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日记
不记得了这是第几个重复的夜晚。自从来到杭州,准确的说来到乘警队,更准确地说是2012年开始以来,好像每一个休息的夜晚都是这样度过的。
每一个白天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睡觉,看书,做饭,收拾屋子,绣花,逛网页,睡觉。
就是一个这样周而复始的开始又结束。没有一点新意。
一、2012年1月8号——2012年1月10号
从2012年1月8号开始,2012春运大幕正式开启,我们也开始了对班的生活,每一次在队里的惊鸿一瞥就是最大的福祉。
2012.01.08我上车,跑过六安,跑过阜阳,跑过宁波东,最后回到杭州,划了好几个圈。2012.01.10下班回家。正好,他上班,我拖着箱子回到队里,我见到他,长久的着地生活让我安逸惯了,刚刚上车那叫做一个累啊。
他告诉我,床给你铺好了。水给你烧好了,回去了洗个澡就能睡觉啦,好好休息。
嗯,我答应的很重,心里满满是感动。
在更衣室,小冯开玩笑的说道,你两啊,这还有个人的。
“你不会当听不见啊。”他反击道。
我下班了,他上班了,开始我们的对班的第一个轮回。
现在我已经忘了11 、12、13是怎么过的,只记得好像怎么都睡不醒。从来没有过的累。三天里极其冷,不适应,好像身边少了什么,只是说不出来的感觉。
二、2012年1月14号——2012年1月18号
是的,我开始了第二趟,14号中午他回来了,东西多,让我去站台接他,我有点不愿意,早上才去了一趟去接水果,下午又去,晚上还得去。真正的以队为家了。
我还是去了,我也不能让他站台,队里来回跑呀,更何况人还是给我带东西。
我去到站台,好了,两只活鸡,我无语中......
晚上吃的什么,已经忘记了,反正时间过得很快。我该去上班了。
他送我到单位,看我理好东西,在值班室混时间,冷啊。我给他看我的手机锁屏,一个小人,一个小猫。他说,你就是还没有长大。
俞师傅很奇怪的眼神的看着我们,我心里一阵嘀咕:“看什么看,我俩可是正当的男女关系。”
在站台上,车早到,正说着,突然瞄见领导站在我的身后,恨不得瞬间晕倒。
我跑着去找师傅,崩溃中,师傅热情的让他上车,他笑着说,交给你啦。
嘿嘿,看着他们相谈甚欢,我欢快的跑向宿营车,睡觉去咯。
车上各种纠结,各种繁琐,各种累,各种人多,不提也罢。
2012年1月18号,我下班了,下着雨,很累,心不甘。
来到更衣室的时候就哭了。师妹说得对,能坚持住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我懂得。
真的太累了。想着他又要走,更纠结。
一路上给他送这个,来回了好几趟。
要走了,时间到了。
直接忽视了旁边还站着的小胡。天空下着雨,真冷,他说最好我能和你小朱一起骑车回去,
我白了一眼,你能愿意?他摸了摸我的头,你舒服一点就好。
于是,我打着放下了就撑不起来的伞一路默默的回到了宿舍。
晚上,我躺在床上打了很久的电话,灯全部都关着,闭着眼睛说话。他问我,是不是觉得冷,我想了想,的确是,可是又不是,不是身上的冷,当然身上也冷,杭州快零下了,当然冷。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意思。的确冷,抱着暖宝宝,都冷。末了,眼泪不可抑制的流了一枕头,我擦干,正好没信号,我想他应该没有听见。我竟然从喉咙里嘀咕出一句话来,大概说的是“就快好了,就快好了”之类的。
休息第一天,还是一样,无论休息的第几天都是一样。
快过年了,杭州的接到越发干净也愈发安静了。每天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走过天桥,坐在公交车里,做饭,几乎一个人做所有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节奏,慢慢地从四面八方流淌过来,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以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方式存在着,我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听到自己的身体里也在发出与之相应的微弱的声音——他不在身边。
看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第五年》时还在上海,只记得她的某本绘本里有关于一个人做饭的段落,说的是她每次做米饭都会做好多,然后她就把它们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放在冰箱里面,把米饭冻起来,每次要吃的时候,只要把一小份拿出来加热就可以了。我想象了下,确实觉得用电饭锅煮出来的一大锅饭总会让人产生一筹莫展感,而分成小份冷冻起来就很方便,想吃的时候,只要拿出一份加热就好了。可惜我没有冰箱,什么也不能长久的放。
过年啦,已经没有外卖可以叫,刚刚开始还叫一份外卖吃一天,他们都回去过年了,我只能自己做饭,基本会做一些能够放在一起煮的东西,比如常常一把蔬菜,一些肉不管是排骨也好,牛肉也好,一把面条煮在一起,或者也会把蘑菇、青菜、香肠放进去,可能是放得太多,东西太杂,味道也不是很好,看着就很像一锅猪食,因为总是贪心以及掌握不好分量,烧得太多是经常的事情,但是一个人面对一整锅的食物倒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吃好久,吃不完的部分就都倒进马桶里扔掉觉得非常可惜。可是我总是把自己撑得半死,吃完所有的干货,剩下一点点汤,摸着自己滚圆的肚皮,哎呦。糟糕,好像说是要减肥的嘛,这下子就吃多了。
于是下面的活动总是不停的干家务,扫地,拖地,电脑上放着一些可看可不看的剧,一定要在这房间里弄出点声响来。一个晚上都不闲着。
第二天还是一样,会做多,还是全部吃完,还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菜色,会稍微少一点的分量。
反正做得好吃,做得不好吃,做得多,做得少,也都是一个人的事情,倒进马桶里这种猥琐的事情,也都没有他没有看到,没有骂我,这样一切就都变得稍微心安理得起来。不过后来我想,就算他看见了,应该也不会骂我,毕竟我倒掉的只是一点点汤而已。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话,只是坐在床上,摆好桌子,铺上报纸,放上一桌子的菜,其实我的桌子小的可怜,一桌子也就是三个而已,其中还有一个咸菜,面对着盘子里面刚刚做好的食物,一口一口地吃,装成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样子。其实就连在想着的心事也都没有,时间被无限拉长,这种时候往往又会听到从身体里流淌出来的节奏,而外面那个真实存在着的世界又会在突然间与自己丧失联系。
菜市场一直是我喜欢去的地方,碰巧宿舍门口就有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可是不懂杭州话,也很少去,常常去的只有超市。宿舍这边是个很古老的社区,每到傍晚的时候,两边马路上也会摆满各种新鲜蔬菜,鱼,水果,有时会有些奇怪的东西卖,比如说,开春时推来辆堆满春笋的三轮车,我从那儿买过好几次笋,我买了好多,去做春笋咸肉,又做多了,他说了我很长时间,最后他嫌弃咸肉的味道,都是我一个人吃掉的。吃了好久好久。而每天快要落市的时候,所有的蔬菜都在暮色里摆成一堆一堆,每堆一块钱,各种人耐心地蹲在地上挑挑拣拣。
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习惯一个人面对冬天天暗得过早的黄昏。冷,黑,老是提醒我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很残酷。
我总是拿着钥匙和零钱出门去,有时候带着耳机,有时候只是这样漫无目的地去菜市场里,超市走一圈。或许会看到有卖非常稀罕的豆苗或者芦笋,还有大颗大颗的红红的草莓,而周围永远涌动着热气腾腾的生机,羊腿整只整只地挂在钩子上,鱼头被切下来堆拢起来,利落的刀起刀落,所有人都大声说话。超市里永远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还是温暖的。堆满了各种食物,我总会买一堆的吃的,很沉,自己提不动,一个人慢慢的挨回去。好像把那些吃下去,有一种存在感。
好像就这样,忘记了一些生活中最初所感觉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像自己的旁观者一样,在生活着。
后来我想,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一个人生活着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过来的,做菜,吃饭,看剧,好像没有这样的难熬。对班中,生活的质地却又仿佛离我如此遥远。没错,现在我失去了很多快乐,但大部分的时间与自己相处,记得住很多细节,甚至知道每天路灯是几点钟亮起来,又是几点钟暗掉的。
经常打着电话就掉下眼泪,真的知道身边少了什么,所以才会那么的二的发神经。常常正哭得起劲,没信号了,真扫兴。哈哈,不过也还好,他听不见,也不会很担心吧。
其实本来关于对班生活有很多可写的,比如说我总算也是一个人生病躺了一天,什么也吃不进去,你打电话过来,说去找个人来,我又哭又闹的对你大喊,我不要他们,我只要自己一个人。其实只不过是很无助而已,而你又不在身边。走很远的路去买了新华书店,看了很久的书,吃了一碗芋圆,拿着送的那一份不知道该怎么办。又一个人一路走了回来,回来肚子饿了,吃了一半,终于觉得这个芋圆好像没有那么好吃。总之做过很多一个人生活着的人做过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落笔要写的时候,写下来的竟然全部与食物有关,仿佛对班时,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种能够坚定而且孤独地活下去的方式一样,一种与你一起的很相似的生活方式。
三、2012年1月22号——2012年1月25号
除夕了,我也上班了,你说呢你不回去,要留下来,我想着你去哪里吃饭,你还是大包小包的回去了。
我自己在车上过完了第一个热闹也孤寂的春节。
在餐车里坐着,发群发的祝福短信,文文对我说,除夕开心点。短短五个字,我就没出息的哭了。老泪纵横。
紧接着,家里电话来了,一个又一个和我说,不要难过,其实我真的不难过,我是怕你们难过,所以我才给你们打的电话,好了。把我惹哭了。不过,听着他回家,挺高兴,我也挺高兴。
车上又是各种纠结各种.......不提也罢。
快了,快了,春运到今天(2012.01.28)已经21天了,我想快了,就快结束了。
等我们结束对班,他说的要去周游全国,提前有大把银子和时间。
等我们结束对班,遇到这个男人,我一定会给他一拳,老娘为了这对班的四十天等你,可真是翻山越岭般的不容易啊。
每一个白天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睡觉,看书,做饭,收拾屋子,绣花,逛网页,睡觉。
就是一个这样周而复始的开始又结束。没有一点新意。
一、2012年1月8号——2012年1月10号
从2012年1月8号开始,2012春运大幕正式开启,我们也开始了对班的生活,每一次在队里的惊鸿一瞥就是最大的福祉。
2012.01.08我上车,跑过六安,跑过阜阳,跑过宁波东,最后回到杭州,划了好几个圈。2012.01.10下班回家。正好,他上班,我拖着箱子回到队里,我见到他,长久的着地生活让我安逸惯了,刚刚上车那叫做一个累啊。
他告诉我,床给你铺好了。水给你烧好了,回去了洗个澡就能睡觉啦,好好休息。
嗯,我答应的很重,心里满满是感动。
在更衣室,小冯开玩笑的说道,你两啊,这还有个人的。
“你不会当听不见啊。”他反击道。
我下班了,他上班了,开始我们的对班的第一个轮回。
现在我已经忘了11 、12、13是怎么过的,只记得好像怎么都睡不醒。从来没有过的累。三天里极其冷,不适应,好像身边少了什么,只是说不出来的感觉。
二、2012年1月14号——2012年1月18号
是的,我开始了第二趟,14号中午他回来了,东西多,让我去站台接他,我有点不愿意,早上才去了一趟去接水果,下午又去,晚上还得去。真正的以队为家了。
我还是去了,我也不能让他站台,队里来回跑呀,更何况人还是给我带东西。
我去到站台,好了,两只活鸡,我无语中......
晚上吃的什么,已经忘记了,反正时间过得很快。我该去上班了。
他送我到单位,看我理好东西,在值班室混时间,冷啊。我给他看我的手机锁屏,一个小人,一个小猫。他说,你就是还没有长大。
俞师傅很奇怪的眼神的看着我们,我心里一阵嘀咕:“看什么看,我俩可是正当的男女关系。”
在站台上,车早到,正说着,突然瞄见领导站在我的身后,恨不得瞬间晕倒。
我跑着去找师傅,崩溃中,师傅热情的让他上车,他笑着说,交给你啦。
嘿嘿,看着他们相谈甚欢,我欢快的跑向宿营车,睡觉去咯。
车上各种纠结,各种繁琐,各种累,各种人多,不提也罢。
2012年1月18号,我下班了,下着雨,很累,心不甘。
来到更衣室的时候就哭了。师妹说得对,能坚持住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我懂得。
真的太累了。想着他又要走,更纠结。
一路上给他送这个,来回了好几趟。
要走了,时间到了。
直接忽视了旁边还站着的小胡。天空下着雨,真冷,他说最好我能和你小朱一起骑车回去,
我白了一眼,你能愿意?他摸了摸我的头,你舒服一点就好。
于是,我打着放下了就撑不起来的伞一路默默的回到了宿舍。
晚上,我躺在床上打了很久的电话,灯全部都关着,闭着眼睛说话。他问我,是不是觉得冷,我想了想,的确是,可是又不是,不是身上的冷,当然身上也冷,杭州快零下了,当然冷。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意思。的确冷,抱着暖宝宝,都冷。末了,眼泪不可抑制的流了一枕头,我擦干,正好没信号,我想他应该没有听见。我竟然从喉咙里嘀咕出一句话来,大概说的是“就快好了,就快好了”之类的。
休息第一天,还是一样,无论休息的第几天都是一样。
快过年了,杭州的接到越发干净也愈发安静了。每天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走过天桥,坐在公交车里,做饭,几乎一个人做所有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节奏,慢慢地从四面八方流淌过来,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以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方式存在着,我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听到自己的身体里也在发出与之相应的微弱的声音——他不在身边。
看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第五年》时还在上海,只记得她的某本绘本里有关于一个人做饭的段落,说的是她每次做米饭都会做好多,然后她就把它们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放在冰箱里面,把米饭冻起来,每次要吃的时候,只要把一小份拿出来加热就可以了。我想象了下,确实觉得用电饭锅煮出来的一大锅饭总会让人产生一筹莫展感,而分成小份冷冻起来就很方便,想吃的时候,只要拿出一份加热就好了。可惜我没有冰箱,什么也不能长久的放。
过年啦,已经没有外卖可以叫,刚刚开始还叫一份外卖吃一天,他们都回去过年了,我只能自己做饭,基本会做一些能够放在一起煮的东西,比如常常一把蔬菜,一些肉不管是排骨也好,牛肉也好,一把面条煮在一起,或者也会把蘑菇、青菜、香肠放进去,可能是放得太多,东西太杂,味道也不是很好,看着就很像一锅猪食,因为总是贪心以及掌握不好分量,烧得太多是经常的事情,但是一个人面对一整锅的食物倒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吃好久,吃不完的部分就都倒进马桶里扔掉觉得非常可惜。可是我总是把自己撑得半死,吃完所有的干货,剩下一点点汤,摸着自己滚圆的肚皮,哎呦。糟糕,好像说是要减肥的嘛,这下子就吃多了。
于是下面的活动总是不停的干家务,扫地,拖地,电脑上放着一些可看可不看的剧,一定要在这房间里弄出点声响来。一个晚上都不闲着。
第二天还是一样,会做多,还是全部吃完,还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菜色,会稍微少一点的分量。
反正做得好吃,做得不好吃,做得多,做得少,也都是一个人的事情,倒进马桶里这种猥琐的事情,也都没有他没有看到,没有骂我,这样一切就都变得稍微心安理得起来。不过后来我想,就算他看见了,应该也不会骂我,毕竟我倒掉的只是一点点汤而已。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话,只是坐在床上,摆好桌子,铺上报纸,放上一桌子的菜,其实我的桌子小的可怜,一桌子也就是三个而已,其中还有一个咸菜,面对着盘子里面刚刚做好的食物,一口一口地吃,装成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样子。其实就连在想着的心事也都没有,时间被无限拉长,这种时候往往又会听到从身体里流淌出来的节奏,而外面那个真实存在着的世界又会在突然间与自己丧失联系。
菜市场一直是我喜欢去的地方,碰巧宿舍门口就有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可是不懂杭州话,也很少去,常常去的只有超市。宿舍这边是个很古老的社区,每到傍晚的时候,两边马路上也会摆满各种新鲜蔬菜,鱼,水果,有时会有些奇怪的东西卖,比如说,开春时推来辆堆满春笋的三轮车,我从那儿买过好几次笋,我买了好多,去做春笋咸肉,又做多了,他说了我很长时间,最后他嫌弃咸肉的味道,都是我一个人吃掉的。吃了好久好久。而每天快要落市的时候,所有的蔬菜都在暮色里摆成一堆一堆,每堆一块钱,各种人耐心地蹲在地上挑挑拣拣。
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习惯一个人面对冬天天暗得过早的黄昏。冷,黑,老是提醒我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很残酷。
我总是拿着钥匙和零钱出门去,有时候带着耳机,有时候只是这样漫无目的地去菜市场里,超市走一圈。或许会看到有卖非常稀罕的豆苗或者芦笋,还有大颗大颗的红红的草莓,而周围永远涌动着热气腾腾的生机,羊腿整只整只地挂在钩子上,鱼头被切下来堆拢起来,利落的刀起刀落,所有人都大声说话。超市里永远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还是温暖的。堆满了各种食物,我总会买一堆的吃的,很沉,自己提不动,一个人慢慢的挨回去。好像把那些吃下去,有一种存在感。
好像就这样,忘记了一些生活中最初所感觉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像自己的旁观者一样,在生活着。
后来我想,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一个人生活着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过来的,做菜,吃饭,看剧,好像没有这样的难熬。对班中,生活的质地却又仿佛离我如此遥远。没错,现在我失去了很多快乐,但大部分的时间与自己相处,记得住很多细节,甚至知道每天路灯是几点钟亮起来,又是几点钟暗掉的。
经常打着电话就掉下眼泪,真的知道身边少了什么,所以才会那么的二的发神经。常常正哭得起劲,没信号了,真扫兴。哈哈,不过也还好,他听不见,也不会很担心吧。
其实本来关于对班生活有很多可写的,比如说我总算也是一个人生病躺了一天,什么也吃不进去,你打电话过来,说去找个人来,我又哭又闹的对你大喊,我不要他们,我只要自己一个人。其实只不过是很无助而已,而你又不在身边。走很远的路去买了新华书店,看了很久的书,吃了一碗芋圆,拿着送的那一份不知道该怎么办。又一个人一路走了回来,回来肚子饿了,吃了一半,终于觉得这个芋圆好像没有那么好吃。总之做过很多一个人生活着的人做过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落笔要写的时候,写下来的竟然全部与食物有关,仿佛对班时,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种能够坚定而且孤独地活下去的方式一样,一种与你一起的很相似的生活方式。
三、2012年1月22号——2012年1月25号
除夕了,我也上班了,你说呢你不回去,要留下来,我想着你去哪里吃饭,你还是大包小包的回去了。
我自己在车上过完了第一个热闹也孤寂的春节。
在餐车里坐着,发群发的祝福短信,文文对我说,除夕开心点。短短五个字,我就没出息的哭了。老泪纵横。
紧接着,家里电话来了,一个又一个和我说,不要难过,其实我真的不难过,我是怕你们难过,所以我才给你们打的电话,好了。把我惹哭了。不过,听着他回家,挺高兴,我也挺高兴。
车上又是各种纠结各种.......不提也罢。
快了,快了,春运到今天(2012.01.28)已经21天了,我想快了,就快结束了。
等我们结束对班,他说的要去周游全国,提前有大把银子和时间。
等我们结束对班,遇到这个男人,我一定会给他一拳,老娘为了这对班的四十天等你,可真是翻山越岭般的不容易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