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乱象内幕交易之众和股份
活在中国身在A股,总能见证些不可思议不同寻常的事件,况且资本市场是牵涉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场所,各方投机资金的参与、缺陷重叠的制度市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社会,都为内幕交易提供了极好的土壤,只要能捞到钱,相关利益方可以不守底线欺世盗名坑害股民,在他们眼里,可负天下人莫负自己,毕竟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且赚钱不易。
002070众和股份,中小板2006年上市,股本不大市值不大。多年一直籍籍无名毫不出众的股票,同时如同中国中小板多数上市公司一样,也是家族企业,众和股份位于福建莆田主营纺织印染的上市公司,福建的服装业很发达,无论休闲服装还是运动服装都有很多业内领先公司在大陆或香港上市。近年在纺织行业不景气且该公司经营也一般的背景下,可算是很平庸的一家公司,甚至不排除有被ST之忧。从K线图看今年以前基本是随着大盘同步波动的个股。如同A股上已经上演了无数遍的资产注入故事,一旦行业不景气上市公司主营难以为继,出于保护壳资源或者出于圈钱谋利需要,上市公司就会想方设法画饼讲故事令市场一时趋之若鹜,而买矿无疑是非常刺激众人眼球令市场可以无限遐想的题材。众和股份7月9日公告,由于公司正在筹划收购资产事宜,即日起开始停牌。之后7月14日和7月21日连续公告事项仍在进行。7月30日公告,计划以5亿左右代价收购控股厦门一家公司,该公司控股一家锂业公司,详细内容不需要赘述,简单说就是上市公司可能改变经营方式今后从事锂电池也即新能源开发。自7月30日开始众和股份成为惨淡市场下的焦点,连拉两个一字板后继续震荡上涨,复权股价从停牌前约20元左右最高上涨至8月21日盘中高点44元附近,翻番神话再次上演!2012年为数不多的短线黑马就此诞生!多少资金在这其中上演疯狂多少散户已经站上高岗!
不远的2010年,稀土资源股如包钢稀土、广晟有色,锂电池概念如如成飞集成、德赛电池等的连续飙涨翻几番的神话似乎尚在咫尺,市场一旦见到类似稀土、新能源等概念,不管背后究竟是否有实质性利好,不管今后上市公司是否真能经营转换,只要有此题材,只要有下一批资金接盘,短线就会产生疯狂行情,2010年那批稀土和锂电池牛股,2011年涉稀土的西藏发展(已经打回原形且同样有私募涉嫌内幕交易,人已经出逃),今年的科力远(稀土收购失败又重启又失败,反复讲故事,近期有锁仓迹象,短线或有机会,投机客可关注),这些短线牛股的翻倍甚至翻数倍的疯狂,无疑极其容易激发市场资金追逐,博傻故事反复上演,而近几年市场行情的总体惨淡更另这些为数不多的题材成为炒作焦点,只要能赚一把,资金完全不管所谓真相所谓未来,高岗之上总有散户接班。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论述了利润回报与资本家冒险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利润大到很大时资本家是可以成为亡命之徒的!资本市场上屡屡上演的此类故事是极好的佐证。如果只是单纯的题材炒作,资本市场本来就需要投机者买单,本质上这是化解风险的方法,如同PE和VC投资早期项目,可能大多亏损,但只要在比如100家中有10家企业最终能够成功,那么这10家身上赚的钱能够远远覆盖其余90家所带来的亏损,这对于创业者和资本方都是双赢,其余失败的创业者的风险已经由资本方买单,而资本方的风险已经从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得到弥补。因此资本市场是需要投机的,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分散风险,同时分散到每个投资者身上的风险不会很大,并且通过这种风险和受益的组合分化最终促进整个市场良性发展。扯远了,众和股份如果仅仅是因此新能源题材引得资金炒作,也算不得什么,并且公司确实号称收购了锂业公司,关键就在于在今年的股价运行中出现了明显的内幕交易,并且今日已经传出新闻得到了证实,只差证监会相关部门稽查和惩罚(我想多半还是不了了之,大部分散户羡慕嫉妒恨,只可惜自己没有赚到,自己没有内幕)。
曾经有一个叫众和股份的内幕交易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如今股价翻番我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说,我相信!如果非要我表决心,那我就搞一把!开个玩笑无伤大雅,说起众和股份的内幕交易,还要从本人4、5月份在一家投资公司任职风控开始聊起,公司老总正如早年中国很多善于利用自身优势钻营制度红利,从事地产、医药经销等暴利行业发家的老总一样,在过去10多年当中借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积累了一定身家,起初学历不高但是身价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也需要镀金,于是报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MBA或者其它我等屌丝看着晃眼听着头晕的玩意儿,关键是在这些班级里能认识很多在中国属于上层掌握很多资源的人物,在中国做生意讲究人脉和关系,这种班级学习形式无疑是结交各行人物铺设关系网的好地儿,本人所在公司老总就常跟我聊(本人虽是屌丝,好歹算经济学本科专业,专业素养尚可,股市经验尚可,老总比较豪爽因此不耻下聊)他又结识了某某上市公司老总或是高管,当初告诉我天目山药业(上市公司ST天目)老总曾经问他要不要代理他们公司的药品,这种接近上市公司核心人物的事情令身为小散的我羡慕嫉妒恨。写到这里其实我想到了一个很严肃的命题,大部分人只要坏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无所谓,好事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要羡慕嫉妒恨了,这种人性的恶劣在资本市场里体现得最极致,如同我之前的想法,所以其实赢家都是能够克服人性弱点的,巴菲特几乎被封为圭臬的传世名言“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很多投资者耳熟能详,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言归正传,在和老总的某次聊天中就提及了众和股份,时间大概是在五一过后的五月上旬(本人已经离职所以已经想不起具体日期,因为往事不堪回首啊!)老总当日说,有只股票你打开下,他打开一条短信看了下股票代码,002070,我打开K线图,哟,果然有点玄机,2012年基本是呈现独立行情,1月份至5月分震荡上升约30%,尤其是缩量上涨锁仓明显,显然有主力资金在积极运作(如果严格追查起来,这些资金肯定也有内幕交易嫌疑,因为该股基本面看不出有何吸引力之处)。5月开始大盘下跌,众和股份仍然特立独行。老总说这个票说要买什么矿,到时候会有重大利好,老总说完当着我的面打起了电话:“喂,老李啊,你说的那个众和股份是怎么回事?”,“哦”,“哦”“好好,有什么消息及时通知我”,一通电话下来我明白了,原来是那个老李告诉老总的消息,老总说老李已经进去了,买了50万股,乖乖,如今证明这就是内幕交易啊!这要在美国,一旦追究起来,吃不了兜着走。如今A股如此羸弱,无疑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有很大关系,在不公平的规则下想公平获胜,怎么可能。
说实话当初我知道这件事情后,并没有多大兴奋,可能因为首先本人也有近3年股龄,且从2010年入市,A股一直半死不活,且这期间本人最早在证券公司做客户经理(行情不好,没赚什么钱,但了解了券商行业一些特点和内幕,接触了一些股民,这对于了解市场很有好处)、后来专心炒股半年(帮人炒股,所幸略有小盈,最重要是长了经验),再后来在一家二线炒股软件公司(产品助理,明白了炒股软件公司如何赚取亏损股民的钱财,有些工作太违心,离了),直到现在本人坚信中长期买点已经来临,所以重新投入伟大的投机事业。所以当听到众和股份的可能的利好后,本人甚是淡定,一方面已经不做类似投机,一方面正在努力研究基本面和价值投资之道,巴菲特太高太远,且很可能只出在美国,恕我学不会学不来,但斌较近且可能接近,其投资理念在今年大放异彩投资硕果也是逆市走强,他说有些钱是不能赚的,我很认同这话。复利是市场里活下去的王道,宁可不赚钱,也要少冒险。更何况本人是文艺青年,自我标榜一些道德之类的标签,虽然索罗斯说市场是不能讲道德的,但我更愿意相信心态稳一点良心正一点是没错的。又扯远了,这就是文艺青年的特点。
知道众和股份这回事之后,老总并没有马上动作,开始我天真以为他也不想冒险,后来6月中旬因为种种缘故离职了,本来这事就和我没关系了,也就不该有这篇文章,直到7月30日众和股份复牌一字涨停,第二天再一字涨板,第三天10点半开盘也是封涨停但没多久打开了,也就在这天,之前投资公司的财务大姐(我指导她炒股,关系较好)告诉我,老总已经买进众和股份,是在复牌之前,那我推测应该是众和股份5月25号分红送股之后,6月份该股锁仓也很明显,从5月25号除权那日起到7月6日停牌换手仅20%左右,区间振幅15.30%,最终跌幅不足2%而同期大盘跌幅近5%。期间不复权股价最低4.91最高5.75,也就是建仓成本价在这之内。虽然不清楚老总赚了多少,但如果能拿住大盘8月份,确实可以接近翻倍,也就是说,因为有这个内幕消息得到了几乎无风险的赚钱机会,无数个股过去的表演表明在A股市场这种收购资产的事件题材刺激对于这种低股价低股本的个股几乎就是绝对利好。而之前那个老李,也是有上市公司高管资源的人物,估计更是狠狠大赚了一把,很可能也接近翻倍。这在上半年如此鸡肋的行情里是多么不容易和幸福的事情。当然其实我一点不羡慕他,如果是靠这种方式投机,相信今后随着证监会对内幕交易的严打(我还是怀疑监管层的作为,就看这次众和股份能否引发他们动作)、投资者的成熟(市场总有对这种题材炒作不感冒的时候,市场投资风格是会转变的,未来总体上一定是回归价值投资),这种模式不会顺利,资本市场也是江湖,这么混早晚要还的。
那天跟财务大姐聊完后,她告诉我老总让她也可以买点众和股份,老总辗转打听到的消息是(有朋友是众和股份高管朋友)说众和股份还会涨,会到15元(不复权),因为公司还有消息公告。我劝财务大姐别追涨,当然幸运的是最后她追进去了,结果就是后面一口气5个涨停,3天她赚了30%跑了,就这么几天时间。而我之前5月份推荐她买的中青旅2个多月才赚12%多一点,还是我几乎每天要跟她说可以继续持股(买进去曾经微套浮亏,该大姐算新股民,只亲眼见证过亲戚08年亏得血本无归,平时胆小,却敢追众和,可见贪婪和疯狂是人类共性)。两个月和三天,30%和12%,这种明显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再次让我认识了A股市场的一些特色和投机者的特点。所以价值投资的路在中国还有很长要走,股民成熟也还需要很长时间,美国股市80%以上是机构,中国相反,预计至少5年以后,机构持股数量可能会开始占多数,看如今公募仅2万亿左右的市值,叫人情何以堪。一个人20岁还是懵懂,A股毕竟也才20出头,还是要给它时间给自己耐心。
写到这里发现篇幅已经很长,不过高潮也要来了,last but not the least ,今日A股沪市在2100反复争夺之后终于再次跌破,这次在我看来可能是有效跌破,下周可能考验2000点这一多头最后的防线。在个股全面沦陷的今日,众和股份以一根中量的跌停彻底击穿本周一的涨停,我仿佛听到了高岗上众多散户的哀嚎。今日众和股份的跌停,有大势所致的原因,另外最主要的做空动能来自今日一篇名《众和股份董事长叔叔跌停送货内情诡异》的新闻,文章内容就不再赘述,亮点来了,前几日市场刚传出今年最猛私募新闻,该私募两只产品10个交易日净值翻倍,这绝对是中国股票市场上空前的,而该私募产品为近几年伴随着中国信托业迅猛扩张而崛起为龙头的著名信托中融信托旗下,今日众和股份涉嫌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的新闻报道中,就提及,中融信托两只私募之所以有如此不可思议业绩,就是因为涉嫌参与众和股份停牌前的内幕交易,本人翻阅众和股份公司公告,发现几个有趣的公告,一则是在2011年10月27日,公司股东许木林将80万股份质押给中融信托,一则是今年2012年5月2日,许木林累计质押给中融信托的1155万股股份全部解除质押,同时第二日也即2012年5月3日公司公告称股东许木林当前持有公司股份占总部本6.3%,因个人发展资金需要,预计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竞价交易系统或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数量可能达到或超过5%。更有趣的事情来了,许木林在5月22日、29日分别通过大宗交易抛售585万股、1236万股,通过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成交,接盘方恰为上述中融信托旗下两只私募产品,股份数量完全对等,并且更加蹊跷的是当日大宗交易是以跌停价成交。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也就罢了,许木林投桃报李大宗交易大幅折价交易答谢曾经给他做股权质押的中融信托,你情我愿。但是偏偏7月份众和股份又公告了收购资产,导致股价短期翻番,直接为中荣信托旗下产品净值短期翻倍做了贡献。那么到这里,内幕交易疑点就显而易见了,作为创始人兼大股东的许木林是否知晓公司重大资产收购计划?缘何在停牌一月之前这一敏感的时间窗口以大宗交易甩卖股份给曾经的利益共同体中融信托旗下私募?这让那些公告出来后去追涨如今站在高处站岗放哨的广大小散情何以堪?让我等当初明知内幕消息没有潜伏进入的看客情何以堪?
其实,有一定股龄的A股投资客都应该知道,类似的事情每年都有,比如有些股票在停牌之前成交量会异常放大,比如上市公司和私募或者公募一起做局拉高股价,简而言之,因为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公平监管不严格,这长期三不的衬托下,所谓三公原则显得是如此苍白。更不要遑论已经定论是欺诈发行上市的云南绿大地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操作和保护下,如今仍旧挂着*ST的名头嘲弄市场和股民!如果中国资本市场能够有如美国一样严格的打击内幕交易体制和集体诉讼等保护投资者的严苛制度,相信今日A股不会是这般景象。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身心疲惫,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在中国都不容易,这两年尤甚!这次众和股份事件,我将活生生眼睁睁看着证监会如何作为!
最后,十分不情愿地,我黏贴了下面这张图片,固然是心酸的调侃,却反映了背后市场的痼疾和当前民众的渴望。只希望管理层能如A的形似人一样脚踏实地为三公努力,这同时也是对伟大的党领导的政府的期冀。
002070众和股份,中小板2006年上市,股本不大市值不大。多年一直籍籍无名毫不出众的股票,同时如同中国中小板多数上市公司一样,也是家族企业,众和股份位于福建莆田主营纺织印染的上市公司,福建的服装业很发达,无论休闲服装还是运动服装都有很多业内领先公司在大陆或香港上市。近年在纺织行业不景气且该公司经营也一般的背景下,可算是很平庸的一家公司,甚至不排除有被ST之忧。从K线图看今年以前基本是随着大盘同步波动的个股。如同A股上已经上演了无数遍的资产注入故事,一旦行业不景气上市公司主营难以为继,出于保护壳资源或者出于圈钱谋利需要,上市公司就会想方设法画饼讲故事令市场一时趋之若鹜,而买矿无疑是非常刺激众人眼球令市场可以无限遐想的题材。众和股份7月9日公告,由于公司正在筹划收购资产事宜,即日起开始停牌。之后7月14日和7月21日连续公告事项仍在进行。7月30日公告,计划以5亿左右代价收购控股厦门一家公司,该公司控股一家锂业公司,详细内容不需要赘述,简单说就是上市公司可能改变经营方式今后从事锂电池也即新能源开发。自7月30日开始众和股份成为惨淡市场下的焦点,连拉两个一字板后继续震荡上涨,复权股价从停牌前约20元左右最高上涨至8月21日盘中高点44元附近,翻番神话再次上演!2012年为数不多的短线黑马就此诞生!多少资金在这其中上演疯狂多少散户已经站上高岗!
不远的2010年,稀土资源股如包钢稀土、广晟有色,锂电池概念如如成飞集成、德赛电池等的连续飙涨翻几番的神话似乎尚在咫尺,市场一旦见到类似稀土、新能源等概念,不管背后究竟是否有实质性利好,不管今后上市公司是否真能经营转换,只要有此题材,只要有下一批资金接盘,短线就会产生疯狂行情,2010年那批稀土和锂电池牛股,2011年涉稀土的西藏发展(已经打回原形且同样有私募涉嫌内幕交易,人已经出逃),今年的科力远(稀土收购失败又重启又失败,反复讲故事,近期有锁仓迹象,短线或有机会,投机客可关注),这些短线牛股的翻倍甚至翻数倍的疯狂,无疑极其容易激发市场资金追逐,博傻故事反复上演,而近几年市场行情的总体惨淡更另这些为数不多的题材成为炒作焦点,只要能赚一把,资金完全不管所谓真相所谓未来,高岗之上总有散户接班。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论述了利润回报与资本家冒险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利润大到很大时资本家是可以成为亡命之徒的!资本市场上屡屡上演的此类故事是极好的佐证。如果只是单纯的题材炒作,资本市场本来就需要投机者买单,本质上这是化解风险的方法,如同PE和VC投资早期项目,可能大多亏损,但只要在比如100家中有10家企业最终能够成功,那么这10家身上赚的钱能够远远覆盖其余90家所带来的亏损,这对于创业者和资本方都是双赢,其余失败的创业者的风险已经由资本方买单,而资本方的风险已经从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得到弥补。因此资本市场是需要投机的,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分散风险,同时分散到每个投资者身上的风险不会很大,并且通过这种风险和受益的组合分化最终促进整个市场良性发展。扯远了,众和股份如果仅仅是因此新能源题材引得资金炒作,也算不得什么,并且公司确实号称收购了锂业公司,关键就在于在今年的股价运行中出现了明显的内幕交易,并且今日已经传出新闻得到了证实,只差证监会相关部门稽查和惩罚(我想多半还是不了了之,大部分散户羡慕嫉妒恨,只可惜自己没有赚到,自己没有内幕)。
曾经有一个叫众和股份的内幕交易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如今股价翻番我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说,我相信!如果非要我表决心,那我就搞一把!开个玩笑无伤大雅,说起众和股份的内幕交易,还要从本人4、5月份在一家投资公司任职风控开始聊起,公司老总正如早年中国很多善于利用自身优势钻营制度红利,从事地产、医药经销等暴利行业发家的老总一样,在过去10多年当中借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积累了一定身家,起初学历不高但是身价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也需要镀金,于是报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MBA或者其它我等屌丝看着晃眼听着头晕的玩意儿,关键是在这些班级里能认识很多在中国属于上层掌握很多资源的人物,在中国做生意讲究人脉和关系,这种班级学习形式无疑是结交各行人物铺设关系网的好地儿,本人所在公司老总就常跟我聊(本人虽是屌丝,好歹算经济学本科专业,专业素养尚可,股市经验尚可,老总比较豪爽因此不耻下聊)他又结识了某某上市公司老总或是高管,当初告诉我天目山药业(上市公司ST天目)老总曾经问他要不要代理他们公司的药品,这种接近上市公司核心人物的事情令身为小散的我羡慕嫉妒恨。写到这里其实我想到了一个很严肃的命题,大部分人只要坏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无所谓,好事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要羡慕嫉妒恨了,这种人性的恶劣在资本市场里体现得最极致,如同我之前的想法,所以其实赢家都是能够克服人性弱点的,巴菲特几乎被封为圭臬的传世名言“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很多投资者耳熟能详,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言归正传,在和老总的某次聊天中就提及了众和股份,时间大概是在五一过后的五月上旬(本人已经离职所以已经想不起具体日期,因为往事不堪回首啊!)老总当日说,有只股票你打开下,他打开一条短信看了下股票代码,002070,我打开K线图,哟,果然有点玄机,2012年基本是呈现独立行情,1月份至5月分震荡上升约30%,尤其是缩量上涨锁仓明显,显然有主力资金在积极运作(如果严格追查起来,这些资金肯定也有内幕交易嫌疑,因为该股基本面看不出有何吸引力之处)。5月开始大盘下跌,众和股份仍然特立独行。老总说这个票说要买什么矿,到时候会有重大利好,老总说完当着我的面打起了电话:“喂,老李啊,你说的那个众和股份是怎么回事?”,“哦”,“哦”“好好,有什么消息及时通知我”,一通电话下来我明白了,原来是那个老李告诉老总的消息,老总说老李已经进去了,买了50万股,乖乖,如今证明这就是内幕交易啊!这要在美国,一旦追究起来,吃不了兜着走。如今A股如此羸弱,无疑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有很大关系,在不公平的规则下想公平获胜,怎么可能。
说实话当初我知道这件事情后,并没有多大兴奋,可能因为首先本人也有近3年股龄,且从2010年入市,A股一直半死不活,且这期间本人最早在证券公司做客户经理(行情不好,没赚什么钱,但了解了券商行业一些特点和内幕,接触了一些股民,这对于了解市场很有好处)、后来专心炒股半年(帮人炒股,所幸略有小盈,最重要是长了经验),再后来在一家二线炒股软件公司(产品助理,明白了炒股软件公司如何赚取亏损股民的钱财,有些工作太违心,离了),直到现在本人坚信中长期买点已经来临,所以重新投入伟大的投机事业。所以当听到众和股份的可能的利好后,本人甚是淡定,一方面已经不做类似投机,一方面正在努力研究基本面和价值投资之道,巴菲特太高太远,且很可能只出在美国,恕我学不会学不来,但斌较近且可能接近,其投资理念在今年大放异彩投资硕果也是逆市走强,他说有些钱是不能赚的,我很认同这话。复利是市场里活下去的王道,宁可不赚钱,也要少冒险。更何况本人是文艺青年,自我标榜一些道德之类的标签,虽然索罗斯说市场是不能讲道德的,但我更愿意相信心态稳一点良心正一点是没错的。又扯远了,这就是文艺青年的特点。
知道众和股份这回事之后,老总并没有马上动作,开始我天真以为他也不想冒险,后来6月中旬因为种种缘故离职了,本来这事就和我没关系了,也就不该有这篇文章,直到7月30日众和股份复牌一字涨停,第二天再一字涨板,第三天10点半开盘也是封涨停但没多久打开了,也就在这天,之前投资公司的财务大姐(我指导她炒股,关系较好)告诉我,老总已经买进众和股份,是在复牌之前,那我推测应该是众和股份5月25号分红送股之后,6月份该股锁仓也很明显,从5月25号除权那日起到7月6日停牌换手仅20%左右,区间振幅15.30%,最终跌幅不足2%而同期大盘跌幅近5%。期间不复权股价最低4.91最高5.75,也就是建仓成本价在这之内。虽然不清楚老总赚了多少,但如果能拿住大盘8月份,确实可以接近翻倍,也就是说,因为有这个内幕消息得到了几乎无风险的赚钱机会,无数个股过去的表演表明在A股市场这种收购资产的事件题材刺激对于这种低股价低股本的个股几乎就是绝对利好。而之前那个老李,也是有上市公司高管资源的人物,估计更是狠狠大赚了一把,很可能也接近翻倍。这在上半年如此鸡肋的行情里是多么不容易和幸福的事情。当然其实我一点不羡慕他,如果是靠这种方式投机,相信今后随着证监会对内幕交易的严打(我还是怀疑监管层的作为,就看这次众和股份能否引发他们动作)、投资者的成熟(市场总有对这种题材炒作不感冒的时候,市场投资风格是会转变的,未来总体上一定是回归价值投资),这种模式不会顺利,资本市场也是江湖,这么混早晚要还的。
那天跟财务大姐聊完后,她告诉我老总让她也可以买点众和股份,老总辗转打听到的消息是(有朋友是众和股份高管朋友)说众和股份还会涨,会到15元(不复权),因为公司还有消息公告。我劝财务大姐别追涨,当然幸运的是最后她追进去了,结果就是后面一口气5个涨停,3天她赚了30%跑了,就这么几天时间。而我之前5月份推荐她买的中青旅2个多月才赚12%多一点,还是我几乎每天要跟她说可以继续持股(买进去曾经微套浮亏,该大姐算新股民,只亲眼见证过亲戚08年亏得血本无归,平时胆小,却敢追众和,可见贪婪和疯狂是人类共性)。两个月和三天,30%和12%,这种明显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再次让我认识了A股市场的一些特色和投机者的特点。所以价值投资的路在中国还有很长要走,股民成熟也还需要很长时间,美国股市80%以上是机构,中国相反,预计至少5年以后,机构持股数量可能会开始占多数,看如今公募仅2万亿左右的市值,叫人情何以堪。一个人20岁还是懵懂,A股毕竟也才20出头,还是要给它时间给自己耐心。
写到这里发现篇幅已经很长,不过高潮也要来了,last but not the least ,今日A股沪市在2100反复争夺之后终于再次跌破,这次在我看来可能是有效跌破,下周可能考验2000点这一多头最后的防线。在个股全面沦陷的今日,众和股份以一根中量的跌停彻底击穿本周一的涨停,我仿佛听到了高岗上众多散户的哀嚎。今日众和股份的跌停,有大势所致的原因,另外最主要的做空动能来自今日一篇名《众和股份董事长叔叔跌停送货内情诡异》的新闻,文章内容就不再赘述,亮点来了,前几日市场刚传出今年最猛私募新闻,该私募两只产品10个交易日净值翻倍,这绝对是中国股票市场上空前的,而该私募产品为近几年伴随着中国信托业迅猛扩张而崛起为龙头的著名信托中融信托旗下,今日众和股份涉嫌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的新闻报道中,就提及,中融信托两只私募之所以有如此不可思议业绩,就是因为涉嫌参与众和股份停牌前的内幕交易,本人翻阅众和股份公司公告,发现几个有趣的公告,一则是在2011年10月27日,公司股东许木林将80万股份质押给中融信托,一则是今年2012年5月2日,许木林累计质押给中融信托的1155万股股份全部解除质押,同时第二日也即2012年5月3日公司公告称股东许木林当前持有公司股份占总部本6.3%,因个人发展资金需要,预计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竞价交易系统或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数量可能达到或超过5%。更有趣的事情来了,许木林在5月22日、29日分别通过大宗交易抛售585万股、1236万股,通过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成交,接盘方恰为上述中融信托旗下两只私募产品,股份数量完全对等,并且更加蹊跷的是当日大宗交易是以跌停价成交。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也就罢了,许木林投桃报李大宗交易大幅折价交易答谢曾经给他做股权质押的中融信托,你情我愿。但是偏偏7月份众和股份又公告了收购资产,导致股价短期翻番,直接为中荣信托旗下产品净值短期翻倍做了贡献。那么到这里,内幕交易疑点就显而易见了,作为创始人兼大股东的许木林是否知晓公司重大资产收购计划?缘何在停牌一月之前这一敏感的时间窗口以大宗交易甩卖股份给曾经的利益共同体中融信托旗下私募?这让那些公告出来后去追涨如今站在高处站岗放哨的广大小散情何以堪?让我等当初明知内幕消息没有潜伏进入的看客情何以堪?
其实,有一定股龄的A股投资客都应该知道,类似的事情每年都有,比如有些股票在停牌之前成交量会异常放大,比如上市公司和私募或者公募一起做局拉高股价,简而言之,因为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公平监管不严格,这长期三不的衬托下,所谓三公原则显得是如此苍白。更不要遑论已经定论是欺诈发行上市的云南绿大地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操作和保护下,如今仍旧挂着*ST的名头嘲弄市场和股民!如果中国资本市场能够有如美国一样严格的打击内幕交易体制和集体诉讼等保护投资者的严苛制度,相信今日A股不会是这般景象。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身心疲惫,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在中国都不容易,这两年尤甚!这次众和股份事件,我将活生生眼睁睁看着证监会如何作为!
最后,十分不情愿地,我黏贴了下面这张图片,固然是心酸的调侃,却反映了背后市场的痼疾和当前民众的渴望。只希望管理层能如A的形似人一样脚踏实地为三公努力,这同时也是对伟大的党领导的政府的期冀。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