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疯狂的爱尔兰伤你成诗
光秃秃的布尔本山头矗立着叶芝的墓碑,上刻着诗人两句诗:“冷眼/看生,看死/骑士,打此而过。”被毛特•冈认为女子气太足的叶芝,写出这样冷峻诗句,也见得诗人一生历经了时光拙火的焚烧和打磨。
1889年,22岁的毛特•冈拿着介绍信拜访24岁的叶芝。叶芝至此开始了自己一生的烦恼。见到毛特•冈第二天,他写信给朋友:“你知道我有多爱慕冈小姐吗?她会使人改奉她的政治信仰。假如她说世界是平的,月亮是个抛起在空中的旧帽子,我也会骄傲地站在她这边”。
叶芝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下他第一次见到毛特•冈的情形:“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阳光的花瓣。”但在毛特•冈眼里,叶芝只是个“又高又瘦的男孩,眼镜片一双深陷的眼睛,上面一绺常常垂下的黑发,常常沾染着颜料斑点,衣着寒酸”。这样一穷学生,对于巴黎上流社交界宠儿来说,当然不在话下。叶芝也心怀自卑,为讨好毛特•冈,他看见她桌上的一本雨果,就说自己将来成为爱尔兰的维克多.雨果。甚至为了爱,他一度卷进他所讨厌的政治事务。参加各种政治活动,陪毛特•冈四处演讲。给予她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并以她为原型创作了剧本《凯丝琳女伯爵》,甚至加入了当时一个非常激进的秘密组织“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和毛特•冈为爱尔兰民族运动一起奔走。
开启叶芝写作之门,让他为她写了一生诗的毛特•冈,却不接受叶芝。1891年叶芝第一次向她求婚,她拒绝并告诉叶芝:17岁时,她就做了法国一位老政治家的情妇,并与其生下一子,但不久后就夭折。为了儿子复活,她又与那位老政治家的儿子在她自己儿子的墓前野合,生下一女……。这消息将毛特•冈在叶芝心中的女神形象冲击得摇摇欲坠,令叶芝万分痛苦。叶芝在回忆录中曾这样回忆:“二十七岁那年,我重返伦敦,觉得与毛德岗的恋爱几乎无望,想起自己的朋友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女人,多数人在需要时甚至携妓回家……,而我却自童年起还不曾吻过一个女人的嘴唇,当时我看见一个女人在空荡荡的火车站走来走去,甚至想主动献身给她,但老想法又回来了,我告诉自己,不,我要爱这世上最美的女人!”
就是那种完美主义的信念,让叶芝选择了另一种生活。对 “世上最美女人”的追求,成了他个人创作的全部激情和动力。得不到回报的爱情,在叶芝笔下,全部升华为一首首感情浓烈、风格高尚的诗。毛特•冈在叶芝笔下,被一再比作玫瑰,特洛伊的海伦,凯瑟琳,帕拉斯.雅典娜,黛尔德等,以至有后人评说,从不曾有哪位诗人像叶芝这样把一个女人赞美到这种程度。这些诗作,几乎成了现代英语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爱情诗。
1901年,叶芝第二次向毛特•冈求婚,再次遭到毛特•冈拒绝。1903年,毛特•冈嫁给爱尔兰民族运动政治家约翰•麦克布莱德。得知消息后,心灰意冷至绝望的叶芝沉默写下非常有名的《冰冷的天穹》,随之,精神和身体就被击垮了。搞得疗养院的格雷戈里夫人大骂毛特•冈不得好死,认为她太自私,只是在玩弄叶芝。而叶芝依然傻到会想:“要是我去见她,把手放进火里直到烧坏了才拿开,不就可以让她理解我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抛弃的吗?”
1917年,毛特•冈丈夫在战争去世。已经年过半百的叶芝第三次向毛特•冈重求婚,还是遭到拒绝。毛特•冈拒绝叶芝后,叶芝居然爱屋及乌到向毛特•冈的私生女伊秀尔特求婚,仿佛他要抓住和毛特•冈有关的任何一丝讯息。伊秀尔特长得很像她母亲,甚至,她差点都答应了。但此时爱慕诗人的一位25岁的女作家乔吉娜向叶芝求婚,叶芝权衡再三,等了毛特•冈一生的他,在五十多岁和乔吉娜才步入婚姻殿堂。
1894年,叶芝还认识过一个极美的女人,小说家奥利维娅。两人交往几年,奥利维娅终因叶芝一直难以忘怀毛特.岗,而与叶芝分手。甚至在结婚后,到他最后去世几年,叶芝对毛特•冈都不能忘情。写信想见她。但到叶芝去世,毛特•冈甚至都没有到叶芝葬礼上吊唁一下。
很多人在提到这段故事时,都对叶芝的痴情十分怜惜,也对毛特•冈无情无义相当贬低。的确,毛特•冈不够爱叶芝,也许是这个热衷政治的女人过于清醒。甚至,可能恰恰是她的理性成就了叶芝。她一再提醒暗示叶芝,跟她在一起他不会幸福,婚姻太乏味,诗人永远不该结婚。他可以从他所谓的不幸中做出美丽的诗来;当叶芝突然热衷于戏剧,成了爱尔兰民族戏剧社的社长兼艾贝剧院经理时,毛特•冈致信给叶芝:你一首美丽的诗要比办得最成功的剧院百倍地丰富爱尔兰,丰富这个世界,而艾贝剧院妨碍你写作许多美丽的诗……我们的孩子是你的诗,我是父亲,播种不安和风暴,使之成为可能;你是母亲,在痛苦中生出他们;我们的孩子美极了,有翅膀——。”。由此可见,她十分看重叶芝的天分,知道如何影响叶芝的写作。
1908年,叶芝去巴黎看望退闲隐居的毛特•冈,两人和解,用叶芝的话讲就是,“把一切又带回了1898年的灵婚”。他在一首叫《和解》的诗里这样写道:“亲爱的,抱紧我,自从你走后,我贫瘠的思想已寒彻了我的骨头”。但毛特•冈的回信是:“我竭力祈祷,要从我对你爱里去除掉尘世的欲望,也希望你如此。我知道,对你何其之难,但我做这些祈祷,不是没经过可怕的斗争。我想,今天我可以让你与另一个结婚而不失去平静——因为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精神结合将比今生长久,即使我们此世永不再见。”
这就是毛特•冈对叶芝的感情,不合常规,但十分清醒,异常有益。甚至可以这么说,毛特•冈对叶芝的理解要远胜于叶芝对她的理解,她知道叶芝对自己的爱笼罩着一层理想,知道他俩志不同道不合,她曾对他说:“我真不应该鼓励你涉足政治,那不是你的本行。你有更高级的工作可做,而我则不同,我天生就要在群众中间的”。
毛特•冈和叶芝也不是毫无共同之处。她俩都对超自然的一切比如:灵修,法术,通灵等神秘现象感兴趣。俩人一起加入过当时巴黎的“金色黎明秘术修道会”,成为同修会员。甚至,两个还一度过着一种“灵婚”生活。这种生活,看起来就像一种对意念的研究。比如两个人在梦里会不会因为彼此思念,而同时遇到?一个人说起另一个人时,另一个人能不能感知?如果没有心灵的默契,又焉能如此?叶芝曾多次重申:灵修,冥想的观察方法对他写作有极大帮助,神秘生活是他所做所思所写一切的中心。毛特•冈和叶芝都有点半通灵的人,无论两个怎么样吵作一团,一回到这里,就马上成为兄妹。作为叶芝一生的朋友,毛特•冈可能比任何人都了解叶芝,她在晚年写给叶芝一封信中,这样说:“世人将会因为我没有嫁给你而感谢我的。”这话真是又冷漠可恨,又极富智慧。
叶芝一接触毛特•冈,也曾意识到他俩的差距:“我们在追求不同的东西:她,热衷某种留名后世的行动,以给她的青春作最后的献礼;而我,毕竟只为了发现一种存在状态而已。”但诗人的感情仿佛受着某种控制,或是那种完美主义在作祟,或如他诗中所写:“我们都接受圣徒的神迹,尊重神圣的品性”,为此,他就得坚持某种高尚的品性,于是像受了神咒一般,他终生都走不出情感的怪圈,甚至到了“一首诗无论怎么样下笔,最后都会把它写成一首情诗”的地步。
“红玫瑰,骄傲的红玫瑰,我一生的悲哀的玫瑰”,叶芝许多诗,都道尽了爱的酸楚艰难。他曾对一位朋友说:“我所有的诗,都献给毛特•岗。”“我做过的尚且做得最好的事情,有多少不过是企图向她解释自己?如果她理解了,我倒会缺乏写作的理由。”
但他在毛特•冈身上,只收获到满心沧桑。然而个人给予的爱,纵使不能从另一个人身上得到,但只要给出的是真爱,却会铭记在上帝的手心,于自己的心灵上获得极大收获。在毛特•岗的拒绝里,叶芝一生备受围困摧残,他也有过《切莫将心献尽》和《不要爱得太久》那样绝望消沉的诗,而他的可贵就在于,他会不断突破自己,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个人的提升,在美好、道德、信仰上寻求拯救之路。他最终超越了个人情感中渺小庸俗的部分,写下了:“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这样千古不朽的诗句;写下千帆过尽后:“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的超越与洞明。
1923年,58岁的叶芝“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成为全世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诗人,艾略特称赞他为“这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而爱尔兰人尊他为“爱尔兰的灵魂”和“爱尔兰文艺复兴”的领袖。
大诗人奥登在《悼念叶芝》中写道:疯狂的爱尔兰将你刺伤成诗,而你把诅咒变成了葡萄园。
或许,诅咒和苦恼都是神的祝福,只要你有本事打开它,你就能拿到上天的馈赠。而且,写作的能力从根本处讲,正起源于一个人对事物深厚宽广的爱的能力。也正是叶芝内心纯洁深邃的情感,让他没有放弃对爱毕生的追求与坚守,最终成就和引导了他的写作。一生里,叶芝不断挖掘洞见与觉悟的食粮,生产可以养活自己光明与真理,也因此结出可以供养人类的精神果实,从而为自己的爱赢回了博大的价值与尊严。
-
高兴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7 22:59:53
-
Christoph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6 12:33:19
-
豆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5 21:29:06
-
不知道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21 09:14:17
-
那年夏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30 14:34:36
-
墨颜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29 22:13:18
-
布衣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24 14:14:15
-
乔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24 21:48:59
-
牛奶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5 18:35:3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5 19:05:13
-
RM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5 17:08:07
-
风一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5 16:06:44
-
无香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20 14:42:04
-
馍馍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6 15:43:38
-
1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19 16:54:27
-
jojosdre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21 17:54:23
-
蕾蕾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8-19 0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