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影片消费风险分析
今年的贺岁档影片除了《赤壁·决战天下》外,已经全部上映了。这些影片我也全部看过了,给还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们做一下消费风险分析,算是一个参考吧。
其实看电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大家口味各不相同,不必太过当真。而且电影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随机的,有可能您去了电影院,本来想看这个,但只有那个有票卖,可能也就看了。
不过考虑到电影消费的一次性风险,有个建议还是能帮助您在电影院的水牌前犹豫的时候做出风险相对小的选择。毕竟,电影是先付款再消费,不象其他消费都是先消费再付款,所以电影看完就完了,没啥可讨价还价的。
《非诚勿扰》
对于那些想看印象中的冯小刚喜剧的观众来说,这会是一部和你们想像中不同的电影。对于那些想看一部喜剧电影的观众来说,大致能够得到满足。对于那些什么期待都没有,就是得带女朋友去看电影的观众来说,估计能有些意外。
总之,期待越低的观众,就越能从中得到观影乐趣。就整体消费的氛围来说,作为冯小刚一年一次的贺岁喜剧电影,估计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观看本片,因为如果您要是不看,下周上班估计都不好意思和同事聊天。从消费预期值和消费满足感来说,观看本片的消费风险是最低的——就算您觉得烂,也能和其他人一起骂骂,怎么说也算是个和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
对于带孩子的家长来说,不推荐少儿观看——本片的部分情节和对白,小朋友们一是理解不了,二是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或尴尬(这得看您的孩子成熟到什么程度)。
《叶问》
作为一部甄子丹主演的功夫片,那些功夫片影迷会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而片中叶问狂扁日本人的场景,据说在很多电影院里都能让观众自发鼓掌。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片对于男性观众的消费风险是很低的。如果带媳妇也没什么大问题,反正你高兴了她也没道理和你怄气。
如果是带小孩儿的家长就不建议了,虽然本片的暴力程度和甄子丹以往的电影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但对于14岁以下的少儿观众来说,本片仍略显暴力。
不过本片在大部分电影院里都只有一到两个厅在放映,因此如果是针对本片前去消费的观众,最好提前电话或网络咨询场次后再出发,免得去了以后买不到票,不得不胡乱买张票对付一下自己。
《女人不坏》
本片的观众反应基本是男性观众普遍不喜欢,女性观众普遍喜欢。但就故事和制作来说,基本上还算值回票钱。就算大家观点不同,但看完电影以后还可以就男女爱情观展开大讨论,含苞待放的爱情可以借机搞搞暧昧,未婚男女可以借机检验彼此,已婚男女呢,没事可以假装吵个架调剂一下。
从消费风险角度来说,大家可以将本片作为候选影片,就是您没买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就可以拿它顶一下先。反正您都已经失望了,看了这电影不会让您更失望的。
《狼牙》
这片因为放映场次很少,基本上属于你除非奔着它去否则很难偶遇的情况。对于那些奔着它去的观众来说,谈不上消费风险——您都专门在大冬天奔波千里去看它了,估计怎么着您都不能失望,否则太对不起自己了。
对于那些偶遇本片的观众,我觉得您可以再考虑一下。本片除了那些对功夫片非常痴迷的观众,大部分普通观众看完以后都会觉得很茫然——里面除了大量的反关节外,我还没真别的印象了。
《梅兰芳》
这片都放到现在这个时候了,如果还有观众没看的话,那您要么是不动如山,要么是真的很忙。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观众,我说什么都没用。基本上,这片算是贺岁档消费风险最低的影片了,因为都放到现在了,据说票房都过亿了,观众口碑什么的都已经四处传开了,要是看了还后悔,那就只能说您不太适合看国产电影。
《预见未来》
作为贺岁档少见的国外引进批片,本片对于那些想换换口味的观众来说,消费风险很低。因为本片之前已经出过DVD了,网络上的下载也满天飞,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选择去看电影的观众,要么是铁杆影迷想去体验大银幕的感受,要么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在乎的随机观众,他们看什么都行反正逛到这儿了。
《圣诞传说》
值得推荐的一部被忽视的电影。虽然也是进口批片,但挺应景的,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样一个温馨新鲜的电影,一是可以换换口味,二是可以增加谈资——别人都在说当下的大俗片,您看了一部大家似乎知道但又不是很清楚的电影,他们就只有听你说的份儿了。
基本上,这片放心看吧。我不敢答应您看了不满意就退钱,但您可以留言骂我。
《大搜查》
圣诞节上映的另一部香港电影。不过生不逢时啊,在诸多大片的挤压下,我都不知道您能不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估计本片也就是个替补的命——您到了电影院,发现什么都没得选了,又正好马上有一场《大搜查》开演。您发现您很赶时间,没功夫等其他电影,那就看吧。
不过您要是这么赶,为什么非得去看这部被上头剪的不知所云的电影呢?
其实看电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大家口味各不相同,不必太过当真。而且电影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随机的,有可能您去了电影院,本来想看这个,但只有那个有票卖,可能也就看了。
不过考虑到电影消费的一次性风险,有个建议还是能帮助您在电影院的水牌前犹豫的时候做出风险相对小的选择。毕竟,电影是先付款再消费,不象其他消费都是先消费再付款,所以电影看完就完了,没啥可讨价还价的。
《非诚勿扰》
对于那些想看印象中的冯小刚喜剧的观众来说,这会是一部和你们想像中不同的电影。对于那些想看一部喜剧电影的观众来说,大致能够得到满足。对于那些什么期待都没有,就是得带女朋友去看电影的观众来说,估计能有些意外。
总之,期待越低的观众,就越能从中得到观影乐趣。就整体消费的氛围来说,作为冯小刚一年一次的贺岁喜剧电影,估计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观看本片,因为如果您要是不看,下周上班估计都不好意思和同事聊天。从消费预期值和消费满足感来说,观看本片的消费风险是最低的——就算您觉得烂,也能和其他人一起骂骂,怎么说也算是个和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
对于带孩子的家长来说,不推荐少儿观看——本片的部分情节和对白,小朋友们一是理解不了,二是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或尴尬(这得看您的孩子成熟到什么程度)。
《叶问》
作为一部甄子丹主演的功夫片,那些功夫片影迷会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而片中叶问狂扁日本人的场景,据说在很多电影院里都能让观众自发鼓掌。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片对于男性观众的消费风险是很低的。如果带媳妇也没什么大问题,反正你高兴了她也没道理和你怄气。
如果是带小孩儿的家长就不建议了,虽然本片的暴力程度和甄子丹以往的电影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但对于14岁以下的少儿观众来说,本片仍略显暴力。
不过本片在大部分电影院里都只有一到两个厅在放映,因此如果是针对本片前去消费的观众,最好提前电话或网络咨询场次后再出发,免得去了以后买不到票,不得不胡乱买张票对付一下自己。
《女人不坏》
本片的观众反应基本是男性观众普遍不喜欢,女性观众普遍喜欢。但就故事和制作来说,基本上还算值回票钱。就算大家观点不同,但看完电影以后还可以就男女爱情观展开大讨论,含苞待放的爱情可以借机搞搞暧昧,未婚男女可以借机检验彼此,已婚男女呢,没事可以假装吵个架调剂一下。
从消费风险角度来说,大家可以将本片作为候选影片,就是您没买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就可以拿它顶一下先。反正您都已经失望了,看了这电影不会让您更失望的。
《狼牙》
这片因为放映场次很少,基本上属于你除非奔着它去否则很难偶遇的情况。对于那些奔着它去的观众来说,谈不上消费风险——您都专门在大冬天奔波千里去看它了,估计怎么着您都不能失望,否则太对不起自己了。
对于那些偶遇本片的观众,我觉得您可以再考虑一下。本片除了那些对功夫片非常痴迷的观众,大部分普通观众看完以后都会觉得很茫然——里面除了大量的反关节外,我还没真别的印象了。
《梅兰芳》
这片都放到现在这个时候了,如果还有观众没看的话,那您要么是不动如山,要么是真的很忙。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观众,我说什么都没用。基本上,这片算是贺岁档消费风险最低的影片了,因为都放到现在了,据说票房都过亿了,观众口碑什么的都已经四处传开了,要是看了还后悔,那就只能说您不太适合看国产电影。
《预见未来》
作为贺岁档少见的国外引进批片,本片对于那些想换换口味的观众来说,消费风险很低。因为本片之前已经出过DVD了,网络上的下载也满天飞,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选择去看电影的观众,要么是铁杆影迷想去体验大银幕的感受,要么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在乎的随机观众,他们看什么都行反正逛到这儿了。
《圣诞传说》
值得推荐的一部被忽视的电影。虽然也是进口批片,但挺应景的,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样一个温馨新鲜的电影,一是可以换换口味,二是可以增加谈资——别人都在说当下的大俗片,您看了一部大家似乎知道但又不是很清楚的电影,他们就只有听你说的份儿了。
基本上,这片放心看吧。我不敢答应您看了不满意就退钱,但您可以留言骂我。
《大搜查》
圣诞节上映的另一部香港电影。不过生不逢时啊,在诸多大片的挤压下,我都不知道您能不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估计本片也就是个替补的命——您到了电影院,发现什么都没得选了,又正好马上有一场《大搜查》开演。您发现您很赶时间,没功夫等其他电影,那就看吧。
不过您要是这么赶,为什么非得去看这部被上头剪的不知所云的电影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