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想,动之所向
具象与幻象
经常跟朋友们聊起,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想找什么样的老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真正能具体描述出来的却不多。大多数人都说,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是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想找一个不用辛苦做实验的工作,我不想找一个没有上进心的老公,我不想过枯燥无味的生活。但是,生活是一个有无穷选项的多选题,用排除法无法选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当我们谈论工作、老公、生活,我们所能够准确描述出的,是一种具象;而种种排除之后所剩下的只是一种幻象而已。用张德芬的话说,宇宙不能够接受含有否定词的意象。比如说,我们祈求不要生病,宇宙接受到的仅仅是生病而已。这样的话,用否定词表达自己的愿望也只能适得其反了。我们用否定词所描述的仅仅是幻象而已,我们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怎么能去得到呢?
何物我所欲,何物我所求
外界的纷扰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心想事成的秘密之后的秘密还要在于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说有一个精神病患者,经常备齐一段时间的干粮,然后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只是静坐冥想。他说,在长时间的静坐冥想之后,你所能看到平时所不能看到的东西,回忆起已经过去很久以为自己早已经忘记的东西。我不觉得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静坐的确是排除一切外在的纷扰,与自己的心单独对话的好方法。通过静坐冥想,你会发现,自己正在渐渐走近自己的内心,问自己,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只在这时候,内心的回答才是最真挚的。传说比尔盖茨在做一项重大决定之前会让自己安静地单独呆一会。只有问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想事成吧。
禁锢的心理模式
我们的身体会习惯一些固定的动作,比如说使用右手/左手,站立的姿势、肢体语言的动作等等,这些在我们出生、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形成,我们习以为常,以致于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不会思考他们正确或者错误,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方式。我们的心理也一样。我们习惯了一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随着成长也不断加强,我们形成了条件反射,而不会去思考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性?在心想事成的道路上,这些错误的心理模式都将是我们行动的障碍,需要一一清除。
用正能量为自己充电
我们都不喜欢和经常抱怨的人在一起。因为人在抱怨的时候一直在向外面散发着负能量,这些负能量不仅会影响抱怨者本身,也对听者产生影响。(《不抱怨的世界》)有时候很好的一天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抱怨而毁掉。越是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我们接收的负能量会越多。我们都喜欢和元气满满的人一起工作、生活。因为这样的人在不断散发些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不仅能为自己也会带给身边的人。在心想事成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去给自己充正能量!用肯定的语言和自己说话,不要总是否定自己。有时候,一件事实的成功与否与自己的心态非常相关!肯定的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结果就真的可以做得很好!甚至让自己觉得神奇。我自己常为自己的口吃而感到自卑,所以一直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直到有一次,高二的时候,莫名其妙地被报名了一个演讲比赛(具体过程过于复杂,这里省略,反正报名不是我自己的意愿)。当时抱着一种誓死的决心,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不停地练习,最后竟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让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吃惊。更神奇的事,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会害怕在公共场合的演讲。但遗憾的是,口吃的毛病并没有完全治愈,但至少心理上不再畏惧说话这件事情。
所以,感谢《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这一本书,让我整理了自己零碎的想法,也有了很多新的感悟。人人生来心想事成。
经常跟朋友们聊起,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想找什么样的老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真正能具体描述出来的却不多。大多数人都说,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是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想找一个不用辛苦做实验的工作,我不想找一个没有上进心的老公,我不想过枯燥无味的生活。但是,生活是一个有无穷选项的多选题,用排除法无法选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当我们谈论工作、老公、生活,我们所能够准确描述出的,是一种具象;而种种排除之后所剩下的只是一种幻象而已。用张德芬的话说,宇宙不能够接受含有否定词的意象。比如说,我们祈求不要生病,宇宙接受到的仅仅是生病而已。这样的话,用否定词表达自己的愿望也只能适得其反了。我们用否定词所描述的仅仅是幻象而已,我们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怎么能去得到呢?
何物我所欲,何物我所求
外界的纷扰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心想事成的秘密之后的秘密还要在于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说有一个精神病患者,经常备齐一段时间的干粮,然后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只是静坐冥想。他说,在长时间的静坐冥想之后,你所能看到平时所不能看到的东西,回忆起已经过去很久以为自己早已经忘记的东西。我不觉得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静坐的确是排除一切外在的纷扰,与自己的心单独对话的好方法。通过静坐冥想,你会发现,自己正在渐渐走近自己的内心,问自己,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只在这时候,内心的回答才是最真挚的。传说比尔盖茨在做一项重大决定之前会让自己安静地单独呆一会。只有问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想事成吧。
禁锢的心理模式
我们的身体会习惯一些固定的动作,比如说使用右手/左手,站立的姿势、肢体语言的动作等等,这些在我们出生、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形成,我们习以为常,以致于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不会思考他们正确或者错误,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方式。我们的心理也一样。我们习惯了一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随着成长也不断加强,我们形成了条件反射,而不会去思考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性?在心想事成的道路上,这些错误的心理模式都将是我们行动的障碍,需要一一清除。
用正能量为自己充电
我们都不喜欢和经常抱怨的人在一起。因为人在抱怨的时候一直在向外面散发着负能量,这些负能量不仅会影响抱怨者本身,也对听者产生影响。(《不抱怨的世界》)有时候很好的一天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抱怨而毁掉。越是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我们接收的负能量会越多。我们都喜欢和元气满满的人一起工作、生活。因为这样的人在不断散发些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不仅能为自己也会带给身边的人。在心想事成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去给自己充正能量!用肯定的语言和自己说话,不要总是否定自己。有时候,一件事实的成功与否与自己的心态非常相关!肯定的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结果就真的可以做得很好!甚至让自己觉得神奇。我自己常为自己的口吃而感到自卑,所以一直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直到有一次,高二的时候,莫名其妙地被报名了一个演讲比赛(具体过程过于复杂,这里省略,反正报名不是我自己的意愿)。当时抱着一种誓死的决心,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不停地练习,最后竟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让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吃惊。更神奇的事,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会害怕在公共场合的演讲。但遗憾的是,口吃的毛病并没有完全治愈,但至少心理上不再畏惧说话这件事情。
所以,感谢《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这一本书,让我整理了自己零碎的想法,也有了很多新的感悟。人人生来心想事成。