇遏东辽)”、“威漠(威震大漠)”、“扶京(扶护神京)”、“展思(展陵怀思)”命名,各门匾额均为汉白玉制成,南北门置在瓮城外,东西门置于主门正门上(有记载称,“除南门置在瓮城外,其余均置在主门正门上。”可我见到展思门的匾额,确实是在瓮城城门上啊?为何?不解。另:有人就“扶京门”写作“拱京门”,考之《明世宗实录》嘉靖十九年六月己丑,有“诏名沙河行宫城楼四门,南扶京、北展思、东镇辽、西威漠”的记载,则知“扶京门”为确。)。 巩华城城外都有护城河环绕,现在基本被填充做了道路,城墙的夯土正是来自挖河的泥土。四门之外的护城河上据说还曾建有四座精美的花岗岩石桥(一说为吊桥,我想着依嘉靖爷的家风,应该是石桥的吧),但现在有的已被拆毁,有的已深埋于地下。

巩华城内,数年之内已经拆除的一片狼藉,步行其间如入战劫之所,昔日“重镇”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除少数钉子据点外,所到之处民居旧宅业已拆毁殆尽,街上偶有行人经过,荒蒿满眼瓦砾山积,野狗穿行其间,令某家通体寒彻。路过一处废弃住宅楼时,忽然有当年玩《使命召唤》置身切尔诺贝利的感觉。。有想观瞻战区或者人类灭绝世界如何的人士,尽可前来一观。听闻沙河镇府欲重建古城,并于四周打造昌平科技商务区,燬旧盖新的保护逻辑,利益化的政府思维,真心他娘的搞不懂。。


一条往展思门的路径,走到中途却发现恶狗出没其间,小犬若干倒罢,大犬隐约可见,果断标为“恶狗庄”以警后人,仰天大笑退兵去,我辈乃是保命人。




展思门瓮城北城门洞,门上有展思门的匾额。奇怪为何有的记载说它的汉白玉匾额应该在正门门洞上?展思门瓮城南北东三面封闭,西部现被某单位包入,难以进去详查。考虑到南北两门都是供帝后出入的必经之路,两门形制应该基本一致,只不知正门匾额上是何字样,而网上流传的照片显示正门好像并无匾额遗存下来。




威漠门瓮城闸门南城门洞,门内门闸系统仍十分完整,以前被作为社区活动室使用。三十余米东西走向的城墙保留较为完好,但城墙上依然斑驳严重,许多城砖已经碎落,树木枝杈生长其中。瓮城内部空地建有球场和几间房屋,屋子用明代城砖建造,现已拆毁,正门门洞也被辟为活动室,砖砌石墙上门窗尚在。




城墙破损处可见青砖内包裹的夯土,夯土中还夹杂有碎砖,分层铺设。城墙最上层用石灰碎石灌注,坚硬非常,上包城砖砌面封顶,铺就马道。


巩华城内的老建筑基本无存,只能从这些留存旧日地名的门牌号上辨析昔日的城区。城内尚未拆迁的建筑集中在偏南侧,主要是沙河中学、沙河二小和一个华人巨擘商业文化园什么的东东,其中沙河二小内的校舍,看着感觉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房屋,也很老旧了。

沙河中学校园高出地面数米,据说是当年建行宫时为防止再被洪水冲毁,特意加高建筑所致。有关这座行宫细节什么迎正门、牌坊、擀毡局等等网上详备此不赘述。我对这座行宫的记忆,只有《明熹宗实录》中关于神宗梓宫的一段记载,“二十九日之夜,梓宫至巩华城,拖灵龙木铿然有声,右手一角堕地。”俺一直认为有此一坠,才有了明神宗所谓的“北斗七星”式的葬姿,而非某些专家所谓的明代皇家特殊葬仪云云。





由西闸门洞进入瓮城内,可以看见瓮城内北部,正门西侧有一排硬山式房舍,网上资料说是明清时守备官兵的营房,现在已被修缮一新,看着像个新修的小庙一般,实在太丑了所以没照它。。





夜色将至,匆匆回城。去城铁的路上都是遛弯的人群,牵狗的听歌的唱戏的聊天的,还有牵个藏獒的,吓死洒家了。。成群的蚊子叮的你不亦乐乎,一直欢送到城铁才罢。巩华城站空空寂寂,站内就我一人等车,要不是接车出来个工作人员,我以为此站作废概不送客了都。。随后安然回城,战区游览历时两个小时,圆满结束。
-
サンリ熊HIKAR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06 17: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