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往难辨东西,水长流不分里外——造访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
![]() |
三宝门口的陶艺墙是三宝村标志性的作品。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整理而成——断臂的观音、有裂 |
![]() |
路上,逐渐看到稻田青青,山色青青,水色青青 |
![]() |
柴烧出孤品,三宝无双器 |
![]() |
桃红柳绿 |
![]() |
三宝赋 |
![]() |
墙外是近在咫尺的树林、山溪和一小垅栽种的正在爬藤结荚的豆荚菜地; 移步几分,便是没有玻璃墙 |
![]() |
美国来的一位年轻陶艺家Chaes Gamblin的作品展“沉香”的开幕式 |
下午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
出门,我感叹,很有在非洲达喀尔的感觉了,
天蓝蓝的,太阳大大的,大街上,热气腾腾的。
我们打车去了三宝国际陶艺村。
路上,逐渐看到稻田青青,山色青青,水色青青。
走进展览馆,
正巧是一位美国来的一位年轻陶艺家的作品展“沉香”的开幕式茶会,
杯碟盏均是一层层的优美色调渐变渐深,
似乎真的能嗅到渐浓的沉香。
虽然大家都手持加冰的新鲜柠檬水!
展馆中还有若干以前驻村陶艺家的作品展,
特别是有一系列作品:碎瓷片与泥土镶嵌相生在一起,
如同经过了许多年相依相偎在一起的出土文物,
被放置在展厅巨大的玻璃观景墙边的茶几上,
墙外是近在咫尺的树林、山溪和一小垅栽种的正在爬藤结荚的豆荚菜地;
移步几分,便是没有玻璃墙的完全敞开的露台,
即刻嗅到山野的气息,闻到流水的欢畅,听到虫鸟的鸣叫,
同一景,不同感受,艺术与人生,不过如此罢!
在茶座小坐,
一位身材苗条的韩国陶艺女子用汉语对大家说:再见,我要去酒吧了!
为大家沏茶的一位仅在中国呆了一年的土耳其年轻陶艺人,
用娴熟的汉语回应到:怎么啦?嫌我沏的茶不好喝吗?
Wendy是陶艺村的管理者,她热情好客,亲切随意。
安排了一位刚从西藏自行车骑游归来的年轻助教带领我们参观。
去工作室的路上,又见稻花香,
特别是有节奏的古水碓声引我们驻足观望,
它们像舂米一样把当地特有的高岭土捣碎,
捣碎的陶土像白色的石灰。
后在工作室,助教兴奋地给我们看他今天才在山上见到的一块石头,
形状像一人头像,先生说:
她等了你一千年呢!
在工作室楼梯走廊围栏上,
有一人头陶像,
不知谁顺手在其头上包了一块毛巾,
先生又说:
他头疼,应该给他吃阿司匹林,而不是包块毛巾了事啊!
看住处时,一房间有点霉味,服务大姐说是老木头味,
换一房间,是一大玻璃天窗的房间,
助教解释说:你可以拥有很好的阳光By Day,
先生问:那By Night 呢?
助教连忙说:很好的星光和月光啊!
先生又问:有流星吗?
答曰:当然!
一行人欢欢喜喜地如陶艺村的对联所说:
人来往难辨东西,水长流不分里外。
最萌的情节是,
先生问Wendy:
亲爱的Wendy,
告诉我,
我的作品什么时候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