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之第二天
7月25日
今日行程简洁明确: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
交通很方便,直接地铁2号线转5号线就到了。反正一进地铁就是人山人海,每一站都是挤着进、挤着出,也就那样了。设施陈旧不说,环境如同未改造前的上海火车站。用小王子的话“和朝鲜的地铁好像啊!”
8:45出了雍和宫站,结果碰巧是从“去往地坛”的出口出来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先去地坛公园绕一圈。
早锻炼的大爷大妈们到处都是,跳舞的、舞剑的、打球的、唱歌的、踢毽子的,一派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气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么热闹这么生机勃勃,反倒让我难以想象史铁生曾在这里寻找的安静了。
公园里祭祀的原址只开放了一处:方泽坛。跨入门槛,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了。没有了外面热火朝天的人声、乐器声、蝉叫声,空空荡荡的只有我们仨。
一览无余的红色围墙,黄色琉璃瓦,以及祭坛上的香炉。这样的空旷简直难以让人想象同一地点曾经的百官祭祀。
再往里走的皇袛里,陈旧斑斑,好多工人们正在修复因为前两天大雨漏水的屋顶,和外面那些重新漆过的砖瓦琉璃相比,看上去倒是难得原汁原味的古旧了。
雍和宫则是中规中矩了,一边走一边看看导游书上的介绍,基本各处都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此处也是游人如织,很多老外估计是被藏教吸引而来。每一殿的佛像前都是屈身跪拜的人们。这里满汉蒙藏尊崇的神袛都有,我以为,好多人都压根儿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此处原为雍正即位前的官邸。面积想当然要比眼前的开放面积大出很多,至于往昔,踪影也是难寻了。
雍和宫对面就是孔庙和国子监。这两处相对清静些。租了个讲解器,跟着走一遍,感觉里面空空荡荡的。这些建筑本身又是翻新修复的,古不古新不新,看起来如衔鸡肋了。
至于孔夫子的理念大概因为学识不足,不足以成为虔诚的追随者了。
倒是对国子监,皇帝登基后于此的讲学有兴趣些。据说皇帝坐在辟雍殿里,需要三位大臣轮流高声传诵才能让殿外的三千学子聆听到教诲。想象当年不紧不慢的一句句讲,这皇帝到底是生活忙碌还是节奏缓慢呢?
午饭后信步,才发现还有一处松堂斋未去。这是一家民间博物馆。很小的门面,志愿者们等在门口免费讲解。
松堂斋原为乾隆朝大学士徐廷芳的宅邸,后因他支持戊戌变法被慈禧抄家,只剩下现今的小小一处宅子。里面的地下室曾经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聚在一起商议变法。小院里挂着“气象维新 ”四字,据说是梁的亲笔题匾。
别的地方都是自己瞎走的,到了这儿有了导游就把该补的知识补了一遍,什么门铛、门钉、户对,都重新有了直观的了解。
进了博物馆里面,换了一位讲解员。
此男指甲涂成蓝色,长发飘逸,还穿着一间女式打底裤。动作婀娜,时不时无意识的翘翘兰花指,身为腐女的小王子顿时就来劲儿了——有来头啊有来头!
果然,不一会儿他就自爆身份——“我就是个同性恋!”,顺带着连着古今中外名人一道,有此身份的都一一揭了老底。对和珅和乾隆关系的猜测,他是毫不含糊加以了证实。我和小王子对他的大胆都激动的忍不住鼓起掌来。
此男自傲自恋,讲解倒像是位严厉的教授给学生上课——游客答不上来还要被他讥讽“没有文化!”,搞的人心惶惶,紧张不已。我们低着头都不敢与他对视,自认“没有文化的可悲啊!”
虽然如此,他的文化积淀是没得说的,对历史、政治、社会的了解见解一看就是看过许多书,有过研究的。若不是如此,也不会有如此的傲气了。他勇敢的自亮身份,大胆出轨的行为,也值得相当的佩服!这是来北京到现在,第一次体会到了“文化中心”的包容。
“政治中心” 自然也是不愧为之的啊!从小店老板到景点讲解,处处谈的都得和它挂点儿边。政治中心里的男子们也都有种浓浓公子哥儿的味道,远远就能嗅到,说不准就是个官几代,不是官几代说不准也是前朝重臣的后人,我们于此倒真是“屌丝”了!
今日行程简洁明确: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
交通很方便,直接地铁2号线转5号线就到了。反正一进地铁就是人山人海,每一站都是挤着进、挤着出,也就那样了。设施陈旧不说,环境如同未改造前的上海火车站。用小王子的话“和朝鲜的地铁好像啊!”
8:45出了雍和宫站,结果碰巧是从“去往地坛”的出口出来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先去地坛公园绕一圈。
早锻炼的大爷大妈们到处都是,跳舞的、舞剑的、打球的、唱歌的、踢毽子的,一派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气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么热闹这么生机勃勃,反倒让我难以想象史铁生曾在这里寻找的安静了。
公园里祭祀的原址只开放了一处:方泽坛。跨入门槛,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了。没有了外面热火朝天的人声、乐器声、蝉叫声,空空荡荡的只有我们仨。
![]() |
空荡荡的方泽坛 |
一览无余的红色围墙,黄色琉璃瓦,以及祭坛上的香炉。这样的空旷简直难以让人想象同一地点曾经的百官祭祀。
![]() |
琉璃瓦上的龙,看上去有点儿“宠物”的味道 |
再往里走的皇袛里,陈旧斑斑,好多工人们正在修复因为前两天大雨漏水的屋顶,和外面那些重新漆过的砖瓦琉璃相比,看上去倒是难得原汁原味的古旧了。
雍和宫则是中规中矩了,一边走一边看看导游书上的介绍,基本各处都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此处也是游人如织,很多老外估计是被藏教吸引而来。每一殿的佛像前都是屈身跪拜的人们。这里满汉蒙藏尊崇的神袛都有,我以为,好多人都压根儿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此处原为雍正即位前的官邸。面积想当然要比眼前的开放面积大出很多,至于往昔,踪影也是难寻了。
雍和宫对面就是孔庙和国子监。这两处相对清静些。租了个讲解器,跟着走一遍,感觉里面空空荡荡的。这些建筑本身又是翻新修复的,古不古新不新,看起来如衔鸡肋了。
至于孔夫子的理念大概因为学识不足,不足以成为虔诚的追随者了。
![]() |
刻着明清两代科举上榜者名字的石碑。 |
![]() |
国子监里的琉璃牌坊 |
倒是对国子监,皇帝登基后于此的讲学有兴趣些。据说皇帝坐在辟雍殿里,需要三位大臣轮流高声传诵才能让殿外的三千学子聆听到教诲。想象当年不紧不慢的一句句讲,这皇帝到底是生活忙碌还是节奏缓慢呢?
![]() |
有小朝堂味道的辟雍殿 |
午饭后信步,才发现还有一处松堂斋未去。这是一家民间博物馆。很小的门面,志愿者们等在门口免费讲解。
松堂斋原为乾隆朝大学士徐廷芳的宅邸,后因他支持戊戌变法被慈禧抄家,只剩下现今的小小一处宅子。里面的地下室曾经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聚在一起商议变法。小院里挂着“气象维新 ”四字,据说是梁的亲笔题匾。
别的地方都是自己瞎走的,到了这儿有了导游就把该补的知识补了一遍,什么门铛、门钉、户对,都重新有了直观的了解。
进了博物馆里面,换了一位讲解员。
此男指甲涂成蓝色,长发飘逸,还穿着一间女式打底裤。动作婀娜,时不时无意识的翘翘兰花指,身为腐女的小王子顿时就来劲儿了——有来头啊有来头!
果然,不一会儿他就自爆身份——“我就是个同性恋!”,顺带着连着古今中外名人一道,有此身份的都一一揭了老底。对和珅和乾隆关系的猜测,他是毫不含糊加以了证实。我和小王子对他的大胆都激动的忍不住鼓起掌来。
此男自傲自恋,讲解倒像是位严厉的教授给学生上课——游客答不上来还要被他讥讽“没有文化!”,搞的人心惶惶,紧张不已。我们低着头都不敢与他对视,自认“没有文化的可悲啊!”
虽然如此,他的文化积淀是没得说的,对历史、政治、社会的了解见解一看就是看过许多书,有过研究的。若不是如此,也不会有如此的傲气了。他勇敢的自亮身份,大胆出轨的行为,也值得相当的佩服!这是来北京到现在,第一次体会到了“文化中心”的包容。
“政治中心” 自然也是不愧为之的啊!从小店老板到景点讲解,处处谈的都得和它挂点儿边。政治中心里的男子们也都有种浓浓公子哥儿的味道,远远就能嗅到,说不准就是个官几代,不是官几代说不准也是前朝重臣的后人,我们于此倒真是“屌丝”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