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曲目
地方曲目一般都比较吸引我。即便不理解它们。因为不同的歌者都会被那个曲子的传统所规定。具体到曲子的情感表现,旋律,节奏等都不会让歌者的个人性凸显。因此在地方曲目中不会有所谓的歌者的代表作云云。而有的是听者和唱者一同对那个传统曲目的回顾,判断,审定。一首传统曲目是慢慢在几代人的听和唱的生活形式中成型的。你对它的理解和欣赏也需在一种共同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因为你个人曾经置身于那种时间和空间之中,对歌曲的认同不但是一种情感认同而且还是一种身体认同。即便是那个唱者,如果他不将自己的姿态引入到那种唱的背景之中,也即生活的原型之中,不将自己移情入角色之中,那么民歌的唱还是失败的。于是民歌判定中便增出另一个要求就是对举手投足的关注。民歌的唱只是一种心事的流露和表达了,唱也即是说。因此对翻唱民歌的各个阶段的人的判断便不再全部是对唱者的音色和技巧的关注,而是他是否流露了歌曲所要求的那种传统。拿最近听的《圪梁梁》这曲子来说。龚琳娜和王二妮都唱过这个曲子。但龚琳娜却因为欠缺陕北方言对她的形塑,而使得这个歌曲缺了本应该有的质朴,热辣,直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