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7...末日之前还有多少天?
刚刚用手机算了算,离世界末日还有147天......
最近的角色有些混乱,倒不是说自己不能应对,可能是骨子里很多很多的倔强在拒绝改变,才把自己差点折腾精神错乱
每到这样的临界点,我似乎都在濒临崩溃的低点上拐了回来
好吧,我又一次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恩,我是小强,而且是越来越坚强的小强!
这很像前几天在某个社区上看到的一句话:
“只要不能让你死掉的困难,都会让你变得更强”类似的话
刚刚拼命地找出处,豆瓣、生活糖果之类的地方都没找到,那就凭借记忆形容个轮廓好了
插曲:刚刚收到老婆在微信发的祝福,然后从天而降一堆生日蛋糕,吓我一跳,特别惊艳!问她如何弄得,她说不知,我再次打“生日快乐”这四个字,果然,瞬间一场“蛋糕雨”,有兴趣的朋友(爱疯系统)可以试试,挺好玩~
也不能说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了,只不过是从学生角色转换成“社会人”要经历的心理变化
说起社会人,就会让我想起在日租界里的小美术展览“隐溪”发起人浮小麦对我的评价
浮小麦是个很有趣的人,从他家到个人风格,都是透露出文艺中青年的味道,而且是沉淀了的那种
粗布的原色窗帘,原木地板,帆布包,老式书桌,半导体,宜家风格的布艺沙发......
许多细节记不清,在拜访他之后也没有做什么笔记,草草就过了,希望还有机会去见他一次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些自己创作的剪影似的水彩绘画和挂在屋子里的丹青与油画,
还有一个装满近代文化历史的老书柜,从屈光不平的玻璃门里折射出浮小麦对天津历史的痴迷
话题总是被思路扯远了,回归正题。。。
仔细回忆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但是脑海里却空白的只剩下记忆残片,图画似乎已经不能累述起一段完整的故事
可能是这一年被分割的太细碎了,我很少把日子过得这么零散和没有重点
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轨迹,它超过我的预估走的有点偏
言而简之,这一年并没有被我牢牢地握在手中,而是任由生活牵着我再向前
这也许就是我很不爽的原因,当控制权不在自己这里,就会变的暴躁不安
我自认为没有什么控制欲,可能别人眼中不是这样想我
我只是害怕失控,害怕漂浮和被牵制的感觉,这会造成潜意识的恐慌
虽然荒唐,但是真实存在,因为谁也不知道谁内心的缺失感受
所以身边很多人都在误读我,这大概是我的错,是我让别人以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确实是我的错
而且很严重的错误,我把自己也弄晕了,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人总是在自相矛盾,不让别人了解自己还觉得为什么没人理解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好吧,我承认我有这种倾向,原因是我原本是个很不会很不会表达的人
所以我不能和艺术相依为命,艺术这件事必须要1、2、3都有,我偏偏缺了3:表达
我很能说,很爱说,但是话多不多和表达是两码事,懂得的人自然懂
我发微博说,今天我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大老婆问我是什么,其实我当时也没想好
不过现在我想好了,那就是我给自己定了个主题:随兴&任性
这一整段时间里,用来形容我状态最贴切的词儿莫过于“纠结”,但在我印象里自己并不是个一直纠结的人
可能要考虑的成本代价多了,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神马的,不停去权衡和思考,完美主义就造成了对每个可能都不肯定和悲观情绪
因为年龄再变大,社会责任变得沉重了,要考虑的问题越多越难以抉择
我很久很久没有脑子里“啪”有个想法就立马去执行,取而代之的是SWOT分析之类的
再不任性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今天不去上班,做自己第一反应想做的事情,不去思考和权衡直接去做
当然如果睡醒了睁开眼我想去单位也说不好,也许半路又改变主意
就只是吃早点这件事我就有了三个想法,去星巴克把生日券兑了,再买一块红豆司康;或者去赛百味买个金枪鱼早饭套餐;或者去民族楼那去喝面茶和羊肉粥
我很难保证自己明早不纠结,不是精神病人思路广,而是思路广者精神病,脑子里都是机会成本
静下来发现自己有很多想要做的事和想要完成的想法,比如剪个短发、淘个包包,买个拍立得相机等等
或者就尖山去找梅花糕,这东西我还是先在南京夫子庙吃的
现在应该做的是去睡觉,早晨睁开眼想到什么就去做好了
这一天没有纠结~~
(谨以这些琐碎的文字记录一下自己的意识流,就是废话一篇,记录了一个思考片段)
最近的角色有些混乱,倒不是说自己不能应对,可能是骨子里很多很多的倔强在拒绝改变,才把自己差点折腾精神错乱
每到这样的临界点,我似乎都在濒临崩溃的低点上拐了回来
好吧,我又一次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恩,我是小强,而且是越来越坚强的小强!
这很像前几天在某个社区上看到的一句话:
“只要不能让你死掉的困难,都会让你变得更强”类似的话
刚刚拼命地找出处,豆瓣、生活糖果之类的地方都没找到,那就凭借记忆形容个轮廓好了
插曲:刚刚收到老婆在微信发的祝福,然后从天而降一堆生日蛋糕,吓我一跳,特别惊艳!问她如何弄得,她说不知,我再次打“生日快乐”这四个字,果然,瞬间一场“蛋糕雨”,有兴趣的朋友(爱疯系统)可以试试,挺好玩~
也不能说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了,只不过是从学生角色转换成“社会人”要经历的心理变化
说起社会人,就会让我想起在日租界里的小美术展览“隐溪”发起人浮小麦对我的评价
浮小麦是个很有趣的人,从他家到个人风格,都是透露出文艺中青年的味道,而且是沉淀了的那种
粗布的原色窗帘,原木地板,帆布包,老式书桌,半导体,宜家风格的布艺沙发......
许多细节记不清,在拜访他之后也没有做什么笔记,草草就过了,希望还有机会去见他一次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些自己创作的剪影似的水彩绘画和挂在屋子里的丹青与油画,
还有一个装满近代文化历史的老书柜,从屈光不平的玻璃门里折射出浮小麦对天津历史的痴迷
话题总是被思路扯远了,回归正题。。。
仔细回忆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但是脑海里却空白的只剩下记忆残片,图画似乎已经不能累述起一段完整的故事
可能是这一年被分割的太细碎了,我很少把日子过得这么零散和没有重点
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轨迹,它超过我的预估走的有点偏
言而简之,这一年并没有被我牢牢地握在手中,而是任由生活牵着我再向前
这也许就是我很不爽的原因,当控制权不在自己这里,就会变的暴躁不安
我自认为没有什么控制欲,可能别人眼中不是这样想我
我只是害怕失控,害怕漂浮和被牵制的感觉,这会造成潜意识的恐慌
虽然荒唐,但是真实存在,因为谁也不知道谁内心的缺失感受
所以身边很多人都在误读我,这大概是我的错,是我让别人以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确实是我的错
而且很严重的错误,我把自己也弄晕了,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人总是在自相矛盾,不让别人了解自己还觉得为什么没人理解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好吧,我承认我有这种倾向,原因是我原本是个很不会很不会表达的人
所以我不能和艺术相依为命,艺术这件事必须要1、2、3都有,我偏偏缺了3:表达
我很能说,很爱说,但是话多不多和表达是两码事,懂得的人自然懂
我发微博说,今天我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大老婆问我是什么,其实我当时也没想好
不过现在我想好了,那就是我给自己定了个主题:随兴&任性
这一整段时间里,用来形容我状态最贴切的词儿莫过于“纠结”,但在我印象里自己并不是个一直纠结的人
可能要考虑的成本代价多了,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神马的,不停去权衡和思考,完美主义就造成了对每个可能都不肯定和悲观情绪
因为年龄再变大,社会责任变得沉重了,要考虑的问题越多越难以抉择
我很久很久没有脑子里“啪”有个想法就立马去执行,取而代之的是SWOT分析之类的
再不任性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今天不去上班,做自己第一反应想做的事情,不去思考和权衡直接去做
当然如果睡醒了睁开眼我想去单位也说不好,也许半路又改变主意
就只是吃早点这件事我就有了三个想法,去星巴克把生日券兑了,再买一块红豆司康;或者去赛百味买个金枪鱼早饭套餐;或者去民族楼那去喝面茶和羊肉粥
我很难保证自己明早不纠结,不是精神病人思路广,而是思路广者精神病,脑子里都是机会成本
静下来发现自己有很多想要做的事和想要完成的想法,比如剪个短发、淘个包包,买个拍立得相机等等
或者就尖山去找梅花糕,这东西我还是先在南京夫子庙吃的
现在应该做的是去睡觉,早晨睁开眼想到什么就去做好了
这一天没有纠结~~
(谨以这些琐碎的文字记录一下自己的意识流,就是废话一篇,记录了一个思考片段)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