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build a house of fiction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著名作家,大卫米切尔非常humble,与中国作家代表苏童的高韬相比,英国人的演讲更加生活化、善于从小事物谈大道理,比如他从一个熟人的评论来诠释fiction比lying newspaper更真实,再比如他从在一间屋子关一年的假设出发来讲fiction比movie更大更持久,带有轻微的英式幽默,让人每每莞尔一笑。
原本去听这个讲座是为了听听他的写作技巧,他没有让我失望。他讲到小说写作的五元素:plot, character, structure, style & theme(idea);他的规则是创造一个character,让读者喜欢也让读者担心;而他谈到现代小说向电影接近的趋势: scene starts late and ends early,我以为也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探索,相比而言苏童老师的姿态有点太过于“作”了。
整个对谈大卫米切尔声音轻柔,语速慢,不激昂,很自然质朴,是我喜欢的作者类型。可惜还没读过他的书,要补课。
原本去听这个讲座是为了听听他的写作技巧,他没有让我失望。他讲到小说写作的五元素:plot, character, structure, style & theme(idea);他的规则是创造一个character,让读者喜欢也让读者担心;而他谈到现代小说向电影接近的趋势: scene starts late and ends early,我以为也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探索,相比而言苏童老师的姿态有点太过于“作”了。
整个对谈大卫米切尔声音轻柔,语速慢,不激昂,很自然质朴,是我喜欢的作者类型。可惜还没读过他的书,要补课。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