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艺术•永恒经典”张同禄大师讲座——当代景泰蓝艺术之美
![]() |
活动时间:2012年8月15日下午2:30—4:30
活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83号中外首工美术馆一楼大厅
讲座嘉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
主办单位: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承办单位:中外首工美术馆
活动预约:010 – 84015601
活动介绍: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在大明景泰年间,由于皇帝的亲自参与和重视,工艺达到了巅峰,尤其以优雅悦目的蓝色著称,故被后世称为“景泰蓝”。 景泰蓝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走出过皇宫,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传承了600多年,具有纯正皇室血统的帝王级奢侈品。据史料记载:在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全部用瓷器。景泰蓝尊崇的地位由此可见。
![]() |
景泰蓝被宫墙深锁600余年,因此,与瓷器、玉器相比,了解景泰蓝的人相对较少。在2005年以前,景泰蓝作品的买家大多是国外的收藏大家和著名艺术基金机构。近年来,随着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开展,国内的大投资机构、大藏家也开始关注景泰蓝,景泰蓝的拍卖记录亦一路攀升:2007年,法国佳士得秋拍一对《掐丝珐琅胡人像》以6529万人民币刷新记录;2008年,中贸圣佳春拍《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多穆斯壶》以9072万人民币再破记录;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对《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最终以1.2亿人民币天价再创新高。而当代景泰蓝艺术大师的作品亦是一路上涨,2008年,被誉为“景泰蓝第一人”的张同禄大师一件作品拍出1100万的天价,创下当代大师之最。
![]() |
然而,在收藏市场叱喝风云的景泰蓝对于许多人来说,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温润胜玉、光泽胜珠、细腻胜瓷、辉煌胜金的景泰蓝美在何处?昔日的皇家独享艺术,在当代有着怎样的传承与发展? 8月15日下午2:30,“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大师,将于皇城根下的中外首工美术馆中,与我们共同领略这显赫六百余年的皇家艺术之美。
讲座大师介绍:
张同禄,生于1942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任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工艺美术珍品专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张同禄自幼擅长绘画,195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厂继续从事景泰蓝的研究和创作,曾任副厂长和总工艺师,以突出的艺术成就成为当代景泰蓝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张同禄继承了景泰蓝的传统技艺,并且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以奇妙的构思、丰富的釉色变化、多样的工艺融合不断地超越传统,使作品题材广泛、造型多彩多姿,风格清逸新颖、超凡脱俗,并以新、巧、俏、美、雅及强烈的时代感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人称“景泰蓝张”。
早在1967年,张同禄创作的景泰蓝艺术珍品《孔雀壶》,被誉为“天下第一美”,于数万件艺术品中脱颖而出,发行了中国唯一的景泰蓝工艺品特种邮票,深受集邮爱好者喜爱;此后,根据毛泽东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词牌名创作的景泰蓝《蝶花瓶》,在全国景泰蓝行业评比中夺魁。作品《神鹿宝车樽》首开景泰蓝与玉雕、牙雕、花丝镶嵌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先河;作品《孔雀屏灯》、《鸟杯》被评为国家珍品,由国家工艺美术珍宝馆永久性珍藏;作品《吉羊宝灯》荣获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一百周年特别大奖;作品《作龙花熏》以1100万创当代景泰蓝艺术拍卖记录;作品《十二生肖景泰蓝》荣获“百花金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
![]() |
2008年,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十六位工美大师赴台文化交流与考察,其中张同禄大师应邀访问台北故宫和台湾高校讲学,引起了极大关注。四月十四日,张同禄精心创作的景泰蓝“十二章纹”、“白头偕老”、“太平有象”和“今生富贵”四件珍品入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林曼丽盛赞大师珍品“设计雅致,制作精良,实当代难得之工艺品”,亲自致函并颁发典藏证书。这也是两岸分离后台北故宫第一次典藏中国大陆工艺美术品。
另外,张同禄作为中外首工美术馆专家顾问团的特邀专家和合作大师,它一直积极参与到美术馆的工作中,将众多精品和新作品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展示,并经常举办藏友见面会、作品发布会等各种活动与藏者积极交流互动,希望以此让藏者更深入的了解景泰蓝这门神奇艺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