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记
今天不知哪根筋搭错,又跑去文庙淘书,热个半死。
不过也算小有收获。
自己这是第三次来文庙吧,在经常来此处的人看来我应该还算生客,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忝为老手介绍一下经验的。文庙这边周日来摆摊的大抵是些职业旧书商,不过也偶有非职业书商来此打打酱油。所以摊位大抵还算固定。
这里的职业旧书商基本上分为如下几类:
1 专营小人书的,大多集中在东西两厢的房檐下,自己对这种纯粹炒作的东西没啥兴趣,也不甚了解。
2 少量专营精品书籍的行家里手,不过东西也要比寻常卖家贵些,熟稔版本,书籍本身价值的高低,属于那种遇到凯子能宰一个是一个的。你若要问他某某书的价格,他大抵是漫天开个价,然后等你还价,不熟悉行情的人如果遇到极其喜欢的书籍,则难免要吃亏。
3 乱七八糟什么书都卖的,这部分人所卖书籍里面偶尔会有些精品出现。
4 完全菜鸟书商,大堆书里面全是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类型书籍(估计是租书店淘汰的残次品),当然,也可能是我太naive,人家只是来这里出些下脚料,大部分精品都在网上卖掉了。
这里要推荐几家精品摊位,一个是西侧从南数的头两个摊位,有大量精品,古籍为多,也会间杂一些难觅的特色书籍。另外是从东侧第二排,从南数第五还是第六家,会贩售一些品相不错的民国书,另外也有一些品相相当好的七八十年代的中华书局的一印书。这两家基本上都属于漫天要价,比其他摊位高出一截,且老板相当懂行,如果实在看中了某些书,你只能指望老板少宰你一点了,千万莫要想着捡漏什么的。
如果买家经济宽裕,自不会在意这点书价的,不过说实话也少了许多买书的乐趣。讨价还价之间,抑或偶然捡漏购得一些自己极想购买的书籍,这个乐趣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理解吧。前一阵子,看到某豆瓣红人散书,其质量和性价比其实都比这里高得多的,且都是精品,当算为友邻服务。
另外提示买书时的几个小技巧吧,第一是如果你看中了某书,千万不要直接拿起那本去问价,一定要做漠不关心状,先抽出其他几本无关紧要者,问问价格(当然不要太离谱,例如本身想买《左氏春秋校注》,先跑去拿《种花养花大全》问价,老板也不是SB),最后顺带拿出你想要的那本问价,还价。这样有时可蒙骗过书商以极其低的价格捡个漏(不过对于一些行家里手,这招无效)。还有就是看中某些书后,老板死活不肯降价,掏出手机随便看看,然后再对老板说网上这本只卖XX块云云,来还一个极低的价格,如果老板不肯,再一点一点往上加价,这个虽不可能骗过老板,但也可保证自己不被老板宰一刀。
说了这么多,秀一下今天的收获。
早上一上来就捡了一个大漏,当时默不作声,买完后狂笑不已
《扬州十日记》
《东林始末》
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
上海书店 1982年一版一印 两本一共15元
下面这本78年印的时候肯定是供批判用啦
《庚子记事》
中华书局 1978年一版一印
《贾谊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年一版一印
《公孙龙子译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一版一印
今天只有下面这本是物有所值,其他的都是物超所值,哈哈。老板卖40大洋,还到30拿下,当时算是黑皮书,属于内参吧。
《周佛海日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一版一印
《胡适自传》
黄山书社 1992年一版三印
记得上次和老爸通电话,说我老看汉奸的东西,精神上也羸弱了,如果哪天再被侵略了,又是一投降派,所以还是多看看《红旗谱》之类的......。我说我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既没财物,又无权势,恐怕就是投降也没人要呢,最多跑回老家,躲大山里。
不过也算小有收获。
自己这是第三次来文庙吧,在经常来此处的人看来我应该还算生客,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忝为老手介绍一下经验的。文庙这边周日来摆摊的大抵是些职业旧书商,不过也偶有非职业书商来此打打酱油。所以摊位大抵还算固定。
这里的职业旧书商基本上分为如下几类:
1 专营小人书的,大多集中在东西两厢的房檐下,自己对这种纯粹炒作的东西没啥兴趣,也不甚了解。
2 少量专营精品书籍的行家里手,不过东西也要比寻常卖家贵些,熟稔版本,书籍本身价值的高低,属于那种遇到凯子能宰一个是一个的。你若要问他某某书的价格,他大抵是漫天开个价,然后等你还价,不熟悉行情的人如果遇到极其喜欢的书籍,则难免要吃亏。
3 乱七八糟什么书都卖的,这部分人所卖书籍里面偶尔会有些精品出现。
4 完全菜鸟书商,大堆书里面全是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类型书籍(估计是租书店淘汰的残次品),当然,也可能是我太naive,人家只是来这里出些下脚料,大部分精品都在网上卖掉了。
这里要推荐几家精品摊位,一个是西侧从南数的头两个摊位,有大量精品,古籍为多,也会间杂一些难觅的特色书籍。另外是从东侧第二排,从南数第五还是第六家,会贩售一些品相不错的民国书,另外也有一些品相相当好的七八十年代的中华书局的一印书。这两家基本上都属于漫天要价,比其他摊位高出一截,且老板相当懂行,如果实在看中了某些书,你只能指望老板少宰你一点了,千万莫要想着捡漏什么的。
如果买家经济宽裕,自不会在意这点书价的,不过说实话也少了许多买书的乐趣。讨价还价之间,抑或偶然捡漏购得一些自己极想购买的书籍,这个乐趣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理解吧。前一阵子,看到某豆瓣红人散书,其质量和性价比其实都比这里高得多的,且都是精品,当算为友邻服务。
另外提示买书时的几个小技巧吧,第一是如果你看中了某书,千万不要直接拿起那本去问价,一定要做漠不关心状,先抽出其他几本无关紧要者,问问价格(当然不要太离谱,例如本身想买《左氏春秋校注》,先跑去拿《种花养花大全》问价,老板也不是SB),最后顺带拿出你想要的那本问价,还价。这样有时可蒙骗过书商以极其低的价格捡个漏(不过对于一些行家里手,这招无效)。还有就是看中某些书后,老板死活不肯降价,掏出手机随便看看,然后再对老板说网上这本只卖XX块云云,来还一个极低的价格,如果老板不肯,再一点一点往上加价,这个虽不可能骗过老板,但也可保证自己不被老板宰一刀。
说了这么多,秀一下今天的收获。
早上一上来就捡了一个大漏,当时默不作声,买完后狂笑不已
《扬州十日记》
《东林始末》
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
上海书店 1982年一版一印 两本一共15元
![]() |
![]() |
下面这本78年印的时候肯定是供批判用啦
《庚子记事》
中华书局 1978年一版一印
![]() |
《贾谊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年一版一印
![]() |
《公孙龙子译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一版一印
![]() |
今天只有下面这本是物有所值,其他的都是物超所值,哈哈。老板卖40大洋,还到30拿下,当时算是黑皮书,属于内参吧。
《周佛海日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一版一印
![]() |
《胡适自传》
黄山书社 1992年一版三印
![]() |
记得上次和老爸通电话,说我老看汉奸的东西,精神上也羸弱了,如果哪天再被侵略了,又是一投降派,所以还是多看看《红旗谱》之类的......。我说我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既没财物,又无权势,恐怕就是投降也没人要呢,最多跑回老家,躲大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