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悦读(第37期)回顾:蒋勋——另一个思想维度
蒋勋——另一个思想维度
一起悦读俱乐部 2012年8月25日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
他是个作家,有深为大众接受的《孤独六讲》,他也是个画家,他的很多书的封面都是自己的水墨小品,他还是个红学家,著有《蒋勋细说红楼梦》,他更是一个美学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多才多艺的人物。
蒋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位心灵导师,他让我们了解孤独≠寂寞,体会《红楼》中的悲悯,并最终回来做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
本期阅读我们有幸迎来了很多新朋友,在邱然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读了《生活十讲》中关于创造力的文字以及《新编传说》的“借花献佛”,大家对其中提到的一些内容做了生动并充满想象力的讨论。
讨论对中西方神话里的“飞”有了新的比较:中国的飞是纯想象的,脱离现实的,比如嫦娥吃了一片药就飞了;而外国的飞则是比较直观的,比如模仿飞鸟。
期间还对神话的教育问题做了一些探讨,有的认为神话被当成教科书在孩子中间传读,使神话失去了口口相传的魅力。神话成了固定的版本,会禁锢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大家对书中提到的将神话当作文学来读都比较赞同,认为神话也是一种文学作品,像《圣经》也可以当作神话文学来读,从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潜力。
大家对大脑移植的想象极为精彩,有的认为人的大脑是来自恐龙的大脑,但因为恐龙的形体太大,所以它灭绝了,而大脑却在人的躯体中延续。有的认为大脑移植最终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基于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多的困难。这个话题就引出了人类克隆的讨论,大家对是否能克隆出包括大脑在内的完全一样的人这一话题作了比较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这是可能的,但克隆出来以后,基于个体的生存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就会走向分化,最终会产生不同;有的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有悖伦理的。
神话有一个无限领域,可以同时满足幻想的创造力和科学的创造力,所以小孩读神话,他将来可能变成科学家,也可能变成文艺家……
大家对所读的感悟是对自身创造力的充分调动,也紧扣神话这个主题发挥了充分的想象,不知不觉间,美妙的下午时光就在思想的碰撞中度过了。
邱然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了蒋勋的世界,为我们打开了看世界的另一个维度,通过对创造力相关文章的阅读充分的调动了我们的创造力。这只是个开端,相信随着大家对蒋勋更深入的阅读,更多的创造力、想象空间会被激发、把打开。
在孤独的夜里亮一盏孤灯,用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填满,不再寂寞,让思想在光下驰骋,伴着嫦娥飞向月球,伴着众神得窥天堂,伴着想象在宇宙徜徉。希望我们的创造力能神话借助神话的羽翼更加丰满,在九天翱翔。愿我们的心在阅读中不再寂寞,愿人类不再在生活中迷茫,愿我们的阅读能真正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喜悦,更多的快乐。
(记录、整理:邓金敏)
一起悦读俱乐部 2012年8月25日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
他是个作家,有深为大众接受的《孤独六讲》,他也是个画家,他的很多书的封面都是自己的水墨小品,他还是个红学家,著有《蒋勋细说红楼梦》,他更是一个美学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多才多艺的人物。
蒋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位心灵导师,他让我们了解孤独≠寂寞,体会《红楼》中的悲悯,并最终回来做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
本期阅读我们有幸迎来了很多新朋友,在邱然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读了《生活十讲》中关于创造力的文字以及《新编传说》的“借花献佛”,大家对其中提到的一些内容做了生动并充满想象力的讨论。
讨论对中西方神话里的“飞”有了新的比较:中国的飞是纯想象的,脱离现实的,比如嫦娥吃了一片药就飞了;而外国的飞则是比较直观的,比如模仿飞鸟。
期间还对神话的教育问题做了一些探讨,有的认为神话被当成教科书在孩子中间传读,使神话失去了口口相传的魅力。神话成了固定的版本,会禁锢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大家对书中提到的将神话当作文学来读都比较赞同,认为神话也是一种文学作品,像《圣经》也可以当作神话文学来读,从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潜力。
大家对大脑移植的想象极为精彩,有的认为人的大脑是来自恐龙的大脑,但因为恐龙的形体太大,所以它灭绝了,而大脑却在人的躯体中延续。有的认为大脑移植最终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基于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多的困难。这个话题就引出了人类克隆的讨论,大家对是否能克隆出包括大脑在内的完全一样的人这一话题作了比较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这是可能的,但克隆出来以后,基于个体的生存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就会走向分化,最终会产生不同;有的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有悖伦理的。
神话有一个无限领域,可以同时满足幻想的创造力和科学的创造力,所以小孩读神话,他将来可能变成科学家,也可能变成文艺家……
大家对所读的感悟是对自身创造力的充分调动,也紧扣神话这个主题发挥了充分的想象,不知不觉间,美妙的下午时光就在思想的碰撞中度过了。
邱然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了蒋勋的世界,为我们打开了看世界的另一个维度,通过对创造力相关文章的阅读充分的调动了我们的创造力。这只是个开端,相信随着大家对蒋勋更深入的阅读,更多的创造力、想象空间会被激发、把打开。
在孤独的夜里亮一盏孤灯,用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填满,不再寂寞,让思想在光下驰骋,伴着嫦娥飞向月球,伴着众神得窥天堂,伴着想象在宇宙徜徉。希望我们的创造力能神话借助神话的羽翼更加丰满,在九天翱翔。愿我们的心在阅读中不再寂寞,愿人类不再在生活中迷茫,愿我们的阅读能真正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喜悦,更多的快乐。
(记录、整理:邓金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