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有年轻过(二)
最近老觉得自己好像变迟钝了似的,除了走路还是很快,其余做什么事情都会慢悠悠的,倒不是真的快不起来,而是好像手脚被束缚了一样,绑手绑脚的,久而久之,慢慢也习惯这样慢慢的打字,慢慢地敲代码,慢慢地查资料,慢慢地喃喃自语阅读看书。不知道这是不是人提前进入中年迈向老年的症状,但确实有种对此现状表面上很排斥,其实内心又无比认同的矛盾感。
刚看了篇关于初老症的相册,说的是,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反而越是记得。记忆说来奇怪,好似远视眼,远处的景象倒是随着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我这肯定是受到理科生严谨的研究问题的习惯所害)距离越远反而越清晰,离近了反而却看得不那么真切。其实这也跟大多数处在迷茫中踟蹰不前的人们一样,当局者迷罢了。或者所谓“老”,真正意义上的并不是按年龄来划分的,而是心态吧。一种成熟的心态,处变不惊,有担当,坦荡荡的面对困境,或者领悟了这样一种人生境界,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老”吧,而不仅仅是眼角又多了几条眼角纹。
其实这是一篇关于童年回忆录的文章诶,我怎么又跑题了,下面回归正题,恕我总会忍不住的对生活发出一些无病呻吟的感慨。
<----------------------------------------------------------我已穿越时空-------------------------------------------------------->
书接上回,讲到我迫于幼儿园同学后也跟我小学同班6年的同学的淫威之下,也怪我当时上小学以前,除了看过唐诗3 4首,宋词若干句,完全对各种典故,各种古代近现代当代文学历史地理都毫无了解外,不知道有个叫勾践的男人用女人做诱饵,并把自己的背给他的仇人当了6年的板凳,最终复仇成功的励志故事。也没有接触过像《基督山伯爵》这般为了复仇,可以计划10多年,只为最终看到仇家受到惩罚,并满足自己那伟大的复仇欲望愉快感。只听说过一个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俗语,但是在当时的我看来,这句话是讲君子报仇的,跟我半毛线关系也没有啊这样的理由而没有继续深究了。现在感概啊,没文化,真可怕。
不过既往不咎,好了伤疤忘了痛,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等高深的哲学论断,在我当时那个年纪都能理解的如此深刻,不免也让现在越来越世俗,越来越为小便宜没占到,吃了小亏而斤斤计较的我感到无比汗颜。到底是时间改变了你我最初的模样,还是在这越趋物质的各种诱惑下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而丢盔弃甲抛弃阵地在找无力、无理的借口呢?总之,那时候的我是单纯快乐的,这点我也可以大声的说出来,俺也很纯过~
记得刚开学那会儿,有个测试,也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举办的,难道是预示着我这刚刚开始的学生时代,都将于这树浆磨出的纸张打交道么?
还好当时在那个时候,像我这般唐诗3 4首,宋词5 6句的水平居然还脱颖而出,加上在我妈的衣架下硬记的乘法口诀的帮忙,竟然考了2个100,虽然自己不觉得有啥牛的地方,但是从老妈喜笑颜开的合不拢嘴,看得出,今天我的皮肉将免遭跟衣架的亲密接触了。
当然,这次举办的入学测试,也是有目的的。这点我就很佩服中国的教育制度了,无论什么样的测试,都能冠以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让参加的人感到非常不情愿但又没办法抗拒。这种痛苦并带有诱惑的东西,我们从学生时代的开始就接触到了,也将贯穿我们直到最后一次毕业,我们亲切的称他为,考试。即使到后来,我们对于敏感词汇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每当遇到这位伴随着各种复杂情绪的物种是,都想亲切的问候一下他全家的女性朋友(小考,中考,高考,考研,考博,雅思,托福。。。),但又鉴于怕问候的不得体,不全面有失我们天朝学子的素质教养,都只敢默默地在心里问候着,就连发表在试卷上的也鲜有人所为。
这次考试的目的是借此了解一下大家的学习基础,并凭此次考试的超常发挥,我还荣幸的被提拔为中国骚年腐败体制的源头职位,班长。可能是由于高处不胜寒,也可能是由于我过早的接触到了这种腐败机制背后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我的“仕途”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地向阶层群众靠拢,从班长,学委,组长,条长(就是一个组有2条,我管其中一条),再到后来就成平民了,虽然我一直想再不济也可以当个桌长吧,无奈跟我同桌的无论男女,那体格都可以直接忽视我的存在,进而每次画完桌面领土的格局,我总觉得自己是被瓜分后的清朝,稍微不注意,就出了国,越了界,进而遭到同桌“有理有据”的欺负。对此,我也曾反抗过,也曾挣扎过,但是在认识到,在列强面前,唯有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有摆在桌面上谈资论本的实力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没有同桌了(上了大学,就不存在同桌这个概念了)。为此我也时常安慰自己,总比那些快到蹬腿闭眼的时候才知道这等残酷的现实的人,来得好得多。至少我可以把这等宝贵的经验传承给下一代,或者干脆从小就锻炼他成为“列强”,免受我小时候的欺压。
(未完待续)
刚看了篇关于初老症的相册,说的是,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反而越是记得。记忆说来奇怪,好似远视眼,远处的景象倒是随着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我这肯定是受到理科生严谨的研究问题的习惯所害)距离越远反而越清晰,离近了反而却看得不那么真切。其实这也跟大多数处在迷茫中踟蹰不前的人们一样,当局者迷罢了。或者所谓“老”,真正意义上的并不是按年龄来划分的,而是心态吧。一种成熟的心态,处变不惊,有担当,坦荡荡的面对困境,或者领悟了这样一种人生境界,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老”吧,而不仅仅是眼角又多了几条眼角纹。
其实这是一篇关于童年回忆录的文章诶,我怎么又跑题了,下面回归正题,恕我总会忍不住的对生活发出一些无病呻吟的感慨。
<----------------------------------------------------------我已穿越时空-------------------------------------------------------->
书接上回,讲到我迫于幼儿园同学后也跟我小学同班6年的同学的淫威之下,也怪我当时上小学以前,除了看过唐诗3 4首,宋词若干句,完全对各种典故,各种古代近现代当代文学历史地理都毫无了解外,不知道有个叫勾践的男人用女人做诱饵,并把自己的背给他的仇人当了6年的板凳,最终复仇成功的励志故事。也没有接触过像《基督山伯爵》这般为了复仇,可以计划10多年,只为最终看到仇家受到惩罚,并满足自己那伟大的复仇欲望愉快感。只听说过一个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俗语,但是在当时的我看来,这句话是讲君子报仇的,跟我半毛线关系也没有啊这样的理由而没有继续深究了。现在感概啊,没文化,真可怕。
不过既往不咎,好了伤疤忘了痛,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等高深的哲学论断,在我当时那个年纪都能理解的如此深刻,不免也让现在越来越世俗,越来越为小便宜没占到,吃了小亏而斤斤计较的我感到无比汗颜。到底是时间改变了你我最初的模样,还是在这越趋物质的各种诱惑下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而丢盔弃甲抛弃阵地在找无力、无理的借口呢?总之,那时候的我是单纯快乐的,这点我也可以大声的说出来,俺也很纯过~
记得刚开学那会儿,有个测试,也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举办的,难道是预示着我这刚刚开始的学生时代,都将于这树浆磨出的纸张打交道么?
还好当时在那个时候,像我这般唐诗3 4首,宋词5 6句的水平居然还脱颖而出,加上在我妈的衣架下硬记的乘法口诀的帮忙,竟然考了2个100,虽然自己不觉得有啥牛的地方,但是从老妈喜笑颜开的合不拢嘴,看得出,今天我的皮肉将免遭跟衣架的亲密接触了。
当然,这次举办的入学测试,也是有目的的。这点我就很佩服中国的教育制度了,无论什么样的测试,都能冠以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让参加的人感到非常不情愿但又没办法抗拒。这种痛苦并带有诱惑的东西,我们从学生时代的开始就接触到了,也将贯穿我们直到最后一次毕业,我们亲切的称他为,考试。即使到后来,我们对于敏感词汇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每当遇到这位伴随着各种复杂情绪的物种是,都想亲切的问候一下他全家的女性朋友(小考,中考,高考,考研,考博,雅思,托福。。。),但又鉴于怕问候的不得体,不全面有失我们天朝学子的素质教养,都只敢默默地在心里问候着,就连发表在试卷上的也鲜有人所为。
这次考试的目的是借此了解一下大家的学习基础,并凭此次考试的超常发挥,我还荣幸的被提拔为中国骚年腐败体制的源头职位,班长。可能是由于高处不胜寒,也可能是由于我过早的接触到了这种腐败机制背后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我的“仕途”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地向阶层群众靠拢,从班长,学委,组长,条长(就是一个组有2条,我管其中一条),再到后来就成平民了,虽然我一直想再不济也可以当个桌长吧,无奈跟我同桌的无论男女,那体格都可以直接忽视我的存在,进而每次画完桌面领土的格局,我总觉得自己是被瓜分后的清朝,稍微不注意,就出了国,越了界,进而遭到同桌“有理有据”的欺负。对此,我也曾反抗过,也曾挣扎过,但是在认识到,在列强面前,唯有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有摆在桌面上谈资论本的实力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没有同桌了(上了大学,就不存在同桌这个概念了)。为此我也时常安慰自己,总比那些快到蹬腿闭眼的时候才知道这等残酷的现实的人,来得好得多。至少我可以把这等宝贵的经验传承给下一代,或者干脆从小就锻炼他成为“列强”,免受我小时候的欺压。
(未完待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