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行纪(Prelude 序曲)
7月28日,阴。清晨7点半从阿姆斯特丹大仓饭店出发。城市仿佛仍在沉睡中,电车上乘客稀少。不过中央车站的站台上,已经有不少乘客在候车了。
8点46分,坐上了开往卢森堡的列车。列车一路向南,开得并不很快,但是停靠的车站要比一般的国内线少一些。一路上先是停靠了海牙、鹿特丹和多德雷赫特。列车开过多德雷赫特不久,就开始经由钢架桥渡过著名的荷兰狄普河(Hollands Diep)。在阴沉的天空下,河水显出一种黯淡的灰色光泽,仿佛一条巨大的灰色地毯,从西方滚来,又向东方延伸。
狄普河,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作为一条河,它实在宽阔得有些霸道,从地图上看,这条河流仿佛是从北海伸出的一条舌头,贪婪地探索者,吮吸着,游走进荷兰的腹地,而舌尖部分分成粗壮的两股分叉,分别接住莱茵河与马斯河。没错,由德国而来的德意志的母亲河;由比利时列日而来,滋养着马斯特里赫的母亲河,他们最终都注入了狄普河,把自己融化进去,相互拥抱着一起奔向北海。
(莱茵河流入荷兰境内后就分成两股,并且各被赋予一个荷兰化的名字。地理学界将流入狄普河的瓦尔河Waal视为分流后的主流,故狄普河为莱茵河的出海河)
渡过狄普河,列车驶入了北布拉班特省。翻看欧洲地图,没有“南”布拉班特省,却有一个“布拉班特省”,而布鲁塞尔,就位于该省之中。荷兰与比利时,本是一个国家,19世纪分道扬镳,在21世纪的今天,却又有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的蛛丝马迹,藕断丝连。对我而言,这一路上边走边看的诸多疑问,最后还是从“比利时人博物馆”(Belvue Museum)里找到了所有的答案。
布拉班特,与南荷兰省中典型的荷兰城市或郊区风格不同,从车窗看去,不再是联排精致的荷式小楼,而是广阔的田野。地平线的远方,森林构成了田野的边界,为平坦的视野增加了些许神秘的味道。此时,列车就像不识时务的闯入者,刺进梵高笔下那黄甸甸的麦田。事实上,梵高名画《麦田》就取材于此。有时,一些农户的宅子点缀在麦田间,或是从挺拔的玉米地中隐约露出面容。有时能看见一大群农民聚在一块田中,穿着背带裤,忙着收割或是采摘。这个场景,就是活生生的尼德兰画派作品。
今天的欧盟,成员国之间已经淡化了边境的政治军事存在,坐在火车上也看不见任何提示的标牌,比如“比利时欢迎你”“建设幸福比利时”之类的标语。但是,当火车驶进比利时境内时,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变化。荷兰的田野,齐整大片,比利时的田野,狭窄零碎,田埂边参杂着一些莠草;荷兰的房屋,外墙颜色多变又鲜亮,屋檐窗楣都有漂亮的装饰,比利时的民宅,清一色的红色或棕黄色撞墙,朴素得有那么一点简陋。最令我略感意外的是,比利时的车站,或如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其站台建在地下,在大片的阴影中灯光黯淡;而露天站台,比如梅赫伦,也算地区级城市了,看着就很脏旧,玻璃黄得不再透明。
11点38分,火车准点到达布鲁塞尔中央车站。发现之旅正式开始!
8点46分,坐上了开往卢森堡的列车。列车一路向南,开得并不很快,但是停靠的车站要比一般的国内线少一些。一路上先是停靠了海牙、鹿特丹和多德雷赫特。列车开过多德雷赫特不久,就开始经由钢架桥渡过著名的荷兰狄普河(Hollands Diep)。在阴沉的天空下,河水显出一种黯淡的灰色光泽,仿佛一条巨大的灰色地毯,从西方滚来,又向东方延伸。
![]() |
狄普河,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作为一条河,它实在宽阔得有些霸道,从地图上看,这条河流仿佛是从北海伸出的一条舌头,贪婪地探索者,吮吸着,游走进荷兰的腹地,而舌尖部分分成粗壮的两股分叉,分别接住莱茵河与马斯河。没错,由德国而来的德意志的母亲河;由比利时列日而来,滋养着马斯特里赫的母亲河,他们最终都注入了狄普河,把自己融化进去,相互拥抱着一起奔向北海。
![]() |
![]() |
(莱茵河流入荷兰境内后就分成两股,并且各被赋予一个荷兰化的名字。地理学界将流入狄普河的瓦尔河Waal视为分流后的主流,故狄普河为莱茵河的出海河)
渡过狄普河,列车驶入了北布拉班特省。翻看欧洲地图,没有“南”布拉班特省,却有一个“布拉班特省”,而布鲁塞尔,就位于该省之中。荷兰与比利时,本是一个国家,19世纪分道扬镳,在21世纪的今天,却又有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的蛛丝马迹,藕断丝连。对我而言,这一路上边走边看的诸多疑问,最后还是从“比利时人博物馆”(Belvue Museum)里找到了所有的答案。
布拉班特,与南荷兰省中典型的荷兰城市或郊区风格不同,从车窗看去,不再是联排精致的荷式小楼,而是广阔的田野。地平线的远方,森林构成了田野的边界,为平坦的视野增加了些许神秘的味道。此时,列车就像不识时务的闯入者,刺进梵高笔下那黄甸甸的麦田。事实上,梵高名画《麦田》就取材于此。有时,一些农户的宅子点缀在麦田间,或是从挺拔的玉米地中隐约露出面容。有时能看见一大群农民聚在一块田中,穿着背带裤,忙着收割或是采摘。这个场景,就是活生生的尼德兰画派作品。
![]() |
今天的欧盟,成员国之间已经淡化了边境的政治军事存在,坐在火车上也看不见任何提示的标牌,比如“比利时欢迎你”“建设幸福比利时”之类的标语。但是,当火车驶进比利时境内时,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变化。荷兰的田野,齐整大片,比利时的田野,狭窄零碎,田埂边参杂着一些莠草;荷兰的房屋,外墙颜色多变又鲜亮,屋檐窗楣都有漂亮的装饰,比利时的民宅,清一色的红色或棕黄色撞墙,朴素得有那么一点简陋。最令我略感意外的是,比利时的车站,或如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其站台建在地下,在大片的阴影中灯光黯淡;而露天站台,比如梅赫伦,也算地区级城市了,看着就很脏旧,玻璃黄得不再透明。
11点38分,火车准点到达布鲁塞尔中央车站。发现之旅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