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17 侯孝贤和《悲情城市》
前文提到我顺利领到侯孝贤影展开幕式的入场票,今天专门带了相机前往。门口的招牌是“电影高峰论坛:侯孝贤电影展”,我在前面留了影。提前半小时入场,我的专属座位被辟为“嘉宾区”,普通观众不能坐,中间部分被占满了,我只得到前排边座。
侯导亲临现场,还上台作了半小时访谈。
他说到89年的《悲情城市》,“烂片”,东西太多,有些啰嗦。特别是中间加的线索繁杂了,只是当时不舍得剪,都留下来了。这使得片长两个半小时。
该片是侯导巅峰之作,威尼斯得过金狮。故事讲“二二八”,敏感的政治话题,堪称台湾史诗。他调侃说,得了奖,回来也没人敢动他了。主持人说,这是“挟洋自重”。
聊到拍片风格,侯孝贤的特点是节奏慢、镜头长。他自己解释道:写实还不是真实,还差一步。他要让镜头去放大这种真实。关于要表达的内容,他说就是要体现一股气,当时刚“解严”,有些压抑很久的情绪要表达,要宣泄。
我跑到台前拍了几张照片,近距离接触大师啊。我想附庸风雅的来客也不少,旁边一位小姐,后半程都是躺在座位里玩手机,大屏很亮。后来她还天真地问同伴,你一直在看啊。真是好笑,不看片子,坐在这里干嘛啊。不过片子确实沉闷,很沉重,有压抑感。
故事从1945年,天皇诏书开始,到1949年迁台。重点是“二二八”,但没有事件的直接影像。中间有三段广播讲话,江浙口音,我以为是老蒋总统。豆瓣上有人告诉我是陈仪,主政台湾。声音出来,观众席有笑声,不知哪里有问题。
以台湾人的角度来讲故事,剧中人说,“一会儿日本人,一会儿中国人”,都是外来政权压迫台湾人。他们自《马关条约》后,没了国家归属感,还是想有个自己的独立国家吧。
影片里主要人物操闽南话,上海帮说上海话,军警说普通话,族群区别鲜明。有个场景,事变爆发时,本土人袭击外省人,在火车上,查问梁朝伟的身份,若开口是国语,就会被刀砍的。他是个聋哑人,竟憋足力气,喊了一声:台湾人。
最后还是政府强势,闹事的本土人陆续被抓,躲到山里的也会被搜捕,枪毙。梁朝伟经营个照相馆,跟抵抗人士有接触,拍这张照片后3天被抓。拍照时,夫妻两个表情凝重,只有小孩子,本来一直在妈妈身上哭闹,快门启动的一刹那,他破涕为笑,些许这是对未来的希望。
梁朝伟卧房挂一幅字,“月落乌啼霜满天,......”。
侯导亲临现场,还上台作了半小时访谈。
他说到89年的《悲情城市》,“烂片”,东西太多,有些啰嗦。特别是中间加的线索繁杂了,只是当时不舍得剪,都留下来了。这使得片长两个半小时。
该片是侯导巅峰之作,威尼斯得过金狮。故事讲“二二八”,敏感的政治话题,堪称台湾史诗。他调侃说,得了奖,回来也没人敢动他了。主持人说,这是“挟洋自重”。
聊到拍片风格,侯孝贤的特点是节奏慢、镜头长。他自己解释道:写实还不是真实,还差一步。他要让镜头去放大这种真实。关于要表达的内容,他说就是要体现一股气,当时刚“解严”,有些压抑很久的情绪要表达,要宣泄。
![]() |
我跑到台前拍了几张照片,近距离接触大师啊。我想附庸风雅的来客也不少,旁边一位小姐,后半程都是躺在座位里玩手机,大屏很亮。后来她还天真地问同伴,你一直在看啊。真是好笑,不看片子,坐在这里干嘛啊。不过片子确实沉闷,很沉重,有压抑感。
故事从1945年,天皇诏书开始,到1949年迁台。重点是“二二八”,但没有事件的直接影像。中间有三段广播讲话,江浙口音,我以为是老蒋总统。豆瓣上有人告诉我是陈仪,主政台湾。声音出来,观众席有笑声,不知哪里有问题。
以台湾人的角度来讲故事,剧中人说,“一会儿日本人,一会儿中国人”,都是外来政权压迫台湾人。他们自《马关条约》后,没了国家归属感,还是想有个自己的独立国家吧。
![]() |
影片里主要人物操闽南话,上海帮说上海话,军警说普通话,族群区别鲜明。有个场景,事变爆发时,本土人袭击外省人,在火车上,查问梁朝伟的身份,若开口是国语,就会被刀砍的。他是个聋哑人,竟憋足力气,喊了一声:台湾人。
最后还是政府强势,闹事的本土人陆续被抓,躲到山里的也会被搜捕,枪毙。梁朝伟经营个照相馆,跟抵抗人士有接触,拍这张照片后3天被抓。拍照时,夫妻两个表情凝重,只有小孩子,本来一直在妈妈身上哭闹,快门启动的一刹那,他破涕为笑,些许这是对未来的希望。
梁朝伟卧房挂一幅字,“月落乌啼霜满天,......”。
David在成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5-2 泸州报恩塔和合江神臂城 (4人喜欢)
- 2025-4-12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和圣水寺 (3人喜欢)
- 2025-4-5 韩城司马迁祠和长安兴教寺塔 (1人喜欢)
- 2025-4-4 韩城文庙和城隍庙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