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乐,猪欢
再过一日,他就满十一岁,踏向十二周岁。
每一年他的生日,我都有些小感慨,这样的情愫,大约每个母亲都是一样?
他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在上海住所附近,独自一人大街小巷地走,记录一些事,只言片语。常常在地铁里看着呼啸而过的火车,看它离去,看它回来,不一样的人在里面,像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我还常去公园,在中山公园狭小的喂白鸽的广场看冬日里放风筝的那一家人,他们隔日便会来,蹒跚学步小女孩清脆稚嫩的童声在我耳里是最美好的歌声,我常常觉得她很幸福,无忧无虑,一派天真。
公园里的长椅已经给风雨侵蚀得掉漆。织毛衣的老太太,看报纸的老头,练气功的老人家……我常常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那里,似我这般年龄的人不多,大家看个脸熟了点头笑笑又各自看天上的浮云,那一年的春天很冷,我在暖阳下坐着舍不得回去。
猪欢出生的时候我仿佛跨过一次死门关。八个半月前的孕期特别顺利,回到肇庆以后因为水土及饮食加上心情各种的原因,身体状况急剧下降。我仍然觉得幸运,他出生的时候八斤整,五十二厘米长,医生抱在手里高兴地对我说,像满月了的孩子,天庭饱满。全身麻醉的我浑身昏沉,护士报到我眼前让我努力地看:看一看,这是你的儿子,八斤整,像满月,很漂亮。
他哇哇大哭的时候我又昏迷了过去,再次感觉意识清楚是吐了一天睡了一天以后。
对他的感情不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的,是在他入住儿科而我独自呆在产科的那一晚开始。此前身体的种种不适,要适应种种即便做好各种准备仍旧在来临的时候措手不及的“生活”还是需要缓冲适应期。母子分离的第三晚,独自在医院,剖腹产后第一次试图下床,弯腰弓肚慢慢挪下来,试探着地成功,站稳,试探走了几步成功,便大着胆子偷偷扶着墙壁弓腰离开病房从三楼走到一楼,再经过长廊从一楼爬到儿科的三楼……隔着宝宝们居住的房间玻璃看进去,十来张小床分成两行并列地分布在房间里面,不需走进细看,不需仔细辨认,我一下子非常确定地知道了哪个是我的儿子,那躺着双手握着拳头脸侧向右边的一定是他,睡觉的姿势表情和我一模一样。站在那里,我泪如雨下,也不知是汗还是泪,第一次因为感触而哭得那么厉害。
猪欢从小就喜欢各种的车。他九个月的时候,我开始上班。每日中午骑单车回家,他又哭又笑,我举着一辆模型小汽车,他马上就咯咯地手舞足蹈。
早上他很早起来,一个人在床上咿咿呀呀,也不知道说什么,说半个多小时,累了过来捧着我的脸又亲又啃,我打开电视让他看清晨的“交通消息”,他便指着那些川流不息的车“车车,车车……”不停地拍手,于是我又可以睡多二十分钟。
一岁四个月,送他去托班,第一天上学,哭得撕心裂肺,狠狠心同样哭着离开幼儿园去上班,下午五点去接,他老远就哭着冲过来,是打横着发着脾气哭喊着冲过来的那种。如今,时常想起那开学的第一天,觉得自己太“特立独行”,这么早便送去幼儿园,又想起他上幼儿园放学后我接他抱着他沿着高等法院围墙边走到马路的那一段快乐时光,他咿呀地唱歌,双手挽着我的脖子,看见任何一辆车都兴奋的蹬脚:车!于是我的肚子便会一次又一次的被他蹬得老痛,那一段时光,其实我们都很快乐。
一岁五个月,抱着他上学,摔了一跤,我后脑着地,倒在地上,终于抱不住了,他从我大腿上滑落水泥地,侧身摔下,他的大腿脱臼,需要做牵引。那一个月,他的大腿打着石膏固定,时常坐着玩玩具,低头看书,问他,生妈妈的气不。摇摇头,他说没关系。
他两岁,他三岁,会说的话越来越多,简直是伶牙俐齿,他叫我宝宝,一直叫到幼儿园大班毕业。他时常在我的“引导”下扮演“保护者”的角色,那时他觉得自己是奥特曼,保护的是人类,还有自己的妈妈。
那一年,我教林润那个班,和那些孩子感情非常好,基本上有空就带着欢欢过来骏景找他们玩,我们在广场上追逐奔跑玩耍打闹,猪欢跟着我们飞快兴奋地跑,尖叫,他开始变得更加爱笑,非常阳光,开朗、外向,活泼。
四岁的猪欢,开始有了一点小敏感。我们搬过来了骏景。
在那种家庭氛围压抑下,他偶尔有些无所适从,而我整日地沉默,变得不再爱说话,长时间的沉默。那段时间,确实,我自觉亏欠了猪欢,又不知道如何打开自己,把自己拉出来,安置在阳光底下。
这都是过去的事。
年少的我,是一个非常张扬、自我且天马行空的人。
脑袋里的各种想法,包括思维方式和大部分人都不一样,关注点也不一样。父亲常恼火于我是“特奇”的人又无可奈何。
我喜欢三毛式的流浪,喜欢到处走,喜欢外面广阔的天地,喜欢奔跑于想象中的“草原”,喜欢一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存活于这个世界上。
我曾经觉得婚姻和小孩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要受约束而失去自我一度让我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也许要更加快乐,更譬如说过去里留有父母的阴影。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个性独特自我的人最早走进婚姻里去,那漫长的十一年似乎把我的棱角磨平许多,然,内心执着坚定的东西,却似乎始终未曾改变过一分一毫。譬如那始终自由飞翔的思想世界和心灵的自由。譬如那些每每坚持下来的信念,那些不愿放弃的内核,毫无意外,未有被时间改变,始知自己其实从未被完整地改变过,与猪欢在一起的点滴,与家人曾经的爱人在一起的点滴,不过是内心良善喜乐的属意——我可以用任何的方式生活,只要不要试图打破我维持的内心完整度,那种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所持有的独特的方式。我并不愿意跟着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去走不是要凸显特立独行的有趣性,而是,对人性对精神世界里那深渊般的底部看得太清晰,那么,在最终挥手与这个世界告别之前,又何必探究到底?
离婚后的四年,太多的人说我为猪欢改变了太多。甚或说是付出或是其它赞许的词。
但我从不这样看,甚至不喜欢这种说法。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也不难,就是讲道理的去坚持就是。
在无数觉得艰难甚或要绝望得无助要放弃的日子里,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非常清晰地问自己:对一个人的好,如果仅仅是因为与你有密切的关系,一脉相承,那么,这还不是正常的人生态度。世界上的母亲多数都这样,有谁会真的舍下自己的小孩或是家人?如果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还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好,对身边的人好,看透了走遍了还愿意相信并且努力,这样的状态,才是我要的,才是最终的真的来自内心的平静。
以往在某种状态下的我如此沉默,寡言,内心痛苦彷徨,种种感觉一次又一次地压抑下去,问题始终未有得到解决。假如说这几年是我照顾着猪欢,倒不如说是他一直在影响着我,这种影响是:他让我知道且明白,不管何时何地,发生任何的事,我总得要去面对他。只要我想到这个核心,便不会放纵自己做任何感觉不好不对不舒心不愉快的事,我便想着一定要快乐,简单地快乐,要满足,要努力,要始终心存美好的善良,如此我在面对他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哪怕有那么一丝一点的虚伪,我便很坦然又简单愉悦地过着每一日的生活。我的勇敢,是猪欢影响着我,因我不勇敢,他便不会勇敢。我做任何事情的踏实和坚定,是明了必须得这样,我必须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着他,而不是每日说教唠叨于他。
我怀孕了,他出生了,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是哇哇大哭,他会笑了,他能扭头看人,发出咯咯的笑,他能坐得很稳,他会爬了,他终于能站起来并迈开步子真正走向这个世界了……
明天,就是他十一岁的生日。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炙热的下午,外面阳光灿烂,如今,几经打断,终在暮色里写完这篇文章,以此,作为一个留念。
生日快乐,猪欢,一定要快乐生活,快乐做人,把你的快乐继续感染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一年他的生日,我都有些小感慨,这样的情愫,大约每个母亲都是一样?
他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在上海住所附近,独自一人大街小巷地走,记录一些事,只言片语。常常在地铁里看着呼啸而过的火车,看它离去,看它回来,不一样的人在里面,像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我还常去公园,在中山公园狭小的喂白鸽的广场看冬日里放风筝的那一家人,他们隔日便会来,蹒跚学步小女孩清脆稚嫩的童声在我耳里是最美好的歌声,我常常觉得她很幸福,无忧无虑,一派天真。
公园里的长椅已经给风雨侵蚀得掉漆。织毛衣的老太太,看报纸的老头,练气功的老人家……我常常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那里,似我这般年龄的人不多,大家看个脸熟了点头笑笑又各自看天上的浮云,那一年的春天很冷,我在暖阳下坐着舍不得回去。
猪欢出生的时候我仿佛跨过一次死门关。八个半月前的孕期特别顺利,回到肇庆以后因为水土及饮食加上心情各种的原因,身体状况急剧下降。我仍然觉得幸运,他出生的时候八斤整,五十二厘米长,医生抱在手里高兴地对我说,像满月了的孩子,天庭饱满。全身麻醉的我浑身昏沉,护士报到我眼前让我努力地看:看一看,这是你的儿子,八斤整,像满月,很漂亮。
他哇哇大哭的时候我又昏迷了过去,再次感觉意识清楚是吐了一天睡了一天以后。
对他的感情不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的,是在他入住儿科而我独自呆在产科的那一晚开始。此前身体的种种不适,要适应种种即便做好各种准备仍旧在来临的时候措手不及的“生活”还是需要缓冲适应期。母子分离的第三晚,独自在医院,剖腹产后第一次试图下床,弯腰弓肚慢慢挪下来,试探着地成功,站稳,试探走了几步成功,便大着胆子偷偷扶着墙壁弓腰离开病房从三楼走到一楼,再经过长廊从一楼爬到儿科的三楼……隔着宝宝们居住的房间玻璃看进去,十来张小床分成两行并列地分布在房间里面,不需走进细看,不需仔细辨认,我一下子非常确定地知道了哪个是我的儿子,那躺着双手握着拳头脸侧向右边的一定是他,睡觉的姿势表情和我一模一样。站在那里,我泪如雨下,也不知是汗还是泪,第一次因为感触而哭得那么厉害。
猪欢从小就喜欢各种的车。他九个月的时候,我开始上班。每日中午骑单车回家,他又哭又笑,我举着一辆模型小汽车,他马上就咯咯地手舞足蹈。
早上他很早起来,一个人在床上咿咿呀呀,也不知道说什么,说半个多小时,累了过来捧着我的脸又亲又啃,我打开电视让他看清晨的“交通消息”,他便指着那些川流不息的车“车车,车车……”不停地拍手,于是我又可以睡多二十分钟。
一岁四个月,送他去托班,第一天上学,哭得撕心裂肺,狠狠心同样哭着离开幼儿园去上班,下午五点去接,他老远就哭着冲过来,是打横着发着脾气哭喊着冲过来的那种。如今,时常想起那开学的第一天,觉得自己太“特立独行”,这么早便送去幼儿园,又想起他上幼儿园放学后我接他抱着他沿着高等法院围墙边走到马路的那一段快乐时光,他咿呀地唱歌,双手挽着我的脖子,看见任何一辆车都兴奋的蹬脚:车!于是我的肚子便会一次又一次的被他蹬得老痛,那一段时光,其实我们都很快乐。
一岁五个月,抱着他上学,摔了一跤,我后脑着地,倒在地上,终于抱不住了,他从我大腿上滑落水泥地,侧身摔下,他的大腿脱臼,需要做牵引。那一个月,他的大腿打着石膏固定,时常坐着玩玩具,低头看书,问他,生妈妈的气不。摇摇头,他说没关系。
他两岁,他三岁,会说的话越来越多,简直是伶牙俐齿,他叫我宝宝,一直叫到幼儿园大班毕业。他时常在我的“引导”下扮演“保护者”的角色,那时他觉得自己是奥特曼,保护的是人类,还有自己的妈妈。
那一年,我教林润那个班,和那些孩子感情非常好,基本上有空就带着欢欢过来骏景找他们玩,我们在广场上追逐奔跑玩耍打闹,猪欢跟着我们飞快兴奋地跑,尖叫,他开始变得更加爱笑,非常阳光,开朗、外向,活泼。
四岁的猪欢,开始有了一点小敏感。我们搬过来了骏景。
在那种家庭氛围压抑下,他偶尔有些无所适从,而我整日地沉默,变得不再爱说话,长时间的沉默。那段时间,确实,我自觉亏欠了猪欢,又不知道如何打开自己,把自己拉出来,安置在阳光底下。
这都是过去的事。
年少的我,是一个非常张扬、自我且天马行空的人。
脑袋里的各种想法,包括思维方式和大部分人都不一样,关注点也不一样。父亲常恼火于我是“特奇”的人又无可奈何。
我喜欢三毛式的流浪,喜欢到处走,喜欢外面广阔的天地,喜欢奔跑于想象中的“草原”,喜欢一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存活于这个世界上。
我曾经觉得婚姻和小孩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要受约束而失去自我一度让我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也许要更加快乐,更譬如说过去里留有父母的阴影。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个性独特自我的人最早走进婚姻里去,那漫长的十一年似乎把我的棱角磨平许多,然,内心执着坚定的东西,却似乎始终未曾改变过一分一毫。譬如那始终自由飞翔的思想世界和心灵的自由。譬如那些每每坚持下来的信念,那些不愿放弃的内核,毫无意外,未有被时间改变,始知自己其实从未被完整地改变过,与猪欢在一起的点滴,与家人曾经的爱人在一起的点滴,不过是内心良善喜乐的属意——我可以用任何的方式生活,只要不要试图打破我维持的内心完整度,那种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所持有的独特的方式。我并不愿意跟着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去走不是要凸显特立独行的有趣性,而是,对人性对精神世界里那深渊般的底部看得太清晰,那么,在最终挥手与这个世界告别之前,又何必探究到底?
离婚后的四年,太多的人说我为猪欢改变了太多。甚或说是付出或是其它赞许的词。
但我从不这样看,甚至不喜欢这种说法。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也不难,就是讲道理的去坚持就是。
在无数觉得艰难甚或要绝望得无助要放弃的日子里,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非常清晰地问自己:对一个人的好,如果仅仅是因为与你有密切的关系,一脉相承,那么,这还不是正常的人生态度。世界上的母亲多数都这样,有谁会真的舍下自己的小孩或是家人?如果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还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好,对身边的人好,看透了走遍了还愿意相信并且努力,这样的状态,才是我要的,才是最终的真的来自内心的平静。
以往在某种状态下的我如此沉默,寡言,内心痛苦彷徨,种种感觉一次又一次地压抑下去,问题始终未有得到解决。假如说这几年是我照顾着猪欢,倒不如说是他一直在影响着我,这种影响是:他让我知道且明白,不管何时何地,发生任何的事,我总得要去面对他。只要我想到这个核心,便不会放纵自己做任何感觉不好不对不舒心不愉快的事,我便想着一定要快乐,简单地快乐,要满足,要努力,要始终心存美好的善良,如此我在面对他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哪怕有那么一丝一点的虚伪,我便很坦然又简单愉悦地过着每一日的生活。我的勇敢,是猪欢影响着我,因我不勇敢,他便不会勇敢。我做任何事情的踏实和坚定,是明了必须得这样,我必须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着他,而不是每日说教唠叨于他。
我怀孕了,他出生了,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是哇哇大哭,他会笑了,他能扭头看人,发出咯咯的笑,他能坐得很稳,他会爬了,他终于能站起来并迈开步子真正走向这个世界了……
明天,就是他十一岁的生日。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炙热的下午,外面阳光灿烂,如今,几经打断,终在暮色里写完这篇文章,以此,作为一个留念。
生日快乐,猪欢,一定要快乐生活,快乐做人,把你的快乐继续感染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